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37
1
作者 陈诗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5,共15页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8
2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1 位作者 李伟芳 刘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7,共11页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县(县级市)。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增长极核 增长极带 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被引量:111
3
作者 马晓冬 朱传耿 +1 位作者 马荣华 蒲英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运用关联分维数、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构建了空间关联测度模型,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周期性、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维特征、城镇扩展的...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运用关联分维数、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构建了空间关联测度模型,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周期性、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维特征、城镇扩展的"热点区"空间分布及演化,城市化空间梯度的形态演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的城镇扩展经历了稳步增长、缓速下降、急速增长和快速下降四个阶段,显示出"大起大落"的特征;在空间格局上,城镇扩展强度的高值簇区(热点区)呈现出较明显空间演化和跃迁的特征,经历了苏州市区、苏州—吴江轴线、苏州—昆山轴线(沿沪宁线)、太仓—常熟—张家港轴线(沿长江)的不断轮换,并成为不同阶段驱动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期间,城镇扩展的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形态由相对分散向相对集中演化,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的机理越来越显著,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带状关联特征,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然而,在苏州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主导驱动机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扩展 城市化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苏州地区
下载PDF
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变 被引量:96
4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共11页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已经成为了共识,但大多数分析限于宏观分析,缺少对微观行为的机理讨论。本文从分析“干中学”的演进机制入手,得出了赶超型的供给曲线,然后针对“干中学”引起的套利型一哄而起的低成本竞争模式加以探讨,从理论和...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已经成为了共识,但大多数分析限于宏观分析,缺少对微观行为的机理讨论。本文从分析“干中学”的演进机制入手,得出了赶超型的供给曲线,然后针对“干中学”引起的套利型一哄而起的低成本竞争模式加以探讨,从理论和典型事实上理解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演进机制和技术要素组合方式,最后提出了通过供给政策和深化市场改革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中学 技术模仿-套利机制 学习效应 增长模式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 被引量:95
5
作者 李飞雪 李满春 +2 位作者 刘永学 梁健 陈振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35,共12页
论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1949、1976年航空影像,1988—2003年陆地卫星(MSS、TM、ETM+等传感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南京市城市扩展信息。结合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从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分形维数、扩... 论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1949、1976年航空影像,1988—2003年陆地卫星(MSS、TM、ETM+等传感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南京市城市扩展信息。结合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从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南京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49—2003年南京城市规模扩展了10.15倍,城市扩展表现为3个阶段: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城市扩展表现为低强度的准圈层式外延;1976—1988年为第二阶段,城市扩展强度有所提高,圈层外延与跳跃式发展并存;第3阶段为1988—2003年,扩展强度达到18.79%,跳跃式发展和连接式发展表现突出;②城市扩展呈现沿轴线扩展的特征,扩展轴沿长江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重心向北部振荡后向东南方向转移;③南京城市扩展在城区和郊区分别表现为紧密扩展和稀疏扩展,1949年以来,南京城市空间形态日趋复杂,但自进入21世纪后,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稳定,表明南京城市扩展存在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④城市扩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是城市规模扩展的主导因素,城市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多地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扩展模式 遥感 南京
下载PDF
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径研究 被引量:76
6
作者 胡正明 王亚卓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借鉴工业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经验,可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和成长路径模型。农产品区域品牌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演化和形成,还由于不同阶段的核心表现和发展重心不一样,要求区域品牌建设主体...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借鉴工业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经验,可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和成长路径模型。农产品区域品牌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演化和形成,还由于不同阶段的核心表现和发展重心不一样,要求区域品牌建设主体——政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或合作组织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品牌 农产品区域品牌 成长路径
下载PDF
羊草种群无性系生长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昱生 李景信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4-242,共9页
本文根据野外实测数据和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在研究羊草种群无性系营养扩散和生长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描述羊草种群无性系生长格局的相关随机走动模型和简单扩散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羊草种群无性系... 本文根据野外实测数据和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在研究羊草种群无性系营养扩散和生长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描述羊草种群无性系生长格局的相关随机走动模型和简单扩散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羊草种群无性系的生长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种群 无性系 生长格局
下载PDF
湿地克隆植物的繁殖对策与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48
8
