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伯和”与“共和行政”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陶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共和行政"就是指"共伯和行政"。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 "共和行政"就是指"共伯和行政"。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共伯和主动退位,周宣王即位,共伯和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国家——卫国,得以安享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伯和 共和行政 卫武公 国人暴动
下载PDF
摄政未必便称王 当国未必是僭越——从出土文献看共伯和摄政称王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陶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5,共6页
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开启了两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如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现,现在越来... 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开启了两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如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共和"是指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即共伯和。"共和行政"期间,共伯和具有类似于周王的地位和权势,曾一度掌控王政大权,但仅是摄政,并未称王。清华简、上博简中的相关记载对于理解"共和行政"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将其与《竹书纪年》、《左传》、《鲁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以及相关青铜器铭文记载内容相结合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对共伯和与"共和行政"的关系作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 共伯和 共和行政 摄政称王 清华简《系年》
下载PDF
由清华简《系年》论“共和行政”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红亮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9,共9页
关于"共和行政",《史记》和《竹书纪年》等的说法即有歧异,对此,古今学者已有诸多论辩。最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其所载与前二者有同亦有异,这为我们重新检讨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据清华简《系年》所载,所谓... 关于"共和行政",《史记》和《竹书纪年》等的说法即有歧异,对此,古今学者已有诸多论辩。最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其所载与前二者有同亦有异,这为我们重新检讨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据清华简《系年》所载,所谓周厉王之放逐,主要是周王室所直辖区人(包括各级官吏、内诸侯以及国人),而外诸侯实际上并未参与此事;但由于周厉王施政之暴虐,外诸侯也开始不朝王;而周厉王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流放的。所谓"共和行政"实际上是周、召二公与共伯和的联合执政,前者代表内诸侯势力,后者则代表外诸侯势力;此事件本质上是内、外诸侯争夺王权的第一次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共和行政 相关问题
原文传递
从清华简《系年》看“共和”与“共和行政” 被引量:3
4
作者 陶兴华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2期57-62,113,共6页
被司马迁称之为"共和元年"的前841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对于"国人暴动"爆发后的西周王朝政局,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极为简略地将其记述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被司马迁称之为"共和元年"的前841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对于"国人暴动"爆发后的西周王朝政局,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极为简略地将其记述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时期长达十四年之久,史称这段时期的政局为"共和行政"。学界对于"共和"及"共和行政"的原义聚讼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运用多重证据和社会背景分析的方法,将汉代以前的传世文献与清华简、金文等新出资料相结合,认为"共和"是共伯和的简称,得出了"共和行政"实为共伯和名义上摄行王政但由周、召二公实际执政掌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共和 周厉王 共伯和 共和行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