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斌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胃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49例胃穿孔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时间等... 目的研究胃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49例胃穿孔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观察组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穿孔修补术 临床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温灸神阙穴对胃穿孔修补术后大鼠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权 李华英 +1 位作者 文小敏 郑坤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温灸神阙穴对胃穿孔修补术后大鼠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以冰醋酸诱导制作胃穿孔模型,并行胃穿孔修补术,术后第8天,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温灸组3组,模型组术后予生理盐水灌胃,多... 目的探讨温灸神阙穴对胃穿孔修补术后大鼠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以冰醋酸诱导制作胃穿孔模型,并行胃穿孔修补术,术后第8天,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温灸组3组,模型组术后予生理盐水灌胃,多潘立酮组以多潘立酮混悬液灌胃,温灸组除用生理盐水灌胃外,加以艾灸按摩器固定于神阙穴进行艾灸,干预10 d后观察和对比各组大鼠胃窦消化间期综合肌电活动,检测外周血TNF-α水平,IL-6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温灸组的胃肠电活动较模型组活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多潘立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温灸组的外周血TNF-α水平及IL-6水平较低,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有改善,与模型组或多潘立酮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灸神阙穴可以促进胃穿孔修补术后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胃肠电活动、抗炎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确切的围手术期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神阙穴 穿孔修补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6
3
作者 任虎 陈文山 魏天天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633-1634,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于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确切,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香砂养胃丸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溃疡复发情况及胃黏膜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华 郝世柱 吴敏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溃疡复发情况及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抑酸、胃肠...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溃疡复发情况及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抑酸、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口服,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香砂养胃丸9 g,口服,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复发溃疡大小,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复发患者胃黏膜VEGF m RNA、b FGF m RNA的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溃疡平均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患者胃黏膜VEGF m RNA、b FGF m 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香砂养胃丸联合奥美拉唑可降低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胃溃疡的复发率,减小复发溃疡直径,有效缓解症状,上调VEGF m RNA、b FGF m RNA的表达,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穿孔修补术 香砂养胃丸 奥美拉唑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凤琴 任晓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8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骅 刘习红 王希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穿孔缝合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利用腹腔镜辅助行胃穿孔...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穿孔缝合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利用腹腔镜辅助行胃穿孔修补术,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0%,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的有效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心理状况及健康状况各个方面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27%,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临床诊断为急性胃穿孔的病患,采取腹腔镜辅助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可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术后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江义舟 彭程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胃穿孔患者40例,分两组,每组20例。开腹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腹腔镜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正...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胃穿孔患者40例,分两组,每组20例。开腹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腹腔镜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机体康复天数、修补术过程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和胃穿孔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的手术综合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机体康复天数、修补术过程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效果更好,创伤更小,修补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减少,且消化道功能和机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穿孔修补术 综合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穿孔患者氧化应激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姬振 陈琼 董昆仑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穿孔患者氧化应激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穿孔患者氧化应激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氧化应激水平、胃泌素水平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t=5.628、5.655、5.474、5.177、7.267,P均<0.001);术后1、24 h,腹腔镜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术后1 h:t=4.037、2.974,P<0.001、P=0.004;术后24 h:t=5.721、2.950,P<0.001、P=0.004);术后1、24、48、72 h,腹腔镜组患者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开腹组(t=2.897、2.703、3.583、3.393,P=0.005、P=0.009、P <0.001、P <0.001);术后1、3d,腹腔镜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腹组(t=2.437、2.686,P=0.017、0.009)。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穿孔,可降低患者术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提高胃泌素水平,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修补术 胃穿孔 胃泌素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胃穿孔修补术采用尼龙绳及双臂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性 被引量:9
9
作者 乔伟 鲁建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穿孔修补术采用尼龙绳及双臂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收治的4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胃部分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21例,37.45±8.29... 目的:探讨胃穿孔修补术采用尼龙绳及双臂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收治的4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胃部分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21例,37.45±8.29给予用尼龙绳及双臂钳的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其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结果:Visick分级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81%。对照组为19.05%。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81%,对照组复发率为4.76%,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修补术采用尼龙绳及双臂钳治疗可缩短手术、住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但有较高复发率,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修补术 外科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胃溃疡穿孔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佩善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肠胃恢复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 胃溃疡穿孔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胃溃疡癌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硕 徐法杰 张明初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胃溃疡(GU)癌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GU癌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的疗效、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胃溃疡(GU)癌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GU癌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7.78%显著高(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w真菌检出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较对照组的31.11%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癌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癌变 真菌感染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鲁宇宙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对胃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此为相关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抽签法将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该院88例胃穿孔患者分为参照组(44例,给予开展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实验组(44例,给予采用... 