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市售脐橙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唐会周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75-180,共6页
研究5种市售脐橙的香气成分,并探索将脐橙香气成分作为风味评价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5种市售脐橙果实的香气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脐橙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市售脐橙的香气成分... 研究5种市售脐橙的香气成分,并探索将脐橙香气成分作为风味评价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5种市售脐橙果实的香气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脐橙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市售脐橙的香气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从中检出65种香气成分,主要是单萜、倍半萜、醛类、酮类、醇类和酯类,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分别指向单萜、烯萜类氧化衍生物。这些香气成分的差异,形成脐橙各自的风味特征,脐橙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脐橙香气品质潜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挥发性化合物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邱琴 崔兆杰 +3 位作者 韦栋梁 赵文强 张莉 刘廷礼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49-51,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福建宁德及云南文山县产肉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 2种肉桂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以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福建宁德及云南文山县产肉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 2种肉桂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以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福建宁德产肉桂共鉴定了 3 7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78%以上 ;云南文山县产肉桂共鉴定了 44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72 %以上。本法稳定可靠 ,重现性好 ,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药 归一化法
下载PDF
基于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的西湖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汪厚银 李志 +3 位作者 张剑 史波林 支瑞聪 赵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8-251,共4页
采用动态顶空(微阱捕集法,Itex)提取西湖龙井茶汤的香气物质,应用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同时测定其挥发性呈香成分和嗅感特征,结合检测频率分析初步确定二甲硫醚、2-甲硫基丙醛、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芳樟醇、α-松油醇、... 采用动态顶空(微阱捕集法,Itex)提取西湖龙井茶汤的香气物质,应用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同时测定其挥发性呈香成分和嗅感特征,结合检测频率分析初步确定二甲硫醚、2-甲硫基丙醛、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和顺-茉莉酮为西湖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 气质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测定 特征香气 动态顶空提取
下载PDF
基于BSTFA衍生化法白酒不挥发有机酸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会 范文来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197,共6页
白酒中不挥发性有机酸可能是白酒呈酸味的重要化合物,为明晰白酒原酒中不挥发性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采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N,O-bis(t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衍生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白酒中... 白酒中不挥发性有机酸可能是白酒呈酸味的重要化合物,为明晰白酒原酒中不挥发性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采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N,O-bis(t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衍生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白酒中不挥发有机酸,共检测到27种有机酸。通过定量这些有机酸在7种香型白酒原酒中的分布,发现羟基酸的种类最多,且总浓度最高。在检测的所有有机酸中乳酸含量最高,在几百mg/L至几个g/L之间,远远高于其他不挥发有机酸。大多数不挥发有机酸在酱香型、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含量较高,在清香和凤香白酒中的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不挥发有机酸 衍生化 N D-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N O-bis(t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 BSTFA)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景芝芝麻香型白酒重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庆云 范文来 徐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2-67,共6页
芝麻香型白酒是1949年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香型白酒,一直以来对其重要香气成分认识不清。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GC-FID)检测技术,共分析定量出86种香气成分... 芝麻香型白酒是1949年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香型白酒,一直以来对其重要香气成分认识不清。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GC-FID)检测技术,共分析定量出86种香气成分。其中α-雪松烯和α-萜品醇首次在芝麻香型白酒中被定量,平均浓度分别为45.34μg/L和15.77μg/L。结合香气活力值(OAV)分析,发现景芝酒中重要的香气成分为辛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醛、二甲基三硫、3-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丙酸乙酯和戊酸乙酯(OAV>1000)。剖析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将为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芝白酒 芝麻香型白酒 香气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活力值
下载PDF
6种食用芳香植物挥发性成分的GC-MS/GC-O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向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9-307,共9页
挥发性成分是芳香植物具有多样风味及香气性能的物质基础。为研究常见可食用芳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及其风味特性的异同,构建特色芳香植物风味数据库,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经顶空法萃取的6种食用芳香植物(薄荷、藿香、罗勒、丁... 挥发性成分是芳香植物具有多样风味及香气性能的物质基础。为研究常见可食用芳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及其风味特性的异同,构建特色芳香植物风味数据库,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经顶空法萃取的6种食用芳香植物(薄荷、藿香、罗勒、丁香罗勒、香薷及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嗅辨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香气描述分析,对比研究6种芳香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异同及香气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6种芳香植物香气主要由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成分组成,含有少量的酯类、杂环类及芳香族类化合物,多具有辛辣、刺激、樟脑样香气及清新的柠檬、柑橘风味。薄荷中以具花香和柠檬样香气的香叶醇、香茅醇及柠檬醛、香叶醛含量较多;藿香中以左旋薄荷酮及草蒿脑为主,具木香及大茴香似香气特征;罗勒中丙烯酸酯和芳樟醇是其主体成分,辛辣味突出,花香显;而丁香酚成就了丁香罗勒的主体风味,似丁香花香,具辛辣香气;香薷中以具柠檬样香气的D-柠檬烯、柠檬醛、γ-萜品烯为主,柠檬醛和香叶醛为密花香薷的主体成分,整体偏辛辣,花香透,伴柠檬样清新香气。不同的挥发性成分,以一定的比例及含量组成呈现了芳香植物的特征香气。研究结果可为特色芳香植物的品种选育、香气品质提升及风味性能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风味 萃取 芳香植物 gc-ms gc-O 顶空萃取 香气描述
