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靖革新视野下的张居正 被引量:8
1
作者 田澍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明朝中后期的改革不是始于传统所认为的万历初年,而是始于嘉靖时期,因为永乐之后的正德、嘉靖之际出现了由大礼议而引起的明朝最彻底的一次人事更迭。新君嘉靖皇帝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组成了全新的人事格局,开启了明朝真正... 明朝中后期的改革不是始于传统所认为的万历初年,而是始于嘉靖时期,因为永乐之后的正德、嘉靖之际出现了由大礼议而引起的明朝最彻底的一次人事更迭。新君嘉靖皇帝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组成了全新的人事格局,开启了明朝真正的改革,对百余年的弊政进行了尽可能的革新。而隆庆、万历之际政局的演变,仅仅是一般性的皇位更迭,并未出现政局的巨变。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尽可能效法嘉靖革新,以遵循成宪和综核名实为主要施政特点。一方面,在嘉靖革新基础上有部分的推进,如一条鞭法的推广和推行考成法等;另一方面,对一些重大难题无力作为,如沙汰生员和裁减宗室禄俸等。只有以此为视角,才能认清张居正对嘉靖革新的效法与继承。也只有如此,才能有理由说张居正是明代改革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世宗 张璁 大礼议 嘉靖革新 张居正
原文传递
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2,共5页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权力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这种中枢权力结构体势由于杨廷和一派在"大礼议"事件中的失败而未制度化,从而形成议礼后内...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权力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这种中枢权力结构体势由于杨廷和一派在"大礼议"事件中的失败而未制度化,从而形成议礼后内阁权力相对于皇权的削弱,相对于行政系统的增大,以及阁臣间更频繁争斗的局面。这些变化对明后期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大礼议 内阁 皇权
下载PDF
后大礼议时期的嘉靖初年政治——以君臣文书交流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杨宏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以议礼为线索,嘉靖初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纷争。在李福达案与科、道互纠中,世宗与张璁等人的通力合作,成为嘉靖朝君臣以文书交流的先声与契机。通过君臣之间的秘密文书往来,世宗借汪佃侍讲一事机密、有效地清查翰林官员,皇权在具体政务... 以议礼为线索,嘉靖初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纷争。在李福达案与科、道互纠中,世宗与张璁等人的通力合作,成为嘉靖朝君臣以文书交流的先声与契机。通过君臣之间的秘密文书往来,世宗借汪佃侍讲一事机密、有效地清查翰林官员,皇权在具体政务实施中的作用得以放大。在张璁、桂萼去职与杨一清受贿两案中,秘密通信成为诸臣攻讦政敌、倾轧同僚的手段。世宗君臣视私密文书通信为重要交流手段,共同铸就了后大礼议时代的嘉靖初年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大礼议 嘉靖政治 君臣交流
下载PDF
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修志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2期95-106,共12页
明代嘉靖"大礼议"深刻改变了明代政治格局和国家祭祀体系,并引起朝鲜王朝君臣的高度关注。朝鲜中宗不断遣使庆贺世宗胜利,这有助于缓解其自身的内外危机和王权困境,并促成明鲜关系更为亲密。与此同时,朝鲜君臣结合本国政争对&... 明代嘉靖"大礼议"深刻改变了明代政治格局和国家祭祀体系,并引起朝鲜王朝君臣的高度关注。朝鲜中宗不断遣使庆贺世宗胜利,这有助于缓解其自身的内外危机和王权困境,并促成明鲜关系更为亲密。与此同时,朝鲜君臣结合本国政争对"大礼议"所做的评论,体现出朝鲜权力结构和士林政治的若干特点。朝鲜王朝后期,多次出现旁支继承王位的情况,"大礼议"再度成为影响朝鲜政治的历史参照,仁祖"礼讼"几乎是明"大礼议"的朝鲜翻版。其间,丁若镛等人从礼学角度对"大礼议"做了深入反思。从"大礼议"角度看,明朝对于朝鲜,既是榜样,又是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朝鲜王朝 士林 王权 礼讼
下载PDF
“大礼议”事件的政治意义与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势 被引量:3
5
作者 翟爱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礼议"的研究热潮中对其政治本质和意义的认识在全面性、整体性的把握上仍嫌不足。这种思维方法上的倾向,直接导致对其政治评价上的众说纷纭。实际上,"大礼议"事件从纵横两个维度上将嘉靖前期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礼议"的研究热潮中对其政治本质和意义的认识在全面性、整体性的把握上仍嫌不足。这种思维方法上的倾向,直接导致对其政治评价上的众说纷纭。实际上,"大礼议"事件从纵横两个维度上将嘉靖前期政治的各个方面贯穿起来,并在相当密切的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的朝政事务,因而它集中体现了嘉靖前期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中反映出的政治思想和意识的变化、政治风气的特色,恰恰反映出处于明代前期向后期社会转变的嘉靖前期社会政治的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政治意义 嘉靖前期政治 社会转变
