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任翀旻 张元凯 +2 位作者 李德强 刘培来 李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88,94,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J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髋Crowe分型在Ⅲ型和Ⅳ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31髋,34~b9岁,平均52岁;HI型15例19髋,Ⅳ型8例10髋;采用结构植... 目的评价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J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髋Crowe分型在Ⅲ型和Ⅳ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31髋,34~b9岁,平均52岁;HI型15例19髋,Ⅳ型8例10髋;采用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行股骨头结构植骨,保证覆盖率的基础上,于真臼或近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安装假体。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和Harris评分。成功随访23例29髋,平均随访5.1年。结果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塌陷,1例1髋术后脱位,所有病例无假体松动发生。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分,术后1年平均89分,最后1次随访平均88分。结论应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满足覆盖率前提下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行全髋关节置换,对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具有安全有效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重建 结构植骨 植骨覆盖率
原文传递
严重髋臼缺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鉴 梁灿 张会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5092-5096,共5页
背景:对于髋臼缺损的患者,全髋置换中可能会因假体覆盖率不足导致安放困难,而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使假体获得覆盖率和稳定性,但如何获得较好的植骨覆盖率是影响疗效的关键。目的:观察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 背景:对于髋臼缺损的患者,全髋置换中可能会因假体覆盖率不足导致安放困难,而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使假体获得覆盖率和稳定性,但如何获得较好的植骨覆盖率是影响疗效的关键。目的:观察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评估植骨覆盖率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高州市中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80例(100髋)伴有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置换,术中以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术后随访期间行骨盆正位X射线检查,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年的Harris评分变化。按入选患者的宿主骨覆盖率进行分组(Ⅰ、Ⅱ和Ⅲ组分别为≥70%、65%-69%、<65%)。结果与结论:(1)术后X射线评估髋臼假体的位置理想,髋臼植骨愈合良好,其中8例植骨块在髋臼假体外缘出现轻度的骨吸收,但在后续随访中未发现假体松动;(2)Harris评分术后1,2年均较术前的评分明显增高(P=0.000);(3)第Ⅰ组宿主骨覆盖率为(73.25±1.40)%,植骨覆盖率为(26.75±0.94)%;宿主骨覆盖率65%-69%者共32例38髋,为第Ⅱ组,宿主骨覆盖率为(67.15±0.57)%,植骨覆盖率为(32.75±0.46)%;<65%者共20例27髋,为第Ⅲ组,宿主骨覆盖率为(55.22±1.10)%,植骨覆盖率为(44.78±0.85)%。术后1,2年,第Ⅰ,Ⅱ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第Ⅲ组Harris评分低于第Ⅰ,Ⅱ组(P=0.000);(4)结果证实,对于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试验已于2019-01-12经高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批准号:GZSZYY8374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置换 结构性植骨 髋臼 宿主骨覆盖率 植骨覆盖率 X射线 髋臼假体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股骨椭圆隧道技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滑膜覆盖与张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吴鹏 姬振伟 +2 位作者 王志学 冯重阳 刘永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椭圆隧道技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滑膜覆盖与张力程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骨科诊治的10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分析股骨椭圆隧道技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滑膜覆盖与张力程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骨科诊治的10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圆隧道技术制备股骨隧道,n=52)与研究组(椭圆隧道技术制备股骨隧道,n=52)。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前交叉韧带移植物信号/噪声比(SNQ)及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和张力情况。结果术后6、12个月,两组Lysholm、IKDC评分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Lysholm、IKDC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研究组近端、中段、远端SNQ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移植物张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采用椭圆隧道技术制备股骨隧道较圆隧道技术,术后移植物成熟度、滑膜覆盖、张力更好,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椭圆隧道技术 股骨圆隧道技术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膝关节功能 移植物滑膜覆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