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矿山废水(AMD)地球化学工程防治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雷良奇 宋慈安 +2 位作者 谢襄漓 李艳红 王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地球化学工程防治技术,意指根据AMD的生成机理,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包括AMD预测评价、覆盖和渗透反应栅等技术)对AMD(及重金属)污染进行预防控制和治理的集成技术。该项技术具有长效、低成本、易施工,以及原位治理等特...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地球化学工程防治技术,意指根据AMD的生成机理,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包括AMD预测评价、覆盖和渗透反应栅等技术)对AMD(及重金属)污染进行预防控制和治理的集成技术。该项技术具有长效、低成本、易施工,以及原位治理等特点,适用于处理排放持续时间长、富含毒性重金属的酸性污水,值得在我国的金属硫化物矿山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山 固体废弃物 酸性矿山废水 地球化学工程
下载PDF
用赤泥去除酸性矿井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华通 陈明 +2 位作者 谭科艳 冯流 曹晓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碱性赤泥去除酸性矿井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比较不同的赤泥改性方法、赤泥改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赤泥和矿井水不同的固液比等条件下水样中的pH值和Cu、Zn、As、Cd、Hg、Pb重金属元素的去除率,获得各污染物元素的最佳去除条件... 利用碱性赤泥去除酸性矿井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比较不同的赤泥改性方法、赤泥改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赤泥和矿井水不同的固液比等条件下水样中的pH值和Cu、Zn、As、Cd、Hg、Pb重金属元素的去除率,获得各污染物元素的最佳去除条件,为治理赤泥和酸性矿井水的污染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酸性矿井水 地球化学工程学 矿山环境治理
下载PDF
地球化学工程学——为环境治理服务的地球化学新分支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明 张玲金 +2 位作者 刘晓端 苏养水 张前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1-449,共9页
地球化学工程学是地球化学的新分支学科,一经提出就由于富有哲理的科学思想、高效简单的技术、巨大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而受到地球化学家、环境学家、环保公司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迅速进入NASDAQ市场。地球化学工程学的概念和应用包括... 地球化学工程学是地球化学的新分支学科,一经提出就由于富有哲理的科学思想、高效简单的技术、巨大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而受到地球化学家、环境学家、环保公司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迅速进入NASDAQ市场。地球化学工程学的概念和应用包括稳定化、净化和适宜化,治理途径可归结为降解、中和、浓缩、稀释、隔离和固定等自然界常见的地球化学作用。许多看起来简单的地球化学过程在环境治理与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工程学 环境管理 地球化学 环境科学 可持续发展 稳定化 净化 适宜化
下载PDF
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水、气、土壤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张成江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4,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化学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环境技术及尺度 ,综述了地球化学工程学在水、大气、土壤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地球化学工程学 环境技术 环境恢复 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地球化学工程技术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喆 蔡敬怡 +8 位作者 侯士田 朱晓华 袁欣 赵奕然 刘久臣 李航 孙倩 张隆隆 谭科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50,共6页
随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农田土壤修复的要求,亟待寻找高效稳定、成本低廉且无二次污染的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即是遵循这一理念的修复技术之一。本文就地球化学工... 随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农田土壤修复的要求,亟待寻找高效稳定、成本低廉且无二次污染的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即是遵循这一理念的修复技术之一。本文就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在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与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回顾,着重概述了地球化学材料固定与钝化,地球化学工程阻隔,地球化学转化、吸收与浓集以及地球化学自然降解与衰减等4类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技术进行农田土壤修复的优势和不足,展望了地球化学工程技术修复农田土壤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提出注重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使用、开发功能化纳米材料与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修复及加快土壤修复理论成果转化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工程 重金属 环境修复 农田土壤
下载PDF
利用固废改良贫瘠黄土的地球化学工程盆栽试验
6
作者 靳职斌 闫彤彤 +2 位作者 张双奎 康云鹏 谢国梁 《华北地质》 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
