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中GSK-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丹 毕会民 苏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给予100...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给予100mg/kg葛根素腹腔注射,连续6周。定期检测其体重、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实验结束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正常组增高70.20%(P<0.01),给予葛根素治疗6周后,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模型组减少26.54%(P<0.01),较正常组增高25.02%(P<0.05)。结论葛根素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GSK-3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胰岛素抵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糖尿病治疗新靶点糖原合成酶激酶-3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率男 申竹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7-1231,共5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属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最早是作为一种能磷酸化并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的蛋白激酶而被发现的。已发现在某些人类疾病中GSK-3的活性异常升高,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一些神经退...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属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最早是作为一种能磷酸化并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的蛋白激酶而被发现的。已发现在某些人类疾病中GSK-3的活性异常升高,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已找到了一些小分子GSK-3抑制剂主要是通过使GSK-3的丝氨酸位点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GSK-3活性被抑制后,能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葡萄糖代谢及糖原的合成。因此开发GSK-3抑制剂已成为研究抗糖尿病药物的一个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GSK-3与糖尿病的联系及近年来GSK-3抑制剂在抗糖尿病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糖原合成 胰岛素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下载PDF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白藜芦醇诱导的大鼠心肌线粒体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贺永贵 孙玉洁 +4 位作者 谢宇曦 郑桓 张义东 郭静 习瑾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8-863,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进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PTP)的开放来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的H9c2细胞株,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白藜...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进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PTP)的开放来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的H9c2细胞株,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PKG抑制剂(KT5823)组和KT5823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attm)的变化及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SABC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9c2细胞GSK.3βser9位点磷酸化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GSK-3β、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表达水平。结果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attm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减少到(81.9±1.1)%]能够抑制△ψm的减少,与对照组[减少到(38.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KT5823组AaYm[减少到(41.8±1.2)%]明显低于白藜芦醇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的磷酸化GSK.3β及VAS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60.6±3.6)%和(157.9±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白藜芦醇+KT5823组的磷酸化GSK.3β及VAS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1.6±5.6)%和(98.0±0.5)%]明显低于白藜芦醇组(P〈0.01)。KT582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BC结果进一步显示,白藜芦醇组GSK-3βSer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NO的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DAF-FM的绿色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2±5.3)%和(77.0±5.4)%]。结论白藜芦醇通过cGMP/PKG信号通路抑制GSK-3β活性,进而阻止mPTP的开放来保护心脏。NO可能未参与白藜芦醇的线粒体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线粒体 心脏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白藜芦醇
原文传递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虹 蔡焯基 +1 位作者 刘敏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 Ser-GSK3α,p 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 Ser-GSK3α、p 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 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 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剂 锂盐 丙戊酸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PI3K/Akt及白细胞介素6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薇 刘仲娟 叶菁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B(glycogensynthasekinase313,GSK3p)与P13K/Akt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deukin,IL)6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分别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B(glycogensynthasekinase313,GSK3p)与P13K/Akt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deukin,IL)6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分别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慢性鼻一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nasalpolyps,CRSwNP)患者、2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outnasalpolyps,CRSsNP)患者的组织标本以及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黏膜标本中GSK313、P13K、Akt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因子IL-6在CRSwNP组、CRSsNP组和对照组鼻黏膜中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SK313、P13K、Akt、IL-6mRNA在CRSwNP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54±0.0584、0.8239±0.7186、0.9369±0.0823、0.8973±0.0680,在对照组分别为0.2684±0.0726、0.3578±0.0994、0.6721±0.0590、0.5898±0.0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58、3.071、2.764、2.239,P值均〈0.05)。