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消痞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胃黏膜修复作用和血管生成机制及血清p53、MDA、GSH-Px的相关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夏佩 何昊 +2 位作者 马瑞 丰小敏 魏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参芪消痞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p53、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相关影响... 目的:观察参芪消痞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p53、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喂养1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区组法将10只纳入正常组,50只纳入模型组。制备CAG癌前期病变大鼠模型,选取正常组中8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鼠纳入实验,选取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的40只大鼠纳入实验,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低、中、高剂量)参芪消痞汤组,每组各8只。给予各组大鼠对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个月后检测各项指标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对比,维酶素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修复。各组大鼠胃黏膜EGF、EGFR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HIF-1α、VEGF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参芪消痞汤剂量的增加,大鼠HIF-1α、VEGF表达水平随之降低,且均低于模型组(P<0.05)。随着参芪消痞汤剂量的增加,大鼠p53、MDA逐渐下降,GSH-Px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模型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消痞汤可以降低胃黏膜EGF、EGFR、HIF-1α、VEGF、p53、MDA的表达水平,提高GSH-Px的表达水平,改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消痞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 血管 疗效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胃血管病变和平滑肌收缩功能与胃动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亚男 严祥 +2 位作者 孙洁 刘世雄 李璐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50-352,356,共4页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及胃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胃动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4周和24周时应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SPECT)技术检测大鼠胃排空时间和速率,观察胃平滑肌的收缩...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及胃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胃动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4周和24周时应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SPECT)技术检测大鼠胃排空时间和速率,观察胃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及胃血管变化。结果 24周模型组大鼠胃平滑肌的收缩振幅和频率显著下降,4周模型组轻度下降。显微镜下观察,4周模型组,胃黏膜微血管增生,内皮损害较轻,黏膜下及肌层血管轻度纤维化,胃排空加快;24周糖尿病组,胃黏膜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内皮损伤明显,黏膜下及肌层血管纤维化加重,管径/管腔比值明显增加,胃排空减慢。结论胃平滑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和血管病变可能是引起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平滑肌条 胃血管 胃排空
下载PDF
原始管道系统(PVs)与针灸经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吉长福 王晓宇 +5 位作者 石宏 何伟 宿杨帅 辛娟娟 景向红 朱兵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10期795-799,共5页
研究原始管道系统(PVs)与经络之间的关系。采用台盼蓝标记PVs,观察到不同的性别、年龄以及麻醉药的注射方式对大鼠腹腔表面PVs出现的影响。在大肠杆菌造成腹腔炎症后,PVs的出现率达到100%(n=20),而对照组仅为10%(n=20)。采用DAPI、Phall... 研究原始管道系统(PVs)与经络之间的关系。采用台盼蓝标记PVs,观察到不同的性别、年龄以及麻醉药的注射方式对大鼠腹腔表面PVs出现的影响。在大肠杆菌造成腹腔炎症后,PVs的出现率达到100%(n=20),而对照组仅为10%(n=20)。采用DAPI、Phalloidin荧光染色结合CD11b和ICAM-1免疫荧光标记对PVs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在正常大鼠和腹膜炎大鼠的PVs中均为CD11b和ICAM-1荧光免疫阳性标记,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和白细胞。腹腔炎症大鼠PVs中DAPI标记的多形核和细胞膜上CD11b、ICAM-1阳性标记的细胞膜和胞浆较正常大鼠的PVs明显增多。表明PVs的出现与炎症密切相关。在功能方面,不同强度电刺激腹腔脏器与腹壁相连的PVs,对胃运动没有影响。针刺中脘穴,在PVs保留完整和剪除后均可引起胃运动的抑制;同样针刺足三里穴,在PVs保留完整和剪除后均可引起胃运动的增强。结果表明PVs并不参与针刺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效应。因此PVs明显与指导针灸临床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腹膜炎 胃运动 大鼠 原始管道
下载PDF
静脉解剖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蓝光会 林宗伟 +3 位作者 梁晓燕 余江 胡彦峰 李国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静脉定位、变异和游离方法。方法:回顾复习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录像,分析静脉腹腔镜下定位的解剖学标志,观察静脉汇入途径的变异,归纳总结腹腔镜下静脉游离的技术特点。结果:所有观察病例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静脉定位、变异和游离方法。方法:回顾复习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录像,分析静脉腹腔镜下定位的解剖学标志,观察静脉汇入途径的变异,归纳总结腹腔镜下静脉游离的技术特点。结果:所有观察病例手术时间120~280min,术中失血10~300mL,无因静脉处理失当而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注意识别静脉的解剖学标志、熟悉静脉汇入途径及变异、正确的解剖层面、血管鞘内游离静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根治性切除 血管 解剖
下载PDF
王国斌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摭拾 被引量:12
5
作者 聂小丽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王国斌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因脾虚、阳虚、气滞、郁热、湿阻、瘀血引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上以见胃之病,知肝犯胃,先疏肝抑肝治未病,治以养阴益气补阳相佐,养胃阴不忘滋肾阴等方法进行辨证分... 王国斌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因脾虚、阳虚、气滞、郁热、湿阻、瘀血引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上以见胃之病,知肝犯胃,先疏肝抑肝治未病,治以养阴益气补阳相佐,养胃阴不忘滋肾阴等方法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疏肝健脾 滋养胃阴 疏通血脉
下载PDF
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新波 唐慰萍 +2 位作者 张钦明 赵颖海 李飞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理。方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3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内有腔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最大面积、周径和管径。结果:在胃癌组织内以条索状毛细淋巴管为多,而在癌旁组织内则以开放的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为主;...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理。方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3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内有腔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最大面积、周径和管径。结果:在胃癌组织内以条索状毛细淋巴管为多,而在癌旁组织内则以开放的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为主;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转移组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腔面积、周径和管径,两者间彼此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转移组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腔面积、周径和管径两者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癌旁组织内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最大腔面积、周径和管径,彼此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果提示胃癌旁组织间质水肿导致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扩张,有助于癌细胞的转移,癌细胞转移是通过浸润癌成熟的毛细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管 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Role of Injury of Gastric Parietal Vessels by Immunocomplexes in the Mechanism of Gastric Mucosal Lesion in Portal Hypertension with Cirrhosis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7年第1期44-48,共5页