黄土高原以马兰组为主体的风积黄土矿物组分单一,以石英和长石为主,缺乏蓄水性矿物和释放养分的暗色矿物,使土壤失去了肥力基础。这种先天性的缺陷是造成黄土地贫瘠的地质根源,也是自然状态的黄土地貌区不能支撑高密集植被和高大乔木类... 黄土高原以马兰组为主体的风积黄土矿物组分单一,以石英和长石为主,缺乏蓄水性矿物和释放养分的暗色矿物,使土壤失去了肥力基础。这种先天性的缺陷是造成黄土地贫瘠的地质根源,也是自然状态的黄土地貌区不能支撑高密集植被和高大乔木类植物生长,最终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本文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铝矿渣、铜尾矿等固废富含Cu、Zn、Fe、Mn、Mo、B、Mg、S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含有丰富云母、角闪石、辉石、蛭石等矿物的特点,制作成固废粉与风积黄土配比成人工土壤进行了盆栽试验,分析了固废粉在提高黄土养分和保水抗旱功能方面的能力。按照[原黄土]/[固废粉]=0/10;1/9;3/7;5/5;8/2;10/0的六组不同比例分别对小麦和白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加入固废粉后对提高植物生长能力、抗旱能力有明显作用,[原黄土]/[固废粉]=8/2为最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 贫瘠黄土 地球化学工程 盆栽试验
下载PDF
地球化学工程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烨 王关玉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2年第3期82-87,共6页
地球化学工程指应用地球化学过程来改善环境 ,它是一个有着广泛分支的新领域。环境保护是地球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介绍了地球化学工程中的环境技术问题 ,例如中和、集中、分散、固定和隔离 ,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地球化学工程 分解 中和 分散 固定 隔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工程学在放射性废物处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张成江 李宽良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介绍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学治理环境的基本依据,常用的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模式和工程屏障的功能,并以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物料研究为例,说明地球化学工程学在放射性废物处置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球化学工程学方... 介绍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学治理环境的基本依据,常用的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模式和工程屏障的功能,并以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物料研究为例,说明地球化学工程学在放射性废物处置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球化学工程学方法来改良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址的天然缺陷,可大大提高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工程学 放射性废物处置 工程屏障
下载PDF
沙漠沙丘污水处理系统:原理、方法和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明 刘晓端 +1 位作者 陈鸿汉 曹晓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67-72,共6页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水,最终起到“以害克害、固沙治水、一举多得”的良好综合生态环境效应。DDS是绿色的水处理系统,所需的原料和生成物都属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无二次污染的发生。在DDS设计中,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滤料的种类、湿干时间比、微生物培养方式、滤料层厚度、进水水质、时间、温度和pH等。DDS可以把官厅水库水由V类和超V类处理成2~3类水,从而恢复官厅水库的饮用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沙丘系统 水处理系统 地球化学工程学 官厅水库
下载PDF
核废物处置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宽良 李书绅 +2 位作者 赵英杰 于乃琇 王志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针对一个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围岩的不良性能,提出采用添加剂改良地球化学条件,建造地球化学工程屏障,将库体释放核素固定在库体附近,确保环境安全。还着重讨论了在不同地段固定不同核素的多重屏障设计,屏障的有效性实验,屏障的持久性实验... 针对一个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围岩的不良性能,提出采用添加剂改良地球化学条件,建造地球化学工程屏障,将库体释放核素固定在库体附近,确保环境安全。还着重讨论了在不同地段固定不同核素的多重屏障设计,屏障的有效性实验,屏障的持久性实验及其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地球化学工程屏障 实验
下载PDF
地球化学工程技术修复江西某Pb超标耕地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科艳 王喆 +6 位作者 蔡敬怡 陈燕芳 王卓 刘久臣 汤奇峰 袁欣 杨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3-960,共8页
为了判别地球化学材料在土壤改良与重金属修复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江西龙南某地被稀土采矿废水污染而废弃的农耕地为对象,用黏土矿物等材料组成的三种修复方案对249 km2的废弃地进行修复。一周期后,比较修复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易迁移态... 为了判别地球化学材料在土壤改良与重金属修复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江西龙南某地被稀土采矿废水污染而废弃的农耕地为对象,用黏土矿物等材料组成的三种修复方案对249 km2的废弃地进行修复。一周期后,比较修复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易迁移态的变化来评价该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地Pb超标程度最重,达101.50 mg·kg-1。Cd、Hg、As次之,分别为0.13 mg·kg-1、0.13 mg·kg-1、2.98 mg·kg-1,均超赣州市土壤背景值含量,超龙南地区土壤Pb的均值,修复目标为Pb。该地土壤中Pb的易迁移态含量与总量不显著相关。经地球化学工程技术修复后,Pb易迁移态降低了3.25%,修复效果明显。一周期后,Pb的易迁移态平均降幅为1.40%,修复效果稳定。修复效果最佳的方案C能使Pb降低幅度达到3.38 mg·kg-1,在经济上体现为最廉价,体现了地球化学工程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重金属 地球化学工程技术 易迁移态 效果
下载PDF
发扬地学学科优势,形成具有国土资源部门特色的土壤修复理论与技术体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明 刘晓端 +2 位作者 王蕊 王新宇 刘冠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7-1222,共6页