以上四项指标在CRSwNP组和CRSsNP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7、1.842、1.468、0.926,P值均〉0.05)。GSK3B、P13K、Akt蛋白主要表达在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下腺体细胞及炎性细胞中,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胞质,其在CRS鼻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16.42、16.25、15.57,P值均〈0.01)。GSK313、P13K、Akt蛋白在CRSwNP组和CRSsNP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7、2.85、2.46,P值均〉0.05)。GSK3B与P13K、Akt以及IL-6在CRS患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645、0.617、0.583,P值均〈0.01)。结论IL-6、P13K、Akt、GSK3B在CRS鼻黏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C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黏膜 糖原合成酶激酶3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海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改变诱导抑郁和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玉荣 王瑞忠 +1 位作者 陈蕊 王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索海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改变在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鼠产前束缚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将体质量240~260 g的Sprague-Dawley雌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于孕期不做任何处理,产前束缚应激组于... 目的探索海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改变在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鼠产前束缚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将体质量240~260 g的Sprague-Dawley雌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于孕期不做任何处理,产前束缚应激组于孕14~20 d给予束缚应激,3次/d,45 min/次。1月龄子代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产前应激组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旷场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价各组大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通过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Wnt1、Gsk-3β,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产前应激组子代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穿越中央格次数明显减少(P<0.01),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PS使大鼠子代海马Gsk-3β表达显著增加(P<0.01),使β-catenin和Wnt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前应激导致Wnt/β-catenin信号系统功能改变,可能引起子代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应激 子代大鼠 海马 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 β-catenin
下载PDF
糖原合成酶激酶3的调节与功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建莎 吴人亮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synthasekinase3,GSK3)是一种丝/苏氨酸磷酸激酶,它涉及多条信号传导途径,是许多细胞学过程和疾病的关键因素。磷酸化,蛋白复合物形成以及亚细胞定位可精细调节GSK3的活性水平,从而控制其在细胞结构、生长、运...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synthasekinase3,GSK3)是一种丝/苏氨酸磷酸激酶,它涉及多条信号传导途径,是许多细胞学过程和疾病的关键因素。磷酸化,蛋白复合物形成以及亚细胞定位可精细调节GSK3的活性水平,从而控制其在细胞结构、生长、运动性以及凋亡等方面的作用。文章综述了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调节、在细胞学过程中的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细胞运动性 凋亡
原文传递
Exogenous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ttenu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okadaic acid in a rat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被引量:9
8
作者 Ai-Hua Xu Yang Yang +1 位作者 Yong-Xin Sun Chao-Dong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173-2181,共9页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 in Alzheimer's disease is neurofibrillary tangl...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 in Alzheimer's disease is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caused by hyperphosphorylation of tau. An in vivo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was developed by injecting okadaic acid(2 μL) and exogenous BDNF(2 μL) into the hippocampi of adult male Wister rats.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Morris water maz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 A(PP2 A), PP2 Ac-Yp307, p-tau(Thr231), and p-tau(Ser396/404)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ssa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DNF, TrkB, and synaptophysin mRNA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DNF expression was suppressed in the hippocampus of OA-treated rats, which resulted in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Intra-hippocampal injection of BDNF attenuated this OA-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Finally, our findings indicated an involvement of the PI3 K/GSK-3β/AKT pathway in the mechanism of BDNF in regulating cognitive func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DNF has beneficial effect o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BDNF as a drug target for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Alzheimer's disease exogenous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Tau protein okadaic acid PHOSPHORYLATION PP2A- Y307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TRKB cognitive function brain prote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GSK-3β、SDF-1、PTX3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新秀 刘晓红 吴玉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正五聚体蛋白(PTX3)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老年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其中发生END患者58例(...