下载PDF
SPME-GC-MS法鉴定养殖大黄鱼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2
7
作者 翁丽萍 王宏海 +4 位作者 卢春霞 杨荣华 叶婧 孙进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9-215,共7页
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挥发性风味物的SPME-GC-MS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不同的固相微萃取条件的选择、GC-MS条件优化和样品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SPME-GC-MS最佳分析条件为:大黄鱼样品量5.00g,NaCl添加量5.0%(0.25g),气相程序... 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挥发性风味物的SPME-GC-MS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不同的固相微萃取条件的选择、GC-MS条件优化和样品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SPME-GC-MS最佳分析条件为:大黄鱼样品量5.00g,NaCl添加量5.0%(0.25g),气相程序升温速率8℃/min,选用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30min,平衡时间20min,解析时间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风味物质 大黄鱼 优化
原文传递
浓香型习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晓欣 徐岩 +4 位作者 范文来 钟方达 唐云容 胡建锋 毛晓红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8,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技术对13种浓香型习酒酒样的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共分析定量了75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27种,醇类9种,酸类12种,醛...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技术对13种浓香型习酒酒样的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共分析定量了75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27种,醇类9种,酸类12种,醛酮类8种,酚类3种,芳香族化合物9种,萜烯类3种,呋喃类3种和硫化物1种。从各类化合物含量上看,在浓香型习酒中含量较高的是酯类、醇类、挥发性有机酸等;结合香气活力值(OAV)分析,浓香型习酒重要的香气物质(OAV≥100)有:己酸乙酯、大马酮、辛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二甲基三硫、3-甲基丁醛、2-甲基丙酸乙酯、乙醛、3-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丁酸和戊酸;通过对习酒重要香气化合物的量比分析,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浓香型习酒的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习酒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香气化合物 香气活力值(OAV)
下载PDF
25个湖南、陕西茯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亚 李卫芳 肖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分析湖南和陕西两个产区25个茯砖茶样品挥发性物质组成,为茯砖茶的鉴定、香气成分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顶端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25个湖南、陕西茯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的提取、鉴定,并利... 【目的】分析湖南和陕西两个产区25个茯砖茶样品挥发性物质组成,为茯砖茶的鉴定、香气成分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顶端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25个湖南、陕西茯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的提取、鉴定,并利用保留指数(RI)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和比对分析。【结果】25个茯砖茶样品共鉴定出1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A类陕西茯砖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38.47%)、酯类(28.49%),B类陕西茯砖茶和C类湖南茯砖茶以酮类、醛类、醇类为主,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1.62%,16.29%,17.33%(B类)和26.30%,16.62%,12.78%(C类)。形成"菌花香"的关键成分包括呈药草香的水杨酸甲酯,呈木香、花果香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呈紫罗兰香气、木香的α-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呈玫瑰香和果香的香叶基丙酮、香叶醇,具有陈味的5,6-环氧-β-紫罗兰酮和呈木香的二氢-β-紫罗兰酮等。【结论】A类陕西茯砖茶与其他样品差别显著,其余陕西、湖南茯砖茶无明显地域差别,挥发性物质组成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挥发性成分 “菌花香” 顶端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下载PDF
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中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忠白 丁媛 +7 位作者 黄健 张迪骏 孙婷婷 何珊 周君 李晔 张春丹 苏秀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究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两者的差异,为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目的:探究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两者的差异,为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物质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电子鼻能够检测不同组织气味的变化,两者在新鲜与加热后的气味发生明显变化,最终利用HS-SPME-GC-MS分别从新鲜、90℃和120℃的扇贝柱和扇贝裙边中鉴定出16、20、7种和18、18、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化合物。结论:新鲜、90℃和120℃的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共有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11、12、6种,存在差异的物质分别有13、14、15种。丙酸戊酯、3-甲硫基丙醇和1-辛烯-3-醇在两者中的相对含量较高但是差距较明显,使得两者的风味有差异。电子鼻与HS-SPME-GC-MS结合使用后可以分析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扇贝柱和扇贝裙边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小网箱养殖大黄鱼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叶婧 翁丽萍 +3 位作者 卢春霞 王宏海 张燕平 戴志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151,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固相微萃取(SPME)法对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表明,小网箱养殖大...