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熊猫轮状病毒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金蓁 张白玉 +1 位作者 杨锐 颜其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根据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VP4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大熊猫轮状病毒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及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可视化LAMP方法检测大熊猫轮状病毒时,在62℃条件下,反应体系中加入... 根据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VP4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大熊猫轮状病毒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及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可视化LAMP方法检测大熊猫轮状病毒时,在62℃条件下,反应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8 mmol/L Mg^2+、0.6 mol/L甜菜碱、12 U Bst DNA聚合酶和1×LAMP可见光染料,扩增40 min后,阳性样本颜色由紫色变为蓝色,电泳分析扩增产物可观察到明显的梯状条带;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大熊猫轮状病毒进行扩增,特异性好;其批内及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其最低检测限为5×10^–5 ng/μL RNA,灵敏度比常规PCR高约100倍;采用该方法检测50份大熊猫粪便样的轮状病毒,共检测到阳性样本22份,比常规PCR方法检测到的阳性样本多5份,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吻合度为100%。可见,用LAMP方法检测大熊猫轮状病毒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特异性强、结果判定快速等特点,可用于临床上大熊猫轮状病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轮状病毒 CH–1株 VP4基因 病毒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特异性 灵敏性
下载PDF
巨大病毒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亚东 寸韡 《生命科学》 CSCD 2014年第8期782-789,共8页
人们发现第一个病毒以来,病毒学科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病毒大小的认知也已经基本成型。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拟菌病毒,开启了巨大病毒的大门,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多种巨大病毒。这些病毒体积较大,基因复杂,已经超出了以往以大小... 人们发现第一个病毒以来,病毒学科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病毒大小的认知也已经基本成型。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拟菌病毒,开启了巨大病毒的大门,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多种巨大病毒。这些病毒体积较大,基因复杂,已经超出了以往以大小区分病毒的标准,其体积和基因组大小甚至与很多原核和真核生物相当。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数种能够感染巨大病毒和其他核质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NCLDV)的病毒,将其命名为噬病毒体。这一系列新发现极大地触动了人们对病毒认识的知识体系,并导致了关于病毒起源与进化问题的讨论,这在病毒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病毒 噬病毒体 横向基因迁移 拟菌病毒 潘多拉病毒
原文传递
噬病毒体启动子模体的初步预测分析
3
作者 龚超文 周雪雯 +1 位作者 潘迎捷 王永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5-403,共9页
噬病毒体作为遗传信息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索噬病毒体以及噬病毒体与其宿主巨病毒间的调控模式和进化关系,本文基于MEME启动子预测分析工具,对噬病毒体ORF上游部分序列(包括起始密码子ATG)中的启... 噬病毒体作为遗传信息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索噬病毒体以及噬病毒体与其宿主巨病毒间的调控模式和进化关系,本文基于MEME启动子预测分析工具,对噬病毒体ORF上游部分序列(包括起始密码子ATG)中的启动子模体进行了预测分析。依据预测得到的启动子模体E值和在基因组上的位置、数量和长度等信息,共得到17个潜在的启动子模体。sputnik的模体2和zamilon的模体2都存在一个富含AT的区域,广泛分布在基因组上,可能调控大部分ORF的表达;mavirus启动子模体中存在TCTA盒子,而ALM启动子模体中存在ATCT盒子,这两个模体可能为后期启动子模体;OLV的模体2、YSLV1和2的模体3、YSLV3的模体1以及YSLV4的模体1和2都存在富含AT的区域,广泛存在各基因组上,为各噬病毒体的潜在启动子模体。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噬病毒体ORF的表达时序及其与宿主巨病毒之间的协同调控表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病毒体 巨病毒 启动子模体 调控
原文传递
患病中国大鲵中分离到一株虹彩病毒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江育林 张旻 +1 位作者 景宏丽 高隆英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82,共9页
