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钼、锌与大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刘贵河 韩建国 王堃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8-272,共5页
在氮磷钾肥料基础上 ,研究硼、钼、锌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磷钾肥可以提高苜蓿干草产量 ,降低叶茎比 ,但对其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 ;在氮磷钾肥适量的基础上 ,硼、钼、锌合理配施可以增加苜蓿干草产量 ,... 在氮磷钾肥料基础上 ,研究硼、钼、锌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磷钾肥可以提高苜蓿干草产量 ,降低叶茎比 ,但对其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 ;在氮磷钾肥适量的基础上 ,硼、钼、锌合理配施可以增加苜蓿干草产量 ,其中单施硼 (2 .0 kg/ hm2 )或锌 (1.5 kg/ hm2 )增产显著 (P<0 .0 5 ) ,分别较对照增产 2 9.0 %和 2 5 .9% ;硼、钼、锌配施对各茬次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 ;单施锌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产量 品质 施肥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施肥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郝明德 张春霞 +2 位作者 魏孝荣 王旭刚 高长青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黄土高原地区轮作与施肥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的高产期在2~5年,其中在第5年达到最高,尔后产草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逐年下降;施肥具有延长其生长年限的作用;产草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增减辐...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黄土高原地区轮作与施肥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的高产期在2~5年,其中在第5年达到最高,尔后产草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逐年下降;施肥具有延长其生长年限的作用;产草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增减辐度较大,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应根据苜蓿的生长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苜蓿 施肥 产草量
下载PDF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敏 宝音陶格涛 +1 位作者 孟慧君 何俊海 《中国草地》 CSCD 2000年第1期20-25,共6页
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 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施肥 生产力 氮肥 磷肥
原文传递
中国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措施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9
4
作者 古琛 贾志清 +2 位作者 杜波波 何凌仙子 李清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65-1475,共11页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但长期的过度利用和气候变化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人为的修复措施是加快草地恢复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国...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但长期的过度利用和气候变化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人为的修复措施是加快草地恢复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国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一直以来对生态功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先退化—后治理—再退化—再治理的现象普遍,草地退化状况仍未得到全面改善。近年来,在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对草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和艰巨任务。通过综述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的技术和政策措施,分析了国内外草地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措施(免耕补播、合理放牧、人工草地建植、围栏封育、耕翻和施肥)的恢复效果、限制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旨在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1)建立健全现代草牧业体系和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是解决草地退化和生态修复问题的根本途径;(2)完善草地退化分类分级体系,进一步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3)加强乡土种质资源和土壤微生物的挖掘利用,为生态修复提供物质保障;(4)突破毒草化草地恢复的理论与技术瓶颈;(5)建立分区—分类—分级的生态修复理论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草地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加强多领域协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生态修复 免耕补播 合理放牧 人工草地建植 围栏封育 耕翻 施肥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退化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路存 刘何春 +3 位作者 李长斌 李璠 徐文华 周国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以地处青海湖北岸三角城种羊场附近高寒退化的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的第2年(2012年)和第3年(2013年)群落的总盖度显著高于施肥前(2011年)(P<0.05),且随着施肥... 以地处青海湖北岸三角城种羊场附近高寒退化的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的第2年(2012年)和第3年(2013年)群落的总盖度显著高于施肥前(2011年)(P<0.05),且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群落的盖度也增加,但不同处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与不施肥相比,不同的施肥处理在2年和第3年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施肥后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不同植物类群对施肥的响应亦不同,施肥后第2年和第3年不同施肥处理间禾草类和杂类草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莎草类和豆科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施肥 盖度 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原文传递
