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14
1
作者 刘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2.4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9.35%及33.77%,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55.67%,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躁动发生率;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9.40%,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8.72%。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恢复期 谵妄 护理
原文传递
中国全科医学行业十年发展:机会和挑战并存 被引量:58
2
作者 杨辉 韩建军 +4 位作者 许岩丽 高晓欢 汪洋 杨允利 曹新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28,共14页
目的以近10年(2010—2020年)为阶段,梳理我国全科医学行业的自身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发展面临的环境机会和挑战。方法以Donabedian的概念模型为框架,检验和评估中国全科医学基本医疗服务系统的质量特征;以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为框架,... 目的以近10年(2010—2020年)为阶段,梳理我国全科医学行业的自身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发展面临的环境机会和挑战。方法以Donabedian的概念模型为框架,检验和评估中国全科医学基本医疗服务系统的质量特征;以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为框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数据来源于2010—2020年全科医学发展相关的统计报告、期刊论文、政策与工作指南等。结果(1)全科行业的结构质量:近10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政策是以往相关政策的承袭和发展,并在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分级诊疗、区域医共体等方面继续加强,全科的财政政策和管理政策仍有提升空间。全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飞速发展,不过人力资源倒置问题未彻底解决,需要采用全职等量的算法来计划和评估人力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呈现稳定增长,但仍低于医院的增长速度。全科医学服务的卫生经济学数据尚需补充。(2)全科行业的过程质量:2020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诊疗的人次数为20.45亿人次,即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访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1.5次,高于2010年每人每年平均1次的访问频率,但仍低于患者对医院门诊的访问频率(平均每人每年2.7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2020年的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服务有明显影响,门诊诊疗人次数下降约20%。全科医学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医学、社区、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期待随着学科发展,全科研究可以在创新和评判思维、对临床服务的循证支持、对服务质量和患者结果改善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3)全科医学服务的结果:全科医学服务对居民健康影响的数据不足。从居民和患者的体验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行业报告 结果与过程评价 卫生保健 卫生政策 卫生人力 卫生费用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 被引量:56
3
作者 张静 赵琦 +1 位作者 陆蓓娜 孙晓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h内不同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术后不适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h内不同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术后不适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改良低半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体位。监测两组心率、呕吐发生率、头晕、腹部疼痛、腰肌酸痛、呼吸频率、I期压疮等,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试验组与对照组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肌酸痛、呼吸急促、I期压疮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部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室6h内采用改良低半卧位较去枕平卧位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手术后医护 体位
原文传递
46所综合性医院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汪晖 杨纯子 +3 位作者 徐蓉 尹世玉 曾铁英 余云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对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探索满足患者需求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及医疗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46所综合性医院共2 209例当日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延伸护理服务内容、方式、执行者的需求...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对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探索满足患者需求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及医疗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46所综合性医院共2 209例当日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延伸护理服务内容、方式、执行者的需求和对收费的态度。结果出院患者需求较高的延伸护理内容为用药指导(91.6%)、饮食指导(88.0%)和提醒复诊(85.3%);方式为出院宣教(79.2%)、电话/短信随访(78.0%)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2.7%);执行者为医院医生(67.8%)和护士(41.2%);76.2%的患者同意按照物价标准支付延伸护理费用。结论医院应建立多学科延伸护理服务团队,根据患者需求及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延伸护理服务方案,从而达到满足患者需求、节约医院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出院患者 延伸护理 需求
下载PDF
骨科学龄期儿童全麻术后早期进食进水的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覃倩 王志稳 董秀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评价骨科患儿全麻术后早期进食进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小儿骨科的638例全麻手术患儿,按病区分为试验组(n=315)和对照组(n=323),患儿术后返回病房时予评估意识状态及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试验组评估合格即... 目的评价骨科患儿全麻术后早期进食进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小儿骨科的638例全麻手术患儿,按病区分为试验组(n=315)和对照组(n=323),患儿术后返回病房时予评估意识状态及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试验组评估合格即指导其进食进水;对照组在回病房6 h后方可进食进水。结果试验组术后首次进水、进食和进普食的时间为返回病房后0.63 h、1.03 h和3.07 h,对照组为返回病房后6.42 h、6.88 h和8.79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返回病房后6 h内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返回病房后6 h时,试验组中度及以上程度口渴、饥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01),3分及以上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2)。结论在评估机制和预防措施完善的条件下,骨科全麻手术患儿返回病房后1 h内进水并在返回病房后3 h进普食,不会加剧恶心呕吐的发生,且能够缓解患儿术后口渴、饥饿及疼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儿童 手术 麻醉 全身 手术后医护 进食
