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六堡茶金花形成的因子 被引量:24
1
作者 农艳芳 韦全辉 +1 位作者 何志强 冯文珍 《中国茶叶加工》 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
六堡茶属于篓装后发酵黑茶,具有红、浓、陈、醇品质四绝,优者有槟榔香味,间有"金花"。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湿热条件及微生物的作用,共同促进了六堡茶独特的品质。一般蒸压成较大规格的篓装,蒸压紧密,蒸压前茶叶... 六堡茶属于篓装后发酵黑茶,具有红、浓、陈、醇品质四绝,优者有槟榔香味,间有"金花"。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湿热条件及微生物的作用,共同促进了六堡茶独特的品质。一般蒸压成较大规格的篓装,蒸压紧密,蒸压前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6%~18%,蒸压形成后存放环境温度控制在25±2℃,湿度78%~82%,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6%~20%,茶叶温度30±2℃,较易发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金花 微生物 篓装规格 含水量 温湿度 紧密度
下载PDF
黑茶金花体外抗氧化及降血脂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党旭辉 周秦羽 +6 位作者 刘梦圆 甘汉文 张犇 刘锦 李敏 覃丽 肖文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927-7933,共7页
目的探究黑毛茶、金花黑茶、去花茶底和纯金花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脂活性差异。方法以黑毛茶为原料,采用传统黑茶发花工艺制成金花黑茶,分离金花后获得黑毛茶、金花黑茶、去花茶底和纯金花4个样品,分析其主要品质成分... 目的探究黑毛茶、金花黑茶、去花茶底和纯金花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脂活性差异。方法以黑毛茶为原料,采用传统黑茶发花工艺制成金花黑茶,分离金花后获得黑毛茶、金花黑茶、去花茶底和纯金花4个样品,分析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及降血脂活性差异。结果相比黑毛茶、金花黑茶和去花茶底,纯金花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黄酮类物质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茶多酚含量表现为黑毛茶>去花茶底>金花黑茶>纯金花;各样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亚硝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表现为黑毛茶>去花茶底>金花黑茶>纯金花,去花茶底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同时通过分析4个样品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激活能力及对胆固醇酯酶的抑制能力发现,去花茶底的体外降血脂效果最佳,其次是金花黑茶(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多酚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黄酮总量与DPPH自由基、亚硝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胰脂肪酶激活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金花黑茶发花产物中的抗氧化及降血脂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去花茶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发花工艺 金花 抗氧化活性 降血脂活性
下载PDF
陕西区域茯砖茶中“金花”含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严烨 邹力 +3 位作者 舒静 唐欣 樊成 雷兰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9-243,248,共6页
为了研究陕西省区域内茯砖茶中"金花"含量分布情况,采用国标方法 GB 4789.15-2016的第一法对FZC-1~FZC-50共50份茯砖茶中"金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茶叶品种基质上的冠突散囊菌在同一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不... 为了研究陕西省区域内茯砖茶中"金花"含量分布情况,采用国标方法 GB 4789.15-2016的第一法对FZC-1~FZC-50共50份茯砖茶中"金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茶叶品种基质上的冠突散囊菌在同一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不同,增殖方式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菌落呈现黄色、暗黄色、褐色或淡黄色。"金花"含量最高的为FZC-35,350×10~4CFU/g;含量最低的为FZC-2和FZC-4,均为20×10~4CFU/g。有48份茯砖茶"金花"含量均符合GB/T9833.3-2013《紧压茶第三部分:茯砖茶》中对冠突散囊菌含量的最低要求(20×10~4CFU/g); 44份茯砖茶"金花"含量符合DBS61/0006-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泾阳茯砖茶》中对冠突散囊菌含量的最低要求(30×10~4CFU/g)。研究表明,陕西省区域内不同品种茯砖茶中"金花"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囊菌 金花 陕西区域
下载PDF
β-微管蛋白联合ITS序列在金花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余烨颖 赵以桥 +2 位作者 曾昱龙 徐冉 胥伟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5-261,共7页
“金花”是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在砖茶内部经“发花”工艺形成的黄色闭囊壳,“金花”菌原为茯砖茶所特有的一种真菌。目前对于金花菌群的分离鉴定多是通过形态学特征或ITS序列等方法,其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课题组通过β-微管... “金花”是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在砖茶内部经“发花”工艺形成的黄色闭囊壳,“金花”菌原为茯砖茶所特有的一种真菌。目前对于金花菌群的分离鉴定多是通过形态学特征或ITS序列等方法,其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课题组通过β-微管蛋白联合ITS序列对来源于茯砖茶和普洱茶的“金花菌”进行了生物学地位的鉴定。根据分离菌株的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的观察、ITS序列和β-微管蛋白基因(BenA)的测序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结果表明:单纯通过ITS序列比对,会产生多种鉴定结果,而通过β-微管蛋白基因(BenA)序列可弥补ITS序列在曲霉属真菌种间鉴定的不足,两者结合可很好地对曲霉属真菌进行种间鉴定。此研究结果可为“金花菌”分离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 冠突曲霉 ITS β-微管蛋白基因(BenA)
