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地面集输碳钢管线内腐蚀检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江江 张志宏 +2 位作者 羊东明 刘冀宁 高淑红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综述了油气田腐蚀现状及规律。分析了塔河油田及雅克拉气田碳钢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包括氯离子、酸性气体、流型及流态等,得出碳钢管线腐蚀主要为点蚀及冲刷腐蚀等局部腐蚀为主的内腐蚀。结合管线工况及腐蚀环境特征,优选内腐蚀检... 综述了油气田腐蚀现状及规律。分析了塔河油田及雅克拉气田碳钢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包括氯离子、酸性气体、流型及流态等,得出碳钢管线腐蚀主要为点蚀及冲刷腐蚀等局部腐蚀为主的内腐蚀。结合管线工况及腐蚀环境特征,优选内腐蚀检测技术,确定检测部位,最后对雅克拉气田单井集输管线及塔河油田9-2站原油外输管线结合高程检测开展内腐蚀在线检测技术组合应用,效果显著。低频导波、C扫描及超声测厚等检测碳钢管线的结果表明,9-2站原油外输管线低洼点、高点及局部爬坡段点腐蚀严重,雅克拉气腐蚀主要为冲刷腐蚀及点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集输 碳钢管线 内腐蚀检测 油气田 技术组合 腐蚀原因
下载PDF
遥感油气勘探对伊犁盆地的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陶国强 冯建辉 熊介凡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9-535,共7页
遥感油气勘探技术是通过遥感影像的构造解译及烃类微渗漏信息的提取并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对目标区进行油气有利聚集区的预测及评价。利用这一勘探技术着重对伊犁盆地的构造特性、承压盆地、构造阶地、烃类微渗漏信息等进行了解译和提取... 遥感油气勘探技术是通过遥感影像的构造解译及烃类微渗漏信息的提取并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对目标区进行油气有利聚集区的预测及评价。利用这一勘探技术着重对伊犁盆地的构造特性、承压盆地、构造阶地、烃类微渗漏信息等进行了解译和提取,总结出伊犁盆地油气藏预测的九大要素,确定了3条油气聚集带和14个油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油气勘探 烃类 油气聚集 油气远景 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扭动构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之一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渤海湾盆地在演化过程中经受了前期压扭和后期张扭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在边界断裂走滑作用及盆地基底块体转动的影响下形成了众多的扭动构造。对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起着控制作用。其原因是渤海湾盆地正好处在全球走滑带的重要部位。... 渤海湾盆地在演化过程中经受了前期压扭和后期张扭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在边界断裂走滑作用及盆地基底块体转动的影响下形成了众多的扭动构造。对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起着控制作用。其原因是渤海湾盆地正好处在全球走滑带的重要部位。中新生代的活动是全球走滑带构造活动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盆地 扭动构造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加油站油气综合治理技术及工艺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沈家成 赵海全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5期246-247,共2页
本文简述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加油站油气排放治理现状,详细介绍油气前处理和后出理的各自重要性。提出了加油站整套油气回收工艺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实际,指出了在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加油站... 本文简述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加油站油气排放治理现状,详细介绍油气前处理和后出理的各自重要性。提出了加油站整套油气回收工艺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实际,指出了在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加油站应用油气回收技术成效明显,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多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油气收集 油气回收 工艺设计
下载PDF
海外陆上集输管道隆起屈曲理论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浩力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1期35-41,共7页
隆起屈曲是覆土管道在热膨胀的轴向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弹塑性形变现象,表现为管道发生弯曲和拱出地面。管道隆起屈曲现象不仅发生在海底管道,在陆上油气田生产领域也经常发生。裸露的管道会在油气田中构成重大的安全和环境危害,因此隆起... 隆起屈曲是覆土管道在热膨胀的轴向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弹塑性形变现象,表现为管道发生弯曲和拱出地面。管道隆起屈曲现象不仅发生在海底管道,在陆上油气田生产领域也经常发生。裸露的管道会在油气田中构成重大的安全和环境危害,因此隆起屈曲现象引起了石油工业技术人员的持续关注。结合同海外油气田外方业主及著名工程设计公司的项目合作经验,介绍海外油气田工程建设中常用的OTC6335理论、Shell DEP理论、K Peters理论中的管道隆起屈曲实用计算方法并加以实例说明,以期对海外陆上油气田工程设计及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屈曲 陆上 集输管道 海外 油气田
下载PDF
下辽河盆地区域地应力场演化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石盛昌 夏怀宽 +2 位作者 张先泽 董宝忠 李爱民 《东北地震研究》 1999年第3期57-63,共7页
通过对下辽河盆地及邻区的构造形迹特征和应力场资料的研究,阐明了这一地区自侏罗纪以来区域地应力场演化特征,首次将其应力场演化划分为6个期次,并初步探讨了应力场的变化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关键词 下辽河盆地 区域地应力场 油气聚集 油气藏
下载PDF
油气田集输系统腐蚀现状及内腐蚀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卓苗 郭继香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764-766,共3页
