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3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 被引量:481
1
作者 毛景文 谢桂青 +3 位作者 郭春丽 袁顺达 程彦博 陈毓川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0-526,共17页
以广泛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精测数据为基础,总结提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出现于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中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晚三叠世矿化组合为钨锡铌钽;中晚侏罗世的... 以广泛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精测数据为基础,总结提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出现于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中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晚三叠世矿化组合为钨锡铌钽;中晚侏罗世的矿化组合进一步分为170-160Ma斑岩-矽卡岩铜矿和160-150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白垩纪矿化虽然持续了54Ma,但主要峰期在100-90Ma,主要矿化组合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和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多金属矿床。晚三叠世钨锡铌钽矿化成因上与过铝质二云母花岗岩有关,是华北、华南和印支三大板块后碰撞过程的成岩成矿响应。在180Ma左右Izanagi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于170-160Ma期间可能由于俯冲板片局部多处撕裂而形成Ⅰ型或埃达克质岩石和有关的的斑岩铜矿,紧接着在南岭地区于160-150Ma期间俯冲板块开天窗,软流圈物质直接涌入上地壳,形成了一种壳幔混合型高分异花岗质岩石及其钨锡多金属矿床。在135Ma左右由于俯冲板块改变了运动方向,由斜向俯冲调整到几乎平行大陆边缘沿NE方向走滑,造成大陆岩石圈大面积伸展而形成了大量白垩纪断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和花岗质岩浆侵位及其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化系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系统和热液型铀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锡多金属矿 斑岩铜矿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多阶段成矿 中生代 构造演化与成矿 华南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中金成矿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2
2
作者 刘继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3-138,共16页
在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床之间密切的空间关系业已得到公认,但在形成时间和成因关系以及物质来源诸问题上则争论颇大。本文剖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混乱缘由,进而认为:韧性剪切带中既可存在韧性剪切期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化,又可存... 在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床之间密切的空间关系业已得到公认,但在形成时间和成因关系以及物质来源诸问题上则争论颇大。本文剖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混乱缘由,进而认为:韧性剪切带中既可存在韧性剪切期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化,又可存在韧性剪切期后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化;既可有深部成矿物质来源,又可有浅部表层成矿物质来源,实际上为典型的多因复成金矿床。因此建议将其称之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金矿床 成矿作用 物质来源
下载PDF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长明 邓军 张寿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通过对该区花山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上表明岩体中Au、Ag、Pb、Cu、Ba元素与金矿床微量... 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通过对该区花山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上表明岩体中Au、Ag、Pb、Cu、Ba元素与金矿床微量元素相关性趋于一致;(2)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花岗岩和蚀变岩具有相似的右倾配分曲线的特征;(3)在流体包裹体的ω(Na^+)-ω(K^+)-ω(Ca^2+ +Mg^2+)成分三角图上表明金成矿流体和岩浆热液具亲缘关系;(4)岩体线性构造控制了花山地区构造蚀变岩型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5)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花山花岗岩的成岩时间集中于81~159Ma;(6)S、H、O、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花岗岩 金矿化 熊耳山 河南
下载PDF
豫西小秦岭金矿区的一组^(40)Ar/^(39)Ar定年数据 被引量:63
4
作者 徐启东 钟增球 +2 位作者 周汉文 杨发城 唐学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本文提供了一组小秦岭金矿区的^(40)Ar/^(39)Ar定年数据。根据地质体的形成温度和被测定矿物封闭温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各个年龄的地质含义。认为东闯钾长花岗岩墙和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分别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主要金矿化发生在文峪... 本文提供了一组小秦岭金矿区的^(40)Ar/^(39)Ar定年数据。根据地质体的形成温度和被测定矿物封闭温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各个年龄的地质含义。认为东闯钾长花岗岩墙和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分别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主要金矿化发生在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已固结之后(132Ma)。自1.3Ga以来,本区遭受过的区域性热事件温度不会超过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化 氩40 氩39 定年数据
下载PDF
与剪切带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被引量:60
5
作者 王义天 毛景文 +1 位作者 李晓峰 杨富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93-400,共8页
