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2
1
作者 包永睿 王帅 +2 位作者 孟宪生 杨欣欣 崔亚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832,共5页
目的:构建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为其合理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法随机抽样,建立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药材20个不同配伍组的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各配伍组小肠平滑肌细... 目的:构建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为其合理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法随机抽样,建立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药材20个不同配伍组的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各配伍组小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cGMP含量和NO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将药效的综合信息与不同配伍组的谱图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构建二者谱效关系网络模型。结果:从气滞胃痛颗粒36个化学成分中,找到20个与促胃肠动力作用相关系数大于0.9的成分,成功建立了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通过该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其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6.83%。结论:本实验通过构建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为其合理的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为复方组-效研究奠定实验基础,也为其他中药复方谱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促胃肠动力 谱效关系 网络模型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有效物质组分协同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崔亚玲 孟宪生 +3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潘英 韩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研究气滞胃痛颗粒组方中促胃肠动力有效组分协同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16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配伍组合促胃肠动力有效组分,应用传统半固体糊碳末推进法观察大鼠用药后的胃肠动力变化;测定胃肠组织中NO、cGMP及Ca2+... 目的:研究气滞胃痛颗粒组方中促胃肠动力有效组分协同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16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配伍组合促胃肠动力有效组分,应用传统半固体糊碳末推进法观察大鼠用药后的胃肠动力变化;测定胃肠组织中NO、cGMP及Ca2+含量变化。结果:气滞胃痛颗粒中促胃肠动力有效组分以枳壳黄酮和香附黄酮作用显著(P<0.01),香附挥发油和柠檬烯作用明显(P<0.05),两两交互作用表明枳壳黄酮与柠檬烯合用对胃肠动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次分别为枳壳黄酮与香附挥发油、香附黄酮与挥发油、柠檬烯与香附挥发油合用;各有效组分均能使胃肠组织中NO、cGMP含量降低,Ca2+含量升高。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气滞胃痛颗粒各组分与促胃肠动力活性的相关程度及相互间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胃肠组织中NO、cGMP含量降低,Ca2+含量升高有关,为进一步研究促胃肠动力药效质量控制、配伍及谱效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促胃肠动力 协同作用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