下载PDF
洋金花生物碱提取研究
5
作者 娄贝贝 刘琼敏 +2 位作者 李欣欣 成先艳 杨再昌 《药物资讯》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两种提取方法对洋金花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提取率的影响、比较生物碱在洋金花果皮和籽粒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洋金花中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比较生物碱在籽粒和壳中的浓度做定性分析;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对洋... 目的:研究两种提取方法对洋金花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提取率的影响、比较生物碱在洋金花果皮和籽粒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洋金花中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比较生物碱在籽粒和壳中的浓度做定性分析;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对洋金花中生物碱做分离纯化。结果:洋金花籽粒中生物碱含量大于壳中生物碱含量,且壳中生物碱含量极少(<0.5%);洋金花籽粒中总生物碱提取率回流法为3.3%,微波提取法为1.4%;结论:洋金花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籽粒中;回流法提取洋金花籽粒中生物碱,操作简单、溶剂用量少、条件温和、总生物碱提取率较高,综合各方面考虑,回流法提取洋金花生物碱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总生物碱 回流法 微波提取法 柱层析
下载PDF
“金花”菌与茯砖茶品质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作易 秦京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79-82,共4页
在复杂营养成分或简单营养成分培养基上培养的“金花”菌——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菌丝体均富含各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该菌在多种培养基上分泌褐色色素和散发浓郁香气,对增进茯砖茶品质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品质 茶叶 氨基酸
下载PDF
茯砖茶中金花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吕嘉枥 杨柳青 孟雁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6-322,共7页
茯砖茶由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属于我国特有的黑茶,其风味独特,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我国茯砖茶的主要产区有陕西、湖南、浙江、贵州等,不同产区茯砖茶中均有大量金花菌群的存在,但地域环境可影响茯砖茶金花菌群的组成,而金花菌群及... 茯砖茶由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属于我国特有的黑茶,其风味独特,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我国茯砖茶的主要产区有陕西、湖南、浙江、贵州等,不同产区茯砖茶中均有大量金花菌群的存在,但地域环境可影响茯砖茶金花菌群的组成,而金花菌群及其组成又与茯砖茶品质风味和功能活性息息相关,金花菌的数量也是茯砖茶品质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对于金花菌群的分类鉴定大多是通过形态学或转录间隔区序列或18S rDNA等单一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种属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只通过某一种鉴定方法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茯砖茶中金花菌群的鉴定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从而影响茯砖茶地标性产品的评判。本文对茯砖茶中优势菌群的研究现状、金花菌的分类鉴定现状进行综述,为茯砖茶中金花菌的鉴定、金花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茯砖茶的标准化生产方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散囊菌属 曲霉属
下载PDF
茯砖茶“金花”菌对营养成分的利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作易 秦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1期36-40,共5页
茯砖茶“金花”菌—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能利用多种氮源,无机态氮利于孢子萌发,其次为酰胺态和氨基态,尿素最差。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利用单糖能力比利用双糖或多糖能力强,在双糖和多糖中只能利用麦芽糖和蔗糖。在10种维生素中,维生素C(... 茯砖茶“金花”菌—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能利用多种氮源,无机态氮利于孢子萌发,其次为酰胺态和氨基态,尿素最差。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利用单糖能力比利用双糖或多糖能力强,在双糖和多糖中只能利用麦芽糖和蔗糖。在10种维生素中,维生素C(VC)和肌醇对该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用作。Mn和Zn两种微量元素在5μg/ml和10μg/ml两种浓度下的菌丝干重极显著地大于对照,Ag和Cd则完全抑制该菌萌发生长,其他微量元素无明显作用。五种激素和四种碱基在0.1ppm,1ppm,10ppm和20ppm(30ppm)四种浓度下对菌丝干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在M40Y培养基菌丝生长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金花茶天然抗氧化五谷代餐粉加工工艺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文雄 麦晓怡 +2 位作者 张宇翠 黄琪 王颖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87-91,共5页