从陕西某大鲵养殖场患病的大鲵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患病大鲵以体表溃疡,特别是肢体远端溃烂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毒于10℃~30℃能在BF-2(Caudal trunk cells of blue-gillfry)、CO(Gorad cells of grass carp)、CHSE(Embryo cells... 从陕西某大鲵养殖场患病的大鲵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患病大鲵以体表溃疡,特别是肢体远端溃烂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毒于10℃~30℃能在BF-2(Caudal trunk cells of blue-gillfry)、CO(Gorad cells of grass carp)、CHSE(Embryo cells of Chinook salmon)、FHM(cells of fathed minnow)等细胞中较好地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病毒对氯仿、热、pH3、pH10敏感,DNA抑制剂5-氟-2′-脱氧尿苷(5-fluro-2-′deoxyuridine,FUDR)能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提示该病毒是有囊膜的DNA病毒。经电镜观察,在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直径约130~150 nm有囊膜的六角形病毒颗粒成晶格排列在细胞质里,病毒呈典型的虹彩病毒形态。抽提病毒核酸后进行PCR扩增,用已知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431bp的片段。扩增的片段测序后,和已知的几种蛙病毒属成员的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中的相应片段进行比对,相似性在96%以上。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和IPNV(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GCRV(Grass carp reovirus,GCRV)、SVCV(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I、HNV(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在血清学上没有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该病毒可能是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成员,暂时命名为大鲵虹彩病毒(Andrias davidianus iridovirus,ADIV)。该病毒与大鲵发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类病害 大鲵病害 病毒病 病毒分离 蛙病毒
原文传递
基因序列分析确诊大熊猫的犬瘟热病毒感染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金中 夏咸柱 +5 位作者 何洪彬 余春 胡贵学 范泉水 郑先春黄耕 武银莲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直接从死亡大熊猫肝脏提取细胞总 R N 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 1 对引物扩增出了约 320 bp 的片段。此产物经纯化、序列分析表明,其片段 2 个引物间长度为 281 bp,与预计片段大小相同。此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 直接从死亡大熊猫肝脏提取细胞总 R N 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 1 对引物扩增出了约 320 bp 的片段。此产物经纯化、序列分析表明,其片段 2 个引物间长度为 281 bp,与预计片段大小相同。此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北京犬等 4 个野毒株、哈尔滨犬野毒株、某疫苗弱毒株、 Onderstepoort 弱毒株和海豹瘟热病毒 2 型毒 株的 同源 性分 别为 922% 和 989% 、925% 和 989% 、915% 和 946% 、929% 和 989% 、982% 和 100% 。这样就进一步确定了大熊猫的犬瘟热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热病毒 序列分析 PCR扩增 基因片估
全文增补中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附着或血凝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洪彬 李金中 +5 位作者 夏咸柱 余春 范泉水 黄耕 邱薇 殷震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3期291-296,共6页
首次对犬瘟热病毒 (CDV)大熊猫 (GP)毒株附着或血凝蛋白 (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进行了比较。我们设计合成了 4对引物 ,对GP株进行了RT PCR扩增与测序。H蛋白基因全长为 194 6bp ,开放阅读框架 (ORF)始于 2 1 2 ... 首次对犬瘟热病毒 (CDV)大熊猫 (GP)毒株附着或血凝蛋白 (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进行了比较。我们设计合成了 4对引物 ,对GP株进行了RT PCR扩增与测序。H蛋白基因全长为 194 6bp ,开放阅读框架 (ORF)始于 2 1 2 3位的ATG ,终止于 184 2 - 184 4位的TGA ,编码 6 0 7个氨基酸 ,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将GP毒株与GenBank中疫苗弱毒株Onderstepoort进行比较 ,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1.4 %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0 .2 % ,GP和Onderstepoort株H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均为 12个且相对位置不变 ;疏水性有一定的变化 ,但推测的穿膜区位置 (约 35 55位氨基酸 )是一致的 ;Onderstepoort株的H蛋白潜在的N 联糖基化位点为 4个 ,GP株H蛋白为 9个 ,糖基化位点的不同可能对GP株H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 热病毒附着 血凝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基因3′端的序列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金中 夏咸柱 +6 位作者 何洪彬 胡桂学 余春 范泉水 郑先春 黄耕 武银莲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9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从死亡大熊猫的肝脏中直接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两对引物,分两段扩增出融合蛋白基因3′端的片段。