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断裂构造多期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绍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通过对高松矿田内主要断裂构造结构面、破碎带、旁侧派生伴生构造及其蚀变矿化等特征的系统深入观察研究,构造应力场分析,推断该矿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中晚期→喜山早期→晚近期的四期构造活动,其中燕山中晚期的构造活动... 通过对高松矿田内主要断裂构造结构面、破碎带、旁侧派生伴生构造及其蚀变矿化等特征的系统深入观察研究,构造应力场分析,推断该矿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中晚期→喜山早期→晚近期的四期构造活动,其中燕山中晚期的构造活动为成矿构造;印支期活动为成矿前构造,其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后两期则为成矿后构造,其起到破坏矿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成矿构造 伴生构造 蚀变矿化 锡矿
下载PDF
从岩石露头裂隙迹线估算裂隙三维空间方向 被引量:12
2
作者 倪春中 刘春学 张世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通过提取岩石露头数字影像中裂隙痕迹分布的二维信息,研究岩石内部裂隙面产状特征,进而模拟岩石裂隙网络空间分布,在地下资源(尤其是流体资源)的预测和地下空间稳定性评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岩石中裂隙分布多表现出丛聚规律的特... 通过提取岩石露头数字影像中裂隙痕迹分布的二维信息,研究岩石内部裂隙面产状特征,进而模拟岩石裂隙网络空间分布,在地下资源(尤其是流体资源)的预测和地下空间稳定性评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岩石中裂隙分布多表现出丛聚规律的特征,将裂隙分为若干个组;假设每个组内部的裂隙围绕一个中心值分布,考虑镜头方向与岩墙面法线夹角,从裂隙面、岩墙面产状以及裂隙痕迹倾角三者关系入手,估算得到已知裂隙面产状。根据Fisher分布,利用随机函数产生裂隙分布,由裂隙痕迹倾角求得裂隙面三维空间分布,并利用模拟退火法对原问题求逆,误差控制在5%。根据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岩石露头裂隙的特征,将岩体裂隙分为两组,平均倾角分别为49.0°和128.2°,倾角的标准方差为0.38和0.32,最后估算出Fisher分布常数K=200时裂隙面产状分别为171.1°∠75.1°和338.3°∠3.9°,与现场调查数据吻合。据此对裂隙网络进行了模拟,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对于根据岩石露头迹线方向直接估算裂隙的三维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露头影像 裂隙痕迹 模拟退火法 裂隙三维空间分布 高松矿田 个旧锡矿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普传杰 刘春学 +2 位作者 薛传东 陈爱兵 秦德先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以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为研究对象,选择Sn,Cu,Ag,Pb,As,Mn等六个元素,用含量-距离法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了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将高松矿田分成四个区域,对各区域原生晕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并对硫化矿床和氧化矿床分别进行了元素垂直分... 以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为研究对象,选择Sn,Cu,Ag,Pb,As,Mn等六个元素,用含量-距离法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了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将高松矿田分成四个区域,对各区域原生晕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并对硫化矿床和氧化矿床分别进行了元素垂直分带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地层、花岗岩等信息特征,在高松矿田圈定了3级共18个预测区。经过已知矿床和工程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锡矿 分维 聚类分析 分带 地层岩性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节理发育特征与成矿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倪春中 张世涛 刘春学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根据高松矿田不同中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通过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区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290°~345°∠60°~85°,110°~160°∠40°~75°... 根据高松矿田不同中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通过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区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290°~345°∠60°~85°,110°~160°∠40°~75°,220°~250°∠40°~65°。通过对各优势节理组不同方位含矿节理系统采样,测试分析主要成矿元素Cu、Pb、Sn、Ag、As、Mn,讨论节理发育特征与成矿的关系,认为第一组节理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组次之,较好反映了不同节理组间的成矿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分布 成矿特征 高松矿田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矿体控矿因素及找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杨成 李路瑶 +3 位作者 张京渤 蔡雨顺 李爱敏 倪春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分析云南锡业公司高松矿田已有地质资料,统计出矿田范围内112个矿体特征,矿体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个旧组卡房段T2g16、T2g15两个层位,其中尤以T2g16地层中最多,占所分析矿体总数的57.14%。通过实测大箐东巷道含矿节理,统计出节理92条... 通过分析云南锡业公司高松矿田已有地质资料,统计出矿田范围内112个矿体特征,矿体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个旧组卡房段T2g16、T2g15两个层位,其中尤以T2g16地层中最多,占所分析矿体总数的57.14%。通过实测大箐东巷道含矿节理,统计出节理92条,得出含矿节理的走向主要为20°~60°,与北东向断裂是区内最重要的控矿和含矿断裂的结论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地质资料,提出矿体的控矿因素,进一步厘清控矿因素与找矿规律,为下一步地质探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空间分布 矿化节理 控矿因素 找矿规律 高松矿田
