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95
1
作者 陈俊勇 张鹏 +1 位作者 武军郦 张全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对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提出了方案,并从建设目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连续运行站(CORS)
下载PDF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0
2
作者 刘健 曹冲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和发展,通过介绍GNSS发展演变的过程,阐述各GNSS的技术进步,最后给出今后的发展趋势:GNSS业已经历40a的里程,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苏联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和发展,通过介绍GNSS发展演变的过程,阐述各GNSS的技术进步,最后给出今后的发展趋势:GNSS业已经历40a的里程,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苏联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到21世纪初开始建设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至2020年,以上4个GNSS将全部投入完全服务,从而构成包括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在内的GNSS系统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 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导航和授时
下载PDF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7
3
作者 刘艳亮 张海平 +1 位作者 徐彦田 王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18-21,27,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较全面地概述GPS、GLONASS、BDS和Galileo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现状,并对四大系统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朝着兼容统一共享的方向发展;且通过高精度定位比较分析,说明GPS和BDS定位精...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较全面地概述GPS、GLONASS、BDS和Galileo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现状,并对四大系统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朝着兼容统一共享的方向发展;且通过高精度定位比较分析,说明GPS和BDS定位精度趋向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下载PDF
GNSS欺骗防护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0
4
作者 边少锋 胡彦逢 纪兵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87,共13页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特别是军事对抗强度的日益加大,卫星导航应用的潜在安全隐患已成为现实威胁.传统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大多针对压制干扰,对欺骗干扰考虑不多,而欺骗干扰对用户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压制干扰.本文简要介绍了欺骗干...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特别是军事对抗强度的日益加大,卫星导航应用的潜在安全隐患已成为现实威胁.传统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大多针对压制干扰,对欺骗干扰考虑不多,而欺骗干扰对用户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压制干扰.本文简要介绍了欺骗干扰防护技术的研究背景,包括概念、原理、应用案例等,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抗欺骗干扰技术主要研究进展,最后重点阐述了当前抗欺骗干扰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欺骗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接收机 欺骗 反欺骗
原文传递
全球导航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发展建议 被引量:37
5
作者 林益明 何善宝 +1 位作者 郑晋军 初海彬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6期1-7,共7页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Block IIR和Block IIF系列导航卫星安装了UHF频段的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未来的GPS Ⅲ系列导航卫星将用Ka频段星间链路替代UHF频段星间链路,提高星间数据通信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Block IIR和Block IIF系列导航卫星安装了UHF频段的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未来的GPS Ⅲ系列导航卫星将用Ka频段星间链路替代UHF频段星间链路,提高星间数据通信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新一代GLONASS-K系列导航卫星开始安装S频段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也在规划全球导航星座的星间链路体系;我国北斗(Compass)卫星导航系统正处在由区域覆盖向全球覆盖的过渡阶段,全球星座的星间链路正处在多种系统体制的抉择中。文章在对国外各种星间链路研究的基础上,从导航星座星间链路需求和特点出发,提出建议:1)建设高频段星间链路;2)加强星间天线与卫星总体的联合设计;3)星间网络协议要具有灵活性;4)尽可能保持每颗卫星的星间链路设备状态一致。文章考虑了现有国内技术储备和国外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的观点可以作为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星间链路选择的参考,对我国Compass系统建设技术先进的星间链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星间链路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基于GNSS的高轨卫星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秦红磊 梁敏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全天候、实时和高精度的优点,应用于高地球轨道(HEO)卫星的定位,能够提供精确的轨道和姿态确定,并且可以克服目前主要利用地面测控系统对HEO卫星进行定位的设备复杂、投资高等缺点,使...