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规律与经验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侯云霞 陈少宗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规律。方法:所有针灸治疗胃下垂的相关文献均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跨度为1911年~2012年5月。对这些文献的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及归经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32篇文...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规律。方法:所有针灸治疗胃下垂的相关文献均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跨度为1911年~2012年5月。对这些文献的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及归经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32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胃下垂涉及13条经脉的72个穴位,其中只有足三里、中脘、气海等14个穴位的使用频次超过了10%。结论:目前针灸治疗胃下垂在取穴方面较为纷繁复杂,但是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胃下垂 取穴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胃下垂选穴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炜 翟培杞 +2 位作者 董迹菲 董文亮 郭炜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治疗胃下垂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治疗胃下垂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胃下垂的针灸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胃下垂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76个治疗胃下垂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核心组合,并获得3个新的治疗胃下垂针灸处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为临床治疗胃下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胃下垂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配伍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国医大师徐景藩诊治胃下垂的经验撷萃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子丹 郭尧嘉 +1 位作者 何璠 陆为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1-463,共3页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对胃下垂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胃下垂临床特点繁多,病机复杂,临床以辨证为主,分为调中理气、疏肝和胃、温肾化饮三法治之,据证加减,灵活变通,并顺从脾胃升降之性,以调理脾胃升降之机为...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对胃下垂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胃下垂临床特点繁多,病机复杂,临床以辨证为主,分为调中理气、疏肝和胃、温肾化饮三法治之,据证加减,灵活变通,并顺从脾胃升降之性,以调理脾胃升降之机为其治疗要点,同时重视煎服方法、服药时间等细节,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徐景藩 胃下垂 名老中医经验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胃下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祥红 李倩倩 +1 位作者 李芳 刘存志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期182-184,共3页
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颇多,仍以任脉、膀胱经和胃经为主,补气通阳的气海、关元、足三里、中脘、百会为众多医家治疗此病的首选,经外奇穴也用的相当地广泛,胃相关特定穴的配伍是各医家的专属。单独使用针刺治疗占少数,多采用芒针、电针... 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颇多,仍以任脉、膀胱经和胃经为主,补气通阳的气海、关元、足三里、中脘、百会为众多医家治疗此病的首选,经外奇穴也用的相当地广泛,胃相关特定穴的配伍是各医家的专属。单独使用针刺治疗占少数,多采用芒针、电针、温针灸、针药结合、针推结合等多种疗法以激发胃经之经气、调整阴阳、健脾养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针刺 电针 芒针 灸法
下载PDF
芒针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运峰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芒针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38例为对照组,进行针刺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治疗胃下垂有效,芒针治疗能显著...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芒针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38例为对照组,进行针刺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治疗胃下垂有效,芒针治疗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针疗法 针刺 内脏下垂 胃下垂
下载PDF
陈宇清推拿治疗胃下垂手法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周运峰 李言杰 《河南中医》 2015年第4期886-888,共3页
陈宇清所著《胃病推拿法》中详细记载了治疗胃下垂的推拿手法。其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膈、腹肌收缩力,增加腹内压,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为原则,创立按摩法、侧推法、展转拿、招法、揉法、运法、分法、合法八种推拿手法治疗胃下垂,... 陈宇清所著《胃病推拿法》中详细记载了治疗胃下垂的推拿手法。其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膈、腹肌收缩力,增加腹内压,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为原则,创立按摩法、侧推法、展转拿、招法、揉法、运法、分法、合法八种推拿手法治疗胃下垂,并根据八种手法作用机制分为三类:促进胃肠蠕动类手法,加强腹壁腹肌收缩类手法,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类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促进胃肠蠕动类手法 加强腹壁腹肌收缩类手法 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类手法 陈宇清
下载PDF
灸感与灸治 被引量:8
7
作者 肖元春 方亮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2-33,共2页
列举隔药灸和艾条灸验案三则,说明只要“火足气到”,灸感明显,灸法可起到针、药所不具备的作用和疗效。
关键词 灸法 灸量 灸感 胃下垂 椎间盘突出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胃下垂与年龄、性别相关性的X线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有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752-754,共3页
目的 应用X线造影探讨胃下垂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对3124例X线消化道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89岁,平均43岁.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观察胃下垂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24例中胃下垂306例,发生率为9... 目的 应用X线造影探讨胃下垂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对3124例X线消化道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89岁,平均43岁.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观察胃下垂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24例中胃下垂306例,发生率为9.80%.1~9、10~19、20 ~29、30~39、40~49、50~59、60~69、70 ~79和80 ~89年龄组胃下垂的发生率依次为0% (0/17)、3.13% (2/64)、10.57% (13/123)、7.66% (16/209)、5.65% (26/460)、7.47% (57/763)、10.27% (83/808)、15.23% (78/512)和18.45% (31/168).男、女胃下垂发生率分别为5.46% (82/1502)和13.81% (224/1622),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49,P=0.000).结论 胃下垂的总体发生率为9.80%,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发生率 X线造影