经序列分析表明:此片段的长度为693bp;此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某疫苗弱毒株、Onderste... 从死亡大熊猫的肝脏中直接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两对引物,分两段扩增出融合蛋白基因3′端的片段。经序列分析表明:此片段的长度为693bp;此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某疫苗弱毒株、Onderstepoort弱毒株、海豹瘟热病毒2型毒株和海豹瘟热病毒1型的同源性分别为97.5%和96.2%、88.6%和94.5%、92.9%和95.6%、63.2%和76.5%;大熊猫毒株与其它毒株融合蛋白3′端疏水性和二级结构均有一定差异;其非编码区比国外报道的Onderstepoort弱毒株多9个碱基,在非编码区最后58个碱基,两毒株仅有17个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热病毒 序列测定
下载PDF
中国大鲵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蔚 董传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39,144,共5页
中国大鲵是稀有和最大的两栖类生物,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生和驯养的中国大鲵具有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意义,但系列的传染性疾病造成了中国大鲵的野生恢复减缓和驯养大鲵的经济损失,这些传染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对近... 中国大鲵是稀有和最大的两栖类生物,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生和驯养的中国大鲵具有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意义,但系列的传染性疾病造成了中国大鲵的野生恢复减缓和驯养大鲵的经济损失,这些传染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对近年来在研究中国大鲵传染性病原体中发现的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特别是2011年后引起驯养大鲵大量死亡的蛙病毒进行了综述,可为中国大鲵的疾病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建议提供综合性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病原体 细菌 真菌 寄生虫 病毒
下载PDF
佛坪保护区冬季大熊猫犬瘟热病毒的预防与监测措施
9
作者 刘新玉 刘锟 +2 位作者 何念军 柳梓晨 党超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预防与监测佛坪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冬季活动区域内犬瘟热病毒(CDV)病的爆发,本研究对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保护站(凉风垭、三官庙和大古坪)34只自由活动的家犬进行CDV疫苗免疫注射(试验组),并在大古坪引入9只犬,设置成哨兵犬,... 为了预防与监测佛坪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冬季活动区域内犬瘟热病毒(CDV)病的爆发,本研究对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保护站(凉风垭、三官庙和大古坪)34只自由活动的家犬进行CDV疫苗免疫注射(试验组),并在大古坪引入9只犬,设置成哨兵犬,使其自由活动且不进行免疫,作为环境病毒监测的指示动物,探究21天后此措施在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冬季活动区域内对CDV的预防与监测作用。结果如下:(1)试验组犬只注射疫苗后,其中低初始抗体水平犬只(占比67.65%)的血清抗体浓度全部提升为高抗体水平,而哨兵犬组抗体水平无提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3个试验组家犬注射疫苗后,血清抗体浓度的提升没有显著地域差异(P>0.05);(3)于第60天成功监测到第0天引入大古坪保护站的7只哨兵犬体内CDV抗原,并且这7只哨兵犬的分布范围已遍布大古坪、三官庙和凉风垭3个保护站,而34只家犬体内CDV抗原检测依然为阴性。结果表明,免疫后的34只家犬形成CDV免疫屏障的同时,哨兵犬可以受到环境病毒影响并感染CDV,对大熊猫活动区域内的CDV起到监测作用,故在保护区内对家犬进行CDV疫苗接种并设置哨兵犬的举措,能成为冬季佛坪保护区内大熊猫CDV的有效预防与监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坪保护区 野生大熊猫 犬瘟热病毒 疫苗 哨兵犬
下载PDF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栗子坪)周边区域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九洲 胡潇 +2 位作者 李丹 李财源 文翼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为了解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可能感染大熊猫的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称重的方式调查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368只家养犬的活动受限程度及体型,调查结果显示,63.9%的犬是自由散养状态,36.1%的犬活动受限,24... 为了解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可能感染大熊猫的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称重的方式调查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368只家养犬的活动受限程度及体型,调查结果显示,63.9%的犬是自由散养状态,36.1%的犬活动受限,24.5%的犬为超小型犬,29.6%为小型犬,42.2%为中型犬,3.7%为大型犬。