集输管线是油气田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内腐蚀和外腐蚀为主的腐蚀问题严重影响了集输系统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及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油气田集输系统内腐蚀和外腐蚀现状,详细分析了内腐蚀原因,得出了由H2S、CO2和无... 集输管线是油气田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内腐蚀和外腐蚀为主的腐蚀问题严重影响了集输系统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及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油气田集输系统内腐蚀和外腐蚀现状,详细分析了内腐蚀原因,得出了由H2S、CO2和无机盐产生的电化学腐蚀是影响腐蚀主要因素的结论,对腐蚀防护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系统 油气田 内腐蚀 外腐蚀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自喷末期地面生产工艺研究
8
作者 李军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4期17-19,共3页
加强自喷井末期的生产管理,通过优化和改造地面生产工艺,延长油井自喷期,实现效益最大化,是自喷井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河南油田自喷井的管理,通过对地面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造,不断延长油井的自喷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油井... 加强自喷井末期的生产管理,通过优化和改造地面生产工艺,延长油井自喷期,实现效益最大化,是自喷井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河南油田自喷井的管理,通过对地面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造,不断延长油井的自喷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油井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喷井 集输优化 油气分输 单井拉油流程 混输装置
下载PDF
Popularization of Multiphase Transportation Promotes the Technical Progress in 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9
作者 Li Jianmin, Wang Xinian(China Petroleum Planni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MULTIPHASE flow Petroleum Industry oil and gas gathering
下载PDF
辽河油田地面工程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洪源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8期1-7,共7页
辽河油田已开发近50年,地质构造复杂,油品性质多样,地面工程系统交织。该油田原油产量历经上升、递减和稳产过程,地面原油处理系统负荷已不足40%,且地面系统运行多年老化严重。自2017年开始,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在辽河油田公司的支持下... 辽河油田已开发近50年,地质构造复杂,油品性质多样,地面工程系统交织。该油田原油产量历经上升、递减和稳产过程,地面原油处理系统负荷已不足40%,且地面系统运行多年老化严重。自2017年开始,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在辽河油田公司的支持下,开展地面生产系统大调查工作,通过全面的调查摸排,系统分析了辽河油田地面工程工艺技术现状,认真梳理近年来地面工程系统在油气集输、油气处理、污水处理、开发方式转换、储气库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创新优化以及推广应用情况,针对地面工程系统面对的投资形势严峻、环保压力骤增、技术亟待升级等各方面压力和挑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辽河油田地面工程技术在开发方式转换、地面节能降耗、油田减排达标、低成本物联网等方面的攻关和发展方向,以实现油气田地面系统低成本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油气集输 油气处理 污水处理 配套技术 数字化油田
下载PDF
国内外海上油田油气集输及配套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颜映霄 徐正斌 王世清 《中国海洋平台》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对国内外海上油气集输技术及其有关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提出了为消灭落后的差距,中国工业应采取的措施和应作出努力的建议。
关键词 国外 中国 海上油田 油气集输 配套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高凝油集输及其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顺 吴德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4-59,共6页
沈阳油田高凝油集输采用二级布站,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提高油井回压,实现油气密闭混输的办法。油气集输半径1~3.5km,井口回压1.0~1.2MPa。集输流程主要有:原油凝固点大于45℃的油井,大部分采用水力活塞泵采油集... 沈阳油田高凝油集输采用二级布站,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提高油井回压,实现油气密闭混输的办法。油气集输半径1~3.5km,井口回压1.0~1.2MPa。集输流程主要有:原油凝固点大于45℃的油井,大部分采用水力活塞泵采油集输,其动力液来自本区块自产的高凝油;闭式热水循环集输工艺,其循环介质采用热污水,闭式循环自成体系,介质入井压力低,这种流程既可提高污水利用率,又可节能,对低产的边远井可随时掺水输送;投球输送工艺,适用常温运行,当原油凝固点为28~36℃,气油比大于40m3/t时,可采用此集输流程,但流程较复杂。油气处理工艺,沈阳油田采用一级油、气、水三相分离与加热,二级热化学脱水。高凝油稳定工艺,采用微正压闪蒸工艺,原油稳定深度控制在C6组分拔出量不超过稳定前原油中C6组分总量的5%;天然气处理采用二甘醇吸收脱水工艺,可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干度;轻烃回收装置采用氨为冷冻剂,配以膨胀机和分离机,能回收100%轻质油和50%的液化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 油井 回压 油田 集输工艺 油气处理 地层能量 流程 原油 用地
下载PDF
油气密闭混输工艺的运用与改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永翔 王汉平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57-58,共2页
原油密闭集输工艺是油气集输工艺系统中降低油气损耗、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有效方法。清河采油厂2004年在北区油田南块接转站进行密闭集输工艺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系统效率 密闭集输 油气混输泵 高效分水器
下载PDF
