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摹写、文化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朱雀》《北鸢》与“江南三部曲”的不同书写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宏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119,共9页
葛亮的《朱雀》《北鸢》承袭了《金瓶梅》肇始开启的世情小说的风格,以工笔穷形尽相描摹日常生活的情状,散发着浓酽的古风雅韵。这与1990年代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更多转向本土资源、寻求文化认同的潮流相吻合。但他这种新古典主义文... 葛亮的《朱雀》《北鸢》承袭了《金瓶梅》肇始开启的世情小说的风格,以工笔穷形尽相描摹日常生活的情状,散发着浓酽的古风雅韵。这与1990年代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更多转向本土资源、寻求文化认同的潮流相吻合。但他这种新古典主义文本在外观形态上颇为逼真,内在的活力与精魂却不可复得。相比之下,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对古典小说的效仿程度远不如葛亮,但它以贯穿三部曲始末的对于乌托邦的追寻串联起陆家一家四代人命运的主线,而与中国百年的宏大历史息息相关。格非在汲取中国古老文化资源的同时,注入了崭新的异质元素,并激活了传统的抒情传统,创造出了新型的"中国式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亮 格非 古典摹写 文化认同 传统资源 创造性转化
原文传递
微观历史视域中的桃源梦想——以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兴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62-66,共5页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一种近乎微观历史的眼光观照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揭示社会变革在两个层面的近乎悖谬的关系。作家不但审视了那些附着在历史车轮上的泥泞落叶般的个体的命运,而且以极大的勇气反思了一度作为民族国家想...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一种近乎微观历史的眼光观照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揭示社会变革在两个层面的近乎悖谬的关系。作家不但审视了那些附着在历史车轮上的泥泞落叶般的个体的命运,而且以极大的勇气反思了一度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乌托邦想象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并在历史与现实的某种近乎隐喻的关系中探索作为社会组织基本构成元素的人本身的沉沦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江南三部曲” 微观历史 乌托邦 历史主体
下载PDF
“作家功能”的异域塑造:格非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3
作者 王慧莉 吴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4,共8页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格非在世界文坛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对其在英语世界译介情况的梳理及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详细描述格非作品异域生命空间的样态,并借助福柯的“作家功能”理论,深入剖析权力话语及异域读者在格非文...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格非在世界文坛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对其在英语世界译介情况的梳理及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详细描述格非作品异域生命空间的样态,并借助福柯的“作家功能”理论,深入剖析权力话语及异域读者在格非文学身份演变及作品异域生命充拓中的作用。文章指出,为有效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话语走向世界,应充分发挥作家功能对文学作品的多维塑造作用,以促进中国作家异域身份的彰显及作品意义的钩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译介 作家功能 作家身份 作品意义
原文传递
《人面桃花》英译乌托邦理想主义者形象重塑研究
4
作者 邵璐 杨湘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从形象学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人面桃花》源文本与英语目标文本中乌托邦理想主义者陆秀米的形象特征,深入挖掘目标语言社会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因素对译者在英语世界重塑陆秀米形象的影响。译者莫楷在基本忠实于源文本人物形象特征的基础... 从形象学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人面桃花》源文本与英语目标文本中乌托邦理想主义者陆秀米的形象特征,深入挖掘目标语言社会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因素对译者在英语世界重塑陆秀米形象的影响。译者莫楷在基本忠实于源文本人物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合理改写源文本的语言表达,突显陆秀米各人生阶段的主要形象特征,包括:少女时期的羞怯和充满好奇心;成为乌托邦理想主义者后的孤傲、冷漠、迷茫;革命失败后内心的安稳宁静。莫楷在英语世界重塑陆秀米形象的过程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近年来反乌托邦文学在英语世界深受读者欢迎,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其二,莫楷的“共同创作”翻译理念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研究表明,译者通过文学翻译在目标语文化中重塑他者形象时,可以对源文本进行合理改写,适当突显他者形象特征,以加深目标语读者对他者形象的理解。译者重塑他者形象的过程,受到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者自持的翻译理念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桃花》 英译 乌托邦 形象学 莫楷 格非
