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肉芽性乳腺炎和非肿块性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官宇
杨松柏
+1 位作者
邱巍
毛天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和非肿块型乳腺癌(nonmass breast cancer,NMBC)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M(n=17)和NMBC患者(n=21)的术前磁共振成像、术后病理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GM...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和非肿块型乳腺癌(nonmass breast cancer,NMBC)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M(n=17)和NMBC患者(n=21)的术前磁共振成像、术后病理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GM和NMBC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强化曲线分析,13例GM表现为Ⅱ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to-intensity curve,TIC)(占76.47%),11例NMBC表现为Ⅲ型TIC曲线(占52.38%),两组病灶间强化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GM和NMBC的鉴别有一定意义,但仍需紧密结合临床体征和病变的常规磁共振成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肉芽肿性乳腺炎
非肿块型乳腺癌
原文传递
题名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肉芽性乳腺炎和非肿块性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官宇
杨松柏
邱巍
毛天骐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
出处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和非肿块型乳腺癌(nonmass breast cancer,NMBC)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M(n=17)和NMBC患者(n=21)的术前磁共振成像、术后病理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GM和NMBC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强化曲线分析,13例GM表现为Ⅱ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to-intensity curve,TIC)(占76.47%),11例NMBC表现为Ⅲ型TIC曲线(占52.38%),两组病灶间强化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GM和NMBC的鉴别有一定意义,但仍需紧密结合临床体征和病变的常规磁共振成像表现。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肉芽肿性乳腺炎
非肿块型乳腺癌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glanulomatous
mastis
-
tis
Non-mass
type
breast
cancer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肉芽性乳腺炎和非肿块性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官宇
杨松柏
邱巍
毛天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