下载PDF
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断裂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德志 杨荣森 +1 位作者 田源 倪春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4期70-75,共6页
通过观测高松矿田内F7断层构造面几何特征、运动学性质及其两侧节理测量与统计,表明F7断层为一右行扭性逆断层,并总结出研究区域内F7断层附近区域节理构造的发育特征,优势节理倾向为南东130°±5°和北西310°±5&#... 通过观测高松矿田内F7断层构造面几何特征、运动学性质及其两侧节理测量与统计,表明F7断层为一右行扭性逆断层,并总结出研究区域内F7断层附近区域节理构造的发育特征,优势节理倾向为南东130°±5°和北西310°±5°,南北向节理不发育。通过共轭节理实测,获得16组节理数据,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得到受北西—南东向与北东—南西向应力作用明显,而东西向应力作用不明显。在前人矿田构造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区构造活动分为四期,即: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方向应力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喜山早期,而东西向挤压力形成于喜山晚期,其中燕山中晚期为成矿时期。通过对矿田断裂特征分析研究,为反演矿区构造演化史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和实际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节理 断裂构造特征 构造应力 构造运动 高松矿田
下载PDF
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节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倪春中 张世涛 刘春学 《矿产与地质》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根据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详细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矿段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第一组300°~340°∠70°~85°,第二组120°~170°∠50... 根据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详细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矿段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第一组300°~340°∠70°~85°,第二组120°~170°∠50°~65°,第三组250°~280°∠35°~55°,分别占节理总数的55%、23%和18%。对各优势节理组中脉状硫化矿以及氧化矿观察采样,分析测试主要成矿元素Cu、Pb、Sn、Ag、As、Mn,研究了节理与成矿的关系,认为第三组节理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组次之,第一组节理虽发育广泛,但含矿性较差,这可能与NE向断裂主要起导矿作用,而矿液最终充填于控矿构造EW向小断裂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规律 节理特征 高松矿田 芦塘坝矿段 云南个旧
下载PDF
个旧高松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 被引量:6
8
作者 睢瑜 陈建国 赵江南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77-282,共6页
文章以云南个旧东矿区高松矿田钻孔数据和勘探线地质剖面图为基础,结合中段地质平面图,以控矿条件定性分析和控矿作用定量化为导向,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建立研究区地形、地层、断裂以及矿体的三维模型,提取地质控矿作用定量化指标,对... 文章以云南个旧东矿区高松矿田钻孔数据和勘探线地质剖面图为基础,结合中段地质平面图,以控矿条件定性分析和控矿作用定量化为导向,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建立研究区地形、地层、断裂以及矿体的三维模型,提取地质控矿作用定量化指标,对矿区矿化分布进行不同方法的品位插值,获得已知矿体的储量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高松矿区 三维地质建模 储量计算 Micromine软件 云南省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水文地质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康德明 杨智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1-194,共4页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区是我国主要锡产区之一,随着开采标高下降,矿区地下水越来越复杂。本次调查通过剖面调查、岩石样品和钻孔岩芯分析、地下水环境调查等研究,从岩溶发育规律、天然水文地质、开采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区是我国主要锡产区之一,随着开采标高下降,矿区地下水越来越复杂。本次调查通过剖面调查、岩石样品和钻孔岩芯分析、地下水环境调查等研究,从岩溶发育规律、天然水文地质、开采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松矿田地下水可划分为两个边界条件清晰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以大气降雨补给为主,集中以暗河或直接向溪沟泄流;(2)矿坑潜在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及个旧组含水层,其中矿坑与顶部岩溶洼地有直接水力联系,遇强降雨易发生透水危害;(3)个旧组含水层在未来开采水平依然发育有溶洞,矿坑开采很容易直接揭露岩溶水,引发突水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调查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
下载PDF
个旧高松矿田广域电磁法深部探测与综合找矿研究
10
作者 芦磊 蒋永芳 +4 位作者 陆荣宇 张婷 孟超 邓晓锋 陈庆 《矿产勘查》 2024年第9期1661-1670,共10页