原文传递
格非小说乌托邦叙事思想的演变与回归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景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格非小说研究至今已有30年,成果不计其数,但仍有不足之处。拿"江南三部曲"和《隐身衣》来说,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联系紧密,只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才能直观地把握格非小说从"乌托邦"转向"反乌托邦&... 格非小说研究至今已有30年,成果不计其数,但仍有不足之处。拿"江南三部曲"和《隐身衣》来说,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联系紧密,只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才能直观地把握格非小说从"乌托邦"转向"反乌托邦"又回归"乌托邦"的发展脉络,清晰地洞察格非小说乌托邦叙事思想的隐性回归,全面地梳理格非小说乌托邦叙事思想的复杂演变,准确地解读贯穿格非小说始终的乌托邦叙事思想,从而弥补格非小说研究的空白。"乌托邦叙事思想"的回归,既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又是乌托邦积极意义的必然要求、个人生存发展的刚性需要,还是格非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这一"演变"与"回归",格非向我们展现了"乌托邦"的重要意义与巨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乌托邦 “江南三部曲” 《隐身衣》 叙事学
下载PDF
女性、历史与乌托邦——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书写 被引量:3
6
作者 熊修雨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江南三部曲"中,格非塑造了一系列悲剧性的优美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都是一些失败的理想主义者,她们要么投身乌托邦历史实践,遭受惨重失败;要么被乌托邦时代所吞噬,遭受灭顶之灾;要么经历后乌托邦时代理想幻灭后的痛苦、... "江南三部曲"中,格非塑造了一系列悲剧性的优美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都是一些失败的理想主义者,她们要么投身乌托邦历史实践,遭受惨重失败;要么被乌托邦时代所吞噬,遭受灭顶之灾;要么经历后乌托邦时代理想幻灭后的痛苦、迷茫与挣扎,人性出现蜕变。她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另类",要么被人视为"疯子",要么是个"孤儿",要么是个内心充满屈辱的"失败者",要么是个性格心理扭曲、变异的"非人"。这种女性悲剧命运的书写,表明格非写作向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回归,也与他一贯的"历史个人化"叙事策略有关。格非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书写,表明其写作向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回归,是在用女性的生命体验历史,探究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江南三部曲 女性 历史 乌托邦
下载PDF
偶遇·蜕变·爱情——解读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生命话语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8-32,共5页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长篇小说一方面呈现了百年中国的乌托邦历程,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并以偶遇、蜕变与爱情为中心建构起女性的生命话语。偶遇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也将女性的命运推至历史无意识领域,...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长篇小说一方面呈现了百年中国的乌托邦历程,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并以偶遇、蜕变与爱情为中心建构起女性的生命话语。偶遇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也将女性的命运推至历史无意识领域,揭示出她们受压抑的情感与心灵真实;三部曲中的女性从革命生活向个人心灵生活的回归,显示出女性精神的深层蜕变;女性爱情的不圆满某种程度上象征了人类乌托邦理想的破灭。由此,格非完成了对现代历史境遇中女性生存意义的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江南三部曲” 女性生命话语
下载PDF
从《隐身衣》看格非小说乌托邦叙事的回归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景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0-65,共6页
格非小说《隐身衣》发表于"江南三部曲"(1)之后,若从小说类型、主要人物、故事地点等方面看,二者显然不属于同一个系列,但细读文本,便可发现:格非在《隐身衣》中既承续了《春尽江南》的反乌托邦叙事,又通过探索,找到了"... 格非小说《隐身衣》发表于"江南三部曲"(1)之后,若从小说类型、主要人物、故事地点等方面看,二者显然不属于同一个系列,但细读文本,便可发现:格非在《隐身衣》中既承续了《春尽江南》的反乌托邦叙事,又通过探索,找到了"音乐乌托邦",回归了乌托邦叙事。这一"回归",既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又是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不仅实现了从"社会乌托邦"到"精神乌托邦"的"螺旋式"发展,而且实现了乌托邦思想与反乌托邦思想的深度交融。通过乌托邦叙事的回归,格非向我们展现了一部较为完整的中国"乌托邦思想史",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乌托邦探索史",一部气势宏伟的中国人的"乌托邦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乌托邦叙事 《隐身衣》 “江南三部曲”
下载PDF
敞开的痴迷与纠缠——博尔赫斯小说结构在格非短篇创作中的延伸
9
