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鲫鱼囊胚细胞干扰素的诱导及部分特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义兵 王铁辉 +2 位作者 李戈强 贾方钧 俞小牧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用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呼肠孤病毒 (GCRV)诱导鲫鱼囊胚细胞 (CAB)能产生一种高滴度的抗病毒物质。这种物质在 5 6℃及 pH 2~ 11稳定 ;对胰蛋白酶敏感 ;抗病毒活性受被保护细胞的密度、培养温度及保护时间的影响 ;不能被GCRV的特异性抗体中... 用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呼肠孤病毒 (GCRV)诱导鲫鱼囊胚细胞 (CAB)能产生一种高滴度的抗病毒物质。这种物质在 5 6℃及 pH 2~ 11稳定 ;对胰蛋白酶敏感 ;抗病毒活性受被保护细胞的密度、培养温度及保护时间的影响 ;不能被GCRV的特异性抗体中和 ;无直接杀病毒作用 ;抗病毒机制依赖于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在多种鱼类培养细胞中具有抑制病毒作用。这些特性与哺乳类α/ β干扰素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细胞系 草鱼呼肠孤病毒 鲫鱼干扰素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曾伟伟 王庆 +4 位作者 王英英 张乐生 刘宝芹 石存斌 吴淑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9-426,共8页
针对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各类型毒株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3对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和体系,建立了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分别获得大小约为530 bp、297 bp和196 bp的DNA片段。进一步分析表明,该... 针对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各类型毒株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3对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和体系,建立了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分别获得大小约为530 bp、297 bp和196 bp的DNA片段。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可以检测Ⅰ、Ⅱ、Ⅲ型核酸最低量分别约为260、190与230拷贝的病毒量,且某一类型的引物只能检测到同一类型的GCRV。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江西、广东、湖北、浙江、重庆、四川、福建等地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主养区的86份草鱼出血病样品进行检测和初步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Ⅰ型阳性率为9.3%,Ⅱ型阳性率为45.3%,Ⅲ型阳性率为2.3%,Ⅰ型和Ⅱ型混合感染阳性率为5.8%,Ⅱ和Ⅲ型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3%,其他类型的混合感染未检测到。表明目前主要流行的草鱼呼肠孤病毒为Ⅱ型。本研究建立的GCRV三重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性的检测各种类型的草鱼呼肠孤病毒,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利用该方法进行草鱼出血病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目前主要流行的草鱼呼肠孤病毒为Ⅱ型,不同毒株类型混合感染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本方法的建立旨在对草鱼出血病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实用的可操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草鱼出血病 三重PCR 基因型 流行病学调查 快速诊断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超 王庆 +4 位作者 石存斌 曾伟伟 刘永奎 江海明 吴淑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7-1263,共7页
从浙江省湖州地区采集发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样本中,取症状明显病料的肝、脾、肾组织,经过滤除菌处理后接种草鱼肾脏细胞(CIK)。盲传8代,CIK细胞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但感染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 从浙江省湖州地区采集发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样本中,取症状明显病料的肝、脾、肾组织,经过滤除菌处理后接种草鱼肾脏细胞(CIK)。盲传8代,CIK细胞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但感染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集,病毒无囊膜,近球形,直径约70nm,形态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将病毒提纯后分别经DNA酶、RNA酶和绿豆核酸酶消化,证实为双链RNA(dsRNA)病毒。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由11个dsRNA组成,呈现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采用RNA水平3'末端加接头的方法获得了S6节段的全长序列,测序结果表明,S6由2030个核苷酸组成,推测其编码一个分子量约为68.4kD的蛋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为水生呼肠孤病毒,但在氨基酸水平上与草鱼呼肠孤病毒代表株873株的差异较大,同源性为33%,提示该病毒为一株新型的草鱼呼肠孤病毒。本研究旨在为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下载PDF
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文根 李星浩 +4 位作者 饶刘瑜 黄洁 余育和 肖凡书 颜庆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揭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通过人工浸泡方式感染GCRV后,采用针对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草鱼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与... 为揭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通过人工浸泡方式感染GCRV后,采用针对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草鱼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MRPP, Anosim, Adonis, P<0.01),且感染组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Inverse Simpson、Pielou evenness)显著低于对照组(t-test, P<0.05)。此外,肠道菌群在感染组个体间差异显著大于对照组(Wilcoxon test, P<0.05),表明患病草鱼肠道菌群失去原有平衡而变得紊乱。尽管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草鱼肠道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Fusobacteria,但在OTU水平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OTU_69(Pasteurellaceae)、OTU_504(Comamonadaceae)和OTU_1898(Cetobacterium)在感染GCRV组丰度显著降低(t-test, P<0.05),也表明GCRV感染可使草鱼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肠道菌群结构稳定对于宿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患病鱼肠道菌群状况为鱼类常见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肠道菌群 16SRRNA基因 高通量测序 草鱼