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全天候、实时和高精度的优点,应用于高地球轨道(HEO)卫星的定位,能够提供精确的轨道和姿态确定,并且可以克服目前主要利用地面测控系统对HEO卫星进行定位的设备复杂、投资高等缺点,使得自主导航成为可能.本文对利用GNSS的高轨卫星定位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单一GNSS系统和多个GNSS组合系统的卫星可见性、动态性和几何精度因子(GDOP).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利用组合GNSS系统并通过提高GNSS接收机灵敏度的方法,可以解决GNSS进行HEO卫星定位的相关问题,并能保证HEO卫星定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高轨地球卫星 可见性 动态性 几何精度因子
下载PDF
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求解电离层延迟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宝成 欧吉坤 +1 位作者 李子申 袁运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0-957,共8页
近年来,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信号已成为电离层研究的重要资源.利用GNSS研究电离层,需首先将观测资料转换成包含电离层信息的可观测量(Ionospheric Observables,称之为"电离层观测值").目前,最常用的电... 近年来,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信号已成为电离层研究的重要资源.利用GNSS研究电离层,需首先将观测资料转换成包含电离层信息的可观测量(Ionospheric Observables,称之为"电离层观测值").目前,最常用的电离层观测值一般采用联合无几何影响组合的码和相位观测,利用相位平滑伪距方法计算得到(称之为"平滑电离层观测值"),但该过程易受平滑弧段长度和与测站有关的误差(如多路径效应和观测噪声)的影响.本文提出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提取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PPP电离层观测值",形式与平滑电离层观测值相同).与相位平滑伪距相比,IGS发布的卫星轨道、钟差产品可被PPP合理利用,从而有效减少了待估参数,使得电离层观测值的估计精度得到改善.基于短基线和零基线实验,通过考察两类电离层观测值的站间单差结果在各卫星弧段间的离散程度,验证了PPP电离层观测值的可靠性:以某两天的短基线实验结果为例,与测站有关的误差对PPP电离层观测值的影响分别为对平滑电离层观测值影响的44.4%和35.7%,表明PPP电离层观测值更利于高精度电离层建模、预报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相位平滑伪距 精密单点定位 站间单差 电离层观测值
下载PDF
多卫导组合系统的快速选星算法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金玲 黄智刚 +1 位作者 李锐 马颖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31-1936,共6页
分析了多卫导组合系统几何精度因子(GDOP)与可见星仰角和方位角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卫导组合系统的快速选星算法,首先提出了选星前后GDOP相对比值随选星数增加的负指数衰减模型,使用户可根据对定位精度的具体需求实时确定... 分析了多卫导组合系统几何精度因子(GDOP)与可见星仰角和方位角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卫导组合系统的快速选星算法,首先提出了选星前后GDOP相对比值随选星数增加的负指数衰减模型,使用户可根据对定位精度的具体需求实时确定所需次优星数,其次基于可见星的仰角将所有可见星进行分类:低仰角区、中仰角区和高仰角区,最后通过可见星方位角的排序、作差,给出了中仰角区被排除卫星的分布规律,实现间接选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选星算法计算量大大减小,并在损失约12%的GDOP值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少近50%的导航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组合导航 快速选星算法 几何精度因子
下载PDF
GPS技术进展及其现代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俊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对GPS现代化的3个方面和最近两年GPS现代化的进程进行简要介绍:一是播发新的民用导航码L1C、L2C、L5;二是播发新的军用导航码M1、M2;三是发射第三代GPS卫星,即GPSⅢ。到2009年底GPS已增加播发了L2C和L5民用导航码,同时拟增加GPS有效工... 对GPS现代化的3个方面和最近两年GPS现代化的进程进行简要介绍:一是播发新的民用导航码L1C、L2C、L5;二是播发新的军用导航码M1、M2;三是发射第三代GPS卫星,即GPSⅢ。到2009年底GPS已增加播发了L2C和L5民用导航码,同时拟增加GPS有效工作卫星的个数(27~30个),并调整GPS在星空中的分布构形,以改善用户在山区和大城市中GPS可接收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GPS GPS现代化 民用导航码
下载PDF
基于因子图的车载INS/GNSS/OD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军强 汤霞清 +1 位作者 张环 武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47-2553,共7页
针对车载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传感器有效性动态改变,以及传感器存在异步和时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因子图的INS/GNSS/OD组合导航算法。采用因子图方法对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 针对车载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传感器有效性动态改变,以及传感器存在异步和时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因子图的INS/GNSS/OD组合导航算法。采用因子图方法对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里程计(odometer,OD)进行建模,构建了INS/GNSS/OD组合导航系统因子图模型。采用变量消除算法将因子图转化为贝叶斯网络,并通过贝叶斯树的形式实现增量推理,确保了因子图算法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当传感器有效性动态改变,以及传感器存在异步和时延时,基于因子图的组合导航算法能够连续稳定地输出高精度的导航结果,满足了车载INS/GNSS/OD系统的要求。因子图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灵活性,在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中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因子图 惯性导航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里程计
