对2013年5月6—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云图、雷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阶梯槽和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本次过程500 h Pa南支活跃,不断有小槽东移,地面冷空气以扩散形式南下,造成一...对2013年5月6—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云图、雷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阶梯槽和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本次过程500 h Pa南支活跃,不断有小槽东移,地面冷空气以扩散形式南下,造成一波波降水。降水特点是强对流不明显,但降水强度和时间长。此次连续性暴雨天气,不仅导致桂林漓江、全州湘江、兴安大溶江超过了警戒水位,也让平乐、兴安、资源、全州等多个地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4年4月6日桂林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由缓慢东移的南支槽、西南涡减弱后形成的低槽、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形成的。500 h Pa以下为水汽辐合区,有强的水汽辐...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4年4月6日桂林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由缓慢东移的南支槽、西南涡减弱后形成的低槽、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形成的。500 h Pa以下为水汽辐合区,有强的水汽辐合。大气层结处于弱的对流不稳定状态,对流有效位能较小,大气能量较弱。暴雨发生过程中,大气层结变成稳定状态,但整层大气均为湿层。展开更多
文摘对2013年5月6—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云图、雷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阶梯槽和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本次过程500 h Pa南支活跃,不断有小槽东移,地面冷空气以扩散形式南下,造成一波波降水。降水特点是强对流不明显,但降水强度和时间长。此次连续性暴雨天气,不仅导致桂林漓江、全州湘江、兴安大溶江超过了警戒水位,也让平乐、兴安、资源、全州等多个地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文摘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4年4月6日桂林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由缓慢东移的南支槽、西南涡减弱后形成的低槽、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形成的。500 h Pa以下为水汽辐合区,有强的水汽辐合。大气层结处于弱的对流不稳定状态,对流有效位能较小,大气能量较弱。暴雨发生过程中,大气层结变成稳定状态,但整层大气均为湿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