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183
1
作者 潘红丽 李迈和 +3 位作者 蔡小虎 吴杰 杜忠 刘兴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2-730,共9页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山地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揭示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科学意义。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光照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大气压及CO2分压降低、光强增加等,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植物种类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高山植物的生长环境?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和组成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怎么样影响气候进一步变化?众多的研究报导了树木的生理生态特征、生长速率和生产力等对海拔的响应。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海拔梯度上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对高山植物的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以及植被分布的变化,旨在阐明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为与生理生态响应,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植物生长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生化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边界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 被引量:171
2
作者 雷相东 陆元昌 +2 位作者 张会儒 张则路 陈晓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5,共8页
以15块人工落叶松纯林演化后形成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对象,间伐后12年观测结果,研究间伐对林分和树木生长、树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等因子的影响。间伐强度分为2级:中度(平均为20%)和强度(平均为30%)。结果表明:间伐促进了保留... 以15块人工落叶松纯林演化后形成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对象,间伐后12年观测结果,研究间伐对林分和树木生长、树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等因子的影响。间伐强度分为2级:中度(平均为20%)和强度(平均为30%)。结果表明:间伐促进了保留木生长的显著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间无显著差异。林分及单木的直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均表现相同的趋势即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间伐没有显著地增加12年间的总收获量。伐后对照样地表现为较高的枯损,枯死木主要是落叶松和阔叶树。林分进界株数严重不足,进界的主要树种是云冷杉、阔叶树和红松,以耐荫树种为主。从枯损和进界看,如果能对红松和阔叶树进行保护,这种林分很可能逐渐演化为阔叶红松林。建议对红松和阔叶树进行保护,使林分向阔叶红松林方向发展。各林分的树种组成在12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即间伐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树种组成,目前的树种组成即落叶松、其他针叶树(云杉、冷杉和红松)和阔叶树组成比约为6∶3∶1可能是相对稳定的群落。20%和30%的间伐强度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灌草生物量和土壤物理性质,间伐样地的物种多样性略有提高;间伐样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所改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都大于对照;林下灌草生物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 抚育间伐 生长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不同坡向人工油松林生长状况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梅 张文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78-1683,共6页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绥德地区28年生不同坡向人工油松林林木个体生长、植物种类、相似系数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以明确坡向对人工油松林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阴坡油松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均显著大于阳坡;(2)...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绥德地区28年生不同坡向人工油松林林木个体生长、植物种类、相似系数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以明确坡向对人工油松林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阴坡油松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均显著大于阳坡;(2)阴坡与阳坡林下分别有植物21和19种,共有种11种。群落相似系数为55%,说明坡向对人工油松林林下物种组成影响较大。(3)阴坡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阳坡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Jsw)则与阴坡相反,为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是阴坡稍大于阳坡,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阳坡稍大于阴坡。研究表明,绥德地区人工油松林的生长状况阴坡显著优于阳坡,但与陕北南部地区人工油松林相比,该地区人工油松林林木生长各项指标还是较低,群落结构配置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坡向 生长状况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黄龙山油松人工林间伐效果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0
4
作者 高云昌 张文辉 +1 位作者 何景峰 王晋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3-1319,共7页
分别对黄龙山林区近自然经营间伐强度为15%(弱度间伐)、30%(中度间伐)和45%(强度间伐)的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以未间伐林为对照,研究间伐7年后油松人工林幼苗更新、林分生长、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特性等指标的变化,评价间伐抚育的效果.... 分别对黄龙山林区近自然经营间伐强度为15%(弱度间伐)、30%(中度间伐)和45%(强度间伐)的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以未间伐林为对照,研究间伐7年后油松人工林幼苗更新、林分生长、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特性等指标的变化,评价间伐抚育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1~7年生油松幼苗的数量和各项生长指标均增加,而生长指标的年均增长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以中度间伐最大;与对照相比,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使油松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20.9%、32.1%和52.6%,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减少了4.4%、15.1%和25.3%,但蓄积量的年均增长率却增加了28.6%、46.2%和82.0%;间伐样地内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特性得到改善,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未间伐.本试验条件下,间伐强度45%更适宜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的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近自然经营 幼苗更新 林分生长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性
