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形管道的气液两相流-流固耦合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勇 郭杰 +3 位作者 孙慧 焦中良 薛欢庆 张高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8期1-3,共3页
在湿气集输工艺中,流体快速流经弯管时对管道造成冲击和震动,影响管道安全运行。针对该问题,以L形管道为例研究以空气-水为流动介质,基于流固耦合求解器(FSI)和体积分数法(VOF)的组合求解方法,用ADINA软件模拟出气液两相流在L形管道中... 在湿气集输工艺中,流体快速流经弯管时对管道造成冲击和震动,影响管道安全运行。针对该问题,以L形管道为例研究以空气-水为流动介质,基于流固耦合求解器(FSI)和体积分数法(VOF)的组合求解方法,用ADINA软件模拟出气液两相流在L形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并分析流体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体积分数法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控压钻井回压压力波在井筒中传播的速度和时间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闫铁 屈俊波 +2 位作者 孙晓峰 陈烨 潘一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7-84,共8页
控压钻井过程中当监测到井底发生气侵尤其是溢流时,通常通过调节回压泵和节流管汇阀门给井筒施加回压来重新构建井底压力平衡。但气侵后回压压力波到达井底的时间有一个明显的滞后,如仍认为井口回压瞬间加载到井底,由此计算得到的井筒... 控压钻井过程中当监测到井底发生气侵尤其是溢流时,通常通过调节回压泵和节流管汇阀门给井筒施加回压来重新构建井底压力平衡。但气侵后回压压力波到达井底的时间有一个明显的滞后,如仍认为井口回压瞬间加载到井底,由此计算得到的井筒相关参数与实际井筒流动参数必然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有可能造成井控失效甚至引发井喷。为此,基于整体平均气液两相流模型,以回压压力波在井筒中传播速度和时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环空气液两相流动的压力波传播方程,并引入气液相间作用力对方程组进行耦合求解。计算结果表明:(1)压力波波速随钻井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气率、虚拟质量力系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先急剧变化,之后变化幅度缓慢;(2)当含气率大于0.10或虚拟质量力系数大于0.20时,气液相间动量已充分交换,压力波波速的减小幅度变缓,趋于稳定。以四川盆地蓬莱9井为例,计算得到压力波单次传播的平均时间约为50 s,4个回合的总传播时间约为200s,占系统控制响应总时间的67%以上。结论认为,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压力波在环空中的传播速度及传播时间更加符合实际井况,可大幅度提升MPD钻井系统控压响应时间的准确性和自适应节流阀控制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MPD) 气侵 气液两相流模型 虚拟质量力系数 气液两相流 压力波传播方程 压力波波速 控制响应时间
下载PDF
旋转状态下工质冷凝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牟春燕 韩东 田智昀 《节能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291-295,共5页
旋转产生的旋转附加力对板式冷凝器通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产生扰动,影响流体的换热性能。建立旋转换热实验台对不同转速下板式冷凝换热器的冷凝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呈现增加趋势。同一工质... 旋转产生的旋转附加力对板式冷凝器通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产生扰动,影响流体的换热性能。建立旋转换热实验台对不同转速下板式冷凝换热器的冷凝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呈现增加趋势。同一工质流量和冷却水流量时,转速在0~48 rpm范围内时,板式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最大增加幅度37.89%,R22侧换热系数最大增加幅度为27.95%,冷却水侧换热系数增加幅度基本保持在12%左右。综合分析,当转速和流体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时,转速对R22侧气液两相流体的冷凝换热性能影响较大,对单相冷却水侧的换热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冷凝换热器 R22 冷凝换热 换热特性 旋转速度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