作者 王素霞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4-98,共5页
博尔赫斯小说结构在格非短篇创作中有3个方面的延伸:一是时间,小说所呈现的“循环型(圆型)结构”把我们带入了对于时间与幻象的痴迷;二是镜子与迷宫,它们生成了无限繁殖与无限增生的文学意象,虚构了想象世界与现实利益之间的模糊,由此... 博尔赫斯小说结构在格非短篇创作中有3个方面的延伸:一是时间,小说所呈现的“循环型(圆型)结构”把我们带入了对于时间与幻象的痴迷;二是镜子与迷宫,它们生成了无限繁殖与无限增生的文学意象,虚构了想象世界与现实利益之间的模糊,由此也成为结构小说的内在核心,并为文本的多重意蕴提供了潜在的无限阐释的多重可能;三是空间距离,对原先文本或知识的改写,成为这种距离叙述的主要表现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拉近了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谓“文本的文本”、“叙述的叙述”式的“幻想小说”叙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格非 空间距离 短篇创作
下载PDF
荒诞、反讽与存在的考证——格非的“智者叙述”及其知识分子书写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志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1-107,116,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之后,先锋小说的叙事历险逐渐褪敛了形式探索的锋芒,从虚构的修辞性现实到对存在境遇的深度探测,先锋作家在叙事转型中重新出发。格非的“智者叙述”及其知识分子书写,在偶然、荒诞与反讽的叙事情境里,刻绘了文明暮色中的... 20世纪90年代之后,先锋小说的叙事历险逐渐褪敛了形式探索的锋芒,从虚构的修辞性现实到对存在境遇的深度探测,先锋作家在叙事转型中重新出发。格非的“智者叙述”及其知识分子书写,在偶然、荒诞与反讽的叙事情境里,刻绘了文明暮色中的知识人画像,以及飘扬在文化废墟上的欲望旗帜。格非对存在的考证不仅为知识分子的文化危机提供了精神备忘录,而且点燃了文化灰烬里未熄犹生的薪火余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智者叙述 荒诞 反讽 存在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论格非小说的“神秘性倾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群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小说叙述的独特性有关。本文选择"神秘性倾向"这一视角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通过观念转变和叙述上的"空缺与断裂&qu...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小说叙述的独特性有关。本文选择"神秘性倾向"这一视角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通过观念转变和叙述上的"空缺与断裂"、"镜像与迷宫"以及创作的延续共四方面的论述,得出"神秘"是造成格非小说具有引人入胜之故事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小说 “神秘性倾向”
下载PDF
浅析格非《人面桃花》的多重叙事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丽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从叙事视角出发来分析格非沉寂十年后的力作《人面桃花》,主要分析小说中四个叙事角度。在个人的叙述话语中来构建那个乌托邦的历史,从多角度来展现主题。
关键词 格非 《人面桃花》 多重叙事角度
下载PDF
孤独的梦寻——格非“江南三部曲”的精神意蕴
13
作者 张学昕 赵海川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格非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80年代的那种注重形式的探索而转向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呈现了他对社会、历史、人类内在精神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在花家舍一百多年的风起云涌中洞悉了个人命... 20世纪90年代以后,格非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80年代的那种注重形式的探索而转向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呈现了他对社会、历史、人类内在精神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在花家舍一百多年的风起云涌中洞悉了个人命运的浮沉和乌托邦梦想的大起大落。三代人为梦奋斗,却都被无法逃脱的、宿命般的孤独所围困,显现出了孤独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乌托邦梦想的建构和崩塌的叙事,是格非在经历了重重精神困扰之后,自我抉择和精神升华的产物,用以对抗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以期人类在注定孤独的人生旅程中重新找到自我归属和人生价值,表现了对时代的叩问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江南三部曲” 花家舍 精神意蕴
下载PDF
为谁而战——论新历史小说的战争观念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以《大年》和《回廊之椅》为代表,分析了新历史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男女作家在战争观念上的差异,指出了男性作家“为美女海伦而战”的传统战争观念与女性作家战争观念的不同,进而探讨了当前存在的性别差异和有待深化的性别平等现状。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战争观念 格非 林白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新时期先锋文学的民族性诉求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恩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9,共5页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主要特质为"明道济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养吾浩然之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的情感化、意象化,叙事的情节化、白描化。