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基组分及pH值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5
1
作者 张绍铃 陈迪新 +1 位作者 康琅 汪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和pH值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氯化钙、PEG-4000、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山梨醇、果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和pH值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氯化钙、PEG-4000、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山梨醇、果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的培养基组分为:30mmol/LMES、0.01%硼酸、0.03%CaCl2·2H2O、15%PEG-4000、5%果糖 或5%山梨醇、10%蔗糖 ,最适的pH值为6.5.在该培养基内梨花粉萌发率约为59.2%,花粉管生长长度为966.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组分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PH值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布顿大麦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9
2
作者 余玲 王彦荣 孙建华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对布顿大麦种子在控制温度、水分 (PEG6 0 0 0 )和盐分 (Na Cl和 Na2 SO4 )等环境胁迫因子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 :布顿大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是 10℃ ,最高温度是 2 5℃ ,最适温度是 15℃恒温和 15 / 2 5℃、2 0 / 30℃变温。布顿大麦... 对布顿大麦种子在控制温度、水分 (PEG6 0 0 0 )和盐分 (Na Cl和 Na2 SO4 )等环境胁迫因子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 :布顿大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是 10℃ ,最高温度是 2 5℃ ,最适温度是 15℃恒温和 15 / 2 5℃、2 0 / 30℃变温。布顿大麦种子有一定的耐盐性 ,其耐盐性的高低顺序为 :Na Cl>Na2 SO4 ;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阈值为 - 1.0 1MPa(Na Cl)和 - 0 .83MPa(Na2 SO4 ) ;高渗透势 Na Cl盐胁迫 (≥ - 0 .3MPa)下 ,胚芽和胚根长度均递增为正效应 ;高渗透势 Na2 SO4 盐胁迫 (≥ - 0 .3MPa)下 ,胚芽长度递增为正效应 ,Na2 SO4 盐胁迫对胚根的影响呈单一负效应。布顿大麦种子有较强的抗旱性 ,其萌发期抗旱临界阈值为 - 1.0 4 MPa;干旱对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布顿大麦 萌发 临界阈值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栓皮栎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1
3
作者 李志萍 张文辉 崔豫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43-2049,共7页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以当年采集的栓皮栎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生长、保护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以当年采集的栓皮栎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生长、保护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胚根生长速率等与PEG浓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栓皮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根生长速率和活力指数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说明低浓度(5%、10%)PEG胁迫可以促进栓皮栎种子萌发及生长,而高浓度(20%、30%)则具有抑制作用。(2)建立水分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率、胚根生长速率等与PEG浓度的回归方程发现,栓皮栎种子在PEG胁迫下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32.01%和36.99%,胚根生长速率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30.1%和33.35%。(3)随着PEG浓度的升高,栓皮栎种子中3种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3种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趋势。由此可见,栓皮栎种子可通过增加保护酶活性和体内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使自身萌发和生长受抑制程度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种子萌发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 临界值
下载PDF
不同pH值土壤及其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2
4
作者 马红媛 梁正伟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研究了不同pH值土壤以及重度盐碱土和非盐碱土浸提液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pH值土壤由配土和调酸两种方式取得,前者由重度盐碱土(pH=10.24)与非盐碱土(pH=7.49)按不同比例配制,后者是由重度苏打盐... 研究了不同pH值土壤以及重度盐碱土和非盐碱土浸提液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pH值土壤由配土和调酸两种方式取得,前者由重度盐碱土(pH=10.24)与非盐碱土(pH=7.49)按不同比例配制,后者是由重度苏打盐碱土经硫酸调酸处理得到。配土发芽的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7.49-9.14时,种子的发芽率均在50%以上,且幼苗能够正常生长;pH=9.53时,羊草种子的发芽率低于50%,仅部分幼苗个体能够成活;当pH>9.86时,幼苗在萌发后50天左右全部枯死。说明羊草种子个体萌发期最大耐受pH值在9.14-9.53之间。重度苏打盐碱土调酸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当调酸后的土壤pH值降至7.0-10.0时,均能显著促进羊草种子的萌发,且幼苗生长正常。确定了羊草种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8.0-8.5。土/水比为1:1的非盐碱土浸提液能够显著提高羊草种子发芽率,而重度苏打盐碱土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没有产生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 羊草 非盐碱土 PH值 盐碱土 浸提液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苦瓜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坚 周木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4-48,共5页