本实验还利用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采集的栗子坪保护区周边地区家养犬的172份血样分别进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狂犬病病毒(RV)和犬轮状病毒(CRV)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DV、CPV、CRV在春、秋、冬季出现较高的阳性率,且感染集中在1岁以下幼犬,RV的阳性率无明显的季节与宿主年龄差异。CDV、CPV、RV和CRV的阳性率分别为4.7%、3.5%、12.8%和3.5%。RV与CDV混合感染率为9.1%,与CRV混合感率为9.1%,与CRV混合感染率为4.5%,CDV与CRV混合感染率为6.8%。同时通过饱和氯化钠浮选法对同期采集到的66份犬粪便样本进行蠕虫虫卵检查,结果显示:粪样中共检出7种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犬弓首蛔虫45.4%、犬钩虫21%、犬鞭虫12%、犬复孔绦虫12%、类圆线虫9.1%、浣熊拜林蛔线虫6.1%、狮弓首蛔虫3%。蠕虫感染的平均强度均在每10克粪便50个卵以下。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家养犬多数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为自由散养状态,其中部分携带有以RV为主的4种病毒和以犬弓首蛔虫为主的7种蠕虫,以RV/CDV和RV/CPV的混合感染为主。本研究为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病毒病和蠕虫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病毒 蠕虫 感染情况调查
下载PDF
Anal carcinoma in giant anal condylom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cessary for optimal outcome:Two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2
11
作者 Santosh Shenoy Murali Nittala Yazen Assaf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2期172-180,共9页
BACKGROUND Anal cancers are caused by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Buschke-Lowenstein tumor also known as giant anal condyloma(GCA) is a variant of giant neglected anal tumors arising from warts caused by HPV infection... BACKGROUND Anal cancers are caused by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Buschke-Lowenstein tumor also known as giant anal condyloma(GCA) is a variant of giant neglected anal tumors arising from warts caused by HPV infection. HPV are a family of double-stranded DNA viruses and primarily cause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of the genitalia and oropharyngeal mucosa. These tumors are slow growing;locally destructive large verrucous masses.CASE SUMMARY We present a series of two cases with large anal tumors harboring invasive cancers and highlight their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Tumors with high risk HPV subtypes(HPV 16, 18, 31, 33) may progress into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Untreated GCA can attain enormous size and extend into the pelvic organs and bony structures. Some tumors show malignant degeneration into SCC and are often difficult to diagnose given the large size of the tumors.Complete surgical excision with negative margins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and necessary to prevent recurrence. This is often not feasible and leaves large surgical wounds with tissue defects with delay in healing and increases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Pelvic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s including muscle flaps and grafts are often necessary to close the defect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generally do poorly with standard treatments.CONCLUSION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of colorectal and plastic surgeons, medical and radiation oncologists along with combination treatment modalities are necessary when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ccurs in GCA, for optimal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ANUS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 giant ANAL CONDYLOMA Buschke-Lowenstein tumor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Case report
