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征 被引量:110
1
作者 王华夫 竹尾忠一 +2 位作者 中央研究所 伊奈和夫 李名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1-68,共8页
通过对祁红当家品种——槠叶群体种及其适制绿茶的亲缘种——安徽7号(对照)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香气形成的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在祁红检出的110多种香气成分中,己醛,1-戊烯-3-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 通过对祁红当家品种——槠叶群体种及其适制绿茶的亲缘种——安徽7号(对照)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香气形成的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在祁红检出的110多种香气成分中,己醛,1-戊烯-3-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等含量较高。在相同的祁红加工过程中,槠叶群体的香气物质形成总量高于对照,且形成高峰超前,其中香叶醇含量在揉捻阶段剧增;与安徽7号相比,香叶醇含量高出30倍以上,而其他香气成分含量则无明显差异。实验还发现,两品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的减少与茶叶香气总量及其中的萜烯醇类的增长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槠叶群体中有关香气配糖体的含量高于安徽7号,文中对此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香气
下载PDF
采用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滑金杰 王华杰 +4 位作者 王近近 李佳 江用文 王岳梁 袁海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0-27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明确新型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的毛火效果,该研究以一芽一二叶初展嫩度的"福鼎大白"品种为原料进行工夫红茶加工,设定电磁滚筒-热风耦合(Rotary pot-Hot air coupling Fir... 为探究不同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明确新型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的毛火效果,该研究以一芽一二叶初展嫩度的"福鼎大白"品种为原料进行工夫红茶加工,设定电磁滚筒-热风耦合(Rotary pot-Hot air coupling First-Dry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heat,RHFD)、链板热风(Chain plate Hot air First-Drying,CHFD)、箱式热风(Box Hot air First-Drying,BHFD)、滚筒式滚炒(Rotary pot First-Drying,RFD)等4种毛火方式,比较所制茶样的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可溶性糖、咖啡碱、氨基酸等29个非挥发性指标,114个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的挥发性香气指标,10个外形和汤色色泽客观评价指标,同时进行了毛火方式的热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性能指标的分析比较,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统计(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优质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并获得标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毛火处理下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显著最低(P<0.05),简单儿茶素含量较高,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综合指标TDE和茶色素综合指标10TFRB最高(P<0.05),毛火方式对茶黄素总量影响不显著(P>0.05);挥发性化合物总量以RHFD方式最高,RFD方式次之,CHFD方式最低;RHFD毛火方式芳香类、萜烯类等化合物含量最高。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毛火升温快、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性好,热效率和生产效率高(分别为50.0%、220 kg/h),生产成本较低(仅0.32元/kg),预热时间仅14min;所制红茶在汤色透亮度、香气甜久度、滋味甜醇度等方面均得到提升,感官总分最高(P<0.05),达88.1。PLS-DA分析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角度均可将工夫红茶4种毛火方式显著区分,并分别获得了43种和18种差异化合物,结合差异性分析获得标志性差异化合物,2,4,6-三(1,1-二甲基乙基)-4-甲基环己-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控制 香气 工夫红茶 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技术 毛火 多元统计 茶色素 香叶醇 性能参数
下载PDF
四种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效果 被引量:24
3
作者 林永丽 郝蕙玲 孙锦程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7-479,共3页
室内测定4种蚊虫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精油(香叶醇、芳樟醇、柠檬醛和茴香醛)对德国小蠊雄性成虫的驱避性,并与传统上常用的驱避剂DEET作对比研究,以期从中筛选出对德国小蠊驱避效果较好的驱避剂。每种植物精油设置4个剂量,即1,10,100和1... 室内测定4种蚊虫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精油(香叶醇、芳樟醇、柠檬醛和茴香醛)对德国小蠊雄性成虫的驱避性,并与传统上常用的驱避剂DEET作对比研究,以期从中筛选出对德国小蠊驱避效果较好的驱避剂。每种植物精油设置4个剂量,即1,10,100和1000μg/cm2。结果表明,每种植物精油的驱避性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4种精油的驱避性均高于DEET,驱避性最好的是芳樟醇;当剂量为100和1000μg/cm2时,每种植物精油的驱避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芳樟醇外,其余植物精油在剂量为1000μg/cm2时的驱避性与100μg/cm2的驱避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芳樟醇可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德国小蠊驱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香叶醇 芳樟醇 柠檬醛 茴香醛 驱避性
下载PDF
滇产驱蚊香草芳香油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和承尧 寸守铣 《云南化工》 CAS 2003年第5期21-24,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驱蚊香草芳香油成分进行研究 ,共检出 64个组分 ,鉴定出已知化合物 5 9个 ,占芳香油成分总数的 92 .2 %,占总含量的 97.45 %。主要化学成分为 :香叶醇、芳樟醇、香茅醇、异薄荷酮、β 古芸烯、桉醇、γ 木...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驱蚊香草芳香油成分进行研究 ,共检出 64个组分 ,鉴定出已知化合物 5 9个 ,占芳香油成分总数的 92 .2 %,占总含量的 97.45 %。主要化学成分为 :香叶醇、芳樟醇、香茅醇、异薄荷酮、β 古芸烯、桉醇、γ 木罗烯、异已酸香叶酯、丙酸香叶酯等 ,其中香叶醇占芳香油成分总含量 41.44 %。此外 ,采用气相色谱法 ,按GB115 3 8 85标准 ,在相同条件下 ,对驱蚊香草芳香油与天竺葵精油以及不同产地驱蚊香草的化学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蚊香草 芳香油 化学成分 香叶醇 气相色谱 质谱
