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治理对现代国家治理基础的解构 被引量:67
1
作者 马卫红 耿旭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5,158,共9页
已有对技术治理热进行的冷思考不足以给我们更清晰的认识,难以回答如下基本问题:与技术治理密切相关的一组概念——数据、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含义、彼此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思考信息、技术与治理,技术是否适合与治... 已有对技术治理热进行的冷思考不足以给我们更清晰的认识,难以回答如下基本问题:与技术治理密切相关的一组概念——数据、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含义、彼此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思考信息、技术与治理,技术是否适合与治理结合、怎么结合等。技术是一种把信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工具和知识系统,兼具目的意义和工具意义。技术与专门知识的匹配和融合是技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的技术治理应该作为现行运行机制的辅助手段,但现实中其工具意义被过度开发和利用,目的价值被弱化,可能存在的三大风险是专家权力过大导致极权、整体性治理危机以及反治理。技术的逆多元化、破坏规则却不能自动建立新规则的特点,进一步解构国家治理的多样性、公共性和回应性。欲改善技术治理现状,须重新认识国家社会的主客体关系,重构治理结构体系,注重公共价值和多元行动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国家治理 多元化 主体客体 解构
原文传递
资源下乡与基层治理悬浮 被引量:37
2
作者 贺雪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99,184,共10页
二千多年来,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一直建立在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的基础上。取消农业税后,大量国家资源下乡,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巨变。资源下乡带来国家规范和国家权力的下乡,基层治理主要变成回应上级要求,却疏于内部组织动员。甚至上级转... 二千多年来,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一直建立在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的基础上。取消农业税后,大量国家资源下乡,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巨变。资源下乡带来国家规范和国家权力的下乡,基层治理主要变成回应上级要求,却疏于内部组织动员。甚至上级转移资源越多,基层治理越是忙乱,与此同时,也越难深入了解农民需要,动员农民和组织农民,让农民成为建设自己美好幸福生活的主体。其结果导致基层治理呈现出内卷的基层治理的悬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财政转移支付 税费改革 农民主体 国家与农民关系
下载PDF
公众参与和福利激励: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和平村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文婧 左停 《地方治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53-66,M0004,共15页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和平村作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试点村庄,在运用积分制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围绕积分设置、积分评比、结果运用、推动村民自治等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将积分制日常管理与产业发展...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和平村作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试点村庄,在运用积分制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围绕积分设置、积分评比、结果运用、推动村民自治等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将积分制日常管理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村庄公共事务相结合,激发了目标对象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但积分制也存在指标设计较为狭窄、惩罚幅度和边界不清、福利激励受益群体趋向固化等缺陷。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方式,积分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农村党政班子、组织结构、村庄群众基础、公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加强对积分管理的正确引导,构建符合村情的指标评价体系,实行包容性的福利激励政策,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促进乡村治理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公众参与 积分制 福利激励 多元主体
下载PDF
论村级治理行政化--以乡镇政府中心工作推进为切入点的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祖佩 钟涨宝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9,共12页
随着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作为村级治理变革主要表现形式的村级治理行政化,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将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划分为发展型、协调型和服务型三种类型,并分别从主体和规则两个层面,探究三种类型中心工... 随着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作为村级治理变革主要表现形式的村级治理行政化,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将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划分为发展型、协调型和服务型三种类型,并分别从主体和规则两个层面,探究三种类型中心工作推进中村级治理行政化的形塑机制。研究表明:乡镇政府围绕中心工作的"任务性行政介入"是村级治理行政化的主要形塑机制;村级治理行政化作为乡镇政府在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一种策略选择,亦是作为克服"最后一公里"困境的一种努力。村级治理行政化在解决既有问题的同时,再生出新的问题。这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基层政府的工作实际和具体处境,实现行政逻辑与治理逻辑的动态均衡,进而为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契合不同地方实际发展需要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工作 治理主体 治理规则 村级治理行政化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视域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机制构建 被引量:29
5
作者 周曙光 陈志斌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0,共12页
文章基于"理论分析——经验借鉴——机制构建"的逻辑,首先综合运用治理工具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剖析了国家治理视域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需求与目标定位;其次,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关于政府财... 文章基于"理论分析——经验借鉴——机制构建"的逻辑,首先综合运用治理工具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剖析了国家治理视域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需求与目标定位;其次,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关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实践,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准则等方面提出可供中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机制建设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委托机制、执行机制、结果报送与运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层面构建了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机制,解决了"谁来审、审什么、如何审、审计结果如何报送与运用、如何保障审计有效实施"等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 国家治理 机制构建 审计需求 审计主体
原文传递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主客体实证分析——基于1997-2016年网络舆情治理政策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怡君 蒋文静 陈思佳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239,共13页
随着网络舆情在中国的崛起,全面理解当前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是科学改进和提高政府治理方式和能力的前提。本文以中国政府20年间(1997-2016)的255份网络舆情治理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谁治理"——治理主体;"治理... 随着网络舆情在中国的崛起,全面理解当前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是科学改进和提高政府治理方式和能力的前提。本文以中国政府20年间(1997-2016)的255份网络舆情治理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谁治理"——治理主体;"治理什么"——治理客体,这两个治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提供科学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治理 政策 主体 客体
