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缺血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青立 李翔 +3 位作者 张美增 孙成云 宫钦爽 郭云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467,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43(NCAM)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基因表达在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价脑缺血90min再灌注2...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43(NCAM)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基因表达在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价脑缺血90min再灌注2h、12h、1d、2d、3d、7d和14d等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CAMmRNA和GAP-43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于再灌注2d开始降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脑缺血侧GAP-43mRNA表达于再灌注12h和2d出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至14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皮质区NCAM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2h后开始增强,12h后达高峰;纹状体区NCAM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后2h时开始增强,1d后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14d降至基础水平。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NCAM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脑细胞的修复过程,GAP-43mRNA的表达增强可能与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表达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电针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生长相关蛋白-43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韩清 徐鸣曙 +2 位作者 张英杰 徐佳 葛林宝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6期674-680,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对电针组大鼠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至动物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YN和GAP-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后2h和造模后6dBederson评分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后6d海马和皮层SYNIOD值和GAP-43IOD值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造模后6d海马和皮层SYNIOD值和GAP-43IOD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GAP-43和SYN的表达,表明电针可以促进轴突再生,对突触的可塑性具有正向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风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FGF和GAP-43的表达与神经再生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旺清 郑关毅 +3 位作者 陈晓东 朱元贵 张静 江琼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3-67,I0002-I0004,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与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探讨其与神经再生的有关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并分为缺血再灌注3 d、7 d、14 d和28 d四组(n...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与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探讨其与神经再生的有关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并分为缺血再灌注3 d、7 d、14 d和28 d四组(n=6)。以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运动评分测试(SMT)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ssl和TUNEL染色法观察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存活和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bFGF和GAP-43的表达水平和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障碍,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凋亡亦达到高峰,同时bFGF和GAP-43表达增强,7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周边组织可见散在的新生神经元,持续到28 d。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bFGF和GAP-43表达水平增加,可能与其神经修复和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元再生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艳 唐强 +2 位作者 朱路文 刘宏光 张春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造模后24 h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和21 d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和21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和14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跑台训练 大鼠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新生鼠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燕惠 刘玲 +1 位作者 陈敏榕 陈达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正常新生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30只正常新生鼠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大鼠采用早期触摸14d,随后置于丰富环境14d的干预方式,对照组未予干预。通过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正常新生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30只正常新生鼠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大鼠采用早期触摸14d,随后置于丰富环境14d的干预方式,对照组未予干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别检测二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GAP-43的表达情况和凋亡神经元数量。脑功能评估采用水迷宫测验。结果干预组大鼠额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GAP-43免疫反应阳性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额皮质及海马区凋亡神经细胞中位数干预组(0;2.0个/HP)较对照组(1.0;6.5个/HP)明显减少(P<0.01)。水迷宫测试成绩干预[(5.71±1.73)次]明显优于对照组[(7.77±1.74)次](P<0.01)。结论促进GAP-43的表达和减少神经元凋亡,与早期干预促进脑发育与脑功能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和Nogo-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永升 韩咏竹 +2 位作者 徐磊 刘向国 徐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90 min后电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和百会30 min,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造模后7 d、14 d各取8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脑组织GAP-43、Nogo-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 d时,模型组和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神经功能优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未见GAP-43阳性细胞表达。