下载PDF
推拿在胃下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曹方 宋柏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0-992,共3页
胃下垂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可引起腹胀、腹痛、便秘、嗳气等消化道不良症状,病势缠绵难以尽愈,西医对此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推拿对其治疗效果显著,相比西医治疗方法副作用小、易于患者接受。本文综述了推拿在临床上治疗... 胃下垂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可引起腹胀、腹痛、便秘、嗳气等消化道不良症状,病势缠绵难以尽愈,西医对此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推拿对其治疗效果显著,相比西医治疗方法副作用小、易于患者接受。本文综述了推拿在临床上治疗胃下垂的应用情况,以及推拿结合针刺、中药、耳穴、艾灸、医疗体育等治疗胃下垂的操作方法。提出未来应在推拿手法种类、频率、力度等方面开展规范研究,总结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辨证施治,将推拿与中药、针灸、医疗体育锻炼结合,多疗法开展胃下垂治疗,促进推拿临床应用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胃下垂 临床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胃下垂文献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天宇 古玉杰 +1 位作者 孙晓宇 杨佃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选穴规律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将筛选出文献的治疗方法...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选穴规律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将筛选出文献的治疗方法、所选穴位、穴位归经、分布及特定穴的应用归纳总结,用Excel表格整理归纳,形成针灸治疗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0篇文献,经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所选经穴50个穴位和经外奇穴13个,其中足三里和中脘使用频次最高,达到总频次的10%以上;腧穴的选择以远部与近部配合取穴为主;任脉、胃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经外奇穴分布部位以腹部为主。结论针灸治疗胃下垂经脉多选取任脉、胃经腧穴,配伍以局部与远端要穴相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针灸 选穴规律 配伍方法 复杂网络分析
下载PDF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胃下垂相关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迎春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胃下垂相关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消化科门诊检查明确的胃下垂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应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组)、单独应用补中益气颗粒(中药组)和单独应用多潘立酮...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胃下垂相关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消化科门诊检查明确的胃下垂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应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组)、单独应用补中益气颗粒(中药组)和单独应用多潘立酮(西药组)治疗组,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隐痛、上腹部烧灼感的积分变化,同时观察记录不良事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的积分较中药组、西药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可以有效缓解胃下垂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等症状,改善食欲,可长期服用,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消化不良 中药 补中益气 联合
下载PDF
中医治疗胃下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俊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4期133-135,共3页
胃下垂为临床常见疾病,病程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治疗手段匮乏,疗效欠佳,中医在本病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胃下垂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以促进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胃下垂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确诊难治性慢性胃炎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向阳 杨瑜明 +5 位作者 刘展 吴明浩 李毅妮 杨丽 彭娅 张渝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在发现慢性胃炎病因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慢性胃炎,但经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证实为其他疾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因腹痛、腹胀、嗳气、反酸、恶...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在发现慢性胃炎病因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慢性胃炎,但经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证实为其他疾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因腹痛、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及胃镜、病理等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胃炎,予相应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后经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胃下垂41例,十二指肠壅积症14例,瀑布型胃及肠旋转不良各1例。根据相应疾病调整治疗方案,57例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临床上对长期按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应作为一项必要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胃镜不能替代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造影术 胃下垂 十二指肠壅积症 瀑布型胃 肠旋转不良 误诊 胃炎
下载PDF
张志远辨证论治消化系统疾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振 王润春 刘桂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6-7,共2页