补播和施肥对藏北高寒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27
6
作者 魏学红 杨富裕 孙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155-18156,共2页
[目的]探讨补播及施肥对高寒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方法]采用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和冷地早熟禾4种牧草进行补播,并采用牛羊粪施肥对草地进行改良试验,测定其牧草高度、盖度和鲜草产量的变化。[结果]在补播... [目的]探讨补播及施肥对高寒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方法]采用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和冷地早熟禾4种牧草进行补播,并采用牛羊粪施肥对草地进行改良试验,测定其牧草高度、盖度和鲜草产量的变化。[结果]在补播区,2003年牧草长势良好,改良效果十分明显,其中平均高度、盖度和鲜草产量增幅较大的是垂穗披碱草区和无芒雀麦区,经过1个冬天的生长,2004年牧草的平均盖度和鲜草产量明显降低;在施肥区,2003年植被盖度比对照区提高26%,2004年植被盖度较2003年又提高14%,并且鲜草产量上升较快,增幅达到20 g/m2。[结论]采用围栏、补播、施肥、灌溉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改良天然退化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补播 施肥 改良效果 藏北
下载PDF
氮肥对大通河上游退化草地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景美玲 马玉寿 +2 位作者 李世雄 王彦龙 李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8-523,共6页
为提高祁连县高寒草地草场牧草产量、有效恢复轻度退化草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尿素作为氮源,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祁连地区轻度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地上植物量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的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 为提高祁连县高寒草地草场牧草产量、有效恢复轻度退化草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尿素作为氮源,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祁连地区轻度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地上植物量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的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减少,植被盖度、高度显著增加(P<0.05),地上植物量与禾草地上植物量显著提高(P<0.05)。随着施氮量增加全磷含量、速效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速效磷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pH值呈逐渐减小趋势。结论:施氮对高寒草地土壤养分有改善作用,150kg·hm-2为最适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河上游 草地施肥 群落特征 地上植物量
下载PDF
施肥对无芒雀麦+杂花苜蓿混播草地组分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永亮 郑春芳 胡自治 《草原与草坪》 CAS 2004年第4期33-38,共6页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N肥效应最显著。高K组合(K2O180kg/hm2、P2O5572kg/hm2、、N90kg/hm2)可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产量及其在草群中的比例(P<0.01),而高K组合与高N组合(N135kg/hm2、K2O120kg/hm2、P2O572kg/hm2、)显著降低了杂花苜蓿头茬草的产量(P<0.05)。基肥中N对2茬草产量影响已不显著,P肥仍有利于2茬草中苜蓿生长,但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高K组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影响仍然显著(P<0.01)。在混播草地中,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90kg/hm2,K2O120kg/hm2和P2O57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Carton无芒雀麦 草原2号杂花苜蓿 混播草地 施肥 种间竞争
下载PDF
磷肥和钾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牧草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韩德梁 徐智明 +1 位作者 艾琳 韩烈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6-1490,共5页
对8龄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进行施磷、钾试验。结果显示,施磷肥对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分别增重16.25%5-0.32%、5.86%3-5.74%和10.72%4-4.37%,施钾肥增重16.96%5-1.56%、9.63%5-8.32%和12.70%4-6.91%。在氮钾或氮磷... 对8龄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进行施磷、钾试验。结果显示,施磷肥对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分别增重16.25%5-0.32%、5.86%3-5.74%和10.72%4-4.37%,施钾肥增重16.96%5-1.56%、9.63%5-8.32%和12.70%4-6.91%。在氮钾或氮磷施用量适中时,配施磷肥112.5 kg/hm^2或配施钾肥75 kg/hm^2时,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最大。配施磷和钾能显著增加老芒麦0—25 cm根重(P〈0.05)。配施磷或钾75 kg/hm2时,老芒麦0—5和0—25 cm根重最大,分别为8.97 g/m^2 9、.06 g/m^2和21.39 g/m^2、23.84 g/m^2。配施磷和配施钾时,老芒麦茎秆中粗蛋白(CP)和粗脂肪(CF)含量呈先增后降变化,施磷75 kg/hm^2或施钾112.5 kg/hm^2时,老芒麦茎杆中CP和CF的含量最大。配施等量磷、钾肥,施磷茎秆中CP和CF含量高于施钾,二者最大值差分别是0.53%和0.38%。三个生育期内,老芒麦地上部分与地下根系增重不总是与施肥量呈正相关,相同施肥量下钾肥的增重略高于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施肥 老芒麦 生物量 品质
下载PDF