The present experiment employed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3, C4, IgG, IgE and 5-HT in portal hypertensive pigs with pathological... The present experiment employed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3, C4, IgG, IgE and 5-HT in portal hypertensive pigs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 of gastric mucosa and gastric parietal vessels. The wall of gastric mucosal microvessels in portal hypertensive pigs had a positive or strong positive reaction of C3,C4, IgG, IgE and 5-HT with obvious injury of gastric mucosa normal pigs imparted negative or feeble positive reaction, suggesting that during portal hypertension, the gastric mucosal micr0-vessels has deposit of immunocomplexes resulting in the injury of the micro-vessels. It might be a factor inv01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during portal hypertension with cirrh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irrhosis 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ic mucosa gastric parietal vessels immunocomplexes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胃癌的治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田莎莎 肖古月 +1 位作者 严然 由凤鸣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7-49,共3页
通过对"络病"的理解分析,以及中医对胃癌的认识,认为胃癌之病当属络病范畴。二者皆因正虚、气滞、痰瘀而致脉络瘀阻不通,蕴久化毒损络而为病。因此,基于络病理论对胃癌进行论治,应以通络为治疗大法。
关键词 络病理论 胃癌 痰瘀阻络 通络法
下载PDF
胃周动脉三维重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汪天时 臧义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胃周动脉三维重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院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及非重建组,每组各30例。对重建组患者应用Mimics软件行胃周动脉三维重建,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远... 目的:探讨术前胃周动脉三维重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院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及非重建组,每组各30例。对重建组患者应用Mimics软件行胃周动脉三维重建,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重建组30例患者均重建显示腹主动脉、腹腔干、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及肝右动脉。其中22例显示胃右动脉,发现左、右膈下动脉自腹腔干发出1例,左膈下动脉自腹腔干发出2例,左膈下动脉、胰背动脉自腹腔干发出1例,胰背动脉自腹腔干发出1例,胃左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2例,胃右动脉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2例,副肝左动脉自胃左动脉发出1例。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均低于非重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mics软件可以清晰地对胃周动脉进行三维重建,便于术者术前准确评估胃周动脉走形及变异。术前行胃周动脉重建可缩短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对手术方案的拟定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治疗 腹腔镜 血管三维重建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胃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中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李书有 聂荣军 +2 位作者 苏凤婵 韦志松 韦晓娜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184-187,192,共5页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胃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中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肿瘤科接收的60例中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作两组,予以对照组(30例)口服单药替吉奥治疗,予...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胃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中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肿瘤科接收的60例中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作两组,予以对照组(30例)口服单药替吉奥治疗,予以观察组(30例)替吉奥联合胃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胃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中老年晚期胃癌与单药替吉奥治疗对比,疗效显著,同时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提升疾病控制率,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胃肿瘤血管介入栓塞 晚期胃癌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食管胃腔外血管对内镜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
11
作者 吴玲 王三强 +3 位作者 艾英杰 黄晓铨 李锋 陈世耀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和胃腔外血管对内镜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接受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测并行内镜下套扎和(或)组织胶注射预防再出血的... 目的探讨食管和胃腔外血管对内镜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接受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测并行内镜下套扎和(或)组织胶注射预防再出血的患者。根据门静脉CT显示的食管和胃腔外血管情况,将患者分为有腔外血管团组和无腔外血管团组,评价内镜治疗后2年内再出血情况。结果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27例合并腔外血管团。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水平)、HVPG、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内共25例发生再出血,包括有腔外血管团组15例、无腔外血管团组10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腔外血管团组内镜治疗后的2年内累积再出血率高于无腔外血管团组(60.07%vs 32.79%,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腔外血管团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3,95%CI 1.01~5.39,P=0.047)。结论存在食管胃腔外血管团能独立预测内镜治疗后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建议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接受内镜预防再出血时,通过门静脉CT评估食管和胃腔外血管情况;对于合并巨大腔外血管团患者,建议充分评估后采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等方法,或根据密切随访结果及时调整内镜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腔外血管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再出血
下载PDF
