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及其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美芳 李月峰 +3 位作者 王冬青 殷瑞根 赵天 陈芸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马组织,以未经刺激的大鼠海马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GR表达的分布和GR m RNA的表达;采用MRI和HE染色观察海马形态结构。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照组可见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细胞GR表达丰富,荧光强度较高,表达GR的细胞排列紧密有序,形态饱满。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GR的荧光表达强度依次减弱,GR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趋向紊乱。GR免疫反应细胞计数显示模型组海马G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T-PCR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GR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形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2周,4周,6周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逐渐紊乱,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结论: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表达明显减少,此可能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受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糖皮质激素受体 海马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对小鼠鼻黏膜核因子-κB p65和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卫华 安云芳 赵长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9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t B,NF-κB)p65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进一步了解NF—κB p65和GR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5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t B,NF-κB)p65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进一步了解NF—κB p65和GR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AR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AR组用10%卵清蛋白(ovalbumin,OVA)200μl腹腔注射,6%OVA鼻腔局部激发建立AR模型。取鼻面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HE染色。分别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SP法染色,观察鼻黏膜中NF-κB p65和GR的表达情况。结果AR组中10只动物均建模成功,鼻部AR典型症状明显;对照组无明显变化。①形态学改变:对照组鼻黏膜无明显炎症改变;AR组黏膜则显示不同程度水肿,黏膜下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②黏膜NF—κB p65表达:NF-κB p65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偶见胞核。AR组中上皮细胞染色平均光密度值(0.40±0.12)强于对照组(0.23±0.05;P〈0.05)。③GR表达:2组中均有GR表达,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腺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或胞质。AR组中GR的平均光密度值(0.20±0.04)低于对照组(0.36±0.11;P〈0.05)。结论 NF-±κB p65在AR黏膜中表达增强,而GR的表达下降,提示两者的失衡在AR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卵清蛋白 核因子-κB 糖皮质激素受体 小鼠
下载PDF
双氧水冲洗对正常脑组织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翔 唐文渊 朱政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氧水冲洗对正常脑组织的影响,对临床使用双氧水冲洗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以3%双氧水冲洗大鼠脑组织,观察双氧水冲洗后组织细胞和血管的损伤,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和血... 目的探讨双氧水冲洗对正常脑组织的影响,对临床使用双氧水冲洗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以3%双氧水冲洗大鼠脑组织,观察双氧水冲洗后组织细胞和血管的损伤,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和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浓度。结果经3%双氧水冲洗后,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下降(P<0.05),脑组织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明显损伤,血浆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下降(P<0.05)。结论经3%双氧水冲洗后,脑组织内有剧烈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说明双氧水对正常脑组织和间质具有较强的损伤作用。在这种损伤过程中血管损伤可能起关键性作用,提示开颅手术应慎用双氧水冲洗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脂质过氧化反应 组织损伤 血管损伤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