与剪切带相关的金矿床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 ,并往往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剪切带如同一个黄金的“天然生产车间” ,其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深部和围岩 ,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 ,主要为C O H体系... 与剪切带相关的金矿床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 ,并往往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剪切带如同一个黄金的“天然生产车间” ,其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深部和围岩 ,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 ,主要为C O H体系。剪切带内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元素的沉淀。“断层阀”模式和三阶段模式是目前理解该类金矿床成矿机制的重要认识。在剪切带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 ,构造叠加和区域构造体制转换导致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和复杂性 ,使成矿作用规模不断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构造叠加 成矿元素 成矿流体 金成矿作用 成矿机制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与金成矿关系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卫星 邓军 +3 位作者 龚庆杰 韩志伟 吴发富 张改侠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豫西地区是中国仅次于胶东地区的第二大产金基地,而熊耳山地区则是豫西重要的黄金成矿带之一。研究区内燕山期五丈山、花山、合峪三大花岗岩体与区内金的成矿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三大岩体与金矿分布、成矿时间、物质来源等方面... 豫西地区是中国仅次于胶东地区的第二大产金基地,而熊耳山地区则是豫西重要的黄金成矿带之一。研究区内燕山期五丈山、花山、合峪三大花岗岩体与区内金的成矿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三大岩体与金矿分布、成矿时间、物质来源等方面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成生关系。研究认为: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与区内众多金矿床(点)显示出同空间的分布关系;岩体和金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成矿与成岩在同阶段或稍晚于成岩阶段;在岩体和矿床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氧同位素特征方面,显示出金成矿与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的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熊耳山 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 金成矿
下载PDF
黔东南金矿形成时代的确定兼论湘黔加里东金矿带 被引量:54
7
作者 朱笑青 王甘露 +2 位作者 卢焕章 吴学益 陈文益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92-1099,共8页
黔东南金矿是赋存在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变质岩的原岩是一套火山-沉积岩,由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多具清楚的条纹韵律结构,反映了一种浊流沉积的环境。石英脉的产出受背斜构造和剪切断裂控制,有整合层间脉... 黔东南金矿是赋存在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变质岩的原岩是一套火山-沉积岩,由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多具清楚的条纹韵律结构,反映了一种浊流沉积的环境。石英脉的产出受背斜构造和剪切断裂控制,有整合层间脉与断裂破碎带充填脉两种类型。石英脉的组成比较简单,除石英外,主要是硫化物类矿物及捕获的围岩成分。通过对5个矿点的石英中包裹体的Rb-Sr同位素测定和等时线法定年,确定其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与比邻的湘西同类型金矿的形成时代一致。根据赋矿地层岩性、地质演化历史与构造环境的比较,圈划出了一个湘黔加里东金矿带,对今后的找矿工作会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黔东南 加里东 成矿时代
下载PDF
豫西花山花岗岩岩浆热液的性质及与金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46
8
作者 范宏瑞 谢奕汉 王英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燕山期花山花岗岩基由万村、蒿坪和金山庙三大岩体组成。各期岩体中含有丰富的流体包裹体,其类型和组分明显受岩体的侵入先后影响。岩浆热液演化的温度是递减的,热液性质以低盐度(6.8~10.3 wt%NaCl)、高CO_2和H_2O含量为特征,并与产... 燕山期花山花岗岩基由万村、蒿坪和金山庙三大岩体组成。各期岩体中含有丰富的流体包裹体,其类型和组分明显受岩体的侵入先后影响。岩浆热液演化的温度是递减的,热液性质以低盐度(6.8~10.3 wt%NaCl)、高CO_2和H_2O含量为特征,并与产在岩体周围及断裂带中的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相类似,而和本区区域变质热液有显著不同,反映出岩浆热液和金成矿热液属同一演化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流体包矿 热液 成矿
下载PDF
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and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i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Eastern China 被引量:46
9
作者 翟明国 杨进辉 刘文军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8期758-768,共11页
The Jiaodong Peninsula is the largest repository of gold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in history. It covers less than 0.2% of China's territory, but production of gold accounts for about one fourth of the whol... The Jiaodong Peninsula is the largest repository of gold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in history. It covers less than 0.2% of China's territory, but production of gold accounts for about one fourth of the whole country. Thus, the Jiaodong Peninsula is a typical area or case of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and a large clusters of mineral deposits in China.