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语大字典》引《说文解字》注音辨正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蔡梦麒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6,共7页
-
文摘
历史汉字的读音当以传统注音资料为依据,《说文解字》有大量的历史汉字,其注音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我们曾将徐铉反切与《汉语大字典》注音逐个进行比照,发现《汉语大字典》在《说文解字》的注音上存在取舍失当甚至张冠李戴的现象,本文尝试将徐铉反切、《玉篇》、《广韵》、《集韵》以及其他注音资料结合起来,对《汉语大字典》的注音选例进行辨正。
-
关键词
注音
《汉语大字典》
《说文解字》
徐铉反切
《广韵》
-
Keywords
phonetic notation
Hanyu Da Zidian (汉语大字典)
Shuowen Jiezi (说文解字);Xu Xuan's(徐铉) Fanqie(反切)
guang yun(广韵)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韵》所记“方言”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红花
-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
文摘
《广韵》一书中标明为“方言”的词语共68条,其中24条在今本扬雄《方言》及郭璞注中找不到。文章考察这24条方言词在文献和现代方言中的踪迹,试图说明其音义演变及使用区域的转移。
-
关键词
《广韵》现代方言
注文
扬雄
郭璞
音义演变
文献《方言》
-
Keywords
guang yun(广韵)
Dialect(方言)
dialect
-
分类号
H113.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吐鲁番文献TID1015号刻本韵书残页小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秦桦林
-
机构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8,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K2010016)
-
文摘
吐鲁番文献TID1015号韵书残页,学者们多推测为五代刻本。文章通过对残页的特征和内容进行考察,认为该残页所属韵书实为辽刻《唐韵》增字本。它的内容虽然与《广韵》接近,但前者绝非后者的母本,它们属于《唐韵》系统中的两个不同分支。
-
关键词
吐鲁番文献
《唐韵》
《广韵》
刻本
-
Keywords
Turfan Manuscripts
Tang yun(唐韵)
guang yun(广韵)
Printed book
-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韵》“本音”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熊桂芬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
文摘
“本音”是《广韵》标注异读所使用的一种音切术语。它不仅反映音变现象,还反映了汉字形义的演变和词语的更替。
-
关键词
本音
《广韵》
-
Keywords
Ben Yin(本音)
guang yun(广韵)
-
分类号
H113.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韵》《集韵》与唐诗声韵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吴淑玲
韩成武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1-47,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诗体学视野下的杜诗研究”,项目编号:18FZW068。
-
文摘
研究唐诗声韵,应以《广韵》《集韵》为依据,清人编著的《诗韵合璧》不足为凭。《诗韵合璧》虽然依循平水韵106韵体系,压缩了韵部字数(把《广韵》《集韵》标明某些韵部可以通用的缩成一个韵部),但因编撰不精,出现错误。王力先生《古代汉语》《诗韵常用字表》根据《诗韵合璧》整理而成,延续了错误,例如把“慷”字移出平声阳韵,仅保留在上声养韵,致使当今学子误以为唐代诸多著名诗人押韵失误;又把“尚”字移出平声阳韵,仅保留在去声漾韵,致使读者判断律句失误。《广韵》注音释义颇详,《集韵》特点是扩大了个体汉字的韵部,《广韵》中某些汉字只有一个韵部者,《集韵》则增加到两个,甚至更多,诸多诗例证明了《集韵》对研究唐诗声韵的可靠性。当今研究唐诗的声韵,应以《集韵》为主,参考《广韵》,方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今人点校唐诗,无论点断诗句或是校正文字,都应查阅韵书,一些失误的原因在于对韵书的漠视。
-
关键词
《广韵》
《集韵》
唐诗声韵
-
Keywords
guang yun(广韵)
Ji yun(集韵)
rhyme of Tang poetry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广韵》姓氏辩证例——《广韵》校勘拾零之二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杨小卫
尉迟治平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4,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汉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汉语史研究"(04&ZD027)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2008X024)
-
文摘
《唐韵》是《广韵》所记姓氏的主要来源,《广韵》集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之大成,在研究工作中,必须对《广韵》和前代韵书的异同進行比较辩证,判明正误。这是《广韵》校勘的重要原则。
-
关键词
《广韵》
《唐韵》
辨证
校勘
-
Keywords
guang yun(广韵 )
Tang yun(唐韵)
Discriminatation
Emendation
-
分类号
H1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韵》206韵来源考
- 7
-
-
作者
丁治民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
-
文摘
《广韵》206韵是怎么来的?历来聚讼纷纭,经分类详列各家的观点,再比较现有材料,得出结论如下:《广韵》是以开元本孙愐《唐韵》204韵,再加上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上声五十一广与去声五十六严两韵而来的;《广韵》的韵数发展历程应为“193-204-206”,而非其他。
-
关键词
《广韵》
206韵
开元本《唐韵》
敦煌本王韵
-
Keywords
guang yun(《广韵》)
206 Rhymes
Kaiyuan Version of Tang yun(开元本《唐韵》)
Dunhuang Version ofWangyun(敦煌本王韵)
-
分类号
H113.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