以金花茶粉、燕麦粉、荞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枣粉、木糖醇为辅料研制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金花茶天然抗氧化五谷代餐粉的配方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配方进行重复试验验证,并用效应计算法计算得出配方的... 以金花茶粉、燕麦粉、荞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枣粉、木糖醇为辅料研制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金花茶天然抗氧化五谷代餐粉的配方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配方进行重复试验验证,并用效应计算法计算得出配方的理论值为83.240,试验值为80.880,与理论值的偏差为2.360。试验标准偏差为0.2775,方差为0.077。结果表明,金花茶天然抗氧化五谷代餐粉的最佳配方是金花茶粉0.2 g(0.76%)、燕麦粉5 g(19.08%)、荞麦粉5 g(19.08%)、红枣粉10 g(38.17%)、木糖醇6 g(22.91%),所得配方产品口感品质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抗氧化活性 代餐粉 正交试验法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菌培养基配方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国庆 谭玉梅 +4 位作者 王亚萍 黄永会 任锡毅 刘永翔 刘作易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2期27-32,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冠突曲霉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子囊孢子浓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氯化钠浓度、接种量分别是10 ml、5%、240μl。使用Design expert 8中的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试验设计,采用响...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冠突曲霉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子囊孢子浓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氯化钠浓度、接种量分别是10 ml、5%、240μl。使用Design expert 8中的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是在10 g麸皮的基础上,添加Na Cl 6.13%(0.613 g),9.79 m L无菌水,接种246.48μl浓度为108个/ml"金花"菌孢子悬液,28℃条件下,培养7 d,发酵物浸泡过滤处理得孢子含量达3.51×10~7个/m L。优化后仅用简单、经济的麸皮培养基就能快速培养得到高浓度的金花菌孢子,这些孢子按需求洗脱稀释后即可用于人工接种,这促进了金花菌人工接种发花的普及,同时为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冠突曲霉 响应面法 发酵剂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LJSC.2001对不同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密 俞梦瑶 +3 位作者 禹利君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06-115,共10页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LJSC.2001对不同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以冠突散囊菌LJSC.2001菌株对湖南安化代表性厂家提供的槠叶齐、云台大叶、桃源大叶黑毛茶原料进行散茶发花,运用感官审评、常规理化成分检测、儿茶素组分高...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LJSC.2001对不同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以冠突散囊菌LJSC.2001菌株对湖南安化代表性厂家提供的槠叶齐、云台大叶、桃源大叶黑毛茶原料进行散茶发花,运用感官审评、常规理化成分检测、儿茶素组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滋味、香气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黑毛茶经冠突散囊菌LJSC.2001发花后,干茶色泽加深、金花满披,汤色变深,菌香浓郁,滋味醇和、醇厚,叶底柔软;白沙溪的黑毛茶原料发花后菌花香浓郁,还保留明显的松烟香;滋味品质成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儿茶素总量、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云台山和云上的云台大叶黑毛茶发花后儿茶素下降最为显著。挥发性成分分析发现,发花后酯类、醛类增多;不同黑毛茶发花后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水杨酸甲酯、(E,E)-2,4-庚二烯醛等相对含量较高;多元统计分析发现黑毛茶原料与金花散茶的挥发性成分明显差异,共有19种特征性挥发成分,其中水杨酸甲酯、(E,E)-2,4-庚二烯醛、(E)-芳樟醇3,7-氧化物、(E)-呋喃氧化芳樟、苯乙酮和(E)-2-,(Z)-6-壬二烯醛、(E)-2-己烯醛、(E,E)-3,5-辛二烯-2-酮和正十三烷9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含量发花后明显上升,综合形成了金花散茶的菌花香。由此可知,冠突散囊菌LJSC.2001发花能使不同黑毛茶品质滋味更加醇和、醇厚,菌花香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LJSC.2001 黑毛茶 金花散茶 发花品质
下载PDF
微型茯砖茶加工及“金花”菌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亚 黄亚亚 +3 位作者 韩卓潇 梁艳 纪晓明 胡歆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22,共7页
茯砖茶历史悠久,外型大多为砖型、体积大,携带及饮用较为不便。通过自然发花,研制出质量在10g以下,表面及内部均发花较好的微型茯砖茶,并对"金花"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含水量30%~32%、模具填充量(7.5~8.0)g... 茯砖茶历史悠久,外型大多为砖型、体积大,携带及饮用较为不便。通过自然发花,研制出质量在10g以下,表面及内部均发花较好的微型茯砖茶,并对"金花"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含水量30%~32%、模具填充量(7.5~8.0)g/孔、定型时间(15~20)min、灭菌温度(105~110)℃、灭菌时间(3~4)min、发花温度28℃、发花湿度50%、2℃/d逐渐升温干燥的方法获得微型茯砖茶品质较好,茶砖平整、金花茂盛均匀、颗粒饱满,汤色红浓明亮,菌花香纯正、高长,滋味醇厚、回味甘爽,叶底明亮匀齐。经菌落特征和显微结构(有性型和无性型)初步判断微型茯砖茶与传统茯砖茶的"金花"菌实属同一种微生物——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茯砖茶 加工 “金花”菌 发花 冠突散囊菌 鉴定
原文传递
奥斯卡与商业化追逐中的中国大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剑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0-22,31,共4页