下载PDF
RNA干扰对大鲵蛙病毒主要功能基因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牟维豪 周燕 +6 位作者 耿毅 汪开毓 余泽辉 李亚军 黄小丽 欧阳萍 陈德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采用q PCR与病毒滴度测定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MTases)、DNA多聚酶(DNA polymerase)... 采用q PCR与病毒滴度测定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MTases)、DNA多聚酶(DNA polymerase)基因表达与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能推迟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illosum cyprini,EPC)出现病变,且病变程度也较对照组轻。在各功能基因表达量上,NC-FAM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干扰组的干扰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其中siR-DP-1组siRNA对MCP基因的干扰率为79%,极显著高于其余组(P<0.01);siR-MT-1、siR-MT-2组siRNA对MTases基因的干扰率为77%,极显著高于其余组(P<0.01);siR-DP-1组siRNA对DNA polymerase基因的干扰率为79%,极显著高于其余组(P<0.01)。干扰实验组病毒滴度与NC-FAM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阴性对照组lg TCID50为8.362,NC-FAM对照组lg TCID50为7.848,siR-MCP、siR-MT、siR-DP实验组最低lg TCID50分别为5.764、5.317、5.362。证实RNAi能够抑制CGSRV主要功能基因的表达并影响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蛙病毒 RNA干扰 基因表达 病毒滴度
下载PDF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对293T细胞系的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振寰 李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1-299,共9页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CGSIV)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对两栖类具有强致病率,给两栖类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将人胚肾细胞系(293T)作为CGSIV的潜在宿主细胞系,通过验证26℃下CGSIV对293T...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CGSIV)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对两栖类具有强致病率,给两栖类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将人胚肾细胞系(293T)作为CGSIV的潜在宿主细胞系,通过验证26℃下CGSIV对293T细胞的感染性及病毒特性,为将293T发展成为CGSIV病毒研究的细胞系模型打下基础。利用PCR、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等技术对CGSIV感染293T细胞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病毒复制及子代病毒等进行验证;并通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Median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法和绝对定量qPCR检测CGSIV在293T中的病毒滴度及病毒含量。结果表明:293T在接种CGSIV 72 h时出现了典型的病变特征;成功在受感染的293T细胞内检测到CGSIV基因组及病毒相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表明CGSIV能够成功感染293T细胞并在细胞内顺利完成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293T细胞内呈晶格状排列且横切面为正六边形的病毒粒子,病毒感染实验显示其病毒粒子能够感染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表明CGSIV能够在293T细胞内顺利完成其生活周期,产生具感染力的完整子代病毒;CGSIV在293T细胞内的病毒滴度约为2.26×105TCID50/mL;CGSIV在293T细胞中的复制时序表明病毒在感染24 h内复制缓慢,36 h后进入复制高峰期并延续于整个感染周期内。综上,在26℃下,CGSIV能够感染293T细胞系,并在细胞内完成其生活周期,产生具有感染力的完整子代病毒;另外,CGSIV对293T细胞的感染与鱼类细胞相比,其感染病变时间也有所延长。本研究为发展293T细胞作为CGSIV病毒研究的细胞系新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CGSIV) 人胚肾细胞系(293T) 病毒感染 病毒生活周期 细胞系模型
原文传递
圈养大熊猫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成林 丁叶 +5 位作者 闫鹤 普天春 佘锐萍 尹君 杨明海 张金国 《野生动物》 2013年第6期323-326,共4页
采用ELISA、巢式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动物园保存的大熊猫组织材料和部分现存活个体的粪便、血清等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调查。调查发现在死亡大熊猫肝脏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9%(8/9),肾脏的阳性检出... 采用ELISA、巢式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动物园保存的大熊猫组织材料和部分现存活个体的粪便、血清等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调查。调查发现在死亡大熊猫肝脏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9%(8/9),肾脏的阳性检出率为85.7%(6/7)。现活体动物的粪便、血清抗原检查没有出现阳性结果。结果说明死亡大熊猫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现有个体中没有戊肝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戊型肝炎病毒(HEV) 免疫组化 巢式RT—PCR ELISA
