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塌陷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保护技术 被引量:102
1
作者 张发旺 侯新伟 +2 位作者 韩占涛 杨会峰 宋亚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煤塌陷对土壤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该文分析采煤塌陷对矿区土壤构型、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运移以及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效应,阐述了采煤塌陷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建立采煤塌陷对矿区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模式,提出保护采煤塌陷区土... 采煤塌陷对土壤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该文分析采煤塌陷对矿区土壤构型、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运移以及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效应,阐述了采煤塌陷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建立采煤塌陷对矿区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模式,提出保护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土壤质量 矿区 土壤水分运移 土壤养分运移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构型 地面沉降 煤炭开发 保护技术 土地资源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面塌陷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2
作者 吕惠进 刘少华 刘伯根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1-386,共6页
浙中的武义、永康、东阳等县市是浙江省最主要的萤石产区.由于疏于管理等原因,造成采坑和已经闭坑的矿山频繁地出现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已成为当地最严重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本文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武义县荷叶塘矿区采空区探测中的方法... 浙中的武义、永康、东阳等县市是浙江省最主要的萤石产区.由于疏于管理等原因,造成采坑和已经闭坑的矿山频繁地出现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已成为当地最严重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本文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武义县荷叶塘矿区采空区探测中的方法和应用效果,建议在本区开展采空区勘察中将高密度电阻率法作为必需手段推广使用,并指出以α和α2为首选装置,AM等其他装置可根据需要备选或配合使用,以提高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地面塌陷 采空区探测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1992—2014年三阶段地面沉降InSAR监测 被引量:79
3
作者 张永红 吴宏安 康永辉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0-1058,共9页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地区,几乎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时间序列InS AR技术——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MCTSB-InS AR),利用4颗卫星摄取的3个时段的时间序列SAR影像:ERS-1/2 SAR(1992...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地区,几乎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时间序列InS AR技术——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MCTSB-InS AR),利用4颗卫星摄取的3个时段的时间序列SAR影像:ERS-1/2 SAR(1992—2000年)、ENVISAT ASAR(2003—2010年)、RADARSAT-2(2012—2014年),获取了京津冀地区1992—2014年间3个时段的地面沉降信息。经与京津两地120个以上水准测量数据进行比较,3个时段的地表监测结果的精度分别为8.7、4.7、5.4 mm/a。分析了北京和天津两市22年间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其中北京市地面沉降呈不断加重趋势;天津市地面沉降在1992—2010年间发展迅猛,在2010年以后有所减缓。同时,本文也表明MCTSB-In SAR技术是有效可靠的,在大区域地面沉降监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INSAR 京津冀地区 地理国情监测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黄平路 陈从新 +1 位作者 肖国峰 林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20-3024,共5页
地质条件是矿山开采岩层移动的基础,复杂的地质条件常使得地表移动角、沉陷角预测不准,导致灾难性后果。以典型复杂地质矿山程潮铁矿东区为例,以多年地表变形监测结果为依据,对在其特殊地质条件下地表变形和岩层移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 地质条件是矿山开采岩层移动的基础,复杂的地质条件常使得地表移动角、沉陷角预测不准,导致灾难性后果。以典型复杂地质矿山程潮铁矿东区为例,以多年地表变形监测结果为依据,对在其特殊地质条件下地表变形和岩层移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采矿是矿区岩体破坏的直接诱因,地下水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强化了岩体的变形与破坏;矿区岩体中断层、节理等特殊地质结构是岩体破坏的基础;构造应力场的存在是围岩向采空区产生较大移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采矿之初,地表塌陷主要是由地下水疏干引起的;地表大规模塌陷形成以后,地下采空区的扩大是引起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但矿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对地表塌陷范围的扩展速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地下开采 构造应力 岩层移动 地表沉陷
下载PDF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 被引量:74
5
作者 张成平 张顶立 王梦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601-3608,共8页
防控地表塌陷特别是海床塌陷是浅埋暗挖海底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一旦发生海床塌陷,海水可能大量涌入隧道,将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明确地表塌陷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是浅埋暗挖隧道包括海底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 防控地表塌陷特别是海床塌陷是浅埋暗挖海底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一旦发生海床塌陷,海水可能大量涌入隧道,将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明确地表塌陷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是浅埋暗挖隧道包括海底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以深圳地铁一隧道施工引起的两次地表塌陷事故为工程背景,根据普氏平衡拱理论,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地表塌陷的发生机制,并结合地层条件和施工情况给出了诱发地表塌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并在隧道后续施工中得到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进行隧道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地表塌陷事故的发生。研究成果对浅埋暗挖城市地铁隧道和海底隧道等类似工程施工预防地表塌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暗挖法 地表塌陷 压力拱 控制技术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桥梁引起桩基变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2