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正五聚体蛋白(PTX3)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老年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其中发生END患者58例(END组),未出现END患者(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以及血脂GSK-3β、SDF-1、PTX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吸烟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组GSK-3β水平(3.98±0.23)μg/L比对照组(2.18±0.13)μ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P<0.05);END组SDF-1水平(1107.03±121.24)pg/mL比对照组(2127.33±147.38)pg/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5);END组PTX3水平(22.05±2.42)pg/mL比对照组(13.05±2.20)p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4,P<0.05)。Logistic分析显示,GSK-3β(OR=4.455,95%CI:2.489~7.973,P<0.01),SDF-1(OR=0.283,95%CI:0.131~0.612,P<0.01),PTX3(OR=2.962,95%CI:1.265~6.935,P<0.05)与END发生有关。结论SDF-1水平降低和GSK-3β、PTX3水平增高是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可能对临床评估END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糖原合成酶激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正五聚体蛋白
下载PDF
靛玉红及其类似物抗肿瘤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英 沙飞 +1 位作者 陈月华 李铭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404-2411,共8页
天然产物靛玉红广泛存在于中药大青叶、青黛、板蓝根中,历史上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靛玉红是具代表性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二者的抑制作用均是通过与ATP竞争性靶点结合... 天然产物靛玉红广泛存在于中药大青叶、青黛、板蓝根中,历史上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靛玉红是具代表性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二者的抑制作用均是通过与ATP竞争性靶点结合。研究发现很多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伴随CDKs和GSK-3的异常磷酸化,靛玉红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双重药理活性。因此,靛玉红及其类似物对于同时治疗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开发表现出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抗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原文传递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咯利普兰逆转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俊芳 张忠敏 +5 位作者 赵鑫 刘爱明 郭洁洁 沈璐艳 王钦文 王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29-1739,共11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PDE4)特异性抑制剂咯利普兰(rolipram)对抗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1)将4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氯化锂(LiCl)组及rolipram组,并进行应激前旷场实...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PDE4)特异性抑制剂咯利普兰(rolipram)对抗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1)将4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氯化锂(LiCl)组及rolipram组,并进行应激前旷场实验。给予慢性束缚应激21 d后,分别进行强迫游泳、高架十字迷宫及应激后旷场实验。最后一次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动物并取双侧海马组织,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内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磷酸化丝氨酸残基21糖原合成酶激酶3α(p-Ser21-GSK3α)、磷酸化丝氨酸残基9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Ser9-GSK3β)、磷酸化酪氨酸残基279糖原合成酶激酶3α(p-Tyr279-GSK3α)、磷酸化酪氨酸残基216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Tyr216-GSK3β)、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α(total GSK3α)及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total GSK3β)的表达。(2)30只SD大鼠平均分为6组,双侧海马CA1区手术埋管并恢复7 d后进行慢性应激处理21 d,并在每次应激前微量注射蛋白激酶A(PKA)的拮抗剂H89,并腹腔注射LiCl和rolipram。双侧海马用于检测PDE4D、p-CREB和p-Ser9-GSK3β的表达。结果:(1)应激前各组动物自主活动能力无显著差异,应激14 d及21 d后应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下降,LiCl及rolipram均显著逆转了应激对体重的下调作用。应激显著增加了强迫游泳实验中动物的不动时间,减少了攀爬时间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的次数及时间,表现出抑郁和焦虑样行为,而LiCl及rolipram均显著逆转了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上述行为障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olipram可显著逆转应激对p-CREB、BDNF、p-Ser21-GSK3α和p-Ser9-GSK3β表达的下调作用,而LiCl仅显著上调p-Ser21-GSK3α及p-Ser9-GSK3β的表达。各组p-Tyr279-GSK3α、p-Tyr216-GSK3β、total GSK3α及total GSK3β的表达无显著差异。(2)慢性应激诱导了大鼠海马内PDE4D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 磷酸二酯酶4 咯利普兰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欣 吕庆杰 +3 位作者 孙寒雪 齐亚飞 王劲欧 曹程程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 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 目的 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7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AKT、p-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卵巢癌组织中p-AKT、p-GSK3β及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 47/70)、60.0% (42/70)和71.4% (50/70),三者在卵巢癌组的表达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KT与p-GSK3β、p-GSK3β与β-catenin、p-AKT与β-cate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6、0.581、0.500;P值均<0.05).(2)p-AK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交界性和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AKT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3)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交界性和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 <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无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 在卵巢癌组织中p-AKT、p-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AKT结合p-GSK33并使其失活可能是导致卵巢癌中β-catenin活化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蛋白激酶类 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连环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糖原合成酶激酶-3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左明新 陈晓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9-262,270,共5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分,不仅参与细胞内糖代谢过程而且还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GSK-3活性受...