原文传递
全科医疗特征功能视角下分级诊疗的定义及制度层次 被引量:44
6
作者 匡莉 Li Li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明确分级诊疗定义和内涵是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制度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在剖析国际上分级诊疗的相关概念、探求分级诊疗本质的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分级诊疗的定义。认为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存在以下不足:以疾病诊治的单一维... 明确分级诊疗定义和内涵是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制度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在剖析国际上分级诊疗的相关概念、探求分级诊疗本质的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分级诊疗的定义。认为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存在以下不足:以疾病诊治的单一维度作为三级医疗服务分工依据,忽略了人们对医疗服务体系间接性医疗服务功能的需求;导致服务体系规划忽略了非直接性医疗服务功能,缺失了具有特征功能的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之间的分化和互补;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之间功能清晰、界限分明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尚未形成;用组织治理取代了原本属于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之间的专业治理。最后,本文从全科医疗特征功能视角,完善了分级诊疗的定义;尝试回答了分级诊疗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并归纳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应该包括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疗 基础保健 特征功能 分级诊疗 首诊 转诊体系
下载PDF
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景波 张勇 +1 位作者 吴昊 罗旭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分析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需求和医院质量管理理论的进展,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出发,认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的全面科学化管理,应结合医院评审的发展方向,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建设,... 分析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需求和医院质量管理理论的进展,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出发,认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的全面科学化管理,应结合医院评审的发展方向,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建设,实现医疗质量的长效化管理,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医疗质量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全麻下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术前访视技巧 被引量:33
8
作者 苗金红 杨红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报告了术前访视技巧在60例全麻斜视矫正术患儿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访视技巧,与患儿建立亲密的关系;访视时注意融入患儿的活动中,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灵活运用各种... 报告了术前访视技巧在60例全麻斜视矫正术患儿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访视技巧,与患儿建立亲密的关系;访视时注意融入患儿的活动中,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全面收集患儿的资料。本组有56例患儿进入手术室时表现平静,能主动或配合护士进入手术室,仅4例患儿哭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麻醉 全身 手术前护理 术前访视
原文传递
108例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被引量:32
9
作者 郑文美 祁海鸥 +1 位作者 陈肖敏 周大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报告了108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的护理。15例保留双腔支气管导管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其中5例发生在机械通气情况下,自主呼吸的患者中6例双腔管退至气管,3例纠正、3例重新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4例双腔气... 报告了108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的护理。15例保留双腔支气管导管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其中5例发生在机械通气情况下,自主呼吸的患者中6例双腔管退至气管,3例纠正、3例重新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4例双腔气管插管移位、换单腔管。108例中19例发生不同程度低钠、低钾、低钙。以上情况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安全送返病房。认为应密切观察全身麻醉术后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通气量,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动脉血氧、电解质情况,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插管法 气管内 缺氧 麻醉恢复期 护理
原文传递
医教协同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苏强 吕帆 林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73,共7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各级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主体在医教协同下构建动力、运作及调整机制。构筑促进全科医学人才生涯发展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动力机制是逻辑起点,构筑形塑全人照护医...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各级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主体在医教协同下构建动力、运作及调整机制。构筑促进全科医学人才生涯发展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动力机制是逻辑起点,构筑形塑全人照护医业理性的运作机制是逻辑基础,构筑针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整机制是逻辑依托。