7 d时,模型组缺血灶周围脑组织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假手术组仅见少量Nogo-A表达,模型组脑缺血区7 d、14 d时Nogo-A表达明显增多(P<0.01),电针组Nogo-A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能通过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GAP-43表达、抑制Nogo-A表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电针 神经功能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NOGO-A 大鼠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神经纤维的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赖晓岚 华兴 陈燕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神经纤维的表达。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检查确诊为内异症的患者共64例,按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rAFS)分为4组,Ⅰ期11例(1组)、Ⅱ期12例(2组)、Ⅲ期20例(3组)、Ⅳ期21例(4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神经纤维的表达。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检查确诊为内异症的患者共64例,按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rAFS)分为4组,Ⅰ期11例(1组)、Ⅱ期12例(2组)、Ⅲ期20例(3组)、Ⅳ期21例(4组),手术确诊无内异症者1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0组)。通过诊断性刮宫取得的子宫内膜组织分别用神经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S-100进行免疫组化测定,比较4组内异症者及非内异症者的在位内膜神经纤维密度及内异症者的神经纤维与内膜腺体的最近距离。结果 rAFS分期各组及对照组的神经纤维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组内异症者的神经纤维与内膜腺体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异症病情进展与在位内膜神经纤维密度密切相关,与神经纤维及内膜腺体间的距离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神经纤维密度 生长相关蛋白-43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向艳平 唐锋 +3 位作者 肖锋 张靖慧 徐江 黄晓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磁刺激5Hz组、10Hz组和20Hz组,每组13只。用Allen重物坠落法将模型组和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磁刺激5Hz组、10Hz组和20Hz组,每组13只。用Allen重物坠落法将模型组和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24h开始对磁刺激组实施rTMS治疗,刺激频率分别为5Hz、10Hz、20Hz,刺激强度均为90%运动阈值,刺激5s,间歇10s,共500个脉冲。每天1次,每周5d,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予刺激。于术后第4周分别给予BBB行为学评分;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潜伏时及波幅;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情况。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20Hz组大鼠分值最高,1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10Hz组大鼠的MEP潜伏时最短,2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10Hz组GAP-43表达量最高,20Hz组次之,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高频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以10Hz频率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脊髓损伤 运动诱发电位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与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智春升 谢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大鼠SCI后第7d移植MSCs,应...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大鼠SCI后第7d移植MSCs,应用RT-PCR法观察MSCs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区GAP-43和BDN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MSCs移植组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强了GAP-43 mRNA、BDNF mRNA的表达。[结论]MSCs移植后改变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上调BDNF mRNA,促进GAP-43 mRNA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生长相关蛋白4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FGF、GAP-43的表达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关毅 石旺清 +3 位作者 陈晓东 朱元贵 张静 江琼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5-1071,共7页
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FGF、GAP-43表达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并探讨其神经保护的机制。通过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于脑缺血前及再灌注后给予腹腔注射IA(20和40 mg·kg-1)至3、7、14及28天(... 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FGF、GAP-43表达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并探讨其神经保护的机制。通过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于脑缺血前及再灌注后给予腹腔注射IA(20和40 mg·kg-1)至3、7、14及28天(1次/天),以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sl和TUNEL染色法观察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存活和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bFGF、GAP-43的表达和神经元的再生。IA干预后,大鼠NSS评分较模型组明显减少(3天和7天),TUNEL阳性神经元减少(3天),Nissl阳性神经元增多(3天),治疗组各时段bFGF、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缺血周边区皮层有神经元再生,表现为Brdu/NeuN共表达;IA处理后Brdu/NeuN双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加,以40 mg·kg-1剂量组最为显著。IA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凋亡,促进bFGF、GAP-43的表达和神经元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冬青甲素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元再生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原文传递