下载PDF
GNSS-R SAR地面目标建模与成像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墨羽 焦瑞莉 +1 位作者 朱云龙 吴世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65-270,共6页
针对GNSS-R SAR对地成像仿真中,由于地面目标建模以目标复杂的实地勘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为基础而导致的典型目标影像特征不利于单独观察的问题,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随机地表建模,基于欧几里德原理对建筑和树木建模,构建结构... 针对GNSS-R SAR对地成像仿真中,由于地面目标建模以目标复杂的实地勘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为基础而导致的典型目标影像特征不利于单独观察的问题,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随机地表建模,基于欧几里德原理对建筑和树木建模,构建结构灵活可控的成像场景。利用导航卫星作为辐射源,机载接收机作为信号接收平台,成像场景反射的GNSS-R信号作为回波信号,BP算法作为成像处理算法,进行成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场景下生成的图像可反映不同地面目标的结构特点和散射强度差异,证明了所构建的地面目标模型能够应用于GNSS-R SAR成像系统的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合成孔径雷达(SAR) 地面目标建模 导航卫星 BP算法
下载PDF
Anubis在GNSS数据质量可视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康朝虎 刘宁 +2 位作者 田永瑞 蔡晓军 李宇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05-111,共7页
针对TEQC不支持RINEX3.0x格式及BNC操作不便的缺点,引入能对多系统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的软件Anubis:首先对Anubis的使用方法和可视化操作进行介绍,并以IGS参考站长春站、武汉站单天的观测数据为例,分别利用TEQC和Anubis进行处理分析;然后... 针对TEQC不支持RINEX3.0x格式及BNC操作不便的缺点,引入能对多系统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的软件Anubis:首先对Anubis的使用方法和可视化操作进行介绍,并以IGS参考站长春站、武汉站单天的观测数据为例,分别利用TEQC和Anubis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对jfng站多系统数据的单点定位精度、多路径误差及信噪比作可视化分析;最后为进一步分析恶劣环境下Anubis处理多路径的效果,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Anubis处理结果详实全面,绘图结果直观明了,可对GNSS数据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ubis TEQ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数据预处理 可视化 gnss实验跟踪网
下载PDF
基于多天线的GNSS压制式干扰与欺骗式干扰联合抑制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璐 吴仁彪 +2 位作者 王文益 卢丹 贾琼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44-2350,共7页
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面临的最常见且最有威胁的蓄意干扰。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的GNSS压制式干扰与欺骗式干扰联合抑制方法。首先利用子空间技术抑制压制式干扰,然... 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面临的最常见且最有威胁的蓄意干扰。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的GNSS压制式干扰与欺骗式干扰联合抑制方法。首先利用子空间技术抑制压制式干扰,然后利用解扩重扩算法获得的加权矢量进行欺骗式干扰识别和抑制,最后对无干扰信号再次使用解扩重扩技术形成指向真实卫星的高增益多波束。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同时抑制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该方法不需要卫星来向信息,对阵列流形误差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压制式干扰 欺骗式干扰 子空间 解扩重扩
下载PDF
GNSS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芮 孔星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77,共5页
介绍了当前GNSS系统(GPS,GLONASS,GALILEO)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分析了国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I/BD-Ⅱ)的组成应用和发展方向。对这4种卫星导航系统的异同进行了综合对比说明,并对GNSS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下载PDF
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的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7
15
作者 姜卫平 郭迟 左文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5,共5页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这些前沿技术涉及协同精密定位、社会感知与计算、与5G相融合的通导一体化、与无人机器人相融合的智能导航等。最后,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给出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大战略规划、核心芯片与软件平台、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与位置服务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协同精密定位 5G 信息产业