6
作者 彭坤 陶连金 +2 位作者 高玉春 王枫 黄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489,共5页
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工程,考虑实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上部桥梁结构传递到承台顶的荷载、盾构设计及施工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盾构隧道顺桥向穿越桥梁桩基的全过程,对两种不同的桩基加固... 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工程,考虑实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上部桥梁结构传递到承台顶的荷载、盾构设计及施工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盾构隧道顺桥向穿越桥梁桩基的全过程,对两种不同的桩基加固方案条件下地表沉降和桩身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引起桩的挠曲,桩身的水平位移随桩洞距离增大而减小;后开挖侧的桩身位移比先开挖侧大;桩和承台约束了地表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FLAC3D 桩基 加固
下载PDF
地铁施工对管线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骆建军 张顶立 +1 位作者 王梦恕 张成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隧道支护结构-土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与施工监控量测相结合,分析北京地铁4号线黄庄站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并根据有关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分析和预测地下管线的安全性。采用等效方法模拟钢架、锚杆;采用能承受轴弯性能的空间等... 隧道支护结构-土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与施工监控量测相结合,分析北京地铁4号线黄庄站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并根据有关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分析和预测地下管线的安全性。采用等效方法模拟钢架、锚杆;采用能承受轴弯性能的空间等参壳单元模拟初期支护及临时结构;采用遵循有限变形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空间等参实体单元,模拟二次衬砌和围岩。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开挖完成后的最大地表沉降预测值为121.63 mm,不超过127.27 mm的管线安全性要求,管节差异沉降亦不超过控制标准。但由于黄庄站地层存在着比较多的空洞,且地层富水和管线下漏水,因此为保证管线的正常使用,仍须采取措施控制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表沉降 有限元分析 地下管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强度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谭志祥 王宗胜 +2 位作者 李运江 孙新民 邓喀中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为泗河堤坝加固提供实测数据,鲍店煤矿专门在堤坝下1312高强度(推进速度大、回采率高、宽深比大)综放工作面上方进行了20次地表沉陷观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高强度综放工作面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各... 为了为泗河堤坝加固提供实测数据,鲍店煤矿专门在堤坝下1312高强度(推进速度大、回采率高、宽深比大)综放工作面上方进行了20次地表沉陷观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高强度综放工作面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各种角值参数和预计参数.与普通综放面的观测成果对比发现:高强度综放面开采后地表下沉值和变形值更大;地表主要变形值更加集中、下沉盆地更陡;地表下沉过程非常剧烈,最大下沉速度高达375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 综采放顶煤 地表沉陷 移动变形 预计参数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周吕 郭际明 +1 位作者 李昕 胡纪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3-797,共5页
运用SBAS-InSAR获取北京地区的地表沉降信息,采用18景ENVISAT ASAR影像完成北京地区2007~2010年地表沉降的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沉降不均匀较为严重,在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等区域出现多处沉降漏斗,且有连成一片并向东扩张的趋... 运用SBAS-InSAR获取北京地区的地表沉降信息,采用18景ENVISAT ASAR影像完成北京地区2007~2010年地表沉降的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沉降不均匀较为严重,在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等区域出现多处沉降漏斗,且有连成一片并向东扩张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在-150~10mm/a,沉降中心的最大沉降量超过400mm;地表沉降受地下水开采与城市化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SBAS-InSAR 北京地区 时空分析
下载PDF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性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王绍君 刘宗仁 陶夏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9,共5页
地铁隧道施工中,隧道开挖程序、施作的步骤对隧道稳定性及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北京地铁10号线某标段浅埋单洞双层隧道,是出入口通道与车站中洞、旁边单层侧洞相接的暗挖部分,单、双层转换,初支结构形式和施工都很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单洞... 地铁隧道施工中,隧道开挖程序、施作的步骤对隧道稳定性及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北京地铁10号线某标段浅埋单洞双层隧道,是出入口通道与车站中洞、旁边单层侧洞相接的暗挖部分,单、双层转换,初支结构形式和施工都很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单洞双层隧道分析较少,与车站和通道相连接的这种单洞双层隧道比较短,对它的分析往往被忽视。对采用3层6导洞的CRD工法施工的这种浅埋单洞双层隧道的施工性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区域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探索一次性开挖成洞及隧道分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的变化形态,拱顶沉降及拱顶主应力的变化规律。数值分析表明:施工工序不同使隧道的偏挖引起的沉降槽向未开挖一侧偏移,此过程中地层最大沉降并不发生在隧道中线处,而是完成全部开挖,地层变形稳定后,其累计沉降最大值位于隧道中线处。隧道开挖衬砌完全施作后,地表沉降变化不大,但是后续开挖步引起的结构内力应予以重视,尤其对于中隔壁支撑及拱底衬砌的支护,要及时施作拱底二次衬砌。研究结果为单洞双层隧道分步施工控制地表变形和洞周位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单洞双层 施工性态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下载PDF
中美两国的地裂缝灾害 被引量:24
11
作者 耿大玉 李忠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3-441,共9页