下载PDF
蒋太后与嘉靖前期政治 被引量:2
6
作者 马静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武宗死后无子,世宗以"兄终弟及"祖训继皇帝位,世宗生母蒋太后也因此在嘉靖政治史上有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大礼议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圣母身份和世宗孝心的双重作用,使得蒋太后对嘉靖十八年以前的政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 嘉靖朝 蒋太后 大礼议 张太后
下载PDF
嘉靖前期张璁和杨一清关系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宗梓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3-98,共6页
张璁和杨一清是嘉靖前期政坛上的两位高级官员。大礼议中,张璁倾力支持世宗的大礼观,杨一清对张璁的观点表示认同;在李福达案的善后处理问题上,杨一清竭力调和张璁等人与守旧派的矛盾;在是否推行"科道互纠"与清理翰林院积弊... 张璁和杨一清是嘉靖前期政坛上的两位高级官员。大礼议中,张璁倾力支持世宗的大礼观,杨一清对张璁的观点表示认同;在李福达案的善后处理问题上,杨一清竭力调和张璁等人与守旧派的矛盾;在是否推行"科道互纠"与清理翰林院积弊问题上,张璁、杨一清分歧明显;在杨一清受贿问题上,张璁尽力保全杨一清。两人之间的互动,不仅影响到各自的事功和政治命运,而且影响到嘉靖前期政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 内阁首辅 张璁 杨一清 大礼议
下载PDF
大礼议与明显陵——兼论湖广明显陵对明嘉靖朝政治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8-55,共8页
明显陵是湖北地区唯一一座明代帝王陵,也是湖北地区为数不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明显陵的扩建与升格同明代嘉靖朝大礼议事件息息相关,是大礼议事件的见证。显陵的扩建体现了明世宗(又称嘉靖皇帝)皇权的巩固,也是嘉靖朝大兴土木的缩影... 明显陵是湖北地区唯一一座明代帝王陵,也是湖北地区为数不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明显陵的扩建与升格同明代嘉靖朝大礼议事件息息相关,是大礼议事件的见证。显陵的扩建体现了明世宗(又称嘉靖皇帝)皇权的巩固,也是嘉靖朝大兴土木的缩影和例证。嘉靖十八年三月,明世宗率领夏言、严嵩等文武大臣前往湖广承天拜谒显陵,该事件成为明代帝王的最后一次南巡,对嘉靖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显陵 大礼议 土木兴建 南巡 影响
下载PDF
天下之重还是人情之安?——从“大礼仪”之争看礼的困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辉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8-23,共6页
嘉靖年间发生的"大礼仪"事件,之所以长久激烈的争论,其主要原因在于礼自身的困境。"礼本人情",它既本于内在个体情感,同时又表现为普遍的外在制度规范。人情的个体化缺乏规范的节制可能带来随意性,普遍规范的则不... 嘉靖年间发生的"大礼仪"事件,之所以长久激烈的争论,其主要原因在于礼自身的困境。"礼本人情",它既本于内在个体情感,同时又表现为普遍的外在制度规范。人情的个体化缺乏规范的节制可能带来随意性,普遍规范的则不能因人情而损益可能带来僵化,使得合人情和规范不能实现,这构成了礼的第一个困境。在家国同构的传统中国,礼作为家庭规范而存在,同时延伸到国家政治领域,是家庭伦理和公共规范的合一,但现实中,家庭利益和国家责任的冲突使得这种合一难以保持,这是礼的第二个困境。"大礼仪"过程中,礼的这两个困境构成了议礼双方理论上争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仪 困境 人情 规范 家国冲突
下载PDF
政治与法律的交织纠缠:明嘉靖初李福达案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寿仙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47,共16页
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使朝臣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情绪。"李福达案"本来只是一桩发生在地方的讦告案,但因议礼重臣武定侯郭勋致信嘱托,遭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弹劾,竟使这个地方上的案件与朝廷中的政争交织纠缠起... 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使朝臣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情绪。"李福达案"本来只是一桩发生在地方的讦告案,但因议礼重臣武定侯郭勋致信嘱托,遭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弹劾,竟使这个地方上的案件与朝廷中的政争交织纠缠起来,以致案情发展一波三折,终审结果屡遭质疑,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通过梳理此案的来龙去脉和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自马录弹劾郭勋后,此案便上升为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案情审勘不可避免地受到朝廷政争的干扰。对于终审结果,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法律角度看,它确实避免了一桩大冤案的发生;从政治角度看,它又确实成为皇帝和议礼新贵们打击异己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嘉靖初年 李福达案 大礼议 《钦明大狱录》