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in large scale, high reserve and short mineralizing stage. In this study, we suggest that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is as same as that of North China Block, the gold deposits are hosted by Archean metamorphic rocks or Mesozoic granites, and the ag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121.6 to 122.7 Ma. Gold and related ore-forming materials are derived from multisources, i.e. Archean metamorphic rocks, granites and intermediate-mafic dikes, especially, intermediate-mafic dikes and calc-alkaline granites. The metallogenic geodynamic process is constrained by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eastern North China Block during Late Mesozoic, and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tle and crust as the boundary plates are playing role on the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of the 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ag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ectonic setting
原文传递
胶东-朝鲜半岛中生代金成矿作用 被引量:45
10
作者 范宏瑞 冯凯 +2 位作者 李兴辉 胡芳芳 杨奎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25-3238,共14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与朝鲜半岛相接,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胶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内皆产出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胶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床(点)近200处,其中三山岛、焦家、新城、玲珑等为世界级金... 华北克拉通东部与朝鲜半岛相接,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胶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内皆产出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胶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床(点)近200处,其中三山岛、焦家、新城、玲珑等为世界级金矿,它们为石英脉型和受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成矿时间主要集中在~120Ma,说明金成矿作用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在同一成矿背景下和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下完成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幔源岩浆以及幔源岩浆与地壳相互作用产生的地质流体,就位环境与地壳/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强烈伸展构造变形有关,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与我国辽东相邻的朝鲜半岛北部平安北道等地金矿储量较大,成矿类型与特征辽东五龙金矿类似,为石英脉型矿化,也可能为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破坏相关的金矿床;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金(银)矿床分成侏罗纪中温热液型和白垩纪浅成低温热液型两类,其中侏罗纪热液脉状金矿成矿特征虽与胶东金矿类似,但成矿时代(峰期~160Ma)有显著差异。而白垩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化主要发生在100~70Ma,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为典型的环太平洋斑岩-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贱金属成矿系列。胶东和朝鲜半岛金矿床类型、特征及成矿时间的异同,与区域中生代地质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中生代 成矿作用 胶东半岛 朝鲜半岛
下载PDF
山东胶东矿集区燕山期构造热事件与金矿成矿耦合探讨 被引量:42
11
作者 于学峰 李洪奎 单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46-1956,共11页
中生代胶东地区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 中生代胶东地区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次造山和2次伸展。本文基于汇集的71个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并参考前人已有划分方案,提出胶东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年代格架:160~150Ma玲珑-昆嵛山花岗岩侵位,130~126Ma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形成,120~110Ma伟德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侵位,110~100Ma崂山A型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侵位,代表燕山运动的结束;区内3期金矿成矿事件(150Ma、120~110Ma和100Ma~90Ma)则与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相耦合。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3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起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造山 金矿 构造热事件 成矿耦合 山东胶东
下载PDF
新疆东部马庄山金矿成矿作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华芹 陈富文 +1 位作者 蔡红 刘后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1-256,共6页