岩石圈是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根本来源,是其迁移转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场所,也是重金属元素的最后归宿,因此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指导意义。国土资源部门已经在土壤重金属调查、溯... 岩石圈是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根本来源,是其迁移转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场所,也是重金属元素的最后归宿,因此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指导意义。国土资源部门已经在土壤重金属调查、溯源和风险评价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探索研究灾害链的组成、影响因素和阻断途径的基础上,形成有地学特色的修复理论和技术。目前,国土资源部门的修复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理论和地球化学工程学方面,在所属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若干种土壤修复剂,通过小试、中试和典型示范,验证了这些修复剂具有优异的修复性能与效果,是落实"土十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重金属 土壤修复 缓变型地球化学 灾害地球化学工程学
下载PDF
放射性废物处置某场址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静 李明辉 +1 位作者 张东 康厚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3,共4页
针对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址的天然屏障性能差,提出建造折叠式"之"字形地球化学工程屏障,将处置物释放出的核素垂向固定在场址范围内。屏障的机理是,核素铀、锶的迁移形式分别为:UO2(CO3)22-和Sr2+,而性能相反,且处置层为表生... 针对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址的天然屏障性能差,提出建造折叠式"之"字形地球化学工程屏障,将处置物释放出的核素垂向固定在场址范围内。屏障的机理是,核素铀、锶的迁移形式分别为:UO2(CO3)22-和Sr2+,而性能相反,且处置层为表生强氧化带,降水入渗强烈,不宜建还原性屏障;故对铀和锶依次建造:阴离子吸附屏障和阳离子吸附屏障,形成可连续渗流的双重屏障。屏障的砂土物料取自场址附近,成本极低。经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铀和锶等核素通过其屏障时的分配系数值都在103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处置 地球化学工程屏障
下载PDF
重庆秀山西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3
14
作者 鲍丽然 邓海 +4 位作者 贾中民 李瑜 董金秀 严明书 张风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5-1636,共12页
为了解矿业活动较多的重庆秀山县西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386件,分析测定As、Cd、Cr、Cu、Hg、Ni、Pb、Zn、Mn等9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为了解矿业活动较多的重庆秀山县西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386件,分析测定As、Cd、Cr、Cu、Hg、Ni、Pb、Zn、Mn等9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9种重金属平均值都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Cd、Hg明显超出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超标率分别为75.2%和44.6%。土壤中Hg污染较严重,处于中污染或重污染状态,Mn、As、Cd总体呈轻污染,其余重金属基本无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显示,Hg、Cd为主要生态危害元素,Hg以强、很强和极强风险为主,Cd以中等风险为主。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儿童更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威胁,重金属对成人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对儿童具有非致癌风险,As、Cr是主要非致癌因子;成人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个别土壤样对儿童具有致癌风险,As致癌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秀山县 重庆
下载PDF
湖北宜昌鸦鹊岭地区岩石-土壤元素迁移特征及柑橘种植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孜 黄行凯 +5 位作者 徐宏林 张斌 彭青松 王晨昇 王恒 姜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3-1868,共16页
"宜昌蜜桔"久享盛誉,鸦鹊岭地区是其典型产地之一。本文选取宜昌市鸦鹊岭地区柑橘基地开展岩石-土壤垂向剖面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测试分析,调查相关元素由岩石至土壤的迁移特征,评价柑橘生... "宜昌蜜桔"久享盛誉,鸦鹊岭地区是其典型产地之一。本文选取宜昌市鸦鹊岭地区柑橘基地开展岩石-土壤垂向剖面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测试分析,调查相关元素由岩石至土壤的迁移特征,评价柑橘生长岩土环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多会继承其在母岩中的含量水平,如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i、Na、K、Ca、Mg、Mo、Sr等元素相似的相对富集或贫化程度;根据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识别出Al-FeGe-Ni-B-K-Si,S-N-Se-P,Cu-Zn-Mo等3类正相关性元素组合;选择种植柑橘土壤所对应的成土母岩适宜性优劣排序依次为,红花套组(K2h)长石石英砂岩>牌楼口组(E2p)钙质砂岩>掇刀石组(Nd)泥灰岩>罗镜滩组(K2l)钙质砾岩,并进一步提出种植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 种植适宜性 岩石-土壤 元素迁移 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鸦鹊岭 宜昌市 湖北省
下载PDF
四川省邻水县土壤锌地球化学特征及玉米水稻籽实锌含量预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旭东 余涛 +5 位作者 杨忠芳 张虎生 武芝亮 王珏 李明辉 雷风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335,共12页
