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 被引量:55
1
作者 顾韶阳 王丽艳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7-69,共3页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 ,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 ,同时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 ,对她们的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 ,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 ,同时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 ,对她们的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表述了作者的观点——妇女应该走出家庭获得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米歇尔 《飘》 妇女觉醒 女性价值观 美国 女性形象 自我意识 自主权
下载PDF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 被引量:54
2
作者 谢景芝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飘》中的主人公郝思嘉是世界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她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郝思嘉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活能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 《飘》中的主人公郝思嘉是世界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她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郝思嘉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活能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于郝思嘉形象所蕴涵的关于现代人类的某些带普遍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形态以及作家对此的独特审视与参悟;在于作家把握这一形象时所选择的视角与现代读者的心理、心态、情绪、意识极为切近;在于《飘》中郝思嘉形象所折射出的女性价值观使她具有了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 郝思嘉 个性 追求 女性价值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32
3
作者 高学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48-51,共4页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显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和对自主权的追求。在战前、战时和战...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显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和对自主权的追求。在战前、战时和战后,斯佳丽女性意识的体现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强、不轻易认输的性格。战前,斯佳丽抛弃了传统淑女应有的礼节和矜持,敢爱敢恨,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女性意识有所体现;战争期间为了生存,她摒弃了贵族小姐的娇气和风度,勇敢地担当起保护家人的职责;战后又勇敢地冲破女性身上的种种枷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 女性主义 斯佳丽 女性意识
下载PDF
郝思嘉的现实主义性格特征透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孙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40-43,共4页
《飘》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 ,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贯穿整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 ,着重描述了思嘉———塔拉农场主的女儿在战争前后的生活 ,同时通过思嘉与艾希礼、瑞德等人的感情纠葛为线索 ... 《飘》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 ,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贯穿整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 ,着重描述了思嘉———塔拉农场主的女儿在战争前后的生活 ,同时通过思嘉与艾希礼、瑞德等人的感情纠葛为线索 ,逼真地刻画了一幅壮阔而又生动的南方社会的生活画面。玛格丽特·米切尔成功地塑造的众多富有特色的人物 ,最成功的就是集矛盾、复杂、多面于一体的核心人物———思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嘉 现实主义性格特征 《飘》
下载PDF
评价意义的转换与小说人物形象的翻译效果——以《飘》两个译本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夏云 李德凤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47,共4页
译者在小说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阐释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价值判断,译者评价的语言介入,为我们分析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传递效果提供了语言实证的选择资源。对小说《飘》译本的研究表明,评价意义的转换造成... 译者在小说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阐释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价值判断,译者评价的语言介入,为我们分析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传递效果提供了语言实证的选择资源。对小说《飘》译本的研究表明,评价意义的转换造成了主人公形象传递效果的不同,这既是不同译者与隐含作者对话与交流的结果,同时也受到读者期待与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意义 人物形象 小说翻译 《飘》
原文传递
从文化交流的宏观角度研究翻译——《飘》的译本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庆华 王昱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3-57,共5页
翻译不光是语际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现象。在翻译研究当中,作用于翻译过程的文化因素应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影响傅东华先生翻译《飘》的几个宏观文化因素做一个初步探讨,认为评判一部译作应从微观与宏观、历史与现实... 翻译不光是语际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现象。在翻译研究当中,作用于翻译过程的文化因素应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影响傅东华先生翻译《飘》的几个宏观文化因素做一个初步探讨,认为评判一部译作应从微观与宏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评价一部译作在一定时期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交流 《飘》
原文传递
《飘》中思嘉丽的反叛精神浅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欣 《琼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旨在评述思嘉丽在文明更替中对旧文明、生存方式、婚姻观念的火辣反叛的成因和对其反叛精神探讨的意义。
关键词 《飘》 思嘉丽 反叛 文明
下载PDF
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圣稚 金鹏 《新余高专学报》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女性的勇敢和博爱的品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力的追求。其中女主人公斯佳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及其成因值得探究。
关键词 玛格丽特·米切尔 女性意识 《飘》 女性主义 斯佳丽
下载PDF
历史、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的复译——Gone with the Wind中译研究(1940-1990年) 被引量:7
9
作者 陆颖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84-92,共9页
本文根据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1940到1990年间Gone with theWind的中译为对象,着重研究三个中译本及首译后的曲解历史与重印风波,通过分析各现象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以寻求和证明语境在复译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复译 《飘》 语境 重写
下载PDF
一个反叛传统的孤傲灵魂——试析《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7
10
作者 华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8-90,共3页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这部作品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郝思嘉.奥哈拉。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许多心血,使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成为福斯特所说的"浑...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这部作品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郝思嘉.奥哈拉。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许多心血,使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成为福斯特所说的"浑实的人物"。这部作品可直译为"随风飘逝",它就是出自郝思嘉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像飓风一样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及她的旧梦也"随风飘逝"了。文章试图从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方面去阐述郝思嘉的反叛传统的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叛传统 孤傲灵魂 随风飘逝