施肥和刈割对高寒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娇娇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小刚 张世挺 丁路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5-887,共3页
为探索青藏高原天然草场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冬春天然草场有机无机复合肥添加及刈割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天然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草场。施肥后在天然草场牧草生长中期进行刈割能提高牧草生物量... 为探索青藏高原天然草场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冬春天然草场有机无机复合肥添加及刈割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天然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草场。施肥后在天然草场牧草生长中期进行刈割能提高牧草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施肥、刈割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场的有效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天然草地 施肥 刈割
下载PDF
不同草地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燕堃 张灵菲 +2 位作者 张新中 冶娜娜 江小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用根钻法就补播、围栏、施肥及综合处理等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根系特征(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比根面积)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种草地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根长密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植物群落比根长则有... 用根钻法就补播、围栏、施肥及综合处理等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根系特征(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比根面积)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种草地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根长密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植物群落比根长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肥和综合处理均对草地植物群落比根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围栏、补播对植物群落比根长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草地恢复措施对比根面积的影响模式与对比根长的相反,围栏、补播、施肥及综合处理措施均使草地植物群落比根面积显著减少.此结果说明,由于各种恢复措施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草地土壤中的资源状况,因而使植物群落的根系特征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围栏封育 补播 施肥 综合措施 根特征
下载PDF
人工草地建植对甘南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小燕 张彩军 +5 位作者 蒲强胜 安康 张倩 杨晶 孙小妹 苏军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8-296,共9页
为明确重度退化草地经人工建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状况。以甘南州碌曲县典型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70%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30%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混播的方式,结合整地和施肥2种措施,测定其土壤理化性... 为明确重度退化草地经人工建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状况。以甘南州碌曲县典型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70%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30%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混播的方式,结合整地和施肥2种措施,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探寻适宜的人工建植方式。结果表明,施氮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提升效果最佳;施肥提升了草地生产力,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样地杂类草、黑麦草和披碱草生物量相比不施肥样地分别增加了43.32%,25.87%和60.21%,人工起垄模式杂类草的生物量相比无垄模式增加33.13%。补播种生物量、杂类草生物量和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双垄+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模式对人工建植甘南重度退化高寒草甸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建植 高寒草甸 施肥 土壤理化性质 草地生产力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割草场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若凡 张天宇 +2 位作者 白杨 崔浩 刘志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4,共7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退化割草场为对象,通过切根、施肥、切根+施肥的改良方式,研究退化割草场植物群落及根系对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和切根对典型草原区退化割草场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施肥+切根措施可显著提高群落...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退化割草场为对象,通过切根、施肥、切根+施肥的改良方式,研究退化割草场植物群落及根系对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和切根对典型草原区退化割草场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施肥+切根措施可显著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P<0.05),但受年际间气候变化(如降雨)的影响;施肥有利于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生物量向地上分配,而切根则有利于向地下分配。综上所述,在典型草原区退化割草场改良过程中,单独进行切根或施肥对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但在切根的基础上同时施肥能够有效提高群落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场 施肥 切根 物种多样性 群落生产力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晶 杨雪 +3 位作者 张博 晏昕辉 温仲明 李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316,共7页