张志远教授认为胃下垂多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治以降浊升清,攻补双疗,新定补中汤主之;寒性腹痛新病多寒邪入里,久病多阳气虚弱,治以温通散寒,甘缓止痛,桂枝汤主之;肠痈由肠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调,痞塞不通,气滞血瘀导致,治以清热解毒,... 张志远教授认为胃下垂多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治以降浊升清,攻补双疗,新定补中汤主之;寒性腹痛新病多寒邪入里,久病多阳气虚弱,治以温通散寒,甘缓止痛,桂枝汤主之;肠痈由肠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调,痞塞不通,气滞血瘀导致,治以清热解毒,利肠通下,下痈汤主之;寒湿泄泻多脾失健运,升降失调,传导失司,治以燥运脾湿,温肠散寒;呃逆多胃气上逆,治以调气降逆,顺呃汤主之;胆胀多湿热壅遏,升降失司,胆气上逆,治以祛湿除热,理气通降,茵陈蒿汤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寒性腹痛 肠痈 寒湿泄泻 呃逆 胆胀 消化系统疾病 新定补中汤 桂枝汤 下痈汤 醉乡玉屑 顺呃汤 茵陈蒿汤 张志远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宏涛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12-613,共2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 mL,分早晚温服。并同时合用西药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 mg,肌注,每日2次,(分别在早、午餐前30 min)。结果:治愈32例,好转24例,无效1例,有...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 mL,分早晚温服。并同时合用西药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 mg,肌注,每日2次,(分别在早、午餐前30 min)。结果:治愈32例,好转2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2%。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与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 胃下垂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胃下垂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
16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牌胃病分会 邹君君 +2 位作者 冯培民 朱莹 唐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46-651,共6页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1年发布《胃下垂诊疗指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于2020年修订发布《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近年来,胃下垂的中医药诊治取得了诸多进展,因此有必要对原有共识意见...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1年发布《胃下垂诊疗指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于2020年修订发布《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近年来,胃下垂的中医药诊治取得了诸多进展,因此有必要对原有共识意见进行再次更新。本共识将中医、西医在胃下垂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突出了临床实用性,体现了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中医 诊断 治疗 共识
原文传递
举陷平胃通降汤联合掌振顶托按摩法治疗胃下垂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涛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观察举陷平胃通降汤联合掌振顶托按摩法对胃下垂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养胃颗粒、胃复安片、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予举陷平胃通降... 目的:观察举陷平胃通降汤联合掌振顶托按摩法对胃下垂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养胃颗粒、胃复安片、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予举陷平胃通降汤联合掌振顶托按摩法治疗。掌振顶托按摩法取穴:鸩尾穴、中脘、气海、天枢;主要手法为掌振法、顶托法,辅以一指禅推、按法、摩法。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56.52%,治疗组有效率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5.22%,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角切迹低于两侧髂嵴连线的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积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举陷平胃通降汤联合掌振顶托按摩法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且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中医证候,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心理抑郁、焦虑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举陷平胃通降汤 掌振顶托按摩法 养胃颗粒 胃复安片 维生素B6
下载PDF
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振中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8期724-725,共2页
目的观察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针药组(陆氏埋线配合药物组)、单纯陆氏埋线组和单纯药物组,予以相应的处理方法。观察对比各组疗效及针药组对不同程度胃下垂的疗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观察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针药组(陆氏埋线配合药物组)、单纯陆氏埋线组和单纯药物组,予以相应的处理方法。观察对比各组疗效及针药组对不同程度胃下垂的疗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埋线组、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轻度胃下垂疗效均明显优于中度及重度胃下垂(P<0.05)。结论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陆氏埋线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且对轻度胃下垂患者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埋线 胃下垂 针药并用
下载PDF
滞动针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亮先 王祖红 段晓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观察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气下陷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两组... 目的观察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气下陷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下极高度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胃下极高度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下极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胃下极高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优于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且远期疗效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滞动针 补中益气汤 胃下垂 针药并用
下载PDF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宇栋 谭唱 +4 位作者 李秀源 师众 汤佳崯 陈倩玉 单兆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国家名中医单兆伟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近50年,在治疗胃下垂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单教授认为,胃下垂病机多为虚实夹杂,并创新性提出"胃下久必胃缓,胃下未必气虚,中虚气滞渐贯始终",并据此治以补中益气... 国家名中医单兆伟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近50年,在治疗胃下垂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单教授认为,胃下垂病机多为虚实夹杂,并创新性提出"胃下久必胃缓,胃下未必气虚,中虚气滞渐贯始终",并据此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通降相伍、消积导滞,灵活变通、圆机活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单兆伟 胃下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