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RS,GPS与GIS集成的定义、理论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73
1
作者 李德仁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64-68,共5页
该文从什么是GPS、RS与GIS (简称三S)的集成开头 ,讨论三S集成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些理论与关键技术 。
关键词 GPS GIS 遥感 集成
下载PDF
2008-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58
2
作者 胡跃华 肖革新 +2 位作者 郭莹 于石成 马家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3-697,747,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全国手足口病"三间分布"(人群、时间、空间)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对2008-2011年全国手足... 目的旨在探讨全国手足口病"三间分布"(人群、时间、空间)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对2008-2011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人群研究表明,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下年龄段,占所有患者的89.5%;2008-2011年男性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人群(均有P<0.001);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基于时间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率前3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开始下降,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基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发病强度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高发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地区,总体态势是从北方向南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趋势,而西南地区仍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结论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和人群分布特征,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地理信息系统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09
3
作者 许冲 戴福初 +2 位作者 姚鑫 赵洲 肖建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6,共12页
汶川Ms 8.0级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在大约48678 km2的滑坡影响区域内,作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48007处滑坡。应用GIS技术,建立了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及相关地形、地质空间数据库。采用地震... 汶川Ms 8.0级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在大约48678 km2的滑坡影响区域内,作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48007处滑坡。应用GIS技术,建立了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及相关地形、地质空间数据库。采用地震滑坡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地震滑坡关于地震烈度、岩性、坡度、断层、高程、坡向、河流与公路等8个因素的易发程度。基于GIS栅格分析方法,分别对16种不同影响因子组合类型进行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最后,应用AUC(Ar-ea Under Curve,评价曲线下面积)方法得到最佳因子组合及其对应的评价结果,使用自然分类法则方法将研究区按滑坡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与极低易发区5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之和约11690.4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02%,其中发育滑坡面积为524.84 km2,占滑坡总面积的73.73%。结果表明了极高与高易发区与实际滑坡之间有着良好的一致性,方法的评价结果成功率(AUC值)达到82.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确定性系数法 易发性评价 GIS
下载PDF
利用地形和遥感数据预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被引量:107
4
作者 张素梅 王宗明 +6 位作者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李方 任春颖 黄健 张惠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8-194,共7页
在GIS支持下,选择地形因子和遥感植被指数,建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模型,应用回归克里格(Kriging)方法,预测吉林省农安县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个环境因子中,相对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归一化植... 在GIS支持下,选择地形因子和遥感植被指数,建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模型,应用回归克里格(Kriging)方法,预测吉林省农安县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个环境因子中,相对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地面粗糙度和地形湿度指数与有机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全氮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对高程、坡度、地面粗糙度、河流动能指数以及NDVI在土壤养分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中贡献较大,是预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最优因子。有机质和全氮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分布格局受地形和植被的综合作用,同时与土壤类型密不可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回归克里格方法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空间分布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壤 养分 空间变量测量 GIS 地形特征 回归Kriging 地统计学
下载PDF
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61
5
作者 何建邦 钟耳顺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4-90,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兴起代表了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它属于技术地理学的范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工具。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兴起代表了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它属于技术地理学的范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工具。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又依赖于地理学理论和实用模型的发展。进一步勾通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地理学
下载PDF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6
作者 彭盛华 赵俊琳 袁弘任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4-269,共6页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国内外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此外,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应用GIS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 水环境
下载PDF
1980-2005年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81
7
作者 肖思思 吴春笃 储金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11,I0001,共12页
为了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换特征,并对研究区各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 为了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换特征,并对研究区各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5a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持续增加,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期;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看,建设用地转入的速度远大于转出的速度,有规模增加的趋势,而水田、旱地、林地的转入速度小于转出速度,存在规模减少的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政策等人类活动是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近年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以水田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质量的进一步退化。该研究为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驱动因素 太湖地区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8
作者 傅国斌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7-559,共13页