施肥是当前草地生态系统最常见的人为干扰方式之一,可导致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8年的氮肥(尿素)野外添加试验,分析不同氮肥处理(分别为0、5、10、20、40和80 g... 施肥是当前草地生态系统最常见的人为干扰方式之一,可导致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8年的氮肥(尿素)野外添加试验,分析不同氮肥处理(分别为0、5、10、20、40和80 g·m^(-2))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检验可能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四个潜在机制(物种多样性、物种同步性、投资组合效应和优势度),以明确施肥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为黄土高原恢复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群落稳定性(S)降低,并在施肥处理为20 g·m^(-2)时开始极显著下降(P<0.01)。(2)施肥极显著降低了物种的丰富度(R)和优势度指数(D)(P<0.01),但物种同步性(B)和均值-方差的比例指数(z)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3)物种丰富度(R)与群落稳定性(S)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优势度指数(D)与群落稳定性(S)不相关。研究认为,在人为施肥干扰下,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导致群落稳定性下降,表明物种多样性对维持草地群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施肥 稳定性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施磷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丹 游郭虹 +3 位作者 宋小艳 胡雷 柳杨 王长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78-2387,共10页
以川西北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10、20、30、40、50、60 g/m^(2)的过磷酸钙(P_(2)O_(5),16%)施肥试验,分析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变化特征,探究施磷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磷形态及有效磷的影响... 以川西北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10、20、30、40、50、60 g/m^(2)的过磷酸钙(P_(2)O_(5),16%)施肥试验,分析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变化特征,探究施磷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磷形态及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磷量增加,土壤总磷(TP)含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而Olsen-P含量减少。高水平(50、60 g/m^(2))施磷下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及残留磷(Residual-P)是高寒草地主要的磷素累积形态,其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2)树脂交换态磷(Resin-Pi)、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_(3)-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_(3)-Po)和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含量随施磷量增加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层土壤30 g/m^(2)磷肥用量下其值均为最高,分别为21.54、22.94、65.86、64.48 mg/kg。酸溶性无机磷(HCl-Pi)随施磷量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3)随机森林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NaOH-Po与Residual-P是Olsen-P最大的转化汇,NaOH-Po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而Residual-P与Fe、Al元素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磷(MBP)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对川西北高寒草地施磷时,通过调节土壤pH,Fe、Al元素含量和MBP来降低NaOH-Po与Residual-P的累积可提高Olsen-P含量。研究结果有望为未来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施磷 土壤 磷形态 有效磷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坝上退化草地生产力及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奇乐 李智 +3 位作者 李瑾璞 张美丽 张利 王树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7,79,共7页
以张北坝上典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施肥试验,研究施肥梯度与施肥类型对坝上草地生产力、群落特征、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3... 以张北坝上典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施肥试验,研究施肥梯度与施肥类型对坝上草地生产力、群落特征、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3种肥料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施肥量的增加草地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氮磷钾肥施用量均为中等水平(N2P2K2)时草地地上生物量达到最佳为289.43 g/m2;氮、磷肥可显著提高草地植被密度,而钾肥对植被密度影响不显著,施肥处理N2P2K2草地草群密度达到最高为748.67株/m2;氮肥同样促进草地植被盖度增大,而磷、钾肥对植被盖度影响不显著,施肥处理N3P2K2草地盖度达到最高为80.00%;随氮磷钾配施量的增加草地植被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有所降低,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高原 退化草地 施肥试验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氮肥对羊草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乌仁其其格 辛晓平 +2 位作者 阎瑞瑞 卫志军 王慧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01-303,394,共4页