【研究目的】锌(Zn)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准确预测农作物中Zn含量,从而开展富Zn农产品开发规划仍存在较大难度。【研究方法】本文选择四川省邻水县为研究区,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表层土... 【研究目的】锌(Zn)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准确预测农作物中Zn含量,从而开展富Zn农产品开发规划仍存在较大难度。【研究方法】本文选择四川省邻水县为研究区,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表层土壤、农作物及根系土中地球化学指标数据,系统研究了土壤与农作物中Zn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玉米、水稻吸收Zn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邻水县表层土壤Zn含量范围为25.00~142.00 mg/kg,平均值为81.93 mg/kg,土壤Zn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邻水县华蓥山碳酸盐岩和峨眉山玄武岩出露区。研究区玉米、水稻籽实平均Zn含量分别为17.18 mg/kg和11.20 mg/kg,富锌率分别为44.0%和8.2%。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出邻水县富Zn玉米、富Zn水稻种植面积为235.34 km^(2)、30.99 km^(2)。【结论】影响研究区玉米、水稻籽实Zn生物富集主要因素有土壤Fe_(2)O_(3)、Mn、pH、SiO_(2)/Al_(2)O_(3)、CaO、有机质以及营养元素P等;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籽实Zn元素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可以应用于区域农作物Zn含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玉米水稻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预测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下载PDF
贵州省仁怀市耕地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兴 吴开彬 +6 位作者 王军 黄建国 陈军 杨镇 邓贵标 廖铸敏 白培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0-879,共20页
【研究目的】为仁怀市农业生产中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价值的提升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容量法及电位法获取了5486件表层土壤样品氮磷钾(全量和有效态)及有机质的含... 【研究目的】为仁怀市农业生产中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价值的提升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容量法及电位法获取了5486件表层土壤样品氮磷钾(全量和有效态)及有机质的含量,系统研究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及含量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仁怀市耕地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1.74 g/kg、0.75 g/kg、19.90 g/kg、30.90 g/kg、100.28 mg/kg、10.40 mg/kg和101.03 mg/kg。其中,氮、碱解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及分布与地层关系密切;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及分布与地层关系较差。仁怀市耕地土壤肥力较好,以较丰富等级为主,较丰富及丰富等级占比为57.6%。其中,氮、磷及钾皆处于丰富水平;碱解氮及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及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结论】仁怀市耕地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分布不仅受地质背景、土壤类型、海拔高度、酸碱度及土壤深度等自然因素影响,还与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影响因素 等级 仁怀市 贵州省 农业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冀华丽 何中波 +2 位作者 卫三元 曹建辉 杨帆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钡(Ba)、铜(Cu)、铀(U)、钒(V)、镍(Ni)等微量元素指标,探讨了Sr/Ba、Sr/Cu、V/(V+Ni)、Cu/Zn、Th/U值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S... 以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钡(Ba)、铜(Cu)、铀(U)、钒(V)、镍(Ni)等微量元素指标,探讨了Sr/Ba、Sr/Cu、V/(V+Ni)、Cu/Zn、Th/U值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Sr/Ba比值较小,反映陆相淡水环境;Sr/Cu比值较高,表明处于干热气候;V/(V+Ni)比值较高,推断处于厌氧环境。总体来说,鹤岗盆地早白垩世猴石沟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主要为偏干热气候的陆相淡水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早白垩世 猴石沟组 鹤岗盆地 黑龙江 环境地球化学勘查工程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水稻镉积累与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才泽 王永华 +2 位作者 赵禁 曾琴琴 雷风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5-705,共11页
【研究目的】重金属镉主要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开展农作物镉积累研究对保障人类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了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巴中市、广安市等地的土壤及水稻样品,采用ICP-MS方法... 【研究目的】重金属镉主要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开展农作物镉积累研究对保障人类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了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巴中市、广安市等地的土壤及水稻样品,采用ICP-MS方法检测了土壤和水稻中的镉含量,并运用CART决策树和相关系数法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川东北地区表层土壤镉含量相对较低,为0.071~0.92 mg/kg,平均0.254 mg/kg,几乎所有(99.9%)样品镉含量都低于标准限值;水稻(糙米)镉含量差异性较大,为0.002~0.803 mg/kg,平均0.076 mg/kg,超标率达14.0%;水稻镉超标区成人每日通过稻谷摄入的镉达90.4μg/d,已超过允许摄入量标准60μg/d。【结论】土壤镉不超标而农作物镉超标的现象可能与土壤的低pH、低CaO、高SiO_(2)等特点有关,这一认识对于指导区域内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健康风险 决策树 农业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川东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