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膏体)充填流变特性及自流输送参数的合理确定 被引量:44
1
作者 许毓海 许新启 《矿冶》 CAS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高浓度充填是近十几年充填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根据高浓度(膏体)料浆输送试验数据,归纳了高浓度充填流变模型及其特性参数,通过分析计算,建议矿山采用高浓度自流充填方式:料浆浓度低于临界流态浓度3~5个百分点,充填管径4~6英寸,... 高浓度充填是近十几年充填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根据高浓度(膏体)料浆输送试验数据,归纳了高浓度充填流变模型及其特性参数,通过分析计算,建议矿山采用高浓度自流充填方式:料浆浓度低于临界流态浓度3~5个百分点,充填管径4~6英寸,流速1 0~1 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工艺 高浓度料浆 自流输送
下载PDF
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翕然 杨耀亮 罗元新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72-75,共4页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将选厂全尾砂充填到井下,可减少甚至取消尾砂在地表存放用地,解决因尾砂堆存带来的环境污染,节约尾矿库的建设和管理维护费用,同时又可满足充填采矿的要求.近十多年来,全尾砂充填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结...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将选厂全尾砂充填到井下,可减少甚至取消尾砂在地表存放用地,解决因尾砂堆存带来的环境污染,节约尾矿库的建设和管理维护费用,同时又可满足充填采矿的要求.近十多年来,全尾砂充填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结合实例较详尽的介绍了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就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充填 自流输送 加压输送 膏体充填 固化充填
下载PDF
云南某供水工程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道设计
3
作者 张先斌 李丽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
云南某供水工程项目设计供水规模为5.0万m3/d,水源与水厂距离较远、落差大,属于典型的长距离有压重力流输水管道,为充分利用水头、保障输水安全,工程从管道走向、管径、管材、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设计,采用大小管径结合使用以降低工程造... 云南某供水工程项目设计供水规模为5.0万m3/d,水源与水厂距离较远、落差大,属于典型的长距离有压重力流输水管道,为充分利用水头、保障输水安全,工程从管道走向、管径、管材、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设计,采用大小管径结合使用以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技术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工程 长距离 有压重力流 输水安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坳陷期湖底扇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以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庆石 张革 +3 位作者 陈彬滔 王革 梁苏娟 刘彩燕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5,共8页
湖底扇是源内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选取松辽盆地西部坡折带重力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背景下湖底扇的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地震响应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湖盆古地形恢复表明,英台地区为坡折带背... 湖底扇是源内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选取松辽盆地西部坡折带重力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背景下湖底扇的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地震响应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湖盆古地形恢复表明,英台地区为坡折带背景,坡折带是重力流卸载的重要场所,同沉积断裂运动、地震活动、火山喷发为重力流的形成提供了触发机制。湖底扇主要由砂质碎屑流、滑动岩和滑塌岩等块体搬运体组成,浊积岩极为少见。湖底扇具有敏感的地震响应特征,剖面上为透镜状,内部振幅和频率变化较大。湖底扇主要分布在四级旋回的基准面上升期,平面上在扇三角洲前缘外侧连片分布,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重力流 块体搬运体 浊积岩 松辽盆地
原文传递
基于露头和岩心的深水重力流沉积新认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建平 廖计华 方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7,共8页
