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84
1
作者 阮沈勇 黄润秋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2,共4页
讨论了将信息量模型与 GIS系统结合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 GIS强大的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功能 ,实现对地质环境数据的分层次管理。在此基础上 ,利用信息量模型开发了基于 GIS的空间分析地质灾害危险... 讨论了将信息量模型与 GIS系统结合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 GIS强大的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功能 ,实现对地质环境数据的分层次管理。在此基础上 ,利用信息量模型开发了基于 GIS的空间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模块。最后 ,以长江三峡库区为典型实例 ,讨论了 GIS与信息量法模型结合及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法模型 地质灾害 解除性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GIS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在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吴柏清 何政伟 刘严松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6-147,131,共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处理方法的选择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与评价工作的效率。文中论述了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原理及其在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基于GIS的信息量法综合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处理方法的选择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与评价工作的效率。文中论述了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原理及其在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基于GIS的信息量法综合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信息量法的定量评价功能,通过评价因子图层内地质灾害分布密度的统计实现信息值的计算,完成危险性评价。数据易采集,评价工作易操作,效率高,评价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 九龙县
下载PDF
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艳妮 刘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引入了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的七步法,并采用OWL DL语言描述本体,利用目前成熟的且流行的本体可视化构建工具Protégé完成地质灾害信息领域本体库的构建。基于行业标准、地质灾害信息处理标准、专家知识等相关标准,建立地质... 引入了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的七步法,并采用OWL DL语言描述本体,利用目前成熟的且流行的本体可视化构建工具Protégé完成地质灾害信息领域本体库的构建。基于行业标准、地质灾害信息处理标准、专家知识等相关标准,建立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用OWL形式化描述基于多层结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本体应用模型来实现三层地质灾害本体。以具有优势的三峡库区丰富地质灾害资料为依托,以地质灾害多源异构空间信息集成与共享为主线,引入本体理论和GeoSciML,研究建立基于顶级、领域及应用多层本体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语义集成和共享模型,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目标是解决横向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及单体灾害和群体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本体 语义信息集成 地质灾害领域本体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下载PDF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曹修定 阮俊 +2 位作者 郑宝锋 吴悦 胡景山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12-115,125,共5页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论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论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灾害 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数据库
下载PDF
“3S”技术整合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付小林 黄学斌 +2 位作者 郭希哲 徐开祥 程温鸣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81-87,共7页
简述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整合化趋势。着重从"3S"技术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基本应用模式和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地质灾害评价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构建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媛媛 李晋 +1 位作者 刘新华 梁冬萍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介绍了3S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GPS,RS,G IS以及3S技术的结合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为地质灾害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服务。
关键词 3S技术 地质灾害 信息系统构建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帅 赵洲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共6页
以略阳县为研究区域,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关系、控制因素与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岩性、构造、河流、道路和地震等9类评价指标,将信息量模型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相结合,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信息量值,... 以略阳县为研究区域,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关系、控制因素与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岩性、构造、河流、道路和地震等9类评价指标,将信息量模型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相结合,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信息量值,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对该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较高、高易发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 1%,灾害率为67. 1%,灾积比为3. 395。利用ROC曲线得到AUC评价指标值为0. 796,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GIS
下载PDF
地质灾害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永波 李向全 +1 位作者 张礼中 周小元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7,32,共4页
该文阐述地质灾害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结构,并探讨软件系统的开发思路。从地质灾害数据信息管理与维护、时空分析模型、区划分析模型等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数据库 信息系统 时空分析模型 区划分析模型 维护
下载PDF
基于GIS陕西省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春迪 郭俊理 苟克宁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281-284,共4页
从陕西地质灾害分析入手,设计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目标、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可为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陕西省
下载PDF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与防灾规划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鸿琪 杨闽中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城市建设所依托的地质、地理环境 ,无论是原生环境还是人类开发活动剧烈干扰导致的次生环境问题 ,地质灾害总是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地质灾害在原生及后期诱发条件下的表现 ,成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时必须十分注重的环境行为之一。... 城市建设所依托的地质、地理环境 ,无论是原生环境还是人类开发活动剧烈干扰导致的次生环境问题 ,地质灾害总是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地质灾害在原生及后期诱发条件下的表现 ,成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时必须十分注重的环境行为之一。城市防灾规划以地质灾害的防治为目的 ,因其评价目标的重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信息系统 信息结构 模型分析 防灾规划
下载PDF
兰州市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云龙 文宝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3-1598,共6页
兰州是中国省会城市中地质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其地质灾害主要受地质、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兰州市区滑坡发育的控制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采用专业数理统计软件SPSS中的逻辑... 兰州是中国省会城市中地质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其地质灾害主要受地质、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兰州市区滑坡发育的控制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采用专业数理统计软件SPSS中的逻辑回归模型(Binary Logistic)计算评价区内各单元格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通过GIS平台和SPSS软件之间数据格式的交换,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兰州市滑坡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与滑坡分布规律一致,对兰州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逻辑回归 地理信息系统 兰州市
