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
麻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
|
探究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
董鹏
颜骄杨
骆骊
季京晶
|
《客车技术》
|
2019 |
0 |
|
3
|
重述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对保守主义的历史时间经验方式的阐释 |
张文喜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4
|
青年尼采的文化民族想象 |
范志军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5
|
探究德国工匠精神对国内制造业的借鉴 |
董鹏
彭健生
刘嘉
刘希希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6
|
浅析德国森林与德国工业设计的关系 |
俞玮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09 |
0 |
|
7
|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 |
钱宇虹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3
|
|
8
|
德国现代物理学家与康德哲学 |
许良
|
《哲学分析》
|
2015 |
3
|
|
9
|
德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其启迪 |
陈玉柱
|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
2004 |
2
|
|
10
|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优化研究 |
涂佳佳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2
|
|
11
|
简论德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视角 |
何茂昌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0 |
2
|
|
12
|
中德精神与中德校训在涵养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作用——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
韩雷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2020 |
0 |
|
13
|
“现实主义”标签下被遮蔽的德意志精神——凯勒《绿衣亨利》的密托斯特征 |
吴建广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流寓中的锐意丰盈——论黑塞作品中“乡愁”的意涵与嬗变 |
郭利云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德语叙事理论中的叙述人 |
陈良梅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6
|
从钢和木家具看德国现代设计的工匠精神 |
冯焱楠
张黎
姜可
|
《设计》
|
2018 |
1
|
|
17
|
格己致知——从德国哲学论哲学之为“知己”的科学 |
叶秀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论中国哲学最初的“被”冷遇 |
王馨
王立新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