目的分析对胃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此为相关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抽签法将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该院88例胃穿孔患者分为参照组(44例,给予开展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实验组(44例,给予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对其手术指标、胃动力恢复情况、疼痛评分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①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指标对比分析,实验组术中出血量(21.03±3.28)mL少于参照组(66.49±6.19)mL;实验组引流拔管时间(30.37±5.23)d、手术时间(59.67±6.38)min、住院时间(6.31±1.64)d短于参照组(33.42±6.41)d、(105.32±9.76)min、(11.86±2.86)d;同等数据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数据对比评估,实验组术后1 d(3.02±0.67)分、术后3 d(2.18±0.38)分、术后7 d(1.08±0.21)分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5.34±1.02)分、(4.18±0.54)分、(2.06±0.4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59.67±13.03)min、肠鸣音恢复时间(14.23±3.79)min短于参照组(85.26±16.67)、(31.26±6.18)min;实验组术后24 h血清胃泌素含量(47.26±8.51)mL高于参照组(37.41±7.21)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穿孔开展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相比开腹胃穿孔修补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情况,对改善其胃肠动力恢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宏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6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60例胃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60例胃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感染、穿孔复发及腹腔囊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创伤面积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方式,且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晨初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收治胃穿孔的患者80例,分两组,研究组进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参照组进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不同时间的血清胃泌素含量... 目的:观察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收治胃穿孔的患者80例,分两组,研究组进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参照组进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不同时间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判断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并对此做出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 d、2 d中血清胃泌素含量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治疗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修补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更小,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更佳,胃肠动力的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修补术 开腹手术 胃肠动力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艺成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筛选行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选择将其分为早期组(〈6 h)22例,中期组(6~12 h)24例,...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筛选行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选择将其分为早期组(〈6 h)22例,中期组(6~12 h)24例,晚期组(〉12 h)22例,采集两组患者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中以早期组恢复时间最短,与中晚期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晚期组恢复时间高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共发生3例术后并发症,中期组7例,晚期组13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对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在早期及时进行修补术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急性十二指肠胃溃疡穿孔修补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胃穿孔修补术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16
作者 傅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2期58-60,共3页
目的 对比胃穿孔修补术采取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胃穿孔患者,采取随机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9例)和对照组(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 目的 对比胃穿孔修补术采取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胃穿孔患者,采取随机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9例)和对照组(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03±0.44)h、术后排气时间(12.00±0.55)h、住院时间(7.21±1.46)d均短于对照组的(1.70±0.59)h、(15.12±0.64)h、(10.42±1.55)d,出血量(14.55±6.93)ml少于对照组的(23.50±6.9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发生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中发生切口感染3例、胃出血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胃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能够成为临床治疗胃穿孔疾病的首选方案,对于胃穿孔治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修补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婷婷 王楠楠 李凯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白介素-1β(IL-1β)、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清IL-1β、PCT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胃穿孔 胃肠功能 炎性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粟珏佳 《临床研究》 2021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术运用于胃穿孔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纳入的胃穿孔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开腹术,比较两组手...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术运用于胃穿孔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纳入的胃穿孔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开腹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胃泌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胃泌素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h、术后1 d、术后3 d,研究组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5.53%)(P<0.05)。结论与开腹术相比,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效果更为显著,可促进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 腹腔镜 开腹术 胃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穿孔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绿林 刘丽萍 曾先涛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7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穿孔修补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穿孔需要修补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穿孔修补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穿孔需要修补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修补,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及胃液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8(96%)、40(80%),以此表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明显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少,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穿孔修补过程中联合使用腹腔镜及胃镜,能够提高患者的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排气,并且提高患者胃液素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镜 胃穿孔修补
下载PDF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健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186-188,216,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穿孔修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以开腹穿孔修复为对照组,以腹腔镜胃穿孔修补为观察组,分析腹腔镜胃...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穿孔修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以开腹穿孔修复为对照组,以腹腔镜胃穿孔修补为观察组,分析腹腔镜胃穿孔修补的价值所在,并比较两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次活动时间、血清胃泌素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为(45.55±8.73)min、首次排气时间为(3.51±1.15)min,下床活动时间为(3.5±1.58)d,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为(50.43±9.05)min、首次排气时间为(5.42±1.21)min,下床活动时间为(5.2±1.12)d,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穿孔修补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 胃肠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