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群落重度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群落盖度、密度、高度和现存量,其中,施氮量为15 kg/hm2对改善羊草群落盖度、密度方面效果最好;施氮量为105 kg/hm2在改善草群高度方面作用... 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群落重度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群落盖度、密度、高度和现存量,其中,施氮量为15 kg/hm2对改善羊草群落盖度、密度方面效果最好;施氮量为105 kg/hm2在改善草群高度方面作用明显。在群落现存量上,不同处理在施肥当年其群落现存量显著高于对照,且群落现存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以150 kg/hm2的施肥量效果最为显著;不同施肥量对建群种羊草种群相对生物量均有显著效应,105 kg/hm2在改善羊草种群相对生物量方面作用明显;利用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分析表明,施肥显著减少了物种数。由此可知,施肥可以促进羊草复壮与自我繁殖,使其个体数量增加、盖度提高,群落物种逐渐减少,使优势种变得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施肥 退化草地 植物群落
下载PDF
早春和夏季氮磷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群落碳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亚香 戚智彦 +2 位作者 刘伟 孙佳美 潘庆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344,共11页
过度放牧导致的养分"入不敷出"是我国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草地退化又显著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能否通过补充土壤养分来恢复退化草地的固碳功能,迄今相关研究较少。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 过度放牧导致的养分"入不敷出"是我国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草地退化又显著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能否通过补充土壤养分来恢复退化草地的固碳功能,迄今相关研究较少。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氮(N)和磷(P)是中国典型草原的主要限制性养分元素,而草地退化进一步加剧了养分的限制。在退化草地上添加氮磷对碳循环的上述过程(NEE、ER和GEP)有何影响,以及两种养分之间是否存在互作,目前尚不清楚。为此,该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选择早春融雪期(4月)和夏季生长期(7月)两个时间节点,设置不施肥(CK)、N添加(10.5 g·m^(–2)·a^(–1), NH_4NO_3)、P添加(7 g·m^(–2)·a^(–1), KH2PO4)和N、P共同添加((10.5 g N+7 g P)·m^(–2)·a^(–1)) 4个养分处理,探究早春和夏季氮磷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群落碳交换的影响及其互作机制。结果表明:1)在早春和夏季两个时期,单独添加N或P对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氮磷共同添加可显著提高NEE和GEP。2)早春(4月份)氮磷共同添加对NEE、ER和GEP的互作机制表现为正协同效应,而夏季(7月份)氮磷共同添加对NEE、ER和GEP的互作机制表现为加性效应。为了恢复退化的典型草原的固碳功能,氮磷共同添加比单一元素添加效果好,且早春添加优于夏季添加。该研究对指导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施肥 草地恢复 碳循环 氮磷互作
原文传递
云贵高原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文兰 文亦芾 +1 位作者 张宁 张文明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探讨了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的主要肥力限制因子 ,通过对施肥效应的动态监测 ,构建了人工草地定植期的施肥模型 ,并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 :在施肥效应中 ,白三叶 - P素效应最显著 ,白三叶与施磷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6 6 ) ... 探讨了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的主要肥力限制因子 ,通过对施肥效应的动态监测 ,构建了人工草地定植期的施肥模型 ,并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 :在施肥效应中 ,白三叶 - P素效应最显著 ,白三叶与施磷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6 6 ) ;同时白三叶 - K素效应也较显著 ,白三叶与施钾间的相关性 r=0 .5 0。定植期在混播人工草地中 ,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 95 .4 kg/ hm2 ,纯钾 13.9kg/ hm2 ;在单播人工草地中 ,黑麦草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 83.4 kg/ hm2 ,纯钾 13.8kg/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地区 人工草地 定植期 肥料限制因子 经济施肥量
下载PDF
基于“3414”试验的坝上草地施肥效应与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奇乐 李智 +3 位作者 李瑾璞 张美丽 张利 王树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研究河北坝上典型羊草草地最适的氮磷钾配施量,以张北坝上典型羊草割草地为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的“341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探索当地牧草产量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施... 为研究河北坝上典型羊草草地最适的氮磷钾配施量,以张北坝上典型羊草割草地为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的“341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探索当地牧草产量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施用量均为中等水平时,牧草产量达到最佳;3种肥料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氮、磷、钾,随施肥量的增加牧草产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均在中等水平时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显著;各类型拟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N一元方程、P一元方程、K一元方程、PK二元方程、NPK三元方程、NP二元方程、NK二元方程,综合各方程最佳施肥量的决策结果,建议该地区最大牧草产量的施肥量为N 55.68 kg/hm^2、P2O579.95 kg/hm^2、K2O 40.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高原 “3414”设计 推荐施肥 牧草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