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固相微萃取(SPME)法对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表明,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主要风味成分由壬醛、辛醛、三甲胺、(E)-2-辛烯醛、己醛、戊酸乙酯、庚醛、(Z)-4-庚烯醛、(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E)-2-己烯醛、癸醛、戊醛、(Z)-3-己烯-1-醇、2-戊基呋喃等15种化合物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网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固相微萃取 大黄鱼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北苍术挥发油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西林 须丽茵 栾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北苍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北苍术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SDE法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分析并确定了1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榄香...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北苍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北苍术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SDE法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分析并确定了1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榄香醇、茅术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红没药醇等;而对文献报道的含量较高、功效明确的苍术酮、苍术素未能确认。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同时蒸馏提取法挥发油保留了更多低沸点成分,但对一些有效成分可能破坏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水蒸气蒸馏 同时蒸馏提取 挥发油成分 气质联用仪
下载PDF
Analysis of Fragrance Composition in Three Cultivars of Osmanthus fragrans Albus Group Flower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12
13
作者 LI Fafang HUANG Qizhi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1年第4期342-348,共7页
With 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SCFE),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from three cultivars of Xianning osmanthus. The fresh osmanthus flower was processed with a petroleum ether digestion method to produce the ... With 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SCFE),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from three cultivars of Xianning osmanthus. The fresh osmanthus flower was processed with a petroleum ether digestion method to produce the extractum. The yields of essential oil and extractum were 0.19 % and 0.13 % (m/m) respectively. The essential oil and fragranc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extracted were analyz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ssential oil contained 36.99%(area/total area) of ionone, ionol and 13.11% of linalool; ionone and ionol contained in extractum were as high as up to 33.33%, while linalool up to 21.92%. Whether essential oil or extractum contains only about 40% fat acid and other ester matters. None of environmental estrogen (phthalic ester) was found in fragrance ingredients. The result also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O. fragrans Albus group fragrance in Xianning is better than that produced in Hangzhou and Anhui distri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nning Osmanthus fragrans supercrifieal CO2 fluid extration(SCFE) extractum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
原文传递
糖尿病及高危人群血清游离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嘉强 戴颖秀 +2 位作者 刘玉敏 郑基 刘文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血游离脂肪酸成分水平及其与血糖参数间关系.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162例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与43名正常对照组血游离脂肪酸成分水平.结果糖尿病组不饱和脂肪酸(C18:2,C18:1,C20: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血游离脂肪酸成分水平及其与血糖参数间关系.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162例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与43名正常对照组血游离脂肪酸成分水平.结果糖尿病组不饱和脂肪酸(C18:2,C18:1,C20:4,C22:6,C20:3)高于正常对照组,在C18:2,C2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UFA/T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UFA/TFA)、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饱和脂肪酸(C16:0)和SFA/TFA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油酸(C18:2)、n6/n3显著高于高危人群组(P<0.05~P<0.01).高危人群组UFA/TFA、PUFA/SF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研究对象中,血糖与UFA/TFA、PUFA/TFA、PUFA/SFA、n6/n3呈正相关(r=0.190,0.172,0.190,0.182,P<0.01~P<0.05),血糖与SFA/TFA呈负相关(r=-0.190,P<0.01).结论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中存在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升高,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调整膳食结构,可以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2型糖尿病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焙火程度对黄大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向阳 宛晓春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5-245,共11页
黄大茶因“锅巴香”而闻名,拉老火(烘焙工艺)是能够形成其特征风味的关键工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水蒸汽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提取的黄大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感官... 黄大茶因“锅巴香”而闻名,拉老火(烘焙工艺)是能够形成其特征风味的关键工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水蒸汽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提取的黄大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感官评价研究不同烘焙程度对黄大茶[小火(120~130℃)、中火(130~140℃)及老火(145~155℃)]挥发性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火、中火及老火黄大茶均以杂环类化合物、芳香族类及酯类成分为主,小火及中火黄大茶挥发性成分数量较少(分别为84和72个),且含有反-4-己烯醇、N-乙基苯胺等具青草气或焦苦风味的异气,老火黄大茶挥发性成分较多(检测到104个,鉴定出99种),多是具烘焙、焦糖香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感官评价的结果揭示老火黄大茶具有饱满的烘焙香及焦糖香,坚果风味突出,且具有黄大茶特征的锅巴香(得分8.33)。老火烘焙能够成就挥发性品质优异的黄大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挥发性成分 茶叶品质 烘焙程度 gc-ms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北京产干黄酱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苗志伟 柳金龙 +1 位作者 官伟 刘玉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51-156,共6页