原文传递
议礼到议征--从林希元看议礼派“以礼立论”政治思想特征
11
作者 吴舒岚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林希元在"大礼议"事件中的作用一直为学界忽视,他不仅是最早与张璁进行"议大礼"的官员,也是张璁、桂萼在议礼前期主要的争取对象。通过林希元在"嘉靖革新"中的主张和礼仪实践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他归属于... 林希元在"大礼议"事件中的作用一直为学界忽视,他不仅是最早与张璁进行"议大礼"的官员,也是张璁、桂萼在议礼前期主要的争取对象。通过林希元在"嘉靖革新"中的主张和礼仪实践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他归属于议礼派政治阵营的事实。而林希元在议征安南事件中的积极表现,更是凸显了议礼派"以礼立论"的政治行为特点。"嘉靖革新"的落幕,象征着以"皇祖之制"为目标的议礼派官员的政治策略的最终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希元 议礼派 “大礼议”之争 “嘉靖革新” 议征安南
下载PDF
浅析明朝廷杖
12
作者 韩继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7-91,共5页
廷杖在明代大行其道,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刑,是明朝统治者实行极端高压恐怖的统治模式之一。廷杖反映了明朝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对立,是在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思想下形成的一项独特的酷刑,它的泛滥与明朝文官制度的不... 廷杖在明代大行其道,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刑,是明朝统治者实行极端高压恐怖的统治模式之一。廷杖反映了明朝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对立,是在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思想下形成的一项独特的酷刑,它的泛滥与明朝文官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同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廷杖 大礼议 皇权 重典治吏 文官制度
下载PDF
蒋太后与大礼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延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3,共6页
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中,世宗之母蒋氏的尊崇问题始终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在四个方面:蒋氏"尊称"问题是明世宗启动"大礼议"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原因;蒋氏入京礼仪之争,使明世宗初次突破"护礼派&qu... 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中,世宗之母蒋氏的尊崇问题始终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在四个方面:蒋氏"尊称"问题是明世宗启动"大礼议"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原因;蒋氏入京礼仪之争,使明世宗初次突破"护礼派"的防线,争得了主动;在蒋、张太后"寿旦朝贺之争"中,世宗严惩护礼官员,实现了蒋氏"尊称"中加"皇"字的愿望;世宗强行去掉蒋氏"尊称"中的"本生"二字,导致左顺门事件的发生和"大礼议"的决定性胜利。蒋氏"尊称"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大礼议"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太后 大礼议 尊称
下载PDF
故宫启祥门考
14
作者 王子林 《故宫学刊》 2020年第1期-,共6页
故宫有两座启祥门,一座是启祥宫的南大门,一座位于启祥门西。在同一地点,同时出现两座名字相同的门,故宫独此一例。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层层剖析,厘清其来龙去脉,它不仅揭示了启祥门与长庚门背后隐藏的天象,也揭示了启祥门背后所隐藏... 故宫有两座启祥门,一座是启祥宫的南大门,一座位于启祥门西。在同一地点,同时出现两座名字相同的门,故宫独此一例。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层层剖析,厘清其来龙去脉,它不仅揭示了启祥门与长庚门背后隐藏的天象,也揭示了启祥门背后所隐藏的大礼议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祥门 嘉靖帝 大礼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