下载PDF
GNSS网络RTK算法模型及测试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柯福阳 王庆 +1 位作者 潘树国 袁本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3-768,共6页
针对GNSS网络差分系统软件的特点,比较分析双频P码伪距法、双频线性组合法2种宽巷模糊度的解算方法,给出解算结果的约束条件.然后采用改进的无电离层组合并根据模糊度的约束条件计算L1,L2的双差模糊度ΔN1,ΔN2.由ΔN1和ΔN2计算出的参... 针对GNSS网络差分系统软件的特点,比较分析双频P码伪距法、双频线性组合法2种宽巷模糊度的解算方法,给出解算结果的约束条件.然后采用改进的无电离层组合并根据模糊度的约束条件计算L1,L2的双差模糊度ΔN1,ΔN2.由ΔN1和ΔN2计算出的参考站间大气误差以及主站、虚拟参考站、卫星之间的空间向量关系构造出虚拟参考站的虚拟观测值.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软件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平均初始化时间为27s,平面外符合精度x方向为2.8cm,y方向为1.7cm,高程方向为7.9cm.算法模型准确可行,系统各组成部分可靠性、稳定性好,能保持24h连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虚拟参考站 网络RTK 模糊度 虚拟观测值 Ntrip协议
下载PDF
基于GA-SVM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波 梁勇 +3 位作者 汉牟田 杨磊 荆丽丽 俞永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6-492,共7页
针对提高大范围土壤湿度测量精度的问题,研究了土壤湿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测量法(GNSS-IR),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的自动寻优功能寻找SVM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GA-SVM模型在测试集上... 针对提高大范围土壤湿度测量精度的问题,研究了土壤湿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测量法(GNSS-IR),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的自动寻优功能寻找SVM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GA-SVM模型在测试集上得到的土壤湿度反演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仅为0.69%,最大相对误差(MRE)为1.22%,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达到了0.9569。进一步与统计回归、粒子群优化的SVM模型(PSO-SVM)及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说明:在样本数目有限的情况下,GA-SVM方法更适用于土壤湿度的GNSS-IR技术反演,且反演精度较高,泛化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干涉测量法(IR) 支持向量机(SVM) 遗传算法(GA)
下载PDF
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及其服务系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俊勇 张鹏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共2页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在国内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系统当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在中国构建国家级GNSSCORS系统的目的、原则和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连续运行站(CORS) 大地测量
原文传递
小波滤波在时间同步系统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红卫 李铎 顾思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1PPS)信号作为标准信号,对本地振荡器输出的1PPS信号实施同步,实现了时间同步系统。针对GNSS接收机输出的1PPS信号抖动噪声对时间同步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一种抑制抖动影响的滤波...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1PPS)信号作为标准信号,对本地振荡器输出的1PPS信号实施同步,实现了时间同步系统。针对GNSS接收机输出的1PPS信号抖动噪声对时间同步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一种抑制抖动影响的滤波器。滤波器采用小波滤波器结合滑动平均滤波器的方式,其中小波滤波采用自定义的阈值及阈值函数。对所实现的滤波器开展了滤波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方案对GNSS接收机输出的1PPS信号的噪声抑制效果优于常用的卡尔曼滤波器,所实现的时间同步系统输出的1PPS信号精度达到1.17 ns,相比于GNSS接收机输出的1PPS信号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数字滤波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下载PDF
超高精度时间频率同步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力军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0-363,共4页
文章介绍了时间频率同步的主要概念及方法。重点介绍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之间往返80 km的商用光纤链路上进行时间频率传输与同步的方案,实验得到7×10-15/s,5×10-19/天的频率传输稳定度和50 fs的时间同步稳定度... 文章介绍了时间频率同步的主要概念及方法。重点介绍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之间往返80 km的商用光纤链路上进行时间频率传输与同步的方案,实验得到7×10-15/s,5×10-19/天的频率传输稳定度和50 fs的时间同步稳定度。针对不同网络结构,文章作者提出了多种光纤同步方案,并着重介绍了时间频率同步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 同步 卫星定位 光纤及网络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