下载PDF
南方养殖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特性比较及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5
作者 迟妍妍 田园园 +3 位作者 叶星 邓国成 黎炯 王杭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8-365,共8页
本实验室2009年从广东省患典型出血病的养殖草鱼中分离到一株具强致病性的水生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该毒株具有11个节段双链RNA。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其它已知种存在较大的分子差异。本研究... 本实验室2009年从广东省患典型出血病的养殖草鱼中分离到一株具强致病性的水生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该毒株具有11个节段双链RNA。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其它已知种存在较大的分子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广东、福建、湖南等地草鱼出血病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根据已克隆到的GCRV-GD108株11个节段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引物,从各地收集患出血病草鱼,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结果表明各检测样品均可扩增到特异性条带,而GCRV标准株则无特异条带;同时根据GCRV标准株序列合成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GCRV标准株有特异性条带,而各检测样品则均无带。测序结果显示各样品间相应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很高(95.2%~99.4%),与GCRV-GD108的相应序列也具高同源性(95.0%~99.8%),说明检测样品与GCRV-GD108株具有相似的分子特性,均与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其它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养殖草鱼出血病病毒存在着不同的分子类型,GCRV-GD108株在南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病害防控上尤其是疫苗研制与使用上应予关注。此外,从上述引物中筛选出适合于双重PCR的引物对,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可在一次PCR反应中鉴别所感染的病毒属于GCRV或GCRV-GD108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分子差异 组织特异性 双重PCR 检测
原文传递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制及抗病毒新对策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帅 李家乐 吕利群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危害性最大的草鱼病原体。该病毒基因组由11条双链RNA组成,共编码7种结构蛋白和5种非结构蛋白。报告总结了呼肠孤病毒在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细胞融合、...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危害性最大的草鱼病原体。该病毒基因组由11条双链RNA组成,共编码7种结构蛋白和5种非结构蛋白。报告总结了呼肠孤病毒在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细胞融合、细胞膜渗透、干扰素分泌、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压力小体等方面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论述了蛋白酶抑制剂、RNA干扰(RNAi)机制、干扰素诱导素、GCRV干扰颗粒及小分子化合物等抗病毒策略的分子作用机制。报告预测基于中草药的免疫增强剂和口服化基因工程抗病毒疫苗将是最容易被市场化的两种绿色抗草鱼出血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草鱼出血病 抗病毒 药物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永刚 曾伟伟 +4 位作者 王庆 殷亮 王英英 石存斌 吴淑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3,共7页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尤其是草鱼养殖业最为重要的疫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草鱼呼肠孤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征、蛋白及其功能、细胞培养特性、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尤其是草鱼养殖业最为重要的疫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草鱼呼肠孤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征、蛋白及其功能、细胞培养特性、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草鱼出血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草鱼出血病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VP7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诗英 刘林 +7 位作者 李婧慧 邹勇 倪金俤 杨鸢劼 贡成良 曹广力 薛仁宇 陈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4-1700,共7页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双基因(约0.9 kb)及团头鲂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约0.56 kp)经扩增并鉴定正确后,克隆至基因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β-VP71-VP72,以此研究草鱼免疫实验及免疫效果。重组质...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双基因(约0.9 kb)及团头鲂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约0.56 kp)经扩增并鉴定正确后,克隆至基因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β-VP71-VP72,以此研究草鱼免疫实验及免疫效果。重组质粒按10、30、60μg分为3组,同时设30μg空载体组及对照组。于免疫后第14、21、28、49天通过RT-PCR检测VP7的转录水平、间接凝集反应测定抗体水平及攻毒试验检测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pFastBac-β-VP71-VP72导入鱼体后,VP7基因在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驱动下持续表达,至第49天仍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各免疫组均有抗体产生,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攻毒后10、30、60μg核酸疫苗免疫组死亡率分别为0%、0%、5%,而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和100%,表明pFastBac-β-VP71-VP72作为核酸疫苗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结果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核酸疫苗的研发与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7 核酸疫苗 β-肌动蛋白启动子
下载PDF
草鱼呼肠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贤 曾伟伟 +4 位作者 王庆 王英英 李莹莹 石存斌 吴淑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101,共8页