下载PDF
香叶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松 孙丽 李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汇总香叶醇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探讨其未来在医药学应用的前景。方法综述有关香叶醇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文献,对香叶醇的来源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汇总。结果文献表明香叶醇具有抗氧... 目的汇总香叶醇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探讨其未来在医药学应用的前景。方法综述有关香叶醇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文献,对香叶醇的来源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汇总。结果文献表明香叶醇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抗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血脂代谢作用。结论香叶醇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其在未来医药学应用的前景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抗肿瘤 血脂代谢
下载PDF
环烯醚萜苷类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然 方磊 +1 位作者 李佳 张永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82-2488,共7页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保肝、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将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GPPS、GES、G10H、10-HGO、IS、7-DLS、7-DLGT、7-...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保肝、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将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GPPS、GES、G10H、10-HGO、IS、7-DLS、7-DLGT、7-DLH、LAMT及SLS)及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方面可达到人为调节其代谢产物生成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为基于环烯醚萜苷类的新药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醚萜苷类 香叶醇 生物合成途径 相关酶 编码基因
原文传递
合成香叶醇和橙花醇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先章 王振洪 蒋同夫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19,共9页
本文研究了香叶醇和橙花醇的合成方法。香叶醇和橙花醇的合成是以月桂烯为原料,月桂烯可由脂松节油中的β-蒎烯热异构而得到。在催化剂存在时,月桂烯先经氯化氢加成得加成混合物,主要含有香叶基氯、橙花基氯和少量其他氯化氢加成物,如... 本文研究了香叶醇和橙花醇的合成方法。香叶醇和橙花醇的合成是以月桂烯为原料,月桂烯可由脂松节油中的β-蒎烯热异构而得到。在催化剂存在时,月桂烯先经氯化氢加成得加成混合物,主要含有香叶基氯、橙花基氯和少量其他氯化氢加成物,如芳樟基氯和松油基氯。然后再分别地催化转变成它们的乙酸酯。主要产物为香叶酯和橙花酯,两种酯的克分子转化率为50~60%,乙酸香叶酯和乙酸橙花酯的比例约为6:4。在此过程中,研究了温度、溶剂和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它们的乙酸酯皂化制得相应的醇,通过高效精馏柱精馏使之分离得纯的香叶醇和橙花醇。香气经调香师评定香气纯正,符合香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橙花醇 月桂烯 Β-蒎烯
下载PDF
GC法测定草果挥发油中α-蒎烯、桉油精和香叶醇的含量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勇 吴静 +6 位作者 熊娇 吕丹 李晓波 字淑慧 谢世清 杨生超 杨志清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8期1426-1428,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草果挥发油中α-蒎烯、桉油精和香叶醇3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挥发油的提取,用GC法对3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Agilent 19091N-213 HP-INNOWAX Polyethlene Glycol (30.0 m×320μm,0.5... 目的:建立测定草果挥发油中α-蒎烯、桉油精和香叶醇3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挥发油的提取,用GC法对3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Agilent 19091N-213 HP-INNOWAX Polyethlene Glycol (30.0 m×320μm,0.50μm)为分析柱;FID为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柱温以60℃为起始温度,保持4min,以5℃/min的速率升至180℃;进样量1μl.结果:α.蒎烯、桉油精和香叶醇分别在0.008 ~ 0.379μg、0.381 ~3.811μm和0.153 ~7.659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α-蒎烯、桉油精和香叶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3%、99.53%、98.89%;RSD分别为1.55%、1.28%、1.4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快速,可为草果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Α-蒎烯 桉油精 香叶醇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等级霍山黄芽茶叶香气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范培珍 王梦馨 +2 位作者 崔林 朱慧怡 韩宝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5-599,共5页