原文传递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对油松生长节律的响应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2 位作者 于海群 吕瑞恒 李瑞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4-1275,共12页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树种对林下植被发育的影响已有所涉及,但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往往割裂了林木种群的生长规律与其林下植被间的相互作用,以林龄为尺度探讨林...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树种对林下植被发育的影响已有所涉及,但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往往割裂了林木种群的生长规律与其林下植被间的相互作用,以林龄为尺度探讨林下植被发育的差异必然掩盖了林分种群对林下植被作用的异质性。采用时序研究法,按照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高速生期、径速生期、材积慢生期和材积速生期等不同发育时期,探讨林下植被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和元素积累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高速生期阶段油松与林下植被竞争最为激烈,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物量、元素积累量均最低。因此,高速生期阶段应及时对油松采取较大强度的抚育间伐以缓和油松种群与林下植被剧烈竞争的关系。径速生阶段林下植被与油松竞争最为缓和,草本层Gleason、Shannon-Wiener、Pielow指数由高生长阶段的7.817、2.222和0.769剧增到19.978、3.470和0.907,灌木层、草本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元素积累量也均达到最大。径速生阶段对油松林分的管理可相对粗放一些。进入材积阶段,油松与林下植被的关系日趋紧张。材积慢生阶段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由径速生期的2262.61、461.92kg/hm2分别下降至1549.85、220.84kg/hm2,而灌木层Gleason、Shannon-Wiener指数均达到峰值。相对于材积慢生期,材积速生期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元素积累量进一步下降,而生物量略有上升,材积速生期阶段应对油松林分适度间伐或主伐。可见,林下植被可作为人工纯林乔木生长规律的指示剂,根据林下植被发育状况选择林分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生长规律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生长更新状况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梅 张文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80,共6页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油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对群落更新和持续发育的影响,为当地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宜川地区不同初植密度(1 m×1 m(密度Ⅰ),1 m×2 m...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油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对群落更新和持续发育的影响,为当地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宜川地区不同初植密度(1 m×1 m(密度Ⅰ),1 m×2 m(密度Ⅱ),2 m×2.5 m(密度Ⅲ))35年生油松人工林的林木个体生长、林地更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结果】油松人工林的死亡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油松死亡年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随初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油松死亡率、胸径、冠高和冠幅与初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油松树高与初植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油松人工林林下幼苗(树)的更新状况在低密度林地内最好。在各初植密度油松人工林中,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3种初植密度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Ⅲ〉Ⅱ〉Ⅰ;均匀度指数Jsw和Ea则表现为Ⅰ〉Ⅲ〉Ⅱ,而Jsi表现为Ⅲ〉Ⅰ〉Ⅱ。不同初植密度林地间土壤养分和水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根据样地数据和野外实地观察结果认为,宜川地区油松初始造林密度应在2 800-3 000株/hm2,在进入生长高峰期后,适时间伐至1 200-1 500株/hm2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密度 生长状况 更新 物种多样性 油松人工林
下载PDF
采伐强度对东北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何怀江 张忠辉 +5 位作者 张春雨 郝珉辉 姚杰 解蛰 高海涛 赵秀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共12页
【目的】在东北次生针阔混交林开展不同强度采伐试验,探讨采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针阔混交林合理地开展营林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7月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次生针阔混交林内建立4块面积1... 【目的】在东北次生针阔混交林开展不同强度采伐试验,探讨采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针阔混交林合理地开展营林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7月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次生针阔混交林内建立4块面积1 hm^2的标准地,于2011年冬季对其进行采伐处理,采伐强度(胸高断面积强度)分别为0%(对照,CK),17.24%(弱度采伐,LT),34.74%(中度采伐,MT)和51.87%(强度采伐,HT),从每块标准地中分别选取5块20 m×20 m样地,采伐2和4年后测定并分析林分胸径、树高、胸高断面积、蓄积量、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探讨采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采伐处理4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增长量与对照相比均呈增加趋势,除LT处理显著增加外(P<0.05),其他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P>0.05);林分平均树高及其增长量与CK相比均降低,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林分总胸高断面积和总蓄积量均比对照小,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但LT和MT处理提高了单株胸高断面积增长量和单株蓄积增长量,HT处理降低了单株胸高断面积增长量和单株蓄积增长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伐2和4年后,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总体多度均有明显增加,但HT处理降低了乔木层多度;与采伐2年后相比,采伐4年后草本层多度降低;采伐未改变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但显著提高了灌木层和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其中MT处理对物种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增加影响最为明显;各处理间群落相似性指数较高,为中度相似或极相似水平。