由草鱼呼肠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的频繁暴发给我国草鱼养殖业及淡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就近年来对草鱼呼肠病毒在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分型、流行病学、先天性免疫、检测方法、免... 由草鱼呼肠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的频繁暴发给我国草鱼养殖业及淡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就近年来对草鱼呼肠病毒在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分型、流行病学、先天性免疫、检测方法、免疫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草鱼呼肠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草鱼出血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病毒 基因组 流行病学 先天性免疫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映 于辉 古勇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92-97,共6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四大家鱼之一,尤其在我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如长江、珠江水域养殖量极大。然而草鱼在幼苗阶段极易发病,其中威胁最大是草鱼出血病(grass carp hemorrhage),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四大家鱼之一,尤其在我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如长江、珠江水域养殖量极大。然而草鱼在幼苗阶段极易发病,其中威胁最大是草鱼出血病(grass carp hemorrhage),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由于其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对我国草鱼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年来,关于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逐步增多,并且出现了新基因型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原性、检测和综合防治等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对该病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草鱼呼肠孤病毒 抗原性 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及其免疫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波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8-53,共6页
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及其免疫防治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更好地防治鱼出血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免疫防治 疫苗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衣壳蛋白VP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VP7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郝贵杰 潘晓艺 +3 位作者 姚嘉赟 徐洋 尹文林 沈锦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7-813,共7页
将编码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主要衣壳蛋白VP70.9kb的基因片段连接至克隆载体pMD19-T中,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经检测为正确序列后,再将目的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CI-VP7。然后构建pCI-VP-... 将编码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主要衣壳蛋白VP70.9kb的基因片段连接至克隆载体pMD19-T中,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经检测为正确序列后,再将目的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CI-VP7。然后构建pCI-VP-GFP重组表达质粒(即GFP基因与VP7的一段上游基因融合表达),用PCR及酶切方法鉴定克隆的正确性。并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COS-1和CIK进行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与VP7的一段上游基因被成功转染到COS-1和CIK细胞,并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进而证明pCI-VP7可以成功的表达,为GCRV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衣壳蛋白 转染 真核表达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病毒VP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林 徐诗英 +7 位作者 李婧慧 邹勇 倪金俤 杨鸢劼 曹广力 薛仁宇 陈辉 贡成良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9-435,共7页
为了探讨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VP6亚单位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作用,将vp6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VP6。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显示,重组VP6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为了探讨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VP6亚单位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作用,将vp6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VP6。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显示,重组VP6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Ni2+柱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以每尾500μg肌肉注射免疫草鱼(14~20 cm,60~120 g),并在第14、21、28、49、70天通过间接凝集反应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注射后第14天可检测到鱼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第21天达到最高峰,第70天仍可检测到抗体的存在;免疫注射第21天人工接种GCRV,免疫后的草鱼对出血病的保护力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病毒 原核表达 纯化 免疫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上调草鱼脾细胞主要免疫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7
14