关于深水重力流的流体类型、发育机制及其所形成的砂体内部构成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对南非Karoo盆地二叠系深水沉积露头及意大利Tuscan盆地始新统-渐新统钙质浊积岩露头、英国北海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大量深水岩心实物的精细解剖,重新厘定... 关于深水重力流的流体类型、发育机制及其所形成的砂体内部构成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对南非Karoo盆地二叠系深水沉积露头及意大利Tuscan盆地始新统-渐新统钙质浊积岩露头、英国北海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大量深水岩心实物的精细解剖,重新厘定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及其特征,构建深水浊流沉积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深水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块体流沉积和浊流沉积;前者以水下泥石流为主体,垂向上分异不明显,而后者从下至上依次表现为浊流、碎屑流和牵引流沉积,发育大量层理构造,垂向分异性好。受古地貌、物源、构造背景等因素控制,浊流沉积表现为不同的主流态、规模,具有不同的岩性、岩相组成,主要包括沟道、溢岸和朵体3种深水沉积类型。流体性质决定了砂体储层物性、内部非均质性及其勘探价值,浊积沟道中的浊流沉积部分及牵引流沉积部分、朵体核部以及决口扇砂岩储层物性较好,而碎屑流沉积和水下泥石流沉积储层物性差,这也是造成油藏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重力流 块体流沉积 浊流沉积 形成机理 露头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深水重力流沉积机理新认识及其在北海G油田发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建平 刘子玉 +1 位作者 谢晓军 方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1,共9页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和已发现油田实例分析,对传统深水重力流沉积进行了厘定,认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分异好的浊流沉积和分异差的块体流沉积,前者中富砂浊积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富砂浊积体由水基的浊流砂(砾)、泥基的碎屑流沉积和...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和已发现油田实例分析,对传统深水重力流沉积进行了厘定,认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分异好的浊流沉积和分异差的块体流沉积,前者中富砂浊积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富砂浊积体由水基的浊流砂(砾)、泥基的碎屑流沉积和牵引流沉积组成。从汇水区到盆地中心,一次浊流沉积可分为4个阶段:即路过沉积、限制性浊积沟道、沟道和朵叶结合部及朵体边缘和远缘,其中沟道和朵叶结合部是储层发育最佳部位。物源区岩性是控制富砂浊积体的决定性因素,三角洲前缘砂、滨面砂等是最好的物源;构造运动和断裂亦是关键性因素,靠近物源区的断阶区最富砂。在新认识指导下成功预测了北海G油田砂岩储层,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重力流 沉积机理新认识 富砂浊积体 浊流沉积 块体流沉积 北海G油田
下载PDF
江苏海岸中部近岸沉积物重力流输运过程
7
作者 彭雲 于谦 +4 位作者 万洁颖 杜智运 王黎 王韫玮 高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5-1767,共13页
[目的]重力流是沉积物跨海岸/陆架输运的重要机理,对地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重力流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持续时间也很短暂。重力流的这两个固有特性,直接决定了其野外观测的困难性。近30年来,在全球海岸和陆架区域观测到重力流的研究... [目的]重力流是沉积物跨海岸/陆架输运的重要机理,对地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重力流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持续时间也很短暂。重力流的这两个固有特性,直接决定了其野外观测的困难性。近30年来,在全球海岸和陆架区域观测到重力流的研究整体上仍然较为有限。重力流野外观测的缺乏,导致对其输运过程的认识尚不完善。[方法]2018年秋季,在江苏海岸中部近岸海域放置海底三脚架,实施连续8个潮周期的野外观测。[结果]野外观测捕捉到8次高浓度浮泥层事件,发现5次重力流输运过程。[结论]重力流由上覆水体沉积物沉降或波浪再悬浮底床沉积物形成,由潮致底部切应力或波浪与潮流共同导致的底部切应力维持。近底高浓度浮泥层内的沉积物在潮流的作用下,会向上扩散,重力流从而消亡。观测结果支持经典重力流浮力—阻力模型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浮泥层 浮力—阻力模型 沉积物输运 江苏海岸
下载PDF
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磊 王英民 +2 位作者 张莲美 白广臣 王小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块体搬运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分布和演化,对深水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规律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表现... 研究块体搬运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分布和演化,对深水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规律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表现为弱振幅、杂乱、丘状地震反射,块体搬运复合体底部具有明显的线性侵蚀擦痕;块体搬运复合体常常与浊积水道、堤岸沉积伴生出现;块体搬运复合体对早期浊积岩侵蚀形成大量残余地层,残余浊积岩与块体搬运复合体可以形成潜在的深水地层圈闭。尽管块体搬运复合体本身不能作为有效的储层,但这些沉积体的准确识别可以提高深水浊积水道储层预测的精度,许多侵蚀过程和围绕块体搬运沉积所发育的地层关系提供创造地层圈闭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块体搬运复合体 浊积复合体 残余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