【结论】短期内,采伐对林分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能促进林分树高的生长;采伐虽未对林分总胸高断面积和总蓄积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合理的采伐强度能提高单株胸高断面积和单株蓄积增长量,同时能够促进林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强度 林分生长 物种多样性 针阔混交林 短期影响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德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6年生火炬松生长量、生物量均呈全垦>带垦>对照。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均呈对照>带垦>全垦。在确定火炬松丰产林整地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整地的生长效应...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6年生火炬松生长量、生物量均呈全垦>带垦>对照。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均呈对照>带垦>全垦。在确定火炬松丰产林整地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整地的生长效应与保护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统一、建议在类似该试验地的立地条件下采用带垦整地方式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式 火炬松 生长效应 物种多样性 林下植物
下载PDF
月尺度视角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亚飞 张丽华 +6 位作者 赵锐锋 谢忠奎 王军锋 蒿廉伊 高江平 王梦梦 高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95-1906,共12页
降水是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水分来源之一,生长季降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物种间关系,进而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为对象,开展了3年的生长季降雨控制试验(-40%,-20%,CK,+20%和+40... 降水是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水分来源之一,生长季降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物种间关系,进而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为对象,开展了3年的生长季降雨控制试验(-40%,-20%,CK,+20%和+40%),通过月尺度视角来探究降水变化对植物群落密度、高度、盖度、功能型组成、优势物种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增水处理,极端减水处理(-40%)对半干旱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密度、高度和盖度的影响显著(P<0.05),且降水处理的效应在植物生长季中后期(7月、8月和9月)明显强于前期(5月和6月),7月和8月的降水对半干旱区荒漠草原植被的生长最为关键;极端减水处理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群落中短花针矛重要值增加,而灌木亚菊重要值降低,极端减水处理导致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增加;3年极端减水处理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有降低趋势,不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发展;连续的极端增水处理(+40%)导致物种丰富度高于其他处理,并与减水处理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基于未来降水格局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在生长季内不同时期对荒漠草原进行更实时的管理控制,对于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植被保护和稳定性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特征 植物功能型 物种多样性 资源利用策略 半干旱区
原文传递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沙漠区生态修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常学向 陈怀顺 +1 位作者 李志刚 张红萍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194,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讨西藏沙化土地治理区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和稳定程度,根据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讨西藏沙化土地治理区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和稳定程度,根据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植物有34种,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桑(Morus alb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占优势地位。综合示范区固沙植被平均盖度为31.6%±13.1%;平均生长高度为41.2±19.9 cm;平均生长密度为4.6±4.7株·m^(-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H指数平均为0.99±0.54;物种多样性D指数平均为2.55±1.37;物种均匀度平均为1.76±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状况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原文传递
不同林龄人工沙棘林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玉新 赵忠 陈金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6-785,共10页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流域不同林龄人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土壤理化性质、根系活力、林木径阶结构、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天然更新状况等,以探讨沙棘林衰败机理。结果显示:18年生沙棘人工林林分郁...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流域不同林龄人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土壤理化性质、根系活力、林木径阶结构、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天然更新状况等,以探讨沙棘林衰败机理。结果显示:18年生沙棘人工林林分郁闭度为86.67%,根系活力和天然更新能力(241 trees.hm-2)衰退,林木径阶结构呈"衰退型";林下植物种较少(20种)且较分散,活根瘤虽然个体最大(横径>1.80 cm,纵径>1.15 cm),但比例最低(63%左右),固氮能力减弱。13年生沙棘人工林长势最好,林分郁闭度适中(76.67%),根系活力和天然更新能力(833 trees.hm-2)较强,林木径阶结构呈"稳定型";林下植物种较丰富且较集中(S=12,菊科、禾本科为主),活根瘤个体较大(横径>1.40 cm,纵径>0.85 cm)且比例最高(93%),固氮能力最强。8年生沙棘人工林为灌木状,覆盖度达86.67%,但透光性较好,林木长势好,根系活力较18年生沙棘强,天然更新最好(1 566 trees.hm-2),林木径阶结构呈"增长型",林下植物种最丰富且最为集中(S=18,菊科、禾本科为主),活根瘤虽然比例较高(85%),但根瘤个体最小(横径<0.95 cm,纵径>0.60 cm),固氮能力弱。研究表明,18年生沙棘人工林处于衰败状态,应对18年沙棘进行平茬更新,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林龄 生长状况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黄龙山白皮松林林隙物种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谭宝 李淑静 王彩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2,共7页