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分,不仅参与细胞内糖代谢过程而且还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GSK-3活性受多种机制调节,其活性调节异常时可引起多种重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GSK-3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靶点,目前针对GSK-3靶点开发的抑制剂主要是ATP竞争性的小分子GSK-3抑制剂。本文对GSK-3、它与多种重要疾病发生的关系,以及目前开发的GSK-3抑制剂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糖尿病 阿尔茨海默病 肿瘤 GSK-3抑制剂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GSK-3与PP-2A失调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曲忠森 赵永波 +1 位作者 刘文文 王建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9-794,共6页
探讨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皮层糖原合酶激酶-3(GSK-3)及蛋白磷酯酶-2A(PP-2A)变化及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了GSK-3和PP-2A的活性,蛋白... 探讨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皮层糖原合酶激酶-3(GSK-3)及蛋白磷酯酶-2A(PP-2A)变化及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了GSK-3和PP-2A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了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及PP-2A的表达.结果提示:在糖尿病大鼠皮层,GSK-3活性升高,PP-2A活性及表达降低,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磷酸化.应用GSK-3的选择性抑制剂Li2CO3后,GSK-3活性降低,PP-2A活性及表达恢复,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磷酸化水平降低.研究提示:糖尿病大鼠皮层GSK-3升高可能抑制PP-2A的活性,升高的GSK-3和降低的PP-2A协同促进tau蛋白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原合酶激酶-3 蛋白磷酸酯酶-2A TAU蛋白 Li2CO3
下载PDF
经典Wnt信号通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曲琦 黄洪晖 +3 位作者 陈芳源 钟华 王婷 钟济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经典Wnt信号通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细胞株中是否存在异常激活,以探讨其与NHL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人NHL细胞株SUDHL-4、Raji和Namalwa(以正常人淋巴细胞作为对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 目的:通过检测经典Wnt信号通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细胞株中是否存在异常激活,以探讨其与NHL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人NHL细胞株SUDHL-4、Raji和Namalwa(以正常人淋巴细胞作为对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细胞株中β-链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及其失活形式Ser9被磷酸化的GSK-3β[phospho-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Ser9),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β-catenin编码基因CTNNB1、经典Wnt通路上游相关调控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及靶基因c-Myc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相比较,3株NHL细胞中总蛋白及细胞核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GSK-3β(Ser9)蛋白较正常对照也存在不同水平表达上调的现象,而GSK-3β蛋白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HL细胞中CTNNB1、LRP5及c-Myc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明显提高。结论:β-catenin作为经典Wnt信号通路重要的激活标志,其在NHL中的高表达及经典Wnt通路其他相关分子异常,说明经典Wnt信号通路可能是导致NHL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H9c2心肌细胞凋亡和GSK-3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虞燕萍 周承亮 +1 位作者 傅云峰 黄先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H9c2心肌细胞凋亡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缺血台氏液对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模拟I/R处理,同时随机分为模型组(模拟缺血90min,再灌注30min)、...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H9c2心肌细胞凋亡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缺血台氏液对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模拟I/R处理,同时随机分为模型组(模拟缺血90min,再灌注30min)、姜黄素组(再灌注同时加入7.5μmol/L姜黄素)和对照组(正常台氏液培养120min代替模拟I/R),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SK-3、酪氨酸磷酸化GSK-3(pTyr-GSK-3)和丝氨酸磷酸化GSK-3(pSer-GSK-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t=10.439,P=0.000),模型组pTyr-GSK-3和pSer-GSK-3表达均显著增加(t=5.208,P=0.006;t=5.854,P=0.004)。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凋亡率及pTyr-GSK-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8.325,P=0.001;t=-3.607,P=0.023),存活率及pSer-GSK-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9.165,P=0.001;t=3.747,P=0.02)。结论 GSK-3的酪氨酸和丝氨酸磷酸化可能参与心肌细胞I/R损伤,姜黄素减少I/R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通过减少酪氨酸磷酸化、增加丝氨酸磷酸化抑制GSK-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 糖原合成酶激酶-3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 丝氨酸磷酸化蛋白
下载PDF
知母皂苷元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乳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 被引量:8
17
作者 卢英 金英 +5 位作者 隋海娟 刘卓 屈文慧 郁盛雪 金迎新 李洪秀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知母皂苷元(Sar)减轻淀粉样β蛋白(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取出生0~24 h SD乳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7 d。海马神经元分别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 30μmo.lL-1或蛋白激酶... 目的探讨知母皂苷元(Sar)减轻淀粉样β蛋白(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取出生0~24 h SD乳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7 d。海马神经元分别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 30μmo.lL-1或蛋白激酶B(Akt)特异性阻断剂曲西立滨1μmol.L-11 h后,加Sar 30和100μmo.l L-1作用1 h,再加Aβ1-4250 nmo.l L-1作用24 h。应用突触囊泡蛋白(SY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的改变。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SYP、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3β(p-GSK3β)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1-42组培养的海马神经元SYP,p-Akt和p-GSK3β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与Aβ1-42组相比,Aβ1-42+Sar 30和100μmo.l L-1组海马神经元SYP,p-Akt和p-GSK3β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给予LY294002作用后,SYP和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给予曲西立滨作用后,SYP和p-GSK3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单独给予LY294002,海马神经元SYP表达无变化,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单独给予曲西立滨,海马神经元SYP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Sar通过上调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抗Aβ1-4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海马神经元 突触囊泡蛋白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3β