中国大片忽视了影片的伦理色彩、人文精神、思想深度,华丽的形式与苍白内容形成了巨大反差,奥斯卡情结、商业化追求和编剧的弱化是导致中国大片如此状况的原因;影片《英雄》摄取了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暴力成为影片的突出场景时却难觅人... 中国大片忽视了影片的伦理色彩、人文精神、思想深度,华丽的形式与苍白内容形成了巨大反差,奥斯卡情结、商业化追求和编剧的弱化是导致中国大片如此状况的原因;影片《英雄》摄取了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暴力成为影片的突出场景时却难觅人性人文精神,它混淆了秦王统一霸业与人民和平愿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刺秦”历史观;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应该是诗、画、情、思的有机结合,而《十面埋伏》中的爱情恰恰缺乏人性的高贵和情感的深刻;过于强调娱乐性,过于追求风格的华丽与美艳,过度强调感官冲击力,导致《无极》忽略了对善良心灵的建构与升华,丢失了大片语义骨架之精深,没能成就大片的艺术精神境界;作为本土电影,《夜宴》“中国味道”甚淡,“东洋风味的汉文化表达”让观者有种找不到北的诧异,而对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隔膜和把握上的失控,限定了《夜宴》艺术品格的高度,商业票房意识的无限张扬,终使影片沦入整体空洞和庸俗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将精力财力都置于形式的豪奢、场面的恢弘、色彩的绚烂上,却缺乏对于剧本的精心构思,从剧情构思、人物性格到细节台词等,都采取从《雷雨》中“拿来”的拷贝方式,缺乏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票房 传统文化 《英雄》 《十面埋伏》 《无极》 《夜宴》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快速检测茯砖茶中“金花菌”数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嘉枥 孟雁南 +1 位作者 史朝烨 罗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0-226,156,共8页
"金花菌"的数量是评价茯砖茶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茯砖茶中"金花菌"的数量,本研究利用茯砖茶中的"金花菌"颗粒较大,颜色为金黄色,清晰可辨,与其它杂菌和茶基质差异较大的特性,设计出了... "金花菌"的数量是评价茯砖茶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茯砖茶中"金花菌"的数量,本研究利用茯砖茶中的"金花菌"颗粒较大,颜色为金黄色,清晰可辨,与其它杂菌和茶基质差异较大的特性,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快速检测茯砖茶中"金花菌"数量的方法,首先对茯砖茶进行任意面切割,并利用高分辨率拍照设备获取茶切割面图像,然后利用Image Pro Plus软件中的图像处理系统对茶切割面图像进行处理,之后采用自动计数系统对茯砖茶中"金花菌"的数量进行统计,并以人工直接计数结果为参考,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与人工直接计数法无显著差异,检测结果可靠。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茯砖茶中的"金花菌"数量,从而达到在线快速准确地评价茯砖茶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数量检测 图像处理 自动计数
下载PDF
青刺尖“金花菌”发酵茶的降血脂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刚 杨妍 +3 位作者 胡婷婷 邓钱江 张晓喻 黎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研究青刺尖茶经"金花菌"发酵后,其降血脂效果的变化。以普通饲料饲养小鼠作空白对照,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小鼠,再随机分成模型组、青刺尖"金花菌"发酵茶三个剂量处理组(2、6、9 g/kg)、青刺尖干茶组和血... 研究青刺尖茶经"金花菌"发酵后,其降血脂效果的变化。以普通饲料饲养小鼠作空白对照,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小鼠,再随机分成模型组、青刺尖"金花菌"发酵茶三个剂量处理组(2、6、9 g/kg)、青刺尖干茶组和血脂康组(3 g/kg)。各组分别连续灌胃处理28 d,心脏取血分离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计算肝脏指数,并制作肝脏病理切片。与模型组比较,发酵茶三个剂量处理组的TC、TG、LDL-C及中剂量组的Apo-B/Apo-AI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发酵茶三个剂量组的HDL-C和肝脏指数,高剂量组的TC、中高剂量组的TG和LDL-C,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同时抑制了各处理组HDL-C的过度增加。与未发酵的青刺尖茶组比较,中、低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量较小,而低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青刺尖茶经"金花菌"发酵后,能有效控制高血脂症小鼠体重的增加,更显著地降低或抑制高血脂症小鼠的各项生化指标,显现更优的降脂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尖茶 金花菌 发酵 降血脂
下载PDF
旅游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创新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为例
16
作者 陈心雨 刘爽 《湖南包装》 2024年第5期161-163,共3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金花茶为对象,开发广西康养旅游,研究旅游文创产品。以金花茶产品开发现状为背景阐述金花茶对于防城港市的独特意义以及相关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金花茶产品包装的主要特征。通过其他案例分析,解剖防城...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金花茶为对象,开发广西康养旅游,研究旅游文创产品。以金花茶产品开发现状为背景阐述金花茶对于防城港市的独特意义以及相关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金花茶产品包装的主要特征。通过其他案例分析,解剖防城港市金花茶人文内涵、功能倾向、受众人群等,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及包装。塑造金花茶独有的旅游资源特色,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金花茶,购买金花茶相关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金花茶 旅游文创 产品包装
下载PDF
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品质、抗氧化性比较及“金花”菌形态特征分析
17