对海南常种的四个苦瓜品种 (琼 1号苦瓜、杂交一代金绿大肉苦瓜、一代交配槟城苦瓜和广研杂交苦瓜 ) ,在不同盐浓度下进行盐胁迫。结果表明广研杂交苦瓜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方面比其它三个品种耐盐。同时 ,当盐浓度为 15 0mmol/L时 ,... 对海南常种的四个苦瓜品种 (琼 1号苦瓜、杂交一代金绿大肉苦瓜、一代交配槟城苦瓜和广研杂交苦瓜 ) ,在不同盐浓度下进行盐胁迫。结果表明广研杂交苦瓜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方面比其它三个品种耐盐。同时 ,当盐浓度为 15 0mmol/L时 ,各品种种子几乎不能萌发 ;当盐浓度为 10 0mmol/L时 ,种子虽能萌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生长 苦瓜 盐胁迫 萌发率 耐盐性 种子萌发 土壤盐渍化
下载PDF
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白小明 王靖婷 +3 位作者 贺佳圆 董沁 吕优伟 孙吉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555,共10页
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这2种单盐溶液处理8个野生早熟禾(Poa L.)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的变化,研究其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早熟禾种质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mmol.L-1 NaCl促进波伐早熟禾(P.poophagorum)种子的萌发... 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这2种单盐溶液处理8个野生早熟禾(Poa L.)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的变化,研究其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早熟禾种质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mmol.L-1 NaCl促进波伐早熟禾(P.poophagorum)种子的萌发和草地早熟禾(兴隆山)(P.pratensis)、草地早熟禾(天祝)、硬质早熟禾(P.sphondylodes)胚芽的生长;25mmol.L-1 Na2SO4促进草地早熟禾(兴隆山)、草地早熟禾(天祝)、小药早熟禾(Poa micrandra)、硬质早熟禾、波伐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甘南)种子的萌发,及小药早熟禾胚芽的生长。2种盐胁迫均抑制胚根的生长,且对胚根生长的影响大于胚芽;NaCl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大于Na2SO4。6个指标中,胚根长的平均耐盐临界值和耐盐极限值最小,作为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值和耐盐极限值比较可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小药早熟禾>波伐早熟禾>硬质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兴隆山>草地早熟禾(肃南)>草地早熟禾(天祝)>草地早熟禾(甘南)>草地早熟禾(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野生早熟禾 种子萌发 耐盐临界值 耐盐极限值
下载PDF
草坪型高羊茅种子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韩建国 毛培胜 +1 位作者 浦心春 李敏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9-275,共7页
对美国俄勒冈州引入的六个种子批的草坪型高羊茅种子用加速老化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温室出苗测定法、田间出苗测定法和标准发芽测定法进行的种子活力研究表明:不同种子批的活力有明显的差异。标准发芽测定中高发芽率且差异不显著的... 对美国俄勒冈州引入的六个种子批的草坪型高羊茅种子用加速老化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温室出苗测定法、田间出苗测定法和标准发芽测定法进行的种子活力研究表明:不同种子批的活力有明显的差异。标准发芽测定中高发芽率且差异不显著的种子批其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电导率都有显著的差异。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比标准发芽率测定的发芽率更接近田间出苗率。从高发芽率到低发芽率种子批也表现出种子活力从高到低,但标准发芽测定的发芽率从高到低降低的速度较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降低的速度缓和的多。各种子批的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种苗芽长和种苗芽重之间不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种苗的芽长和芽重在某种程度上受种子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种子活力 发芽率 田间出苗率 草坪
下载PDF
不同萌发期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瑞国 朱秀敏 杨慧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97-99,共3页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萌发期绿豆芽蛋白质含量变化。萌发1~5d时绿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85、790、650、715、730μg/g,萌发第3天时蛋白质含量最低。绿豆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从而大大提高了其...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萌发期绿豆芽蛋白质含量变化。萌发1~5d时绿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85、790、650、715、730μg/g,萌发第3天时蛋白质含量最低。绿豆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萌发期 蛋白质含量 营养价值 考马斯亮蓝
下载PDF
不同品种藜麦萌发蛋白质营养价值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晨晨 白羽嘉 冯作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9,共7页
通过研究不同品种藜麦萌发后营养价值的变化,为新疆地产藜麦推广和合理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产地为秘鲁、青海、伊犁、阿勒泰藜麦的宏量营养素在0、12、24、36、48、60、72 h含量变化,选取最佳萌发时间进行氨基酸分析,采用通用... 通过研究不同品种藜麦萌发后营养价值的变化,为新疆地产藜麦推广和合理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产地为秘鲁、青海、伊犁、阿勒泰藜麦的宏量营养素在0、12、24、36、48、60、72 h含量变化,选取最佳萌发时间进行氨基酸分析,采用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最佳萌发时间下不同品种藜麦的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营养指数(NI)。研究表明,萌发对于藜麦营养状态有所改善,最佳萌发时间应为48 h,4个品种的萌发藜麦中,秘鲁藜麦蛋白质品质略高,青海和伊犁次之,阿勒泰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萌发 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价值
原文传递