红河油田集输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明华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54-154,203,共2页
本文通过水力、热力模拟计算,确定常温集输半径和加热集输半径。通过对红河油田集输系统进行优化,使系统在节约投资的基础上能更好地适应油田的滚动开发模式。
关键词 红河油田 集输工艺 油气混输 黄土塬
下载PDF
冀东油田油气密闭集输工艺改造
15
作者 廖志斌 荣博香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总结了冀东油田十年来对地面工程集输系统密闭改造的成功经验,论述了油田转油站、联合站密闭改造办法及过程,总结了配套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效果,并根据油田生产实际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油气集输 密闭集输流程 技术改造 集输工艺
下载PDF
优化油气分输工艺 实现边远油井天然气零排放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学斌 金文刚 李小奇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2期28-32,共5页
文中-文东油田近年来滚动开发的边远断块具有低渗、高气油比、低产等特点,不具备建站集输条件,存在天然气浪费现象。技术人员创新设计思路,研制了具有撬装化、模块化特点的地面集输工艺技术,通过油、气、水三相分输,实现了边远油井天然... 文中-文东油田近年来滚动开发的边远断块具有低渗、高气油比、低产等特点,不具备建站集输条件,存在天然气浪费现象。技术人员创新设计思路,研制了具有撬装化、模块化特点的地面集输工艺技术,通过油、气、水三相分输,实现了边远油井天然气零排放。该技术现场应用,不但提高了边远井天然气回收利用率、增加了轻烃回收收益,而且降低了单井拉油费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同类边远油井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远油井 撬装化 集输工艺 油气分输 天然气回收
下载PDF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全流程密闭工艺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栋 周靖伟 +1 位作者 李阳 潘永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6期26-31,共6页
随着全球油气行业的持续发展,国内外各大油田在提高油气开采量、提升油气集输和处理效率以及降低系统能耗等方面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其中油气全流程密闭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的利用率,减少油气损耗,降低气体排放及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油... 随着全球油气行业的持续发展,国内外各大油田在提高油气开采量、提升油气集输和处理效率以及降低系统能耗等方面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其中油气全流程密闭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的利用率,减少油气损耗,降低气体排放及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油田的整体运营收益。结合中国石油在伊拉克哈法亚项目一、二、三期工程经验,对哈法亚油田油气集输及油气处理加工全流程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全流程密闭工艺方案,提高了油气输送过程的安全性,可有效减少油气损耗量,显著降低投资及操作运行费用,推动了油田开发与管理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 全流程密闭 输送安全 油气损耗
下载PDF
基于两种算法的油气集输管道效能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卫朋 肖峻峰 +4 位作者 梅海粟 喻友均 谷坛 李茜茜 曾祥国 《包钢科技》 2021年第5期29-33,61,共6页
针对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相关规范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油田区域特点的集输管道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在此指标体系下,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5个试点方案进行了定量的效能评价分析。基于以结果为导向的效... 针对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相关规范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油田区域特点的集输管道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在此指标体系下,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5个试点方案进行了定量的效能评价分析。基于以结果为导向的效能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地、客观地反映油田区域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提高管道管理质量。结果显示,DEA侧重于指标客观定量的效能评价,而AHP更侧重于指标主观定性的效能评价。根据指标项值选取合适的效能评价方法对油气田管道管理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管道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效能评价
下载PDF
新疆油田滴西12井区集油管线的设计
19
作者 梁金强 赵晓梅 +1 位作者 丁宇 戚亚明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1年第4期95-97,110,共3页
分析了原油性质、出油温度、气油比及产液量、含水率、集油管管材和管线的长度对原油集输的影响。低蜡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易于实现原油的集输;较低的出油温度、低气油比及产液量、低含水率和较长距离的集油管线难于实现原油的集输;光滑... 分析了原油性质、出油温度、气油比及产液量、含水率、集油管管材和管线的长度对原油集输的影响。低蜡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易于实现原油的集输;较低的出油温度、低气油比及产液量、低含水率和较长距离的集油管线难于实现原油的集输;光滑的集油管线内壁,摩擦阻力小易于实现原油的集输。以新疆油田滴西12井区某区块为例,确定了该区块的管道规格、加热形式和防腐保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集油管线 油气集输 滴西12井区
下载PDF
油气田地面集输管网的优化设计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天元 《全面腐蚀控制》 2022年第7期70-71,共2页
对于油气田地面集输管网来说,需要进行系统的整体优化。本文首先对集输网络的设计原则进行阐述,然后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最优化理论对集输管网开展规划,希望能够为系统布局和井组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集输管网 优化设计 油气田地面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