无震地裂现象常与地面沉降相伴生 ,在中国的 7个省、美国的 6个州致灾严重 .中国现代地裂灾害观察研究滞后于美国约半个世纪 .两国地裂的形成、演化、致灾及对策诸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 ,地裂灾害属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相叠加而引起的环境... 无震地裂现象常与地面沉降相伴生 ,在中国的 7个省、美国的 6个州致灾严重 .中国现代地裂灾害观察研究滞后于美国约半个世纪 .两国地裂的形成、演化、致灾及对策诸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 ,地裂灾害属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相叠加而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构造因素决定了地裂出现的位置 ,而人类活动因素 ,即过量开采地下水、石油等 ,决定了地裂致灾的强度 .因而 ,相应的减灾措施既有科学技术方面的 ,也有社会管理方面的 .本文给出的两国减灾实例可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灾害 对策
下载PDF
我国海岸带主要灾害地质因素及其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锡清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5期23-42,共20页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主要有构造、坡地重力、水动力、地下水、岩土与地层结构、海平面上升、地球化学、风力灾害等地质因素,具有复杂、连锁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的特征.根据验潮资料,近百年来我国海平面上升19~20 cm,上升率为2~3 mm/a.整...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主要有构造、坡地重力、水动力、地下水、岩土与地层结构、海平面上升、地球化学、风力灾害等地质因素,具有复杂、连锁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的特征.根据验潮资料,近百年来我国海平面上升19~20 cm,上升率为2~3 mm/a.整体以海平面上升为主,但也有岸段下降,主要是山东半岛,平均速率为-0.13 cm/a.预测2050年上升幅度:天津70~100 cm;黄河三角洲40~50 cm;长江三角洲50~70 cm;珠江三角洲40~60 cm.地面沉降大部分是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我国96个地面沉降城市和地区中80%在沿海地区,如天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嘉兴、宁波、湛江、台北等.累计沉降量为460~2 780 mm,沉降速率10~56 mm/a.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我国70%砂质海岸和大部分淤泥质海岸发生侵蚀.这种态势始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明显加强.海岸侵蚀主要有区域环境变化、河流水利工程拦截泥沙以及海岸人工采沙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地质灾害 差异性空间分布 连锁性 海平面变化 海岸环境 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海岸侵蚀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面塌陷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3
作者 彭青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地面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危害重大。目前,探测塌陷区的物探方法种类繁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全面解决各种问题,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安徽某地面塌陷研究对象,运用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探测重点塌陷区域,简要介绍了高... 地面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危害重大。目前,探测塌陷区的物探方法种类繁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全面解决各种问题,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安徽某地面塌陷研究对象,运用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探测重点塌陷区域,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方法特点、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并对数据进行了解释,通过此次探测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参照,相互补充,查明了塌陷区及其附近的覆盖层厚度、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变化,为后期地面塌陷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地面塌陷 高密度电法 瞬变电磁法
下载PDF
武汉地铁虎泉—名都区间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胡斌 刘永林 +1 位作者 唐辉明 徐海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8-913,共6页
深入研究、合理控制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武汉地铁虎泉—名都区间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运用简化随机介质理论公式,以典型地表沉降和隧道断面收敛监测位移为基础,对区间各典型断面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到隧道... 深入研究、合理控制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武汉地铁虎泉—名都区间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运用简化随机介质理论公式,以典型地表沉降和隧道断面收敛监测位移为基础,对区间各典型断面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到隧道断面收敛面积△A和tanβ(β为影响角),并总结类似研究区域施工和地层情况的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计算参数取值,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地区后续大规模地铁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武汉地铁 双线隧道 地表沉降 随机介质理论
下载PDF
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云烨 吕孝雷 +1 位作者 付希凯 薛飞扬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5,共13页
近年来,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首先介绍了InSAR形变监测的原理;然后系统性回顾了InSAR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差分InSAR、时序InSAR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 近年来,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首先介绍了InSAR形变监测的原理;然后系统性回顾了InSAR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差分InSAR、时序InSAR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InSAR技术在地震、滑坡、水利工程、地面沉降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当前地灾监测应用中InSAR技术在大气效应校正、复杂地区形变信息获取、多维形变信息获取中的关键问题,以期服务于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防治工作。从当前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的应用来看,该技术正处在广泛的业务应用阶段,随着未来星载SAR卫星系统的发展和行业的驱动,必将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高精度对地观测技术,对地质灾害监测产生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水利工程 地面沉降
下载PDF