作者 奕志娟 郝贵杰 +6 位作者 袁雪梅 潘晓艺 徐洋 姚嘉赟 蔺凌云 尹文林 沈锦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对草鱼脾脏中Ig M、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1型干扰素(IFN1)、补体3(C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凝集素(intelectin)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草鱼肾细胞系(CIK)培养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并... 目的探讨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对草鱼脾脏中Ig M、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1型干扰素(IFN1)、补体3(C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凝集素(intelectin)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草鱼肾细胞系(CIK)培养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并制备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倍和100倍,包括未稀释组及生理盐水对照共4组。分别腹腔免疫注射健康草鱼,各组分别于免疫后0、6、12、24、72 h,取脾脏并抽提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上述6种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免疫注射不同剂量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均能刺激草鱼脾脏中6种主要免疫分子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表明疫苗刺激草鱼机体启动了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在3个疫苗免疫组中,intelectin、MHCⅠ、IL-1β、C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先表达上调,后表达下调;基因IFN1的相对表达量在免疫后6 h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至正常水平;Ig M的相对表达量在所检测时间内呈逐渐上调的趋势。结论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均能诱导草鱼脾脏中免疫相关分子基因的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草鱼呼肠孤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勇 范玉顶 +3 位作者 徐进 李艳秋 肖艺 曾令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据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VP6蛋白的全基因序列(GeneBank AF403394)为模板,采用RT-PCR构建了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显示:实验构建的pCR 2.1-VP6重组质粒含有NcoⅠ和BglⅡ酶切位点;pCR 2.1-VP6重组质粒经PC... 以据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VP6蛋白的全基因序列(GeneBank AF403394)为模板,采用RT-PCR构建了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显示:实验构建的pCR 2.1-VP6重组质粒含有NcoⅠ和BglⅡ酶切位点;pCR 2.1-VP6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和测序显示含有1.3 Kbp的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基因读码框片段。将目的片段VP6酶切、克隆到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中,再经酶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显示,pCAMBIA1302-VP6含有1.3 Kbp的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基因片段,说明已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前,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VP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6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构建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VP6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汤亚方 曾伟伟 +5 位作者 王庆 王英英 石存斌 冯茹 高辉 王承宝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为了制备高效的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VP6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实验以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HZ08株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S9基因,将该S9基因与p ET-32a(+)载体连接构建p ET-32a-S9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 为了制备高效的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VP6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实验以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HZ08株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S9基因,将该S9基因与p ET-32a(+)载体连接构建p ET-32a-S9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的重组VP6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和IFA试验鉴定抗VP6蛋白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的S9基因在原核表达载体中能够正确地表达VP6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的抗VP6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效价约为1∶105,Western blot和IFA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GCRVⅡ型毒株,而不能识别GCRV I型、Ⅲ型以及其它病毒,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研究表明制备的抗VP6蛋白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GCRVⅡ型病毒,为GCRVⅡ型病原学研究及草鱼出血病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6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岩 裴超 +2 位作者 张超 李筝 孔祥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2,共6页
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国家。2000年至2013年,水产养殖产量以每年5%~6%稳步增长,在2013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4.542×10~7t,占全球水产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1]。根据世界粮农组... 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国家。2000年至2013年,水产养殖产量以每年5%~6%稳步增长,在2013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4.542×10~7t,占全球水产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1]。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水产养殖总量达7.430×107 t。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水产养殖业不仅保障了中国水产品的市场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疫苗研发 免疫预防