为探究历史名茶霍山黄芽茶叶香型特征,比较其不同等级茶叶香气质和量的差异,从原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选其特一级、一级和三级茶样,以SDE法提取香精油、GC-MS配合标准样品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共检出香气成分44个,包括了萜... 为探究历史名茶霍山黄芽茶叶香型特征,比较其不同等级茶叶香气质和量的差异,从原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选其特一级、一级和三级茶样,以SDE法提取香精油、GC-MS配合标准样品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共检出香气成分44个,包括了萜烯醇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烷类、杂环类、萘和酚类共10类香气化合物;3个等级茶叶香气共有成分26个,其中主要成分是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乙酸叶醇酯、苯甲醛、β-荜澄茄烯、2-戊基呋喃等,前2个含量最大,这些化合物构成了霍山黄芽清香持久香气的物质基础;(2)从特一级、一级至三级茶样,分别测出41、34和32个香气成分,而且高等级茶叶香气成分个数较均匀地分布于上述10类香气化合物中;以内标法进行相对定量,测得特一级、一级的香气含量分别高出三级的香气含量33.7%、9.8%。分析认为:3个等级茶样的品种、栽培条件和加工工艺相同,采摘时间和芽叶质量则是影响其香气质(香气化合物种类)和量(含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黄芽 茶叶香气 茶叶等级 芳樟醇 香叶醇
下载PDF
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翁甜 王昱晴 龙超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研究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机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香叶醇处理柑橘酸腐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其对酸腐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为研究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机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香叶醇处理柑橘酸腐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其对酸腐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均为0.500 g/L;MIC香叶醇处理酸腐病菌12 h后其孢子萌发率仅为(3.28±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17±1.88)%(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香叶醇处理破坏了酸腐病菌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壁与细胞膜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器无法分辨,呈现空泡化。细胞通透性发生改变,碱性磷酸酶和核酸发生外泄,相对电导率升高,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活性氧积累。综上所述,香叶醇通过抑制柑橘酸腐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破坏细胞结构、促进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积累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本实验可为有效防治柑橘酸腐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酸腐病菌 香叶醇 抑菌机制
下载PDF
Engineering 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Catharanthus roseus Hairy Root Cultures by Overexpressing the Geraniol 10-hydroxylase Gene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一富 廖志华 +4 位作者 皮妍 郭宾会 苗志奇 孙小芬 唐克轩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5年第S1期8-13,25,共7页
Catharanthus roseus contains important anti-tumor 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TIAs) such as vinblastine and vincristine. Cytochrome P450 enzyme geraniol 10-hydroxylase (G10H) is a putative rate-limiting enzyme involve... Catharanthus roseus contains important anti-tumor 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TIAs) such as vinblastine and vincristine. Cytochrome P450 enzyme geraniol 10-hydroxylase (G10H) is a putative rate-limiting enzyme involved in the TIAs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C. roseus. In this study the g10h gene driven by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CaMV 35S) promoter was introduced into C. roseus through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he integration and over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gene (g10h) in hairy root lines were confi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T-QPCR analysis respectively. Overexpression of g10h in transgenic hairy root line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ccumulations of monomeric alkaloid ajmalicine and dimeric alkaloids, vincristine and vinblastine. Total TIAs production in hairy roots reached (9.51) mg/g DW, over 3-fold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untransformed root line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hat engineering of g10h into TIAs-producing plant species results in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TIAs accumulation in cultured hairy roo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putative rate-limiting step catalyzed by G10H is indeed the real rate-limiting step involved in the TIAs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C. roseus,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targets for promoting TIAs production by genetic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ARANTHUS roseus HAIRY roots 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TIAs) geraniol 10-hydroxylase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9