从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直接和间接应用两个方面 ,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洪水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水域面积、冰川 /积雪水文、降水、区域蒸发、土壤水分、径流和水文模型、水质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继而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 从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直接和间接应用两个方面 ,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洪水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水域面积、冰川 /积雪水文、降水、区域蒸发、土壤水分、径流和水文模型、水质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继而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中的联合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文学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66
9
作者 龚文峰 袁力 范文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16-222,I0007,共8页
为探讨哈尔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机制。该文以1989年、2001年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借助于地学信息谱图理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域18a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2007年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利用CA-Marko... 为探讨哈尔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机制。该文以1989年、2001年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借助于地学信息谱图理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域18a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2007年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利用CA-Markov模型和并引入终极状态概率,预测2025年土地利用情况和平衡状态下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以耕地为主,其面积比例均超过60%,其次是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稳定型图谱空间分布广泛,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最大,"耕地→耕地→耕地"是其面积最大的变化图谱,"林地→林地→林地"次之,持续变化型所占比例最小,"未利用地→林地→耕地"是其面积最大的变化图谱;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从2025年到土地利用终极状态期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居民工矿用地持续增加,耕地→居民工矿用地是其主要转化轨迹,其他地类变化量相对较小,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该文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生态恢复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CA.Markov 城市化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基于GIS和改进灰色关联模型的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杨奇勇 杨劲松 +2 位作者 姚荣江 黄标 孙维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运用在山东省禹城市开展的系统土壤调查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获得的土壤肥力各要素数据信息基础上,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利用采样点肥力要素和空间信息数据,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方法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实现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运用在山东省禹城市开展的系统土壤调查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获得的土壤肥力各要素数据信息基础上,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利用采样点肥力要素和空间信息数据,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方法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实现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定量化、自动化。评价获取了研究区土壤肥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与实地调查分析结果相符,表明运用该技术方法对土壤肥力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该法开展的肥力评价对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为研究区提升土壤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 层次分析法 肥力 灰色系统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空间GIS和Tabu搜索技术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成山 王赛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68-73,78,共7页
该文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配电网络规划的GIS空间数据库和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线路沿街道布局的特点,采用了变长度的符号编码策略来表示线路的结构,并用最短路径法形成初始网架。作者采用具有禁忌搜索... 该文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配电网络规划的GIS空间数据库和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线路沿街道布局的特点,采用了变长度的符号编码策略来表示线路的结构,并用最短路径法形成初始网架。作者采用具有禁忌搜索思想的TS算法对初始网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实际算例的分析,发现以空间GIS为平台将网络规划问题和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并以TS算法指导搜索过程,是配电网络规划工作中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压配电网络 网络规划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Tabu搜索技术
下载PDF
基于GIS构建配电网拓扑关系的方法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杨群 李伟 闾国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79-82,共4页
配电管理系统所需的静态数据通常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为来源,但由于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局限性,以及电力系统的拓扑描述方式与通常意义上的GIS对拓扑关系的描述方式不一致,当前GIS不能提供满足配电网应用所需要的网络拓扑。文中... 配电管理系统所需的静态数据通常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为来源,但由于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局限性,以及电力系统的拓扑描述方式与通常意义上的GIS对拓扑关系的描述方式不一致,当前GIS不能提供满足配电网应用所需要的网络拓扑。文中结合扬州供电局配电网GIS项目,在分析GIS数据模型和配电网电气逻辑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配电GIS的数据管理方式和配电网应用对于电网拓扑数据的具体需求,详细阐述了如何基于GIS空间数据构建满足配电管理应用所需的拓扑关系,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管理系统 GIS 拓扑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四叉堆优先级队列及逆邻接表的改进型Dijkstra 算法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陆锋 卢冬梅 崔伟宏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1999年第12期1044-1049,1050,共7页
在深入分析传统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于k 叉堆的优先级队列对算法进行改进的思想,并对3 种可合并堆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证明了四叉堆在k 叉堆中的最优性,设计了基于四叉堆优先级队列及逆邻接表、顾及路段... 在深入分析传统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于k 叉堆的优先级队列对算法进行改进的思想,并对3 种可合并堆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证明了四叉堆在k 叉堆中的最优性,设计了基于四叉堆优先级队列及逆邻接表、顾及路段方向阻抗的改进型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将Dijkstra 算法复杂度降为O(nlogn)。针对GIS-T应用系统的动态特征,提出了Dijkstra 算法的逆序计算方法,通过构造逆序最短路径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DIJKSTRA算法
下载PDF
水环境模型与水环境模型库管理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本纲 陶澍 曹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20,共7页
以美国公开发表的 92个水环境模型为例 ,对地表水质模型、地下水质模型和非点源模型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范围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环境模型研究和应用中的问题 ,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环境模型库管理的概念 ,并阐述了建立水环境模型... 以美国公开发表的 92个水环境模型为例 ,对地表水质模型、地下水质模型和非点源模型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范围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环境模型研究和应用中的问题 ,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环境模型库管理的概念 ,并阐述了建立水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库 地表水 地下水
下载PDF
干旱内陆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7
15
作者 魏伟 石培基 +1 位作者 冯海春 王旭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40-1950,共11页