下载PDF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琦雯 王庆 +7 位作者 王英英 李莹莹 石存斌 任燕 高彩霞 吴杰兴 郑树城 曾伟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4-809,共6页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是当前引起草鱼出血病暴发与流行的主要病原,为建立快速检测GCRV-Ⅱ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CRV-ⅡRd Rp基因的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经反应参数优化,建立了检测GCRV-Ⅱ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是当前引起草鱼出血病暴发与流行的主要病原,为建立快速检测GCRV-Ⅱ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CRV-ⅡRd Rp基因的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经反应参数优化,建立了检测GCRV-Ⅱ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GCRV-Ⅱ的靶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与其它非靶目标核酸均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量为3拷贝/μL病毒核酸,比普通PCR的敏感度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采用该方法检测60份草鱼出血病疑似样品,GCRV-Ⅱ阳性检出率为75%(45/60),与细胞分离结果一致。应用该方法分析了GCRV-Ⅱ在不同细胞和不同培养方式下病毒的增殖含量,结果显示GSB和PSF细胞增殖量最大,达106拷贝/μL^107拷贝/μL病毒核酸,转瓶接种比常规的细胞培养瓶和培养板接种其病毒含量低2个数量级。本研究建立的GCRV-Ⅱ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高效、特异、敏感、可重复性强的优点,适用于GCRV-Ⅱ的临床快速检测和病毒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基因Ⅱ型 TAQ 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珍珍 景宏丽 +3 位作者 江育林 张利峰 张旻 李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8-512,共5页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873株扩增病毒的外壳蛋白(GCRV-VP5)基因,并将GCRV-VP5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后,用IPTG诱导培养,获得带有重组质粒菌体...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873株扩增病毒的外壳蛋白(GCRV-VP5)基因,并将GCRV-VP5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后,用IPTG诱导培养,获得带有重组质粒菌体的总蛋白。用GCRV-873毒株免疫山羊得到的抗血清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77 000处有特异性免疫条带,与预测的GCRV-873 VP5蛋白一致,提示大肠杆菌融合表达草鱼出血病病毒的VP5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柱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本试验中获得的融合蛋白可为后期免疫动物提供了抗原,也为建立GCRV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Dynamic localization and the associated translocation mechanism of HMGBs in response to GCRV challenge in CIK cells 被引量:2
20
作者 Youliang Rao Jianguo Su Chunrong Yang Nana Yan Xiaohui Chen Xiaoli Fen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42-353,共12页
High-mobility group box (HMGB) proteins, a family of chromatin-associated nuclear proteins, play amazingly multifaceted roles in the immune system of mammals. Thus fa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nucleocytoplasmic di... High-mobility group box (HMGB) proteins, a family of chromatin-associated nuclear proteins, play amazingly multifaceted roles in the immune system of mammals. Thus fa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nucleocytoplasmic distribution of HMGBs in teleosts. The present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localization of all six HMGB proteins in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 (CIK) cells. Under basal conditions, all HMGBs exclusively localized to the nucleus.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poly(I : C)) potassium salt and lipopolysaccharide (LPS) challenge evoked the nuclear export of HMGBs to various degrees: GCRV challenge induced the highest nuclear export of CiHMGB2b, and poly(I ~ C) and LPS evoked the highest nucleocytoplasmic shuttling of CiHMGBlb. Overall, the nucleocytoplasmic shuttling of CiHMGB2a and CiHMGB3b was rarely induced by these challenges. Dynamic imaging uncovered that the nucleocytoplasmic GCRV-induced relocation of CiHMGB2b occurred in cells undergoing karyotheca rupture, apoptosis or proliferation. Western blot analyses were used to examine HMGB-EGFP fusion proteins in whole cell lysates, cytosol, nuclear fractions and culture medium. Further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e nuclear retention of N-terminal HMG-boxes and the nucleocytoplasmic distribution of the C-terminal acidic tails.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dynamic relocation of full-length, truncated or chimeric HMGBs confirmed that the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HMG-boxes and C-tail domains mediated the nucleocytoplasmic translocation of HMGBs. These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HMGBs, but also reveal the induction mechanism of the nucleocytoplasmic translocation of HMGBs by GCRV challenge,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pathogens, HMGB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in the innate immunity of tele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grass carp reovirus HMGBs innate immunity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