通关藤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雪峰 刘丽 +4 位作者 郭巧生 李超 王平理 杨生超 杭悦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通关藤的人工栽培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自云南省马关县的当年成熟通关藤种子为材料,研究发芽床、浸种时间、温度、光照处理及p H值对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 目的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通关藤的人工栽培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自云南省马关县的当年成熟通关藤种子为材料,研究发芽床、浸种时间、温度、光照处理及p H值对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根茎长的影响。结果砂床为通关藤种子适宜的发芽床;浸种时间对种子的发芽影响不显著;种子最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5~30℃;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与否对通关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温度不适时,光照为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偏酸性的逆境对通关藤种子萌发的影响比碱性的逆境影响小。结论适合通关藤种子萌发的条件为发芽前浸种24 h、30℃、p H为7.0~7.5的砂床环境下光照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 种子萌发 浸种时间 温度 PH值
原文传递
蔷薇种子催芽方法初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素芳 胡书红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4-96,共3页
采用9种处理方法,对4个品种的蔷薇种子进行处理,分析其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处理方法间达到显著差异而品种间达到极显著差异.其中,低温沙藏层积+萘乙酸(NAA)和低温沙藏层积+高锰酸钾(KMnO4)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
关键词 蔷薇种子 发芽率 催芽
下载PDF
温度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鸿彬 刘雄盛 +3 位作者 李志辉 肖玉菲 蒋燚 黄荣林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以富宁县、博白县、望谟县、凌云县4个种源江南油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5个恒温条件(15,20,25,30,35℃)和2个变温条件(15℃/25℃、20℃/30℃)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以及插值多项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种源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特... 以富宁县、博白县、望谟县、凌云县4个种源江南油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5个恒温条件(15,20,25,30,35℃)和2个变温条件(15℃/25℃、20℃/30℃)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以及插值多项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种源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特性对温度的响应,探讨不同种源间种子萌发差异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温度条件中,江南油杉种子在25℃下萌发效果最好;博白种源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最高,萌发时滞和萌发历期最短;变温条件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因种源而异,只有20℃/30℃对少数萌发指标有促进作用;江南油杉种子萌发值与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与种子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宽呈显著负相关。采用回归分析建立萌发值与温度的函数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当温度为27.3℃时,江南油杉种子萌发值最大(51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温度 江南油杉 萌发值
下载PDF
发芽、温度及pH对麦类籽实中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玺 单安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在25℃的条件下发芽 ,小麦东农123、小麦东农973821、大麦垦啤2号在第3天植酸酶活性达到最高 ,分别为原来的2.04、2.55、4.63倍 ;小黑麦92021、小黑麦5305及黑麦2号在第1天即达到最大 ,为发芽前的1.36、1.82和2.45倍。小黑麦5305中植酸... 在25℃的条件下发芽 ,小麦东农123、小麦东农973821、大麦垦啤2号在第3天植酸酶活性达到最高 ,分别为原来的2.04、2.55、4.63倍 ;小黑麦92021、小黑麦5305及黑麦2号在第1天即达到最大 ,为发芽前的1.36、1.82和2.45倍。小黑麦5305中植酸酶的适宜温度为50℃ ,在40℃~60℃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酶活 ;适宜pH为5.5 ,低于4.0或高于7.0 ,酶活性基本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籽实 植酸酶 酶活性 发芽 温度 PH值 互作效应
下载PDF
绿豆萌发期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营养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瑞国 郭少英 王怀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0-173,共4页
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VC含量会发生变化。紫外吸收法和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别是测定蛋白质和VC含量的常用方法。采用这2种方法测定了绿豆不同萌发期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结果为,萌发1 d时,蛋白质与VC含量分别为0.964 mg/g和0.32... 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VC含量会发生变化。紫外吸收法和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别是测定蛋白质和VC含量的常用方法。采用这2种方法测定了绿豆不同萌发期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结果为,萌发1 d时,蛋白质与VC含量分别为0.964 mg/g和0.325 mg/g,2 d时为0.746 mg/g和0.223 mg/g,3 d时为0.629 mg/g和0.157 mg/g,4 d时为0.711 mg/g和0.170 mg/g,5 d时为0.695 mg/g和0.132 mg/g。因此,随萌发时间延长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略微升高,VC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萌发期 蛋白质 VC 营养价值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谭玲玲 胡正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8,23,共5页