下载PDF
阿米巴巨大病毒及其潜在致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宇程 钟江 《微生物与感染》 2018年第1期27-36,共10页
近年来,通过阿米巴共培养等方法发现了一批新的病毒,统称为巨大病毒(giant virus)。它们分布广泛,不仅有很大的病毒颗粒,基因组也非常庞大,还编码许多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突破了人们对病毒的一般认识,引发了对病毒起源和本质的讨论... 近年来,通过阿米巴共培养等方法发现了一批新的病毒,统称为巨大病毒(giant virus)。它们分布广泛,不仅有很大的病毒颗粒,基因组也非常庞大,还编码许多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突破了人们对病毒的一般认识,引发了对病毒起源和本质的讨论。巨大病毒被认为有潜在致病性。本文综述了在人体中针对两类最早发现的巨大病毒——拟菌病毒(Mimivirus)和马赛病毒(Marseillevirus)开展的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检测、病毒分离及其对哺乳动物感染和致病性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巨大病毒 致病性 检测 病毒分离
下载PDF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DV-PA-1421株)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静 李艳玲 +2 位作者 朱明媛 谷孝玉 李润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39-43,共5页
根据正交试验对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DV-PA-1421株)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悬浮培养最佳组合条件为:Vero细胞长成单层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细胞接种浓度为0.2×10^6/mL^0.4... 根据正交试验对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DV-PA-1421株)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悬浮培养最佳组合条件为:Vero细胞长成单层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细胞接种浓度为0.2×10^6/mL^0.4×10^6/mL,微载体浓度为8.0 g/L,加入MSVP培养基至工作体积。按0.01~0.1感染复数(MOI)接种病毒,在37℃pH7.2条件下培养96~120 h,细胞病变(CPE)达70%~80%时收获病毒上清液,即可获得高滴度病毒液。3批培养结果显示病毒培养工艺稳定,收获液病毒含量均在10^7.0~10^7.5 TCID50/0.1m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犬瘟热 微载体悬浮培养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麻疹病毒易感性流行病学调查(英文)
17
作者 鎌田宽 大埸茂夫 +11 位作者 木埸秀夫 津曲茂久 佐藤常男 金山喜一 藩英仁 渡部敏 张志和 侯蓉 王成东 沈富军 张亮 罗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7-1170,共4页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圈养的7只8~21岁的大熊猫血清犬瘟热病毒(CDV)中和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尽管这些大熊猫自2003年起每年接受2次CDV弱毒疫苗接种,该弱毒疫苗是由未知家犬犬瘟热病毒株制作的,大熊猫血清犬瘟热病毒中和...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圈养的7只8~21岁的大熊猫血清犬瘟热病毒(CDV)中和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尽管这些大熊猫自2003年起每年接受2次CDV弱毒疫苗接种,该弱毒疫苗是由未知家犬犬瘟热病毒株制作的,大熊猫血清犬瘟热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却在2×到256×的较大范围内(平价值=16)波动。通常单次的麻疹病毒弱毒疫苗注射足以导致宿主产生相应的稳定的免疫反应,在大熊猫上抗犬瘟热中和抗体变化幅度较大提示在宿主与疫苗的关系中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热病毒(CDV) 中和抗体(NT)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护理
18
作者 黄峭 黄伟枚 +2 位作者 叶晓青 谢文 卢桂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32例肾移植术后CMV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CMV病多见于术后 6~ 16周 ,以CMV肺炎为最常见的发病形式 (2 8/ 32 ) ,进行性低氧血症为其临床特点 ,本组治愈 2 0...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32例肾移植术后CMV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CMV病多见于术后 6~ 16周 ,以CMV肺炎为最常见的发病形式 (2 8/ 32 ) ,进行性低氧血症为其临床特点 ,本组治愈 2 0例 ,病死 12例 ,死亡率 37 5 %。结论我们认为早期预防是防治CMV病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 ,加强氧疗管理 ,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 ,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 ,预防交叉感染是CMV病护理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术后 巨细胞病毒病 护理 护理 临床表现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