下载PDF
抑制GSK-3β活性对糖尿病大鼠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段应磊 杨文曲 +6 位作者 韩冲芳 雒珉 王晓鹏 贺建东 王祥 师高翔 李天慈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对糖尿病大鼠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联合高糖高脂饮食的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取糖尿病模... 目的探讨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对糖尿病大鼠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联合高糖高脂饮食的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GSK-3β抑制剂SB216763组(SB组)和七氟醚后处理+SB216763组(SS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组于再灌注前1 min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5%,持续5 min。SB组于再灌注前1 min尾静脉注射SB216763 0.2 mg/kg;SS组于再灌注前1 min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5%)5 min和尾静脉注射SB216763 0.2 mg/kg。再灌注120 min时,取颈动脉血样,测定血清CK-MB活性和cTnI浓度;取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TTC染色法确定心肌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GSK-3β(p-GSK-3β)表达水平。 结果与S组比较,I/R组、SP组、SB组和SS组心肌梗死体积增大,血清CK-MB活性和cTnI浓度升高,心肌p-GSK-3β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SB组和SS组心肌梗死体积减小,血清CK-MB活性和cTnI浓度降低,心肌p-GSK-3β表达上调(P〈0.05),S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B组比较,SS组心肌梗死体积减小,血清CK-MB活性和cTnI浓度降低,心肌p-GSK-3β表达上调(P〈0.05)。SB组与SS组心肌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与SP组减轻。 结论抑制GSK-3β活性可改良七氟醚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糖尿病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心肌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阿里红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珍 阿依江·哈拜克 +1 位作者 丛媛媛 帕丽达·阿不力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7-1100,1115,共5页
目的考察阿里红多糖(FOPS)改善淀粉样前体/早老素(APP/PS1)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认知功能及潜在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作正常组;根据体重将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FOPS-a实验组和FOPS-b实验组,每组8只... 目的考察阿里红多糖(FOPS)改善淀粉样前体/早老素(APP/PS1)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认知功能及潜在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作正常组;根据体重将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FOPS-a实验组和FOPS-b实验组,每组8只。模型组正常饲养,对照组给予0.65 mg·kg^(-1)盐酸多哌奈齐,FOPS-a实验组给予60 mg·kg^(-1) FOPS-a,FOPS-b实验组给予60 mg·kg^(-1) FOPS-b,灌胃给药;qd,连续给药3个月。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海马区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淀粉样蛋白(Aβ)基因转录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SK3Α、APP、Aβ_(1-42)、早老素(PS-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正常组、对照组、FOPS-a组、FOPS-b剂量组第4天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8.29±10.49),(27.36±17.25)(28.91±20.31),(23.21±17.60)和(24.25±16.40)s;这5组的GSK3α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7.17±0.46,1.03±0.27,3.11±0.45,4.15±0.67和4.41±0.43;这5组APP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1.12±0.04,0.36±0.02,0.40±0.04,0.45±0.07和0.50±0.08;Aβ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1.12±0.04,0.24±0.10,0.44±0.06,0.45±0.07和0.50±0.08;蛋白结果的趋势与基因一致。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里红多糖组分能够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SK3α,APP,Aβ_(1-42),PS-1蛋白表达和降低海马区Aβ_(1-42)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糖原合成酶激酶-3 淀粉样前体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早老素1
原文传递
基于Wnt/β-链蛋白表达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倪英群 谢峰涛 方朝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通路表达,以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的影响,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目的:通过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通路表达,以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的影响,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人。所有患者给予基础药物(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药物+丹蛭降糖胶囊,疗程均为16周。结果:1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31%,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FPG、2 h PG、Hb A1c、TC、TG、LDL、HDL、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水平都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2 h PG、Hb A1c、TG及LDL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斑块面积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β-caten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GSK-3β水平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以显著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逆转颈动脉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丹蛭降糖胶囊 Wnt/β-链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