下载PDF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乐 杨智 +3 位作者 孙健 刘钦 彭鹏 段俊斌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皖南山区是安徽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本文选取黄山市徽州区为研究区,根据区内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点,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断裂构造、水系、土地覆盖类型、工程地质岩组、人类活动强度等8项致灾因子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 皖南山区是安徽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本文选取黄山市徽州区为研究区,根据区内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点,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断裂构造、水系、土地覆盖类型、工程地质岩组、人类活动强度等8项致灾因子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结合地质灾害野外实地调查成果,采用信息量模型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探索建立适合皖南山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地质灾害 致灾因子 信息量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陕西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春迪 郭俊理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GIS技术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海量数据管理优势为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分析、动态监测、机理模拟、预测预报、辅助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从陕西地质灾害分析入手,设计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GIS技术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海量数据管理优势为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分析、动态监测、机理模拟、预测预报、辅助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从陕西地质灾害分析入手,设计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目标、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可为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陕西省
下载PDF
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金江军 潘懋 +2 位作者 邬伦 屈红刚 丛威青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深圳市从1980年设立特区以来,目前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 深圳市从1980年设立特区以来,目前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库、危险性区划、划分预警片区、获取气象和水文临界判据、预警结果制图输出和发布6个步骤;然后给出了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模型;最后设计了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描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说明了系统运行网络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评价指标 预警 模型库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玉林市岩溶塌陷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小珍 高金川 薛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55-59,81,共6页
GIS技术的发展为地质灾害的资料管理、危险性评价及对策研究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玉林市岩溶塌陷地理信息系统是以GIS软件—MapInfo为平台 ,针对岩溶塌陷的特点 ,用VB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的集数据管理、分析统计、输出为一体的综合系... GIS技术的发展为地质灾害的资料管理、危险性评价及对策研究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玉林市岩溶塌陷地理信息系统是以GIS软件—MapInfo为平台 ,针对岩溶塌陷的特点 ,用VB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的集数据管理、分析统计、输出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系统中录入了建国以来 ,玉林市发生的 71次岩溶塌陷灾害事件 ,共 414个塌陷坑的详细资料 ,及 30多个与岩溶塌陷有关的其它专题信息。分别归类为 :岩溶塌陷信息、市政信息、勘探信息、水文气象信息、玉 (林 )柴 (油厂 )塌陷子系统等。此外 ,系统提供了信息查询、制作专题图、统计分析等功能 ,方便、快捷地为地质灾害管理、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等部门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岩溶塌陷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与IIVM的桐城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琪 侯晓亮 +1 位作者 马雷 钱家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8-964,共7页
文章以安徽省桐城市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与断裂带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及与道路的距离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对传统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value mo... 文章以安徽省桐城市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与断裂带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及与道路的距离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对传统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value model,IVM)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分析,确定改进信息量模型(improved information value model,IIV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桐城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4类,研究区主要为不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中、高易发区占比28.68%(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评估,IIVM评价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077,高于传统IVM,说明IIVM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有效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灾害实际调查情况相符合,可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改进信息量模型(IIVM) 桐城市
下载PDF
基于三维WebGIS的边坡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道震 张越 +2 位作者 赖志华 宋大亮 王亮先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2期55-57,共3页
边坡类地质灾害时刻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非常必要。本文开发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针对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特点,综合应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三维WebGIS技术、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等,实... 边坡类地质灾害时刻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非常必要。本文开发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针对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特点,综合应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三维WebGIS技术、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等,实现了边坡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全天候远程、实时、精准采集和传输,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边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WebGIS 倾斜摄影测量 地质灾害 监测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波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春娜 邹逸江 +1 位作者 Chun-na Yi-jiang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年第6期32-35,40,共5页
宁波是地质灾害较频繁的城市,其发生几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建立宁波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GIS技术,通过多源数据输入、数据加工、数据空间分布与模型分析,建立对灾害防治起到直接辅助决策作用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大... 宁波是地质灾害较频繁的城市,其发生几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建立宁波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GIS技术,通过多源数据输入、数据加工、数据空间分布与模型分析,建立对灾害防治起到直接辅助决策作用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大大提高政府部门的应急能力和灾后处理事故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宁波市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初步研究 Based geological hazard information system 数据输入 政府部门 灾害防治 应急能力 数据加工 模型分析 空间分布 决策作用 处理事故 效率 几率 辅助 城市
下载PDF
WebGIS支持下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良峰 吴信才 +1 位作者 刘修国 殷坤龙 《灾害学》 CSCD 2003年第3期6-12,共7页
介绍了基于WebGIS技术构建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特征,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 地质灾害 信息系统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组件GIS的川藏公路西藏段灾害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书林 马金辉 +2 位作者 张世强 鲁安新 赵永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6年第4期359-362,共4页
川藏公路西藏段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爆发频率高、规模大、危害程度高。在川藏公路西藏段开展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不仅对对灾害的治理、监测以及改选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公路以后的正常运营也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基于SuperM ap G I... 川藏公路西藏段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爆发频率高、规模大、危害程度高。在川藏公路西藏段开展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不仅对对灾害的治理、监测以及改选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公路以后的正常运营也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基于SuperM ap G IS组件,设计开发的川藏公路灾害信息系统,能够辅助设计人员清晰、快捷地了解沿线公路灾害的气候背景、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治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组件式GIS 关系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