论文以干旱区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植被指数、水文、气候、交通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人居环境指数(HEI),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进... 论文以干旱区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植被指数、水文、气候、交通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人居环境指数(HEI),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7.13~84.32之间,整体分布格局为:从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适宜性依次降低,适宜、较适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中游和中下游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区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很大。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和斑块状分布在石羊河各支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流域内居民点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状况与人口密度呈对数关系,确定系数达到0.851 2,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单位面积GDP确定系数达到0.845 4,与道路网密度关系不显著,受道路制约程度较小。一些居民点分布在人居环境恶劣区域,一些村镇分布在靠近沙漠区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滞后,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这部分村落需要异地搬迁以便改善人居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人居环境适宜性 干旱内陆地区 石羊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地层因素对滑坡发育的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乔建平 吴彩燕 田宏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920-2924,共5页
采用GIS信息量统计法和叠加统计法对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地层因素对滑坡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3种地层对滑坡发育的贡献率最高,它们是区内主要滑坡发育地层。贡献率法定量分析各地层在滑坡发育中的不同贡献作用,为区域滑坡成因研... 采用GIS信息量统计法和叠加统计法对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地层因素对滑坡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3种地层对滑坡发育的贡献率最高,它们是区内主要滑坡发育地层。贡献率法定量分析各地层在滑坡发育中的不同贡献作用,为区域滑坡成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使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三峡库区 地层 贡献率
下载PDF
1983—2009年西安市郊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与变化 被引量:49
17
作者 赵业婷 常庆瑞 +2 位作者 李志鹏 班松涛 陶文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40,I0005,共10页
为充分了解关中农业区土壤肥力状况,该文以西安市郊区的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为例,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分析西安市郊区耕层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介于5.80~34.90g/kg,平均15.95g/kg... 为充分了解关中农业区土壤肥力状况,该文以西安市郊区的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为例,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分析西安市郊区耕层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介于5.80~34.90g/kg,平均15.95g/kg,空间上呈西北低东南高格局。在约450m的采样尺度下,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性是由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等结构性因素和施肥、种植制度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2009年耕地中有机质质量分数6.42%适宜,93.46%偏低,0.12%缺乏,整体水平偏低。按西安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分级标准,1983-2009年,81.75%的耕地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2.20%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户老龄化、土壤性质、农艺措施等是影响当前耕层土壤有机质积累的主要因素。该文可为保养耕地和区域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理信息系统 等级 地统计学 有机质 耕地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体系探讨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李勋 龚庆武 +2 位作者 胡元潮 杨群瑛 梁文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11,126,共5页
在了解国内外最新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智能配电网SDG(Smart Distribution Grid)的概念及内涵,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等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与供电部门的工... 在了解国内外最新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智能配电网SDG(Smart Distribution Grid)的概念及内涵,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等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与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互动型网络。构造了智能配电网体系结构并辅以说明分析,将智能配电网结构分为主站层、子站层、终端层3个层次。详细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功能,包括故障诊断与恢复功能、仿真模拟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功能以及负荷预测功能。对微网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3项关键技术做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智能配电网 仿真 地理信息系统 负荷预测 微网 通信 故障定位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区 被引量:47
19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5-253,共9页
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难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深入了解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格局,选择代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利用环境生态化和土地利用社会和谐化... 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难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深入了解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格局,选择代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利用环境生态化和土地利用社会和谐化的22个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值。同时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应用GIS软件绘制了该区的土地可持续综合利用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的大部分县区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起步阶段,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整体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将研究区具体划分为5类土地可持续综合利用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层次,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格局。结合区域具体分区的汇总结果,并对该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布局建议。该文为长株潭地区土地开发和利用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 生态区 土地可持续利用 综合评价 长株潭地区
下载PDF
时空推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大有 胡鹤 +1 位作者 王生生 谢琦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41-1149,共9页
与时态和空间有关的推理问题是人工智能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库、CAD/CAM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从本体、表示模型和推理方法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时态推理和空间推理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时空结合推理的研究进... 与时态和空间有关的推理问题是人工智能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库、CAD/CAM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从本体、表示模型和推理方法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时态推理和空间推理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时空结合推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时空推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推理 空间推理 时空推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