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开采历史悠久,成矿作用和矿化类型复杂多样。随着浅部资源的消耗,如何寻找深部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和层间硫化物型锡多金属矿,成为个旧高松矿田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推动高松矿田中深部找矿突破,本文将... 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开采历史悠久,成矿作用和矿化类型复杂多样。随着浅部资源的消耗,如何寻找深部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和层间硫化物型锡多金属矿,成为个旧高松矿田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推动高松矿田中深部找矿突破,本文将广域电磁法应用到高松矿田进行深部探测,查明了深部地质体的分布形态;综合分析了矿田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矽卡岩型矿体和层间硫化物型矿体的矿床地质特征;同时结合广域视电阻率特征,建立了高松矿田两种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以此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区预测,可为个旧地区及国内其他类似多金属矿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深部探测 综合找矿模型 个旧高松矿田
下载PDF
基于定向半变异函数的裂隙网络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宇 杨荣森 +2 位作者 韩晓东 范建伟 倪春中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3,共8页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定向半变异函数,研究了个旧高松矿田莲花山断裂和五指山背斜裂隙网络的空间变异性。首先基于ArcGIS将野外露头裂隙网络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取裂隙密度和强度,然后依托GSLIB对裂隙密度和强度图沿着0~175°方位角计...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定向半变异函数,研究了个旧高松矿田莲花山断裂和五指山背斜裂隙网络的空间变异性。首先基于ArcGIS将野外露头裂隙网络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取裂隙密度和强度,然后依托GSLIB对裂隙密度和强度图沿着0~175°方位角计算,创建了36个实验性半变异函数并进行克里金插值,最后创建归一化的半变异函数图,量化各个断裂强度和断裂密度的二维空间变异性。研究表明,越是靠近断层裂隙密度和强度的空间变化幅度越大,并且其空间变异性存在显著的各向异性。空间变异性最小的方向平行断层且靠近断层,最大方向垂直断层且靠近断层,在褶皱近端空间变异性最小的方向平行于褶皱轴面方向,最大的方向则垂直于褶皱轴面方向。裂隙网络空间变异性质反映了断层和褶皱对裂隙网络发育的不同影响,为构建矿田三维裂隙网络空间分布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裂隙网络 空间变异性 高松矿田 克里金插值
下载PDF
个旧高松矿田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祥晨 范柱国 李淼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19-224,共6页
随着成矿理论的逐步发展,利用数值模拟对成矿动力学过程进行反演,为矿体的形成与改造提供地应力场素材已经成为新兴的成矿学研究手段。构造应力场是研究矿区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高松矿田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 随着成矿理论的逐步发展,利用数值模拟对成矿动力学过程进行反演,为矿体的形成与改造提供地应力场素材已经成为新兴的成矿学研究手段。构造应力场是研究矿区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高松矿田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在总结近年来研究区所取得的勘察结果的基础上,实地勘察实践,从区域地质特征入手,采用成矿构造数值模拟,对区内成矿机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区内成矿规律,对后续研究区开采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成矿动力学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ANSYS
下载PDF
个旧高松矿田高峰山—驼峰山勘查区层间氧化矿成矿规律及控矿模式探讨
13
作者 周政江 范柱国 张宗鹏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层间氧化矿形态可分为缓倾斜矿体和陡倾斜矿体,其受断裂破碎带、层间剥离带、层间破碎带控制,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的中三叠统个旧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一般产出于中三叠统个旧组卡房段的T_(2)g_(1)^(6)、T_(2)g_(1)^(5)...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层间氧化矿形态可分为缓倾斜矿体和陡倾斜矿体,其受断裂破碎带、层间剥离带、层间破碎带控制,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的中三叠统个旧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一般产出于中三叠统个旧组卡房段的T_(2)g_(1)^(6)、T_(2)g_(1)^(5)层中。本文综合分析研究区内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归纳了研究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对于个旧锡矿区开采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成矿规律 控矿模式 找矿标志 滇东南地区
下载PDF
云南个旧芦塘坝—阿西寨地区深部矿化的浅部表征:构造蚀变与原生晕指示
14