作者 何池全 赵魁义 余国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46,共9页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researches of clonal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some concepts of clonal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habitat of the clona...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researches of clonal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some concepts of clonal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habitat of the clonal plant in wetlands, the adaptability of its growth pattern and its effect mechanism, i.e. the clonal plant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hormone balance (the ratio of IAA/IPA) adjusts the active intensity and controls the plant vegetative form, was discussed. The special propagate countermeasure and its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and investment was review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currently available was also introduced. The scale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in wetland i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克隆植物 生长格局 无性繁殖 生态学
下载PDF
机械旱直播方式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被引量:54
9
作者 孙永健 郑洪帧 +4 位作者 徐徽 杨志远 贾现文 程洪彪 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0-18,共9页
为了明确机械旱直播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形成机制,以杂交籼稻(F优498)和常规粳稻(徐稻4号)为试材,通过一次浅旋耕机械旱直播(B1)、"调墒、两旋"机械旱直播(B2)2种机械旱直播处理,并以人工撒播(B3)处理为对照,研究其对直播水稻产... 为了明确机械旱直播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形成机制,以杂交籼稻(F优498)和常规粳稻(徐稻4号)为试材,通过一次浅旋耕机械旱直播(B1)、"调墒、两旋"机械旱直播(B2)2种机械旱直播处理,并以人工撒播(B3)处理为对照,研究其对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品种与直播处理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保护酶活性、根系伤流强度、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不同直播处理下,F优498在产量及生长发育特性各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徐稻4号。与B3相比,同一品种下机械旱直播各处理均能优化群体茎蘖数,提高成穗率,保证齐穗期适宜的LAI,提高了高效叶面积率,并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群体光合产物的积累、剑叶净光合速率与保护酶活性、根系伤流量及茎秆抗倒伏能力,并在保证一定数量有效穗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是机械旱直播水稻高产的重要原因。不同机械旱直播处理下,B2比B1处理能进一步提高机直播水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并延缓LAI的衰减、增强根系活力及茎秆的抗倒能力,提高了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最终促进了产量的提高,为最佳的机械旱直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作物 生长 水稻 直播 栽培方式 产量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夏季植被特征及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50
10
作者 徐满厚 薛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71-2083,共13页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草甸植被夏季生长动态特征;同时采用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的方法,探讨了草甸植被对增温的短期(1a)响应。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夏季植被高度与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盖度与二者相关性极显...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草甸植被夏季生长动态特征;同时采用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的方法,探讨了草甸植被对增温的短期(1a)响应。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夏季植被高度与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盖度与二者相关性极显著;高度对地上生物量影响较大(R=0.892,P<0.01),盖度对地下生物量(R=0.883,P<0.01)和总生物量(R=0.888,P<0.01)影响较大。(2)高寒草甸夏季植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模式,地上部分近似等速生长(幂指数为1.011),地下部分则表现为异速生长(幂指数为0.459),但整体呈现异速生长(幂指数为0.473)。(3)高寒草甸夏季植被地上生物量(P<0.05)在6月份较地下生物量(P>0.05)对环境更为敏感,且一年之后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减小趋势,这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显著减小密切相关。(4)红外辐射器在高寒草甸的增温度效果较好,空气、地表、土壤温度都随增温幅度增强而增加;短期增温对高寒植被有正效应(T0—T1),而温度持续升高则对植被产生负效应(T1—T2);各植被指标的方差分析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短期增温对该植被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模拟增温 植被特征 生长模式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克隆生长空间格局与动态 被引量:41
11
作者 李先琨 向悟生 +1 位作者 欧祖兰 苏宗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5-632,共8页
在南方红豆杉集中的广西元宝山林区设置样地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T形距离取样法调查取样。应用方差 均值比的t检验法判定种群分布格局类型 ,用负二项参数、格林指数、Morisita指数、丛生指标、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数、T形距离指数等... 在南方红豆杉集中的广西元宝山林区设置样地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T形距离取样法调查取样。应用方差 均值比的t检验法判定种群分布格局类型 ,用负二项参数、格林指数、Morisita指数、丛生指标、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数、T形距离指数等方法测度集聚强度 ,对南方红豆杉种群克隆生长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整个种群在 1 0m×1 0m、1 0m× 5m、5m× 5m、 3m×2m等不同空间尺度下均表现为集聚分布格局 ,但集群强度不高。在种群生活史中 ,从幼苗到大树 ,集群程度减小 ,大树呈随机分布。南方红豆杉有强烈的萌生能力 ,大量产生萌生分株 ,幼苗期剧烈的种内和种间竞争作用 ,导致个体密度下降、集群程度降低 ,种群表现扩散趋势 ,而小树、中龄树因占据了所需的生态位空间 ,种内竞争相对减缓 ,集聚强度有所增强 ,随个体生态位空间的扩张 ,种内和种间竞争重新加剧 ,种群密度下降 ,种群空间格局转为随机分布。南方红豆杉种群不同大小级分布格局这种动态变化反映了种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种群 克隆生长 空间格局 动态
下载PDF
无性系植物种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宝忠 刘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2-67,共6页
就无性系植物种群的无性系性、生理整合作用、生长格局、生长型和对环境适宜的生长可塑性反应、等级选择模型和生态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 无性系植物 种群 生理整合作用
下载PDF
额济纳胡杨林生长规律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立明 张秋良 殷继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2期94-99,共6页
本文利用34块胡杨林标准地获得的林分数量及质量指标,对额济纳胡杨林的生长规律和生物生产力及其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胡杨的生物生产力具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胡杨林 生长规律 生物生产力
下载PDF