通过研究桔梗种子形态(其长度、宽度、净度及千粒重)和不同处理(不同冰冻时间处理、不同温度的水浸泡、不同萌发介质、不同pH溶液浸泡)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寻找提高其种子萌发率的适宜条件,从而为桔梗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 通过研究桔梗种子形态(其长度、宽度、净度及千粒重)和不同处理(不同冰冻时间处理、不同温度的水浸泡、不同萌发介质、不同pH溶液浸泡)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寻找提高其种子萌发率的适宜条件,从而为桔梗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冰冻5 d的种子最终发芽率可以达到72.33%;40℃水浸种处理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5%;双层纱布是桔梗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介质,以双层纱布的处理发芽率最高为70.33%;pH=7条件下浸泡种子可以使种子尽快萌发且发芽率较高为6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种子萌发 低温冷冻 浸种温度 发芽床 pH值
下载PDF
侧柏不同地理种源种子发芽能力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盛升 周继磊 +3 位作者 邢世岩 卢本荣 姜广国 蒋秀丽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9,共4页
对山东枣庄抱犊崮林场37个地理种源的23年生侧柏种源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值4个指标研究发现:不同地理种源间侧柏种子的发芽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福建南平(FNP)、辽宁凌源(LLY)、甘肃徽县(GHX)3个种源发芽能力较强,发芽... 对山东枣庄抱犊崮林场37个地理种源的23年生侧柏种源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值4个指标研究发现:不同地理种源间侧柏种子的发芽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福建南平(FNP)、辽宁凌源(LLY)、甘肃徽县(GHX)3个种源发芽能力较强,发芽率分别为65.00%,62.50%和52.00%;山东灵岩(SLY)、河南灵宝(HLB)、内蒙乌拉山(NWS)发芽能力较弱,发芽率仅为6.50%,7.50%和10.50%。确定枣庄抱犊崮林场及毗邻地区种子发芽能力最佳种源为福建南平(FNP)、辽宁凌源(LLY)、甘肃徽县(GHX)3个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种源试验 发芽率 发芽势 活力指数 发芽值
下载PDF
油松球果生命表分析及其虫害球果品质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温俊宝 李镇宇 沈熙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8,共6页
通过球果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明确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共有球果害虫6种,其中油松球果瘿蚊(Cecidomyiaweni)、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pryeri)和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为球果... 通过球果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明确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共有球果害虫6种,其中油松球果瘿蚊(Cecidomyiaweni)、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pryeri)和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为球果的关键害虫;确定了各种害虫引起的球果损失比例;从雌球花出现到球果采收,有92.27%的球果损失,其中昆虫危害占绝大多数.球果种子品质检验表明,受害球果的种子产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害虫 球果生命表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秋霞 《长江蔬菜》 2014年第20期48-52,共5页
以北农青贮30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生物活性水稀释10、25、50、100、200、400、800、4 000倍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比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值、贮藏物质转运率、生物量、根长、芽长、叶绿素含量。试验... 以北农青贮30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生物活性水稀释10、25、50、100、200、400、800、4 000倍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比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值、贮藏物质转运率、生物量、根长、芽长、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除稀释10倍处理外,不同浓度生物活性水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苗期的长势和叶绿素的含量,其中稀释1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稀释50倍的生物活性水在苗期对壮苗和促进株高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玉米 萌发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20%克福玉米种衣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海涛 张发亮 +2 位作者 刘金宏 赵宏伟 陈巧玲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对20%克福玉米种衣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20%克福玉米种衣剂包衣后的玉米种子比对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值和发芽指数均有提高。并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种子活力 克福玉米种衣剂 发芽率 发芽值 发芽指数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球果虫害及变色对种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范俊 翁玉榛 +1 位作者 余荣卓 郑斌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1-34,共4页
1989年在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种子园检测了3个无性系(6421,47,33)、64株标准株、3508个球果。结果表明球果害虫主要是杉木球果麦蛾,而杉木扁长蝽等的危害及炭疽菌、散斑壳菌的侵染可导致球果变色。方差分析显示:球果虫害及变色明显影响... 1989年在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种子园检测了3个无性系(6421,47,33)、64株标准株、3508个球果。结果表明球果害虫主要是杉木球果麦蛾,而杉木扁长蝽等的危害及炭疽菌、散斑壳菌的侵染可导致球果变色。方差分析显示:球果虫害及变色明显影响鲜果重、种子重、千粒重及出籽率,但它们对发芽率及涩籽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球果变色 害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