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李佩甫创作思想的嬗变——以《金屋》和《城的灯》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涵华 《殷都学刊》 2005年第1期89-91,共3页
本文以《金屋》和《城的灯》为例,着重从城乡两元对立中的情感与价值取向、对罪恶之源的思考与追索、对人类精神救赎之路的探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南作家李佩甫近几年创作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指出这一演变对作家自身和推进中原地区现代... 本文以《金屋》和《城的灯》为例,着重从城乡两元对立中的情感与价值取向、对罪恶之源的思考与追索、对人类精神救赎之路的探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南作家李佩甫近几年创作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指出这一演变对作家自身和推进中原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佩甫 《金屋》 《城的灯》
下载PDF
金氏住宅
2
作者 罗恩.维特 莎拉.怀特 +1 位作者 童彤 范凌 《时代建筑》 201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文章介绍了金氏住宅的改造,设计围绕一个展开的简单棱柱体组织,以之为核心将4个不同时期建造的部分联系在一起,形成复合的、全新的建筑形和空间分隔,体现出远超各部分单纯叠加的相互关系的整体一致性。
关键词 罗恩·维特 莎拉·怀特 木盒子 金氏住宅
下载PDF
“君主镜鉴”还是“修养小说”?——从体裁史角度看维兰德小说《金镜》对《赵氏孤儿》的接受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深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18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在当时欧洲知识文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18世纪德语文学作品当中,接受并化用"赵孤"题材的一个例子,是克里斯托弗·马丁·维兰德的小说《金镜》。本文试图从维兰德... 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18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在当时欧洲知识文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18世纪德语文学作品当中,接受并化用"赵孤"题材的一个例子,是克里斯托弗·马丁·维兰德的小说《金镜》。本文试图从维兰德小说的文学形式入手,从体裁史角度考查《金镜》中"梯方成长故事"所体现的"君主镜鉴"与"修养小说"两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并发掘这两种体裁传统在"梯方成长故事"中此消彼长的张力关系,以及由此折射出的18世纪下半叶德国文学的个体化与市民化倾向;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赵孤"题材在"梯方成长故事"中与以上两种文学体裁传统的具体结合方式,为研究维兰德对于《赵氏孤儿》的接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兰德 《金镜》 《赵氏孤儿》 君主镜鉴 修养小说 体裁史
原文传递
浅论《金瓶梅》中的婢女形象
4
作者 韩洪波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4-66,共3页
《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婢女形象,根据她们的言行及与主人的关系可分为谄媚型、乖巧型、不识时务型、为虎作伥型、有限抗争型等。她们的性格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如自身社会地位的低下、经济上对主人的依附性、封建文化的影响、社会主要矛... 《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婢女形象,根据她们的言行及与主人的关系可分为谄媚型、乖巧型、不识时务型、为虎作伥型、有限抗争型等。她们的性格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如自身社会地位的低下、经济上对主人的依附性、封建文化的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等。此外,婢女形象在小说中还有着较为重要的艺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婢女形象 艺术功能
下载PDF
凋落于深渊中的“女人花”——曹七巧与灯芯形象论析
5
作者 赵青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0,共7页
上个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其经典之作《金锁记》中,以一种全角叙事的方式刻画了曹七巧这一悲剧性的"寡妇"形象。无独有偶,21世纪的新生代作家许开祯在其著名长篇小说《深宅活寡》里,也用全角叙事的方式塑造了灯芯这一复杂立体... 上个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其经典之作《金锁记》中,以一种全角叙事的方式刻画了曹七巧这一悲剧性的"寡妇"形象。无独有偶,21世纪的新生代作家许开祯在其著名长篇小说《深宅活寡》里,也用全角叙事的方式塑造了灯芯这一复杂立体的"寡妇"形象。七巧和灯芯,可谓是不同时空下凋落于同境深渊中的两朵"女人花",有着值得探究的共性,也有着让人瞩目的异彩。不平等的悲剧婚姻,虚幻的爱情,对金钱、权力的掌控欲等等,都让她们渐渐褪去了鲜润的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锁记》 曹七巧 《深宅活寡》 灯芯 深渊 欲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