原文传递
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融通 “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治”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立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从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看,大学制度与治理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对于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实践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治理实践和治理体系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是治理主体与... 从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看,大学制度与治理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对于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实践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治理实践和治理体系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是治理主体与制度实践互动的结果。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规则和习惯等。因此,制度逻辑不是说要去主观建构制度,而是说在制度认知、制度构成、制度运行与制度行为、制度评价的互动中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中,人的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注重和发挥人的因素特别是治理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的关键在于通过融通“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治”,使得大学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转化为治理体系,并使得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在治理实践中,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从而使制度逐步成熟定型,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制度 大学治理 制度逻辑 治理效能 治理主体
下载PDF
网络化治理视域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逻辑、场域、路径 被引量:28
8
作者 焦长庚 戴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9,共8页
协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组合协调,按照一致目标行动而促成的一种资源交互作用。公共体育服务的协同供给是以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中心,相关供给主体完成优势资源协作的运行过程,网络化治理体系的嵌合可有效推进公共体育服... 协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组合协调,按照一致目标行动而促成的一种资源交互作用。公共体育服务的协同供给是以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中心,相关供给主体完成优势资源协作的运行过程,网络化治理体系的嵌合可有效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创新与发展,并加强协同供给主体之间权责分明、信任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突破行政机构对公共体育服务过程的协调与监管困境,将于同一畛域内促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轮协同驱动供给运作的结构态势,遵照相应网络化组织原则重塑协同供给的规则、意识、环境、关系、价值等要素,为此达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粘合”弹性网络,体现多元协同供给的组织创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治理 公共体育服务 协同供给 供给主体
下载PDF
治理主体的改变与治理方式的改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7
9
作者 高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的是"仿单位制"的庇护—依赖关系,它只是治理方式匮乏之际的无奈之举,不应当成为一种长期战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改变治理主体来改进治理方式;但是治理... 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的是"仿单位制"的庇护—依赖关系,它只是治理方式匮乏之际的无奈之举,不应当成为一种长期战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改变治理主体来改进治理方式;但是治理主体的改变,必须以治理方式的改进作为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治理主体 治理方式 枢纽型工作体系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武东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7,共6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开展必须与之相契合。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利益主体定位模糊,权责不明确;政策...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开展必须与之相契合。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利益主体定位模糊,权责不明确;政策执行尺度失当,深度不足;科研引领效应弱,治理成果共享不充分;监管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在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重点与动力的基础上,提出,厘清各主体的职能定位,共建服务平台;明确治理方向,重视人才培养;凝练共识,共享治理成果;完善检查监督、修正反馈的制度体系等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开展,并助益大学生体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普通高等院校 体质健康监测 共建共治共享 治理 主体 职能定位
下载PDF
走向文化治理:乡村治理的新转向 被引量:25
11
作者 袁君刚 李佳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9,共8页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凸显。在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转型进程中,村民个体与村落社区的社会关联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村民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公共空间萎缩,私人生活领域扩展,社会成员对村落公共事件的关注大大削减。正确把握乡土文化对村落地域变迁的意义,重新整合乡土公共精神,对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研究极富重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下载PDF
试论职教集团的治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健 王明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2-44,共3页
治理理论是当今国际社会科学界最热门的前沿理论之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逻辑体系。将治理理论引入到职教集团的研究中,从治理理论出发,职教集团治理是指协调职教集团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多... 治理理论是当今国际社会科学界最热门的前沿理论之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逻辑体系。将治理理论引入到职教集团的研究中,从治理理论出发,职教集团治理是指协调职教集团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多元治理模式,推动职教集团有序发展。从治理主体来看,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三大类,政府、职业学校与企业,它们同时也是职教集团的治理主体。治理模式上,目前我国职教集团正处于发展初期,经历着从简单联合体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趋势。建立多元治理模式是提升职教集团内部控制力与协调力,推动职教集团成长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集团 治理理论 治理主体 治理模式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理想目标、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21
13
作者 林杰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0,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治理主体层面的多元共治举步维艰,治理思维层面的线性思维根深蒂固,治理工具层面的依法治理任重道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要完善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治理方式;落实大学法人地位,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培育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参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外部治理 现代化 治理主体 治理思维 治理工具 治理目标
原文传递