以北京地区5种知名品牌的干黄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9种物质,其主要是酸类(9种)、酯类(22种)、醛类(8种... 以北京地区5种知名品牌的干黄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9种物质,其主要是酸类(9种)、酯类(22种)、醛类(8种)、酮类(4种)、酚类(3种)、杂环化合物(13种)、含硫化合物(3种)和其他化合物(7种)等;5种干黄酱中共有的成分是乙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十八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亚麻酸乙酯、异戊醛、苯乙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糠醛、2-乙酰基吡咯、3-甲硫基丙醛等,这些物质共同形成了该5种干黄酱的相同风味,而其中不同的成分又使得该5种干黄酱香气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黄酱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四特酒香气成分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玉洁 申明月 +3 位作者 谢明勇 刘倩 梅江 王玉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6,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四特酒中香气物质组成,研究盐离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四特酒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并阶段性优化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为0.2 g/m L、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四特酒中香气物质组成,研究盐离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四特酒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并阶段性优化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为0.2 g/m L、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30 min、解析时间为7 min时,萃取头吸附酒中香气成分的能力最好。在此实验条件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能够从四特酒中萃取到29种香气物质,其中酒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酯类和醇类,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0.012%和38.166%。乳酸乙酯作为四特酒特征性香气物质,对形成其特香型风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测定了四特酒中各香气成分的组成及贡献模型,为全面了解特香型白酒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特酒 香气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优化
下载PDF
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采后储存期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林笑 赵晓敏 +7 位作者 杨洋 李斌斌 谢季云 马楠 白友强 李丹 傅达奇 李学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142,133,共10页
这项研究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香梨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1.5℃~0℃、相对湿度90%~95%)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前期、贮藏... 这项研究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香梨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1.5℃~0℃、相对湿度90%~95%)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前期、贮藏中期和贮藏末期,香梨果实共检出7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4种)、醛类(13种)、酸类(6种)、酯类(11种)、酮类(10种)、烷类(8种)。1-MCP处理减少贮藏前期和贮藏中期的香梨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抑制香梨果实酯类、酮类、烯类、烷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形成;促进贮藏中期和贮藏末期香梨果实醛类化合物的形成。在贮藏末期,1-MCP处理组比对照组香梨果实多了8种香气成分。1-MCP处理可以有助于香梨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香气成分保持。延缓果实色度角、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延长贮藏期间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1-甲基环丙烯 香气成分 gc-ms 品质
原文传递
棘孢木霉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检测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陶玲芸 张怡雯 +3 位作者 李雅乾 罗来鹏 张曾鲁 陈捷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木霉是一类具有重要生防价值的丝状真菌。文中首先对分离自浙江省绍兴市和广东省佛山市共12株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进行平板拮抗评价,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拮抗性较好的两株菌的挥发性次级代... 木霉是一类具有重要生防价值的丝状真菌。文中首先对分离自浙江省绍兴市和广东省佛山市共12株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进行平板拮抗评价,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拮抗性较好的两株菌的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棘孢木霉ZJSX5003和GDFS1009菌丝生长迅速,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抑制率分别达73%和74%。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是醇类和酮类,其中包含异丁醇、异戊醇、3-甲基-3-丁烯-1-醇、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和6-正戊基-2H-吡喃-2-酮(6-PAP)。进一步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证实6-PAP具有较好的抑制尖孢镰孢菌的效果,为开发以木霉菌代谢产物如6-PAP为主要成分的生防制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挥发性代谢产物 尖孢镰孢菌 拮抗性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原文传递
双瓣茉莉5个花期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芊 郜祥雄 王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2-797,共6页
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福州双瓣茉莉花小花蕾期、大花蕾期、花开12 h开花期、花开24 h开花期和花败期5个时期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开花期是挥发性物质集中释放期,花败期含量急剧下降,小花... 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福州双瓣茉莉花小花蕾期、大花蕾期、花开12 h开花期、花开24 h开花期和花败期5个时期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开花期是挥发性物质集中释放期,花败期含量急剧下降,小花蕾和大花蕾时期仅少量释放,这符合茉莉花为气质花的特性。萜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是双瓣茉莉花香主要成分,萜类挥发性物质在盛开时大量释放,酯类挥发性物质通常在花开12 h开花期释放量最高。5个不同时期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绝大部分挥发性物质含量均是在开花期最高,其中含量较高的乙酸芳樟酯、α-金合欢烯、乙酸苯甲酯、苯甲醇、γ-依兰油烯、乙酸甲酯、反式-法呢醇和β-罗勒烯等是双瓣茉莉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结果将为茉莉花精油的提取及茉莉花制茶的采摘时期提供依据,为开展双瓣茉莉花挥发性物质代谢途径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瓣茉莉花 挥发性物质 气质联用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