12
作者 解万翠 顾小红 +2 位作者 罗昌荣 王光雨 汤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9-342,共4页
为了研究香叶醇的糖苷类香料前体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裂解行为,在200,300,400℃条件下,分别采用在线模式的裂解仪无氧裂解和离线模式的高温熔盐加热裂解,热解产生的物质均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根据实... 为了研究香叶醇的糖苷类香料前体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裂解行为,在200,300,400℃条件下,分别采用在线模式的裂解仪无氧裂解和离线模式的高温熔盐加热裂解,热解产生的物质均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根据实验结果,对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裂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发现,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在200℃条件下裂解量很少;300℃条件下裂解产生大量香叶醇,而其他杂质较少;随着温度的升高,400℃条件下裂解产生的副产物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以300℃条件下裂解效果最好。同时,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热裂解产生了特征香味成分香叶醇,其裂解的基本反应是O-糖苷键的断裂。在试验的两种方法中,在线裂解模式实验方法先进,定性直接,结果准确;离线裂解模式实验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而且在定性基础上可以实现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热裂解 香叶醇 葡萄糖旨 香料前体
下载PDF
香叶醇体外抗MRSA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丰慧 龙娜娜 +5 位作者 王雪梅 林琳 李建龙 吴雪梅 罗媛凤 代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921-926,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评价香叶醇单独使用以及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及头孢吡肟)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香...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评价香叶醇单独使用以及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及头孢吡肟)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香叶醇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微量棋盘法测定香叶醇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结果与结论香叶醇具有明显的体外抗MRSA活性,MIC和MBC分别为0.34~0.69mg/m L和0.69~10.76mg/m L。联合药敏试验发现香叶醇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FIC指数集中分布在≤0.5和0.5~1;能够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降低其用量,使其MIC_(50)和MIC_(90)降低为单独用药的1/8~1/4和1/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活性 联合用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下载PDF
新香料植物细毛樟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必强 许勇 +1 位作者 喻学俭 丁靖垲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3,共7页
细毛樟是一种新香料植物,根据叶油主要成分可分为9个化学型:金合欢醇型、香叶醇型、芳樟醇型、甲基丁子香酚型、樟脑型、龙脑型、柠檬醛型、1,8-桉叶油素型和榄香素型。其中金合欢醇型含量为54%~71%,香叶醇型为86%~98%,芳樟醇型... 细毛樟是一种新香料植物,根据叶油主要成分可分为9个化学型:金合欢醇型、香叶醇型、芳樟醇型、甲基丁子香酚型、樟脑型、龙脑型、柠檬醛型、1,8-桉叶油素型和榄香素型。其中金合欢醇型含量为54%~71%,香叶醇型为86%~98%,芳樟醇型为84%~98%,甲基丁子香酚型为69%~89%。经栽培和分析,金合欢醇型有性后代50%以上、香叶醇型56%以上、芳樟醇型57%以上、甲基丁子香酚型71%以上的植株,可保持母本的特性。无性后代很少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樟 金合欢醇 香叶醇 芳樟醇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香茅油的主要成分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建芬 刘钊 张颖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9-183,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香茅油中香叶醇、柠檬醛、香茅醛、月桂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s(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进... 建立同时测定香茅油中香叶醇、柠檬醛、香茅醛、月桂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s(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4组分获得良好的分离且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7 ~0.9998.样品中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在96.4% ~99.2%之间,RSD≤2.0%.所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便,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适用于香茅油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油 高效液相色谱 香叶醇 柠檬醛 香茅醛 月桂烯
下载PDF
香叶醇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代敏 彭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1-1836,共6页