马庄山金矿位于新(疆)甘(肃)边境。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庄山金矿床受马庄山古火山机构控制,与矿区内同期火山-次火山作用有直接的成因联系,成因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次火山岩及含金石英脉年代学研究表明,马庄山火... 马庄山金矿位于新(疆)甘(肃)边境。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庄山金矿床受马庄山古火山机构控制,与矿区内同期火山-次火山作用有直接的成因联系,成因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次火山岩及含金石英脉年代学研究表明,马庄山火山机构形成时代与金矿成矿时代均为中-晚石炭世:次流纹斑岩和次英安斑岩全岩及含金石英细(网)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01±21Ma、303Ma±26Ma和298Ma±28Ma(95%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同位素年代学 马庄山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作用与金的矿化富集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晓峰 华仁民 冯佐海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韧性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变质作用在含金流体的运移、金的沉淀富集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田 (床 )、金矿体的控制作用 ,金在韧性剪切带内的沉淀富集机理... 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韧性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变质作用在含金流体的运移、金的沉淀富集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田 (床 )、金矿体的控制作用 ,金在韧性剪切带内的沉淀富集机理。在总结前人韧性剪切成岩成矿的模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从变形变质作用入手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内的构造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金矿化富集的关系。认为 ,流体作用下韧性剪切带内的变形变质作用控制着金的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变形变质 构造物理化学 金矿化 沉淀富集机理 金矿床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成矿作用的构造制约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义天 毛景文 +2 位作者 陈文 杨富全 杨建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6-244,共9页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呈东西向展布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发育在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南缘,阿奇山-雅满苏火山岩带的北缘,形成的金矿床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端元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热泉型)、剪切带交代蚀变岩型、与中浅...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呈东西向展布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发育在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南缘,阿奇山-雅满苏火山岩带的北缘,形成的金矿床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端元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热泉型)、剪切带交代蚀变岩型、与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二叠纪后碰撞阶段秋格明塔什-黄山大型韧性剪切带形成的右行走滑剪切系统,在剪切系统的不同构造部位由于应力应变状态的不同、岩石渗透率的不同、构造层次(深度)的不同等,导致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在组成比例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所有类型的金矿资源是在同一构造环境下相同区域成矿事件的产物,在不同构造部位产出的金矿床类型可以组成一个连续的金矿化系列。区域一级剪切构造带控制金矿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二级剪切构造控制金矿床的发育,三级剪切裂隙系统控制金矿体(脉)的产出,从而构成三级构造控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成矿作用 走滑断层作用 剪切系统 后碰撞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
下载PDF
河南嵩县前河金矿黄铁矿的热电性、热爆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38
15
作者 要梅娟 申俊峰 +2 位作者 李胜荣 曹烨 刘秀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9-656,共8页
通过研究前河金矿黄铁矿的热电性和热爆特征,探讨了成矿温度、矿体规模、成矿阶段等方面的信息,并应用矿物学填图法对该区的深部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温度为222.3~360.1℃,为一中温矿床,各中段黄铁矿导型均以N... 通过研究前河金矿黄铁矿的热电性和热爆特征,探讨了成矿温度、矿体规模、成矿阶段等方面的信息,并应用矿物学填图法对该区的深部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温度为222.3~360.1℃,为一中温矿床,各中段黄铁矿导型均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81.4%,矿体剥蚀程度在空间上存在高—低—高式的韵律特征,表明金矿体在200m中段至520m中段产出稳定,往深部有延续的趋势;黄铁矿的热爆峰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对应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性 爆裂温度 金矿化 河南前河金矿
下载PDF
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氢-氧同位素示踪:夹皮沟金矿带例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杨利亚 杨立强 +3 位作者 袁万明 张闯 赵凯 于海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25-4035,共11页
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和成矿阶段划分基础上,系统采集了距夹皮沟断裂带100~3622m的6个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20件矿石样品,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试。距夹皮沟断裂带由近及远,各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北沟(100~172m,δD=-97‰^... 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和成矿阶段划分基础上,系统采集了距夹皮沟断裂带100~3622m的6个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20件矿石样品,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试。距夹皮沟断裂带由近及远,各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北沟(100~172m,δD=-97‰^-90‰,δ18O w=-3.26‰~5.49‰)、二道沟(820~830m,δD=-95‰^-94‰,δ18O w=-4.58‰^-0.50‰)、三道岔(1385~1412m,δD=-97‰^-91‰,δ18O w=-3.58‰^-1.39‰)、四道岔(2776~2802m,δD=-99‰^-80‰,δ18O w=0.75‰~4.69‰)、八家子(3400m,δD=-102‰,δ18O w=0.22‰)、夹皮沟本区(3595~3622m,δD=-108‰^-92‰,δ18O w=2.91‰~5.39‰)。