Ang-2、VEG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怡 李勇 陈石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Ang-2、VEG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与胃癌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对6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癌周淋巴管阳性表达及胃癌组织中Ang-2、VEGF的阳性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的Ang-2、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 目的探讨Ang-2、VEG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与胃癌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对6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癌周淋巴管阳性表达及胃癌组织中Ang-2、VEGF的阳性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的Ang-2、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和54.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Ang-2、VEGF表达与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Ang-2阳性表达组淋巴管密度平均为(15.32±3.25)个,显著高于阴性组的(12.65±2.51)个,P<0.05;而VEGF阳性表达组淋巴管密度平均为(15.06±3.17)个,显著高于阴性组的(12.48±2.49)个,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中Ang-2、VEGF能够促进癌周微淋巴管的生成,从而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Ang-2、VEGF有望成为预测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管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胃癌 ANG-2 VEGF 淋巴管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胃血管检查对胃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剑华 易海玲 汤培荣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5-97,11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胃血管检查对胃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及提供参考。方法胃镜确诊胃癌患者75例,术前行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胃血管,同胃癌根治术后胃血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胃血管解剖类型、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右动脉...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胃血管检查对胃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及提供参考。方法胃镜确诊胃癌患者75例,术前行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胃血管,同胃癌根治术后胃血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胃血管解剖类型、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供胃血管正常以及解剖变异等诊断结果方面,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与术中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胃对胃癌根治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为胃癌根治术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成像 胃血管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胃上动、静脉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国芳 郁迪 +2 位作者 杨最素 徐银峰 闫海强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的血液供应与该区动、静脉的命名。方法:解剖观察82具尸体在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胃上动脉出现率为48.78%,成人平均长(20.86±0.81)mm,起始部平均外径(1.18±0.... 目的:研究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的血液供应与该区动、静脉的命名。方法:解剖观察82具尸体在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胃上动脉出现率为48.78%,成人平均长(20.86±0.81)mm,起始部平均外径(1.18±0.62)mm,该动脉分布于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胃上静脉出现率为35.37%,成人平均长(23.28±1.26)mm,注入左膈下静脉处的平均外径(1.32±0.27)mm,该静脉收集分布于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下段后壁的静脉血。结论:该区域有2支血管,根据血管命名原则,作者建议分别命名为胃上动脉和胃上静脉,并为全胃切除和残胃血供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上动脉 胃上静脉 胃血供 血管命名
下载PDF
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脾门区血管前方与后方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杰 周锦真 林双 《感染.炎症.修复》 2021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门区血管前方与后方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6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306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门区血管前方与后方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6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306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淋巴结清扫方式。前方清扫组为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脾门区血管前方淋巴结清扫的患者(n=162),联合清扫组为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脾门区血管前方与后方淋巴结清扫的患者(n=14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情况。结果:前方清扫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联合清扫组(P<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联合清扫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清扫组平均第10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少于联合清扫组(P<0.05),第10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与联合清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清扫组和联合清扫组术后累积生存率(87.13%和8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年的96例患者(前方清扫组50例,联合清扫组46例),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门区血管前方联合后方淋巴结清扫虽然可以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是对患者术后近期预后并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近端胃癌 脾门区血管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胃癌淋巴管生长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倪效 燕敏 +6 位作者 严超 刘炳亚 陈雪华 瞿颖 计俊 俞焙秦 朱正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与胃癌淋巴管生长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胃癌旁组织中扩增人VEGF-CcDNA全长,经T-A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得到的完整序列后,进行...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与胃癌淋巴管生长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胃癌旁组织中扩增人VEGF-CcDNA全长,经T-A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得到的完整序列后,进行亚克隆并构建pEGFP/VEGF-C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低表达VEGF-C的胃癌细胞株MKN45;另转染pEGFP空载体,作为对照组。通过体外G418抗生素筛选,得到高表达VEGF-C的肿瘤细胞克隆,用这种高表达VEGF-C的胃癌细胞与对照组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2组各为10只),观察肿瘤组织内淋巴管密度及裸鼠瘤体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转染pEGFP/VEGF-C组肿瘤质量分别为(2.64±0.92)g、(5.55±0.8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肿瘤组织内的淋巴管密度分别为9.77±1.12,13.87±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能在胃肿瘤中促淋巴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转移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