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魏子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上海市区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地记录了在第四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 ,其地下水位变化、土层压缩变形的历史。随着第四承压含水层开采量的增加 ,总体上地下水位呈不断下降、土层压缩变形逐年增大的趋势 ,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上海市区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地记录了在第四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 ,其地下水位变化、土层压缩变形的历史。随着第四承压含水层开采量的增加 ,总体上地下水位呈不断下降、土层压缩变形逐年增大的趋势 ,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第四承压含水层随地下水位降低、有效应力的增加 ,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塑性的变形历程 ,反映出地下水位 (应力 )状态对含水层的变形速率及相态具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的地下水位 (应力 )状态下 ,第四含水层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相态和应力 应变形迹 ,由弹塑性进入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年度最低水位是含水层变形的“临界水位”。上海地区第四承压含水层的临界水位约在 -2 8~ -3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应力-应变分析 临界水位 变形相态 上海 第四承压含水层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邓喀中 王刘宇 范洪冬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8-922,共5页
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是废弃塌陷地再利用的关键,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而传统的监测方法虽然精度高,但难以获取历史及广域沉降数据。针对这一问题,以陕西某矿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为研究对象,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 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是废弃塌陷地再利用的关键,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而传统的监测方法虽然精度高,但难以获取历史及广域沉降数据。针对这一问题,以陕西某矿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为研究对象,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对该矿区19景Terra SAR影像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该矿老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分析了其变形规律,建立了地表残余下沉速度循环峰值与采厚、下沉速度循环周期与深厚比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累积下沉与停采时间的经验关系式,为预测和评价老采空区残余形变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地表沉降 INSAR
原文传递
悬挂式帷幕地铁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李方明 陈国兴 刘雪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82-2190,共9页
基于江漫滩地铁深基坑的变形实测资料,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悬挂式帷幕基坑变形规律,给类似工程设计和监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悬挂式帷幕基坑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地表沉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大于不考虑... 基于江漫滩地铁深基坑的变形实测资料,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悬挂式帷幕基坑变形规律,给类似工程设计和监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悬挂式帷幕基坑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地表沉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大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地下连续墙的最终形态为内凸胀肚型,墙顶水平位移不完全是朝坑内移动,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与基坑挖深的比值和全止水帷幕基坑差异不大,最大水平位移点深度位于坑底附近;由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总沉降量的比值约为0.54;地表沉降范围可以划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微弱影响区;地表沉降曲线可根据影响分区选用不同的函数表达式;最大地表沉降点位置大于同等条件下全止水帷幕基坑约1.0~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止水帷幕 地铁 江漫滩 基坑 降水 地表沉降
下载PDF
短基线集InSAR技术用于大同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缝及断裂活动监测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杨成生 张勤 +1 位作者 赵超英 季灵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5-950,共6页
大同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之一。采用短基线InSAR方法对覆盖该地区的40景EnvisatSAR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取了大同盆地的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分析了典型沉降区的时间序列形变特征,研究了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缝及断... 大同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之一。采用短基线InSAR方法对覆盖该地区的40景EnvisatSAR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取了大同盆地的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分析了典型沉降区的时间序列形变特征,研究了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缝及断裂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大同市地面沉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明显,同时其走向受断裂带控制。此外,还分析了大同机车厂地裂缝的水平及垂直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裂缝 SBAS-InSAR 大同盆地 地下水 断裂带
原文传递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杨勇 郑凡东 +2 位作者 刘立才 王素芬 王荣 《工程勘察》 2013年第8期44-48,共5页
北京市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区持续扩展,抑制了北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本文评价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的现状,研究了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关系,采用逻辑斯蒂方程拟... 北京市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区持续扩展,抑制了北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本文评价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的现状,研究了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关系,采用逻辑斯蒂方程拟合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面沉降变化趋势与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地下水水位变化是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因。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保障供水的同时提高地质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地面沉降 逻辑斯蒂方程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