看似远离民族文学传统的先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却更...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主要特质为"明道济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养吾浩然之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的情感化、意象化,叙事的情节化、白描化。看似远离民族文学传统的先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却更加接近文学民族性的内核,它拉近了我们久已疏远的古典美,从中我们依稀嗅到了更多久远而绵长的民族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民族性 王蒙 莫言 格非 余华 刘震云
下载PDF
简论格非创作的自由精神 被引量:1
16
作者 晏玉荣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7-89,共3页
先锋就是自由,就是永不停息地创造。20世纪80年代的格非以他永无止息的创造反抗传统,为文学创作不断地开辟视野、维度和空间,以此实现他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所以,这时候的格非无论是相对当时的小说家还是他本身都是最具自由精神的。
关键词 格非 自由精神
下载PDF
论格非小说《春尽江南》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困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嘉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0-64,共5页
《春尽江南》刻画的社会环境畸变展现了精神困境之源,而人物身上的人生幻灭感描绘了精神困境之态,小说人物谭端午独守高洁的人生净土的行为虽具有积极意义,但仍有一定的片面性。透视和分析时代精神困境这一问题,对于解决当下民众所普遍... 《春尽江南》刻画的社会环境畸变展现了精神困境之源,而人物身上的人生幻灭感描绘了精神困境之态,小说人物谭端午独守高洁的人生净土的行为虽具有积极意义,但仍有一定的片面性。透视和分析时代精神困境这一问题,对于解决当下民众所普遍面对的精神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春尽江南》 精神困境
下载PDF
《将军底头》与《迷舟》的互文性研究——兼论新历史小说的本土艺术渊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剑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
 《将军底头》和《迷舟》分别是施蛰存与格非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比照之下可以看出,两部作品在情节结构、角色设置、冲突模式以及人物心理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在讲述历史事件的方式上,都侧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潜...  《将军底头》和《迷舟》分别是施蛰存与格非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比照之下可以看出,两部作品在情节结构、角色设置、冲突模式以及人物心理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在讲述历史事件的方式上,都侧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潜意识活动的展现,从中也可以看出新历史小说与施蛰存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历史题材小说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历史题材小说 施蛰存 艺术渊源 人物内心 格非 互文性 人物心理分析 讲述 本土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与隐身哲学——《隐身衣》与格非小说的另类面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红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小说《隐身衣》代表着格非小说创作风格的重大转变,"现代日常生活"成为其尤为重要的表现题材。通过对两类"隐身者"在日常生活中处世特征的抒写,格非在小说中建构出了一种独有的隐身哲学。这种隐身哲学嫁接于日常生... 小说《隐身衣》代表着格非小说创作风格的重大转变,"现代日常生活"成为其尤为重要的表现题材。通过对两类"隐身者"在日常生活中处世特征的抒写,格非在小说中建构出了一种独有的隐身哲学。这种隐身哲学嫁接于日常生活的"面向"与"真相"之间,"面向"是模糊的,具有外在的多义性;"真相"则是客观的,在轻浮与虚弱的年代,它充满着力度。如何拨开"面向"的层层面纱,进而发现并重新认知日常生活的"真相",是这篇小说带给读者的有益启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隐身衣》 日常生活 真相
下载PDF
在先锋与现实之间游走——评格非小说《隐身衣》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丹 《理论界》 201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格非作为曾经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早期的创作特色主要集中在对"迷宫叙事"或"空缺叙事"等形式的创作上。然而,当我们翻开格非的中篇力作《隐身衣》时,无论是音乐元素的渗入,还是关于梦境的述说,或是对"隐身衣&q... 格非作为曾经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早期的创作特色主要集中在对"迷宫叙事"或"空缺叙事"等形式的创作上。然而,当我们翻开格非的中篇力作《隐身衣》时,无论是音乐元素的渗入,还是关于梦境的述说,或是对"隐身衣"的隐喻,先锋色彩依旧,但是"先锋"已经成为了手段,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传统和命运的探求、对现实主义的回归才是小说的终极追求。格非的"先锋"已经转型,他正用现代手段挖掘根植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脉络,书写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隐身衣》 先锋 现实 音乐 梦境 隐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