目的评价香叶醇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香叶醇对白假丝酵母(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最低抑菌浓度,用阴道给药香叶醇观察接种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用SPSS 17.... 目的评价香叶醇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香叶醇对白假丝酵母(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最低抑菌浓度,用阴道给药香叶醇观察接种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用SPSS 17.0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比较分析各组小鼠及不同给药时间阴道内菌落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香叶醇对白假丝酵母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为0.11~0.23 mg/mL。分别与模型组和给药前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给药3 d、5 d和7 d后,小鼠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落数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药14 d和20 d,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在给定剂量范围内,量效关系不显著。结论香料香叶醇有望成为抗白假丝酵母霉菌性阴道炎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白假丝酵母 阴道炎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香叶醇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云飞 杜丽平 +2 位作者 王若宇 乔阳 肖冬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建立了一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测定茶叶中香叶醇(Geraniol)的方法。通过考察萃取头型号、茶水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温度和解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最佳HS-SPME条件为:DVB/CAR/P... 建立了一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测定茶叶中香叶醇(Geraniol)的方法。通过考察萃取头型号、茶水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温度和解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最佳HS-SPME条件为:DVB/CAR/PDMS型号萃取头、茶水比1:6、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气相色谱最佳解吸附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40℃、解吸附时间3 min。在优化条件下茶叶样品中的香叶醇得到较好的提取,GC-MS检测线性范围为0.08~16.50μg/g,检出限(S/N≥3)为9.42×10-3μg/g,空白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9.8%~105.9%。在对24种茶样进行检测后,香叶醇含量范围为0.13~11.85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8%~9.7%。方法能满足茶叶样品中香叶醇分析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茶叶 香叶醇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全反式替普瑞酮的化学全合成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栋 陈志荣 尹红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1-642,661,共3页
以香叶醇和乙酸香叶酯为原料,香叶醇经溴化和亚磺酰化两步反应合成香叶基砜(3),乙酸香叶酯经氧化、还原和溴化3步反应合成中间体6,化合物3和6偶联的产物在锂胺溶液中脱除砜基得到香叶基香叶醇(8),化合物8经溴化、烷基化和脱羧3步反应合... 以香叶醇和乙酸香叶酯为原料,香叶醇经溴化和亚磺酰化两步反应合成香叶基砜(3),乙酸香叶酯经氧化、还原和溴化3步反应合成中间体6,化合物3和6偶联的产物在锂胺溶液中脱除砜基得到香叶基香叶醇(8),化合物8经溴化、烷基化和脱羧3步反应合成全反式替普瑞酮(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乙酸香叶酯 偶联 脱砜 香叶基香叶醇 全反式替普瑞酮
下载PDF
细毛樟愈伤组织培养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立刚 程必强 +2 位作者 喻学俭 王君健 杨崇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7-350,共4页
从富含香叶醇的细毛樟(CinnamomumtenuipilumKosterm)叶片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较合适的培养基为pH5.8附加IAA2mg/L和KT01mg/L的MS培养基,在25℃下暗培养。愈... 从富含香叶醇的细毛樟(CinnamomumtenuipilumKosterm)叶片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较合适的培养基为pH5.8附加IAA2mg/L和KT01mg/L的MS培养基,在25℃下暗培养。愈伤组织无性系继代培养到第6代后芳香成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仍为香叶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樟 愈伤组织 生长速率 香叶醇
下载PDF
香叶醇通过调控Nrf2/HO-1途径调节氧化应激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佳 吴宇 +2 位作者 刘京东 陈莎 董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9,共9页
目的研究香叶醇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Nrf2/HO-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200 mg·kg^(-1)香叶醇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50 mg·kg^... 目的研究香叶醇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Nrf2/HO-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200 mg·kg^(-1)香叶醇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50 mg·kg^(-1)香叶醇组、I/R+100 mg·kg^(-1)香叶醇组、I/R+200 mg·kg^(-1)香叶醇组、依达拉奉组,I/R+brusatol(Nrf2抑制剂)组、I/R+200 mg·kg^(-1)香叶醇+brusatol组。大鼠在MCAO术前5 d连续腹腔注射香叶醇,术后再次腹腔注射香叶醇。假手术组和假手术+200 mg·kg^(-1)香叶醇组只分离血管不插栓线,其余组别使用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损伤模型。通过改良神经功能评分表评定大鼠神经功能受损情况;TTC脑片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皮层受损情况;TUNEL凋亡染色测定大鼠皮层细胞凋亡情况;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受损侧皮层组织中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香叶醇给药组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损伤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和改善大鼠脑受损皮层的损伤情况;同时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且香叶醇干预组能明显增加大鼠右侧皮质Nrf2/HO-1蛋白的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结论香叶醇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途径,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香叶醇 NRF2 HO-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