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社会治理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4,共5页
在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双重逻辑下,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社群则是网络社会中人们新的结群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网络社群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中日益成为其中的一... 在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双重逻辑下,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社群则是网络社会中人们新的结群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网络社群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中日益成为其中的一元主体。提出并重构网络社群概念,能激发我们"社会学的想象力",了解并洞察我们身处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而且,重视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对建立民主和科学的社会治理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群 网络社会 社会治理 治理主体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域下多元档案管理权力主体的功能定位新探 被引量:22
15
作者 唐一芝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章探讨社会治理视域下,档案管理的权力主体发生的转变及其功能定位。认为国家、社会组织与公民是新形势下的权力主体,三者通过协商合作共同承担档案管理事务。其中,国家对档案的控制权力减弱,引导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档案管理;社会组... 文章探讨社会治理视域下,档案管理的权力主体发生的转变及其功能定位。认为国家、社会组织与公民是新形势下的权力主体,三者通过协商合作共同承担档案管理事务。其中,国家对档案的控制权力减弱,引导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档案管理;社会组织地位逐步凸显,承担部分国家档案管理事务;公民个人权利提升,积极表达自身利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管理主体 档案管理 社会组织 管理权力 公民
下载PDF
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的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任艳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以及其他主体在内的一种多元主体围绕公共权力与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多元主体凭借什么样的治理资源参与乡村治理,这些治理资源是否配置合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和治理效果的好... 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以及其他主体在内的一种多元主体围绕公共权力与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多元主体凭借什么样的治理资源参与乡村治理,这些治理资源是否配置合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和治理效果的好坏。文章在梳理了乡村治理主体可资使用的各种治理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凭借各种资源参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行为关系及治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资源优化配置、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治理主体 治理资源 优化配置
下载PDF
1994-2014年中国互联网治理政策的变迁逻辑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宇 冯丽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141,共6页
[目的/意义]互联网治理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我国进行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手段,了解互联网治理政策的特征和变迁逻辑对于发现我国互联网治理特征、优化未来互联网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以280份政策文件为分... [目的/意义]互联网治理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我国进行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手段,了解互联网治理政策的特征和变迁逻辑对于发现我国互联网治理特征、优化未来互联网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以280份政策文件为分析对象,构建了政策议题、政策主体及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三大分析单元,对政策类型、政策周期、发文单位和政策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中国互联网治理政策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合作治理渐趋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治理方式,安全始终是中国互联网治理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治理 政策变迁 政策议题 政策主体 价值取向 文本分析
下载PDF
论社会治理原理与原则 被引量:20
18
作者 乔耀章 《阅江学刊》 2013年第6期5-14,共10页
社会治理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在后工业化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我国多质态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还将历时态与共时态地长期并存,同时呈现以政党... 社会治理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在后工业化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我国多质态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还将历时态与共时态地长期并存,同时呈现以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三位一体的"独家管理"为主、社会自理或自治、合作或共同管理、相互管理或相互治理的多种模式。社会管理或治理主客体的二重性,往往使得原生性主体缺位,派生性或衍生性主体越位,形成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主客体之间的不对称、不对等的互动互补趋势。这种趋势必然要求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统治与管理 原生性主体 派生性主体 互补不对称 共同但有区别
下载PDF
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及其权力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庄西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1,共5页
职业教育治理就是不同治理主体相互协商、博弈,共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结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在计划经济时代,各主体由于相同的国家机构属性,呈现为单一主体的结构特征。改革开放后,政治... 职业教育治理就是不同治理主体相互协商、博弈,共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结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在计划经济时代,各主体由于相同的国家机构属性,呈现为单一主体的结构特征。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促使职业教育治理主体渐趋多元化。当今,职业教育主要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不同的治理主体间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平行式的合同契约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公共政治生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 治理主体 权力关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的双重变奏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良灿 黄玮攀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9-57,共9页
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是乡村治理的两个基本元素。在乡村治理实践中,主体既建构规则,同时又受到规则的制约,两者处于互构与同构的双重变奏中。在巨变的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基层治理主体经历了四次转型:即从帝制时代的士绅精英到民国时期... 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是乡村治理的两个基本元素。在乡村治理实践中,主体既建构规则,同时又受到规则的制约,两者处于互构与同构的双重变奏中。在巨变的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基层治理主体经历了四次转型:即从帝制时代的士绅精英到民国时期的地方精英,从社会主义时代集体化时期的政治精英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多元治理精英。伴随着治理主体的转型,乡村治理规则也随之发生了深刻转向:传统士绅社会的道德伦理之治与民国时期的"营利型治理"规则相去甚远,而社会主义集体化时期实行的"控制型治理"规则亦同改革开放后的多元自治规则存在根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治理主体 治理规则 双重变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