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阔 高俊淑 +1 位作者 李娜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丰富环境...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丰富环境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阳性细胞数。结果: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阳性细胞数第1d时即增多,1—4周时探索学习组和丰富环境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独居组和社交组;社交组1—4周时GFAP阳性细胞数多于独居组,1—2周时GAP-43阳性细胞数多于独居组;第4周时GFAP阳性细胞数,丰富环境组高于探索学习组。结论:丰富环境、探索学习及社会交往均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探索学习 脑梗死 大鼠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影响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GAP-43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志利 康军 +3 位作者 王琳 王静 惠延年 胡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02-90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上GAP-43基因的变化,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nyeurotrophicfacto,r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enovirallydeliveredbrain-dreivedneurotrophicfacto,rAd-BDNF)对视网膜...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上GAP-43基因的变化,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nyeurotrophicfacto,r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enovirallydeliveredbrain-dreivedneurotrophicfacto,rAd-BDNF)对视网膜上GAP-43mRNA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球后2mm处作视神经夹伤模型,经巩膜玻璃体腔内注射微量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aphicfactor,sNFs),应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视网膜的GAP-43mRNA的变化。结果: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仅在节细胞层检测到少数细胞存在GAP-43mRNA杂交信号,对照组和CNTF治疗组视神经夹伤后1wk内可观察到视网膜神经节层中存在较强的GAP-43mRNA杂交信号,伤后2wk时已减弱至伤前,Ad-BDNF治疗组在视神经夹伤后4wk内在视网膜上均能观察到GAP-43mRNA的杂交信号,其中在夹伤后1~2wk时杂交信号相对较强。结论:视神经夹伤能上调视网膜上GAP-43mRNA表达,玻璃体腔内注射Ad-BDNF在伤后4wk内均能上调视网膜上GAP-43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视神经 夹伤 GAP-43mRNA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后视网膜 视神经 夹伤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表达变化 玻璃体腔内注射 成年SD大鼠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兵奎 曾彬 +5 位作者 常巍 王达义 杨琪 王晓勋 余连军 刘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每天1次。两组大鼠于造模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2、4、8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1),GAP-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GAP-4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电针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神经再生素促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汤欣 陈益人 +1 位作者 周松林 丁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通过相差显微镜采用Scion软件测量不同浓度NRF(0.25mg/L、0.5m... 目的研究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通过相差显微镜采用Scion软件测量不同浓度NRF(0.25mg/L、0.5mg/L、1mg/L)、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对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NRF不同浓度(0.25mg/L、0.5mg/L、1.0mg/L)及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对海马神经元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不同浓度NRF(0.25mg/L、0.5mg/L、1.0mg/L)加药24h后,对海马神经元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NRF可有效地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生长,加药后24h作用浓度为1mg/L时,作用最强;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提示,NRF能增加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GAP-43的表达,浓度为1.0mg/L时,作用最佳。结论NR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的生长和GAP-43基因的表达,表明NRF对海马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素 牛膝 海马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43 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志利 王琳 +2 位作者 胡丹 康军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 43)的表达变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adenovirally delivered ...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 43)的表达变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adenovirally delivered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Ad- BDNF)对视神经夹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眼球后 2 m m处作视神经夹伤 ,制作 SD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 ,通过巩膜进行玻璃体微量注射神经营养因子 ( neuro-traphic factors,NFs) ,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视网膜的 GAP- 4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 GAP- 43呈现低表达 ,分子量约为 46 .7ku;玻璃体注射 CNTF,大鼠视神经夹伤后 2周 ,GAP- 43的表达增强 ( P<0 .0 5 ) ;玻璃体注射 Ad- BDNF,在视神经夹伤后 4周内 GAP- 43的表达增强 ( P<0 .0 5 ) ,但这种作用以视神经损伤后 1周时最为明显。结论玻璃体注射 NFs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促进视神经夹伤的 SD大鼠视网膜上 GAP- 43表达 ,其中 Ad- BDNF的促进作用能够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视神经 夹伤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分期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聂亚雄 霍瑞民 +3 位作者 赵强 杨弘文 姜波涛 谢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PNS)分期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脑出血后12h治疗A组、脑出血后72h治疗B组。治疗A组于脑出血后...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PNS)分期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脑出血后12h治疗A组、脑出血后72h治疗B组。治疗A组于脑出血后12h、治疗B组于脑出血后72h开始以三七总皂苷70mg/(kg.d)腹腔注射,连用4d。其余各组皆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大鼠于造模后7d、14d、21d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脑组织切片行MAP-2、GAP-43免疫组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肢体功能较脑出血模型组好,且治疗A组神经功能评分在7d、14d、21d优于治疗B组(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脑水肿,7d时治疗A组脑含水量低于治疗B组(P<0.05)。治疗组血肿周边MAP-2及GAP-43表达皆高于脑出血模型组(P<0.05);且治疗A组在7d、14d、21d3个时间点表达高于治疗B组(P<0.05)。结论tPNS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并积极上调MAP-2和GAP-43表达;早期给予tPNS治疗脑出血大鼠较晚期运用可能对大鼠康复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鼠 三七总皂苷 微管相关蛋白-2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下载PDF
针刺康复疗法影响脑性瘫痪模型大鼠大脑病变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侯玉晋 康豪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999-4005,共7页