不同栽植代数29年实生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2 位作者 邱仁辉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6,共5页
通过对南平溪后29年实生杉木不同连栽代数生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代和2代杉木在10年生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相近,此后,2代的生长迅速下降(早衰),29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比1代的下降4146%。3代杉木树高... 通过对南平溪后29年实生杉木不同连栽代数生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代和2代杉木在10年生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相近,此后,2代的生长迅速下降(早衰),29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比1代的下降4146%。3代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一开始就比2代的差,但未出现大幅度的衰退现象,29年生的单株材积比2代的下降1770%。杉木栽植代数越少,生长高峰出现时间越早,峰值越大,速生期持续时间亦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代数 生长量 生长规律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绵刺克隆生长构型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高润宏 金洪 +3 位作者 张巍 董智 庄光辉 谢君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4期92-96,共5页
绵刺是阿拉善荒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 ,其具有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 :由枝条下垂形成长间隔物的典型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和由根茎处形成的典型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本文以环境塑造与克隆生长构型的可塑性关系研究绵刺的克隆生长构型 。
关键词 绵刺 克隆 生长构型 阿拉善荒漠 珍稀濒危植物
下载PDF
近期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樊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3期8-15,共8页
本文对1991年~1996年间,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是:揭示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对省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作用效果,总结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及对国家经济总量增长贡献程度分异的规律,以及划分省域经济增长类... 本文对1991年~1996年间,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是:揭示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对省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作用效果,总结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及对国家经济总量增长贡献程度分异的规律,以及划分省域经济增长类型、并探讨主要类型形成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经济 省际差异 增长类型 增长态势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对羊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许振柱 周广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采用生长箱控制方法 ,研究了羊草幼苗生长对 5个温度和 5个水分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改变了羊草生物量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类型。在 2 0~ 2 6℃下羊草植株生物量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曲线呈三次多项式或抛物线变化规律 ,而在 2 ... 采用生长箱控制方法 ,研究了羊草幼苗生长对 5个温度和 5个水分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改变了羊草生物量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类型。在 2 0~ 2 6℃下羊草植株生物量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曲线呈三次多项式或抛物线变化规律 ,而在 2 9~ 32℃下为指数方程。在温度较低或适度时 ,轻度乃至中度干旱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但在温度较高时轻度干旱及比其程度更高的干旱显著地影响羊草的生长 ,表明羊草在较高温度下对水分更加敏感。在适当的温度下 (2 6℃ ) ,羊草根的贡献率或根冠比与土壤水分呈直线关系。高温加强了干旱对羊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表明高温降低了羊草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分 羊草 生长 响应类型
下载PDF
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饲粮适宜能量、蛋白水平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俊波 左绍群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7-43,共7页
两因子设计 ,以1日龄丝羽乌骨鸡504只为材料 ,进行饲养试验结合代谢试验考察了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对生长前期(0~8周)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饲粮营养调控可显著改善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和生... 两因子设计 ,以1日龄丝羽乌骨鸡504只为材料 ,进行饲养试验结合代谢试验考察了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对生长前期(0~8周)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饲粮营养调控可显著改善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ME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 ,CP显著影响3周龄前的生产性能指标(P<0.05) ,二者互作影响不显著(P>0.05) ;增加营养素摄入量有利于改善丝羽乌骨鸡对营养素的表观利用率。推荐3周龄前饲粮ME为13.40MJ/kg、CP为20 % ,整个生长前期(0~8周)推荐使用ME为12.35MJ/kg、CP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营养需要 生产性能 生长 饲粮
下载PDF
紫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遵强 何希诚 +3 位作者 胡超宗 郑方东 王鹏 金海燕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2,共7页
论述紫竹出笋规律、高生长规律、枝条生长规律及退笋率的变化规律等,并根据紫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规律,相应提出紫竹经营管理措施。
关键词 紫竹 生物学特性 生长规律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上海市居住用地扩展模式、强度及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晶 陈华根 许惠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0-406,共7页
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资料,建立空间研究网格,通过土地利用扩展强度指数的空间分析,对1947~2002年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扩展模式、强度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空间扩展并不是持续增长的... 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资料,建立空间研究网格,通过土地利用扩展强度指数的空间分析,对1947~2002年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扩展模式、强度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空间扩展并不是持续增长的,其扩展强度与速度均从建国初期开始减小,在1964~1979年期间达到最低值后又逐渐增大,总体上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发展变化;②居住用地扩展模式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由建国初期以核心建成区为主的渐进式扩展(1947~1964年)转变为跳跃式扩展(1964~1988年),到近些年又发展成兼具渐进扩展与跳跃扩展特征的混合扩展模式(1988~2002年),城市用地功能由简单趋于复杂和多元化;③不同时期居住用地扩展过程差异较大,其行为特征受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为复杂的城市扩展动力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用地 空间分异 扩展强度 模式 上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