运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和生态优势度指数(λ)对黄龙山白皮松林不同大小和不同发育阶段林隙的物种多样性的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中草本层、灌木层、乔... 运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和生态优势度指数(λ)对黄龙山白皮松林不同大小和不同发育阶段林隙的物种多样性的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中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Ⅲ级林隙(400-600m2)时最大,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各生长型多样性指数在林隙发育的中前期(45-90a)达到最大值,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一致,生态优势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几乎相反;乔木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林隙大小和年龄的变化趋势较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变化缓慢,灌木和草本对林隙微生境的时空变化很敏感;R、H′、Js和λ在白皮松林不同大小和不同发育阶段林隙中表现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林 林隙动态 生长型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修枝对杉木幼林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孝丑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3期46-52,共7页
在福建洋口林场4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建立固定试验标准地.选择修枝木,每年对其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修去4种规定树干直径(6 cm、8 cm、10 cm和12 cm)以下的所有枝条.修枝试验后2年,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杉木的生长量明显降低.修枝强度为6 ... 在福建洋口林场4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建立固定试验标准地.选择修枝木,每年对其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修去4种规定树干直径(6 cm、8 cm、10 cm和12 cm)以下的所有枝条.修枝试验后2年,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杉木的生长量明显降低.修枝强度为6 cm(密度1 200株.hm-2)的修枝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均显著低于不修枝木.修枝后2年,各修枝处理杉木林林下植物的覆盖度、生物量、总的物种数,灌木层、草本层和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均高于未修枝的对照,但藤本层植物在修枝时被大量劈除,其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却低于对照.闽北生产力较高的4年生、密度1 200株.hm-2的杉木幼林进行修枝,推荐的修枝强度为10 cm或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修枝 生长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开敞度调控对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上层阔叶树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海龙 王龙 +5 位作者 林存学 丛健 杨文化 张鹏 张群 范少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0,共9页
以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为对象,以林下红松个体开敞度(K)为主要数量控制指标进行群落结构量化调整,研究调整后6年间上层阔叶树直径和树高生长及树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量化调整明显促进了保留阔叶树的直径生长和树高生... 以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为对象,以林下红松个体开敞度(K)为主要数量控制指标进行群落结构量化调整,研究调整后6年间上层阔叶树直径和树高生长及树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量化调整明显促进了保留阔叶树的直径生长和树高生长,各处理累计的定期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且随调整时期延长差异不断加大;K=1.5和K=2.0水平的年生长量与对照林分的差异基本都达到显著水平;量化调整改善了上层阔叶树树种组成,水曲柳、黄檗和胡桃楸等珍贵阔叶树种比例上升,白桦和山杨等先锋树种比例下降;量化调整使阔叶树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或差别不大,生态优势度降低或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上层阔叶树 开敞度调控 生长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目标树经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艳茹 赵鹏 +6 位作者 黄永辉 张楠 陈哲 贾晓静 徐满 谷建才 陆贵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5,共6页
以北沟林场目标树经营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目标树经营对目标树生长、林分结构及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促进了目标树的生长,目标树与对照优势木生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 以北沟林场目标树经营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目标树经营对目标树生长、林分结构及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促进了目标树的生长,目标树与对照优势木生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2、4、6 a,目标树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优势木高21.11%、19.69%、19.21%,目标树平均树高分别比对照优势木高15.76%、28.46%、29.35%,目标树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高42.36%、40.05%、39.65%。目标树经营2、4、6 a,目标树的胸径定期生长量、树高定期生长量、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均大于对照优势木。随着经营时间增加,胸径分布在不断变化,对照中小径阶株数量百分比偏多,目标树经营中径阶株数量百分比偏多,目标树经营林分胸径分布相对于对照向右偏移,目标树经营林分14 cm及以上径阶株数量百分比比对照林分高57.08%。随着经营时间增加,目标树经营林下灌草物种数量呈现增加趋势,对照林下灌草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经营2 a,目标树经营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经营6 a,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对照(P<0.05),草本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灌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目标树经营对落叶松生长、林下物种多样性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目标树经营 生长 林分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民勤绿洲边缘地下水埋深对柽柳灌丛生长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高兴 王立 +2 位作者 徐先英 金红喜 柴成武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9-56,共8页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以柽柳灌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民勤绿洲边缘地下水深对柽柳灌丛的生长、演变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柽柳灌丛逐渐衰退,以白刺、红沙为主的荒漠植物逐步发展为优势种群。柽柳生长的...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以柽柳灌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民勤绿洲边缘地下水深对柽柳灌丛的生长、演变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柽柳灌丛逐渐衰退,以白刺、红沙为主的荒漠植物逐步发展为优势种群。柽柳生长的最适生态水位2~3 m,生态警戒水位4 m,死亡临界地下水位10 m。当地下水位10 m,降水和地下水共同作用导致组成柽柳灌丛的物种数最多。当地下水位下降到10 m以下,生长在固定沙丘上的柽柳衰退速度快于半固定沙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柽柳灌丛 生长与物种多样性 民勤绿洲边缘
