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C1420T多态性与食管鳞癌、贲门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益民 郭炜 +6 位作者 张秀凤 李琰 王娜 葛晖 魏丽珍 温登瑰 张健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通过为嘌呤、胸苷酸、蛋氨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来影响基因的甲基化和DNA的合成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通过为嘌呤、胸苷酸、蛋氨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来影响基因的甲基化和DNA的合成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人群SHMT1C1420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cardiacadenocarcinoma,G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withconfrontingtwo-pairprimers,PCR-CTPP)方法,检测584例ESCC患者、467例GCA患者和540名健康对照者的SHMT1C1420TSNP的基因型,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肿瘤(uppergastrointestinalcancers,UGIC)家族史可显著增加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2.89(95%CI=2.23~3.73)和1.68(95%CI=1.28~2.23)。ESCC组和GCA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和1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6.5%)(P值分别<0.05和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ESCC、GCA的发病风险显著降低,经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70(95%CI=0.50~0.98)0.55(95%CI=0.38~0.81)。分层分析显示,与C/C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非吸烟个体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54(95%CI=0.33~0.90),0.56(95%CI=0.33~0.95)。另外,虽然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UGIC家族史阳性和阴性个体贲门腺癌的发病风险[校正OR值分别为0.46(95%CI=0.24~0.90)和0.62(95%CI=0.38~0.99)],该基因型仅可降低UGIC家族史阳性个体ESCC的发病风险(校正OR值为0.51,95%CI=0.29~0.89)。结论:SHMT1C/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中国河北省高发区ESCC、GCA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因学 贲门肿瘤/病因学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