这要求通过立法加强全科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明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本科学历基准,建立贯穿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一体化完整教育体系,进一步创设育人机制与保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全科医生 全人照护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普外科高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黄弘 陈思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6期-,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普外科高龄患者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从我院就诊的普外科高龄手术患者约1000例患者当中,按照姓氏首字母的方式抽取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普外科高龄患者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从我院就诊的普外科高龄手术患者约1000例患者当中,按照姓氏首字母的方式抽取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9%(4/58),低于对照组的24.1%(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76,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2.6±3.2)d,短于对照组的(28.6±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1,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优质护理 切口感染 高龄患者
原文传递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3
12
作者 梅燕 丁玉辉 罗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22例全麻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采用儿童全麻苏醒期躁动的Ⅴ点分级法评估苏醒期躁动程度,并对全麻苏醒期躁动(Ⅲ级以上)患儿进行躁动原因分析及术后... 目的:探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22例全麻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采用儿童全麻苏醒期躁动的Ⅴ点分级法评估苏醒期躁动程度,并对全麻苏醒期躁动(Ⅲ级以上)患儿进行躁动原因分析及术后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全身麻醉患儿722例,132例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总发生率为18.28%;躁动患儿中存在伤口疼痛52例,各种不良刺激43例,分离焦虑22例,其他原因15例,分别占39.39%,32.58%,16.67%及11.36%。经父母陪护等术后舒适护理小儿苏醒期躁动总发生率降为4.43%。结论: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有术后疼痛、各种不良刺激、分离焦虑和其他因素。经父母陪护复苏等综合的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舒适护理
原文传递
全科医生视角下肿瘤晚期居家临终关怀患者的医学叙事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文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医学叙事法是指将叙事方法运用于医学服务、研究及教育的过程,其将患者视作有个人故事的人,而非仅仅是症状或器官的问题,在解决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其社区关系和心理维度。目前,我国关于医学叙事法的能力培养、医学人文与共情等... 医学叙事法是指将叙事方法运用于医学服务、研究及教育的过程,其将患者视作有个人故事的人,而非仅仅是症状或器官的问题,在解决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其社区关系和心理维度。目前,我国关于医学叙事法的能力培养、医学人文与共情等相关教科书仍停留在大框架和大概念上,缺乏对培养/实践细则的深入研究和大范围推广,但在临终关怀服务上的应用探索较多。本文以一例肝癌晚期居家临终关怀患者为观察对象,与患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家属、照护者、宗亲或族长)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倾听、叙事对话、平行病历等方法收集资料。医学叙事法在肿瘤临终患者的实操层面包括提供服务的多学科服务小组和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叙事介入,通过关注、平行病历的再现、共情,对患者身、心、灵层面提供全面照护,缓解患者病痛,提高临终关怀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家庭医学 叙事医学 医生病人关系 临终关怀医疗 平行病历
下载PDF
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1
14
作者 沈莉 《护理与康复》 2007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总结全麻术后发生呼吸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608例全麻患者术后送麻醉恢复室进行呼吸道管理与呼吸功能监护,发现呼吸异常立即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发生呼吸异常52例,其中通气不足26例、上呼吸道梗阻26例;65岁以上老年患... 目的总结全麻术后发生呼吸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608例全麻患者术后送麻醉恢复室进行呼吸道管理与呼吸功能监护,发现呼吸异常立即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发生呼吸异常52例,其中通气不足26例、上呼吸道梗阻2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38例,占73%,发生率明显高于<65岁者,P<0.01;乳房手术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高,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妇科开腹手术发生率较低。结论麻醉恢复期患者情况多变,护士应加强观察,确保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麻醉恢复室 呼吸异常 护理
下载PDF
全科医学理念和模式在综合医院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茜 陈莉 +2 位作者 施德伟 冯兆璋 林露娟 《中国医院》 2017年第8期70-72,共3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内健康体检服务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综合医院将健康体检中心与全科门诊、慢性病综合门诊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用全科医学"全人照顾"和"持续照顾"的理念和... 随着人们对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内健康体检服务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综合医院将健康体检中心与全科门诊、慢性病综合门诊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用全科医学"全人照顾"和"持续照顾"的理念和管理模式,能提高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的服务质量,这种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全科医学 全人照顾
下载PDF
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方法与时机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蔡黎萍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适宜时机与方法。方法将9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Ⅰ组于全麻前15min行常规留置导尿;Ⅱ组于全麻前15min经尿道口注入2%利多卡因3ml、液体石蜡2ml后留置导尿;Ⅲ组于全麻后15min行导尿术。结...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适宜时机与方法。方法将9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Ⅰ组于全麻前15min行常规留置导尿;Ⅱ组于全麻前15min经尿道口注入2%利多卡因3ml、液体石蜡2ml后留置导尿;Ⅲ组于全麻后15min行导尿术。结果Ⅰ组导尿毕即刻、Ⅲ组清醒后心率、血压分别较导尿前显著提高(均P<0.05),Ⅱ组各时段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均P>0.05)。一次插导尿管成功率,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均P<0.05)。清醒后躁动发生率Ⅲ组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1,P<0.05)。结论Ⅱ组导尿方法与时机可提高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全身麻醉 留置导尿 护理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在社区的筛查和干预——困惑与挑战 被引量:20