下载PDF
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邹双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应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近60年生的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和30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老龄林群落... 应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近60年生的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和30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老龄林群落高于30年生林群落的趋势,说明老龄林群落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垂直层次结构;老龄林群落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标表现为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格局,而30年生林群落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层>乔木层的格局;2个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小的趋势;2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群落内具有较高的环境异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老龄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特性
下载PDF
惠州市生态公益林乡土树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育旺 庄雪影 +2 位作者 吴永彬 郑明轩 翟翠花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73-78,共6页
比较了广东省博罗县梅花林场11种8年生乡土树种的生长状况,并应用样方法调查分析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生... 比较了广东省博罗县梅花林场11种8年生乡土树种的生长状况,并应用样方法调查分析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生长较快;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柳叶桢楠(Machilus salicina)和拐枣(Hovenia dulcis)生长较慢。与造林初期相比,改造后8年生的林分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稍有下降。研究表明,白楸、红苞木、红锥和火力楠均适合作为惠州市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生长状况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甘肃马鹿冬季牧场牧草再生性对刈割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周文 王宏 +3 位作者 于应文 常生华 周青平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不同放牧率(1.00、1.45、2.45、3.45、4.85、6.90AUM·hm-2)的冬季牧场,研究草原生产力与群落结构对牧草最佳生长期刈割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1)随放牧强度增加,刈割群落物...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不同放牧率(1.00、1.45、2.45、3.45、4.85、6.90AUM·hm-2)的冬季牧场,研究草原生产力与群落结构对牧草最佳生长期刈割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1)随放牧强度增加,刈割群落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4.85 AUM·hm-2放牧率下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刈割显著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2)刈割群落的牧草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超补偿生长,补偿指数分别以3.45、6.90AUM·hm-2放牧样地最高;各优势种变化趋势不同。3)刈割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放牧较重样地最高;随放牧强度增加,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以4.85 AUM·hm-2群落最高;且除4.85 AUM·hm-2群落外,刈割后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刈割前的(P<0.05)。4)各功能群植物对不同放牧强度响应不同。因此,适宜放牧强度下,刈割能发挥草地最大生产潜力并维持群落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刈割 群落结构 补偿生长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放牧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克隆植物生长对AM真菌多样性和菌根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金莉 贺学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9-1355,共7页
克隆植物的生态功能在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毛乌素沙地由北向南选择两个典型样地,以根茎克隆植物沙鞭和羊柴为试验材料,连续2a系统地研究了克隆植物生长对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菌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植物生长对A... 克隆植物的生态功能在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毛乌素沙地由北向南选择两个典型样地,以根茎克隆植物沙鞭和羊柴为试验材料,连续2a系统地研究了克隆植物生长对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菌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植物生长对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丛枝菌根形成的影响因植物种类和样地不同而异。沙鞭通过克隆生长侵入灌丛空地后,AM真菌多样性指数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简称OSES)和陕西榆林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简称RSCF)样地均上升;孢子密度、菌丝、丛枝和总定殖率均显著提高;泡囊定殖率也有所增加,在OSES样地达显著水平,在RSCF样地未达显著水平。羊柴通过克隆生长侵入灌丛空地后,AM(Arbuscular mycorrhizal)真菌多样性指数在OSES样地上升,而在RSCF样地下降;孢子密度和丛枝定殖率在OSES和RSCF样地均显著增加,而泡囊定殖率均显著降低;菌丝和总定殖率也降低,在OSES样地未达显著水平,在RSCF样地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生长入侵 AM真菌 物种多样性 菌根形成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