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依洁 苏晓兰 +5 位作者 史海霞 杨俭勤 郭宇 朱佳杰 王庆国 魏玮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以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枳术宽中胶囊+阿莫西林+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治疗;对照组59例,以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胶体果... 目的观察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以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枳术宽中胶囊+阿莫西林+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治疗;对照组59例,以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观察Hp根除率和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3%和86.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发率分别为12.5%和3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Hp根除率,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宽中胶囊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
下载PDF
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伟 姜锐 王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指标、疗效、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及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PG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17、PGR及PG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42/46)及根除率95.65%(44/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及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G-17、PGR及PGⅠ水平,提高根除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半夏泻心汤 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荜铃胃痛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姚鹏 康洪昌 +4 位作者 王江 郭乾坤 李明越 蔡宝琪 冯璐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探讨荜铃胃痛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荜铃胃痛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方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荜铃胃痛颗粒,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结束时进行临床症状(纳差、恶心、腹胀、嗳气、上腹痛)评分,采用13C呼气实验检测HP根除情况,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同时进行胃黏膜病理检查,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放免法检测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纳差、呃逆、上腹部胀满、吞酸嗳气、上腹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纳差、呃逆、上腹部胀满、吞酸嗳气、上腹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HP阳性率为9.38%(3/32),对照组为37.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炎症反应、炎症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PGⅠ、PGⅡ、MTL、SS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PGⅠ、PGⅡ、MTL、S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铃胃痛颗粒 三联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贺海峰 白永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门诊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门诊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的效果确切,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疗法 胃复春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渠发 王娟 +1 位作者 萧佩玉 陈泽康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8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单一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联合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单一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联合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单一组的78.89%(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上腹疼痛评分、反酸评分以及嗳气评分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可取得明显的效果,有效改善上腹疼痛、反酸以及嗳气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 疗效 症状积分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三联法治疗女性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赵雪姣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三联法治疗女性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收治的54例女性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三联法治疗女性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收治的54例女性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三联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三联法治疗女性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黄芪建中汤 三联法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清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2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片)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片)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和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肠道菌群指标[肠杆菌、乳杆菌、酵母菌、肠球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和双歧杆菌值/肠杆菌值(B/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p转阴率、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SRS、GI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GSRS评分(17.43±3.71)分、GIS评分(11.30±3.5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26±4.08)、(20.27±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6、IL-8、TNF-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IL-6、IL-8、TNF-α分别为(5.03±0.71)、(6.41±1.11)、(7.74±1.0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82±1.14)、(12.32±3.05)、(12.39±3.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菌落数和B/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和B/E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杆菌、酵母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的12.9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Hp转阴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随访6个月复发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能改善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还能降低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酪酸梭菌活菌片 三联疗法 小儿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