17
作者 阮晶 黄萍 +2 位作者 林洁 田顺立 汪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社区危险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筛查,反映全科医生在慢性肾脏病防治、管理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方法以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为单位,2008年5月—2009年10月对本院门诊就医的608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肾功能检查,使用国际通用的M... 目的通过对社区危险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筛查,反映全科医生在慢性肾脏病防治、管理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方法以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为单位,2008年5月—2009年10月对本院门诊就医的608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肾功能检查,使用国际通用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筛查早期CKD,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结果608例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者共计287例,占47.2%;符合CKD诊断标准者145例,高血压人群CKD的患病率为23.8%。对以往患有高血压而血肌酐正常尚未诊断慢性肾脏病的58例患者,根据MDRD公式计算eGFR<90ml/min,其中eGFR在60~89ml/min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尿常规异常者8例);eGFR在30~59ml/min者31例(男10例,女21例;尿常规异常者7例)。这5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5例。经改变生活方式,并加强对原发病治疗后病情好转23例。结论社区高血压人群的CKD患病率较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血肌酐尚在正常范围。如能通过全科医生对此类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将能大大延缓和控制CKD的病情,相应遏制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指导治疗、监测病情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全科医生 早期筛查 健康管理 困惑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袁波 代华 +3 位作者 伍佳 付文军 温娟 赵茜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9期1433-1436,1572,共5页
人工智能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虽然只有65年的时间,但已进入蓬勃发展期。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安防、交通、教育、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频繁出现的"大健康"、云计算、医疗大数据等概念,也推动着人... 人工智能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虽然只有65年的时间,但已进入蓬勃发展期。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安防、交通、教育、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频繁出现的"大健康"、云计算、医疗大数据等概念,也推动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人工智能在电子病历、医学影像识别、疾病风险预测、健康管理、辅助诊断及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智能医疗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并预测智能医疗将占人工智能总体市场规模的1/5。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全科医学正式成立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全科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在基层逐渐推广;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智能健康管理及智能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及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教育及科普服务。本文从全科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培训、社区公共卫生服务5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全科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 公共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手术室保温护理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曾维君 赵加全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用保温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实施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4,予以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4,予以保温护理)两组,对两组术后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用保温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实施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4,予以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4,予以保温护理)两组,对两组术后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甲肾上腺素等术后应激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对改善术后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保温护理 并发症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倪益益 陆巍 +2 位作者 王亚萍 朱竺枝 季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感的影响。方法 80例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行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患者清醒状态下... 目的探讨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感的影响。方法 80例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行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患者清醒状态下早期即给予饮水。观察2组术后清醒1 h、2 h、6 h、12 h和24 h咽喉部疼痛发生率及分级程度、咽喉黏膜红肿发生率及分级程度。比较2组患者舒适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醒1 h、2 h、6 h、12 h和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 <0. 05)。术后2组患者咽喉部红肿均逐渐缓解,观察组咽喉部红肿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清醒24 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清醒1 h、2 h、6 h、12 h和24 h极不舒适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术后清醒2 h和24 h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清醒状态下早期饮水可减轻咽喉疼痛感及咽喉黏膜红肿度,提高术后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咽喉 疼痛 口腔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