背景: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是目前脑性瘫痪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是神经发育以及突触密度的特征性标记物,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修复、再生以及突触重塑。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对脑性瘫痪大鼠大脑病变组织生长... 背景: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是目前脑性瘫痪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是神经发育以及突触密度的特征性标记物,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修复、再生以及突触重塑。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对脑性瘫痪大鼠大脑病变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的机制。方法:将12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刺康复组。后4组均建立脑性瘫痪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处理,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针刺康复组给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结果与结论:(1)运动功能:针刺康复组模后第3-5周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2)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康复组、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在第2-4周时大鼠大脑病变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建模后4,5周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5),其中针刺康复组均升高最明显(P<0.05)。(3)结果表明,针刺联合康复疗法促进脑性瘫痪大鼠大脑病变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以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长相关蛋白43 模型 动物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针刺 康复训练 针康法 针刺治疗 脑性瘫痪 大鼠 突触小泡蛋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GAP-4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刚 王岩峰 +2 位作者 黄涛 高大新 孙英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在分化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于新生鼠的海马区,经培养及Nes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AP-43基因在NSC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GAP-4...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在分化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于新生鼠的海马区,经培养及Nes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AP-43基因在NSC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GAP-43mRNA在NSC处于克隆球阶段未检测到其表达,开始分化12h可检测到其低表达,并逐渐升高,3d表达量达到高峰,5d表达量下降。GAP-43最初在NSC分化1d的胞质内表达并逐渐升高,5d表达增强,于细胞的突起中明显,7d时GAP-43反应减弱并逐渐消失。结论:在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GAP-43基因参与引导突起的生长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化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英 吴会平 +1 位作者 王冬冬 刘学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rb... 目的探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rbFGF组、rbFGF+DAPT组(DAPT为Notch1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每组10只。后三组大鼠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诱导成功后,rbFGF组给予rbFGF 10μL(200 U)玻璃体内注射给药,rbFGF+DAPT组在给予rbFGF基础上加用DAPT(10μmol·L^-1)。注射12周后,HE染色检测RGC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再生相关蛋白GAP-43、Notch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AP-43、Notch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RGC密度(433.49±6.02)个·mm^-2,GAP-43荧光强度(8.96±0.26)%、Notch1阳性率(45.04±0.46)%及Caspase-3(27.91±0.63)%蛋白表达相比,糖尿病组RGC密度(328.35±6.43)mm^-2,Notch1荧光强度(31.66±0.4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AP-43荧光强度(13.66±0.52)%、Caspase-3(48.91±0.6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为P<0.05);而与糖尿病组相比,rbFGF组RGC密度(425.30±7.98)个·mm^-2,Notch1阳性率(41.76±0.62)%及GAP-43荧光强度(33.05±0.3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28.86±0.7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rbFGF+DAPT组RGC密度(324.91±8.22)个·mm^-2,GAP-43荧光强度(14.27±0.64)%、Notch1阳性率(30.40±0.82)%及Caspase-3(47.63±0.68)%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结论rbFGF可上调糖尿病状态下视网膜GAP-43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提高RGC的存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Notch1信号通路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大鼠妊娠前后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对子代脑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宇恒 成永霞 +2 位作者 焦晶华 赵宏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妊娠前后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麻醉对子代大鼠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妊娠前1d吸入1.6%异氟烷6h组(BI组)、妊娠后6、10、14和18d时吸入1.6%异氟烷6h组(PI组)、... 目的探讨大鼠妊娠前后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麻醉对子代大鼠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妊娠前1d吸入1.6%异氟烷6h组(BI组)、妊娠后6、10、14和18d时吸入1.6%异氟烷6h组(PI组)、妊娠前1d吸入2.4%七氟烷6h组(BS组)及妊娠后6、10、14和18d吸入2.4%七氟烷6h组(PS组)。于出生当天(T1)、出生后第7(T2)、14(T3)和28天(T4)时各组按窝别随机取12只子鼠处死取海马,HE染色法观察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海马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aspase-3、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BI组和BS组各时点、PI组和PS组T4时点子代大鼠海马中caspase-3、GAP-43和nNOS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电镜观察海马组织未见差异。PI组和PS组T1~T3时caspase-3表达增加,GAP-43和nNOS表达减少(P〈0.01),PI组HE染色海马结构有较明显的病理改变,电镜观察PI组和Ps组海马细胞结构存在损伤;与PI组相比,Ps组T1~T3时caspase-3表达减少(P〈0.01),GAP-43和nNOS表达增加(P〈0.01)。结论大鼠妊娠前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对子代脑发育无不良影响,而妊娠期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则可引起子代脑发育的短期异常,且异氟烷毒性作用大于七氟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麻醉药 吸入 细胞凋亡 CASPASE-3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一氧化氮合酶 海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