作者 常华诚 焦骞骞 +4 位作者 江小均 范柱国 芦磊 阮班朗 邓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8-1552,共15页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高松矿田重要的锡矿化类型。加强该类型矿化的研究与勘探工作有望成为缓解老矿山资源危机、提升矿产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选择具有层间氧化矿良好成矿条件的芦塘坝—阿西寨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地表构造蚀变和原生晕...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高松矿田重要的锡矿化类型。加强该类型矿化的研究与勘探工作有望成为缓解老矿山资源危机、提升矿产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选择具有层间氧化矿良好成矿条件的芦塘坝—阿西寨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地表构造蚀变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为该地区层间氧化矿的勘查提供新的依据。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研究区地表矿化蚀变明显受断裂控制,特别是NE向断裂与EW向断裂交汇部位蚀变强烈,主要由铁泥质蚀变和方解石脉构成。蚀变岩及围岩中13种关键元素组合分析揭示Cd、As、Sb、Pb和Zn对寻找Sn矿体有良好的指示意义。根据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分布,结合构造蚀变带特征,圈定出Ⅰ至Ⅳ4个成矿靶区。通过对比分析各靶区原生晕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的元素组合特征,推测Ⅰ和Ⅱ号靶区深部层间氧化矿找矿潜力较好;Ⅲ号靶区地表氧化矿已被剥蚀,但深部有可能存在硫化矿;Ⅳ号靶区深部可能有少量剩余的未被剥蚀的氧化Sn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层间氧化矿 原生晕 构造蚀变 个旧锡矿
下载PDF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花岗岩侵位形态复杂度与矿体产出定量评价
15
作者 芦磊 江小均 +2 位作者 刘潇 毛杜 郑位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6-1086,共11页
个旧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形成了接触带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矿床产出与花岗岩侵位形态有一定的成因关系。近年来随着三维定量预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对隐伏矿体定位及定量预测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总结... 个旧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形成了接触带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矿床产出与花岗岩侵位形态有一定的成因关系。近年来随着三维定量预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对隐伏矿体定位及定量预测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高松矿田花岗岩的整体分布、埋深情况和接触带硫化矿体产出特征及成矿规律,其次利用坑道地质编录、钻探数据库等资料建立矿田矿体、岩体的高精度三维曲面模型,采用面积、梯度和散度系数等作为花岗岩三维形态指标,最终计算其与矿体矿石量、含量的相关系数,定量评价花岗岩侵位形态复杂度与矿体产出关系。认为复杂的花岗岩形态有利于矿体的形成,高峰山矿段相关性最大,大箐东矿段其次,阿西寨矿段最弱,并且类比分析表明芦塘坝断裂下盘东部凹陷带散度系数分布和大箐东突起相似,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信息和相关性分析技术的成矿定量评价方法,在同类型岩浆热液矿床深部和外围隐伏矿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地质找矿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 高松矿田 侵位形态复杂度 矿体产出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个旧高松矿田线性构造对比分析研究
16
作者 范建伟 倪春中 +1 位作者 韩晓东 杨荣森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在遥感影像中,一些断层和断裂受侵蚀作用会显现出线形特征,即线性构造。本文对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区域遥感影像经降噪处理后采用线段追踪法(STA:Segment Tracing Algorithm)提取线性构造并进行线素连接,连接后的影像进行解译并做数据提取... 在遥感影像中,一些断层和断裂受侵蚀作用会显现出线形特征,即线性构造。本文对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区域遥感影像经降噪处理后采用线段追踪法(STA:Segment Tracing Algorithm)提取线性构造并进行线素连接,连接后的影像进行解译并做数据提取,最终将提取出的对比数据与实测断裂数据进行再对比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断裂长度和走向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987,双尾显著性值分别为0.048和0,说明线段追踪法提取的断层长度和走向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较高,可以较好地解译出个旧矿区断裂的分布情况;同时,还可以看出部分大断裂交汇处的小断裂发育良好,可为圈定预测成矿靶区提供参考。但是,矿区影像东北区的线性构造分布较少,个松断裂的长度连贯性和芦塘坝断裂的走向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译,这可能与图像降噪不完善和线性构造提取中的程序参数设定不准确以及线素连接过程中线素之间的联系和转折过大有关,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线性构造 遥感解译 相关分析 云南省
下载PDF
应用地质类比法浅析阿西寨矿段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
17
作者 沙小保 赵博 《四川有色金属》 2021年第4期19-22,39,共5页
阿西寨矿段未来可能成为后备主采区,但目前矿段内的矿体类型、规模、品质远不及矿田内的其他矿段,因此有必要加强该区域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研究和分析。本论文通过分析总结高松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与高峰山矿段成矿规律,应用地质类比法... 阿西寨矿段未来可能成为后备主采区,但目前矿段内的矿体类型、规模、品质远不及矿田内的其他矿段,因此有必要加强该区域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研究和分析。本论文通过分析总结高松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与高峰山矿段成矿规律,应用地质类比法分析阿西寨矿段与高峰山矿段成矿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浅析阿西寨矿段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并初步探讨阿西寨矿段成矿预测,为开展阿西寨矿段找矿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阿西寨矿段 成矿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