作者 马荣蓉 冉莉莎 +4 位作者 屈丽池 谢念祠 丁梦梅 朱洺志 王坤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2-279,共8页
本研究以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抗氧化活性及“金花”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 本研究以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抗氧化活性及“金花”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贵州茯砖茶游离氨基酸、总儿茶素含量最高(9.03、63.12 mg/g)。浙江茯砖茶茶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132.93、8.63 mg/g)。滋味属性显示湖南茯砖苦味最强,陕西茯砖茶涩味最强,浙江茯砖茶苦味回味和咸味最强,贵州茯砖茶鲜味和丰富度最强。不同茯砖茶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其中湖北和浙江茯砖茶抗氧化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茯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滋味属性显著正相关(P<0.05),茶多酚对茯砖茶的抗氧化活性有贡献。5株“金花”菌在相同培养基上形态差异相对较小,湖南菌株生长速度快于其它菌株。本研究对解析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化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不同产地 品质特征 抗氧化活性 金花菌形态
下载PDF
金花藏茶多糖纯化前后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抗氧化性比较
18
作者 郭怡 夏陈 +5 位作者 邓俊琳 陈建 康继 施刘刚 刘刚 余鳗游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209,共9页
为深入研究金花藏茶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其抗氧化能力,更好开发功能性产品,以金花藏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并使用α-淀粉酶、糖化酶和Sevage法去除粗多糖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得到纯化多糖。对茶多糖纯化前后的化学组成和... 为深入研究金花藏茶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其抗氧化能力,更好开发功能性产品,以金花藏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并使用α-淀粉酶、糖化酶和Sevage法去除粗多糖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得到纯化多糖。对茶多糖纯化前后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比较,并通过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实验3种方法评价两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化后多糖的分子质量显著降低了1.87ku,糖醛酸含量显著提高了5.83%;但纯化前后多糖在单糖组成和化学结构方面无显著改变。与纯化多糖相比,粗多糖在清除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比纯多糖高28.15μg/m L和87.6μg/m L,但纯化前后茶多糖的铁离子还原力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虽然纯化后的多糖在某些方面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潜力,但粗多糖提取制备简单便捷,抗氧化活性更佳,有成为功能性食品与药物的潜力。该结果为金花藏茶多糖的生理功能研究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藏茶 茶多糖 提取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茯砖茶金花发酵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霞 刘永翔 +3 位作者 黄永会 任锡毅 邹晓 谭玉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对茯砖茶金花发酵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为茯砖茶的工艺改良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发酵剂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人工接种金花菌发酵剂配方。【结果】茯砖茶金花发酵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10 g黑... 【目的】对茯砖茶金花发酵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为茯砖茶的工艺改良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发酵剂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人工接种金花菌发酵剂配方。【结果】茯砖茶金花发酵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10 g黑毛茶为基质,添加含水量31.96%、蔗糖含量2.98%、接种量321.92μL,28℃条件下,该条件下培养10 d的产孢量达27.36×107个/g。【结论】优化的工艺参数经济可行,孢子产量更高及发花品质较好,更加适宜进行工厂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发酵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中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度的研究——以南京江宁区“五朵金花”旅游村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颖 陈妙璇 +1 位作者 孙亚云 刘庆友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宁区"五朵金花"旅游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意愿和利益分享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宁区"五朵金花"旅游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意愿和利益分享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表明:近82%的居民有参与意愿,参与旅游后家庭年收入平均增长43.45%,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烈,总体均值达4.2。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江宁区"五朵金花"旅游村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乡村旅游 “五朵金花”旅游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