成矿早、主、晚阶段δD、δ18O w和W/R值分别为-97‰^-80‰、3.99‰~5.49‰和约0.1;-108‰^-90‰、-3.26‰~4.71‰和0.1~0.5;-97‰^-91‰、-4.58‰^-2.68‰和0.01~0.1。反映金矿早阶段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体,混入有少量岩浆水,W/R值较小;主阶段成矿流体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W/R值显著增大,氢、氧同位素和W/R值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一特征(成矿流体隧道式流动):前者与距夹皮沟断裂带的距离正相关、后两者负相关,而它们与各金矿床已探明资源量的相关性相反,可能表征了成矿系统有效流体压力对W/R值和金沉淀成矿的控制作用;晚阶段大气降水大量加入,成矿流体弥散式的流动机制引起大面积同位素均一化,W/R值最小。据此推断,氧同位素低值区与氢同位素和W/R高值区(尤其是它们的显著变化区)的套合部位是金大规模沉淀聚集的最有利地段暨找矿勘查的重要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来源与混合 岩交换 成矿机制 夹皮沟金矿带
下载PDF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国庆 蔡明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44,共8页
桂东大瑶山地区的金矿主要产于寒武系具浊流沉积特征的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中 ,受地层岩性及断层破碎带控制明显 ,岩浆侵入活动相对较弱 ,仅出露有加里东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的中 -酸性小岩株和岩脉 ,除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破碎带中产有... 桂东大瑶山地区的金矿主要产于寒武系具浊流沉积特征的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中 ,受地层岩性及断层破碎带控制明显 ,岩浆侵入活动相对较弱 ,仅出露有加里东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的中 -酸性小岩株和岩脉 ,除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破碎带中产有金矿化体或金矿体外 ,其它各期岩体均未见明显的金矿化。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硅化石英脉型和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区内的金矿化主要与地层建造有关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 ,属地下水热液改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大瑶山 破碎带 蚀变岩 金矿化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被引量:35
18
作者 孙丰月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综合考虑中国邻区的板块构造运动、郯庐断裂活动及胶东地区的区域和局部构造特点,胶东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可划分出三个活动期,即:①J_2—K_1的NW—SE向挤压期,这是胶东壳源花岗岩及金矿化的主要形成期,此时胶东东部发... 综合考虑中国邻区的板块构造运动、郯庐断裂活动及胶东地区的区域和局部构造特点,胶东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可划分出三个活动期,即:①J_2—K_1的NW—SE向挤压期,这是胶东壳源花岗岩及金矿化的主要形成期,此时胶东东部发生反时针旋转,形成似旋扭构造体系,而西部则分别在中地壳和上地壳层次上形成剖面上共轭的脆韧性断裂体系和走向NNE的陡倾脆性断裂体系。②K_2的SE—NW向拉张期,形成了四个NE向的引张构造带,控制了壳幔混合源花岗质侵入体及多金属—(金)银矿化的产出。③N—Q的NNE—SWW向挤压期,形成了该区的成矿后构造。另外推测上升地幔柱可能是控制该区基性脉岩群、碱性玄武岩及金矿化形成的深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成矿 脆韧性断裂 矿化
下载PDF
甘肃枣子沟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36
19
作者 代文军 陈耀宇 +2 位作者 刘春先 刘东晓 马小云 《甘肃地质》 2011年第3期31-36,共6页
枣子沟金矿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南侧,是西秦岭西段近些年发现并勘查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发育有区域地层变质期的面型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热作用的线型热液蚀变作用两类主要蚀变,... 枣子沟金矿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南侧,是西秦岭西段近些年发现并勘查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发育有区域地层变质期的面型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热作用的线型热液蚀变作用两类主要蚀变,其中线型蚀变中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等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找矿勘查的主要围岩蚀变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围岩蚀变 蚀变与矿化 枣子沟 甘肃
原文传递
甘肃阳山金矿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矿成矿 被引量:35
20
作者 齐金忠 杨贵才 罗锡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4-572,共9页
甘肃阳山金矿带位于西秦岭南部,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发现阳山金矿区在侏罗纪早期、白垩纪早期及第三纪早期曾发生3期岩浆活动;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δD值为-75‰^-56‰,1δ8OH2O为3.7‰~12.2‰,矿脉中黄铁矿及... 甘肃阳山金矿带位于西秦岭南部,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发现阳山金矿区在侏罗纪早期、白垩纪早期及第三纪早期曾发生3期岩浆活动;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δD值为-75‰^-56‰,1δ8OH2O为3.7‰~12.2‰,矿脉中黄铁矿及辉锑矿的3δ4S为-2.2‰^-0.7‰,表明阳山金矿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作用;构造变形分析显示该区在三叠纪曾发生韧性变形,在侏罗纪早期产生韧—脆性变形;侏罗纪晚期以后区内构造转为脆性,早期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晚期主要为脆性伸展活动。结合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史认为本区的3期岩浆活动与区域伸展作用有关,而与岩浆侵入有关的多期岩浆热液活动是促成阳山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 构造演化 岩浆-热液活动 金成矿作用 甘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