下载PDF
试从宏观视角分析译作——傅东华之《飘》译本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倩梅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1-43,共3页
傅东华先生所译之《飘》是美国畅销小说GonewiththeWind的最早译本。长久以来 ,这部译著饱受译学界的非议。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视角 ,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傅译 ,找出该译作的宝贵之处 ,分析影响其成形的客观文化因素 ,并藉此对翻译批评标准... 傅东华先生所译之《飘》是美国畅销小说GonewiththeWind的最早译本。长久以来 ,这部译著饱受译学界的非议。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视角 ,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傅译 ,找出该译作的宝贵之处 ,分析影响其成形的客观文化因素 ,并藉此对翻译批评标准的现代新思路作一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东华 《飘》 小说翻译 文学翻译
下载PDF
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探究公共关系的实践经验
12
作者 肖红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文章通过解读电影《乱世佳人》的公关实践经验,帮助在校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参与公关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公关活动塑造个人形象的技巧。总结出公关活动策划要讲究实效、主题、方式和定位以及实践公关活动策划多样性的技巧,树立好的公关意识... 文章通过解读电影《乱世佳人》的公关实践经验,帮助在校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参与公关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公关活动塑造个人形象的技巧。总结出公关活动策划要讲究实效、主题、方式和定位以及实践公关活动策划多样性的技巧,树立好的公关意识。如何运用新媒体引导舆情,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小世界,走向宽广社交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世佳人》 大学生 公共关系实务
下载PDF
论《飘》中男性气概的嬗变
13
作者 姚刚 明文斐 《语文学刊》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飘》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塑造了一批具有骑士精神的南方绅士。南北战争的爆发让南方绅士的男性气概发生了嬗变。作品塑造了没落的“绅士”艾希礼,其男性气概从有到无;崛起的“恶棍”瑞德,其男性气概从无到有。艾希礼和瑞... 《飘》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塑造了一批具有骑士精神的南方绅士。南北战争的爆发让南方绅士的男性气概发生了嬗变。作品塑造了没落的“绅士”艾希礼,其男性气概从有到无;崛起的“恶棍”瑞德,其男性气概从无到有。艾希礼和瑞德二人男性气概的嬗变,映射了媚兰和思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地位的发展变化,客观上为美国南方女性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契机。通过描写南方绅士男性气概的嬗变,玛格丽特·米切尔对美国南方女性的独立意识进行了积极探讨。通过描写社会对理想男性气概的憧憬与期待,作品为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远景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 男性气概 瑞德 艾希礼
下载PDF
《红楼梦》与《飘》生命美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小龙 高建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红楼梦》与《飘》中人类的精神涅般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自恋行为,通常作为文学创作的问题出现;守望是对红尘世界人类精神的一种褒扬与肯定,常以正题出现。两部作品都对人类精神做出了超脱与皈依。
关键词 《红楼梦》 《飘》 生命美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祚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93-95,共3页
小说《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最经典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郝思嘉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魅力。因此,本文主要就小说《飘》的简介、小说《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魅力、对后世文学人物塑造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飘》 郝思嘉 形象魅力
下载PDF
《飘》之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红霞 孙勉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自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出版以来,作品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可谓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文中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作品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飘》 研究现状 地位
下载PDF
电影《乱世佳人》凝视理论三个层次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圣勤 何马楠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4-100,共7页
梳理了从古希腊"视觉至上"原则到萨特、拉康思想,再到穆拉维的电影"凝视理论"发展过程;以"凝视理论"分析影片《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从三个角度——多层凝视下斯嘉丽的反凝视,男性角色的边缘化和批判,... 梳理了从古希腊"视觉至上"原则到萨特、拉康思想,再到穆拉维的电影"凝视理论"发展过程;以"凝视理论"分析影片《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从三个角度——多层凝视下斯嘉丽的反凝视,男性角色的边缘化和批判,女性团结合作友谊重建等来构建,可知经典电影《乱世佳人》中反男性凝视甚至女性凝视的存在。电影体现了女性个性的解放,在困难面前男性的失语,女性的合作,也进一步鼓励女性打破凝视,寻找自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世佳人》 凝视理论 性别研究
下载PDF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魅力之阐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慧春 吴唯 徐茺蔚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年第6期32-34,60,共4页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前发表过的唯一小说。本文就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情感纠结、婚姻悲剧和女性意识等多方面进行阐释探讨,来解读该形象的神奇魅力。
关键词 乱世佳人 理想主义爱情观 现实主义婚姻观 女权主义者
下载PDF
Mona Baker叙事理论视角下傅东华《飘》译本的翻译重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燕青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59-161,共3页
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译者出于各种不同的考虑对原叙事进行更改、重构便成了必然。而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为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改原文本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时空... 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译者出于各种不同的考虑对原叙事进行更改、重构便成了必然。而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为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改原文本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时空建构、选择建构、标签建构和参与者重新定位四个方面,探析了傅东华《飘》译本在实现原叙事在中国语境中重构的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 叙事理论 重构 中国语境
下载PDF
《飘》中郝思嘉人物性格特征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菲菲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飘》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便畅销不衰,小说主人公郝思嘉在艰难的生活历程中所表现出的爱情观,所实现的社会角色转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她以丰满、多元、矛盾、复杂而又立体的鲜明性格形象吸引着无数读者。
关键词 《飘》 郝思嘉 爱情观 社会角色 自我意识觉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