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计资本对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147
1
作者 赵雪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698,共12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提高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成为该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建立了生计资本评估指标,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评估了甘南高原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农户的...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提高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成为该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建立了生计资本评估指标,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评估了甘南高原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户面临的生活压力及需要的帮助,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农户生计资本的策略。研究表明:(1)农户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性,纯牧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总指数最高、农区次之、半农半牧区最低;(2)面临的稀缺资本不同,农区农户缺乏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半农半牧区农户缺乏物质资本,纯牧区农户缺乏金融资本;(3)农户的生活满意度不高,面临一系列生活压力,但农户自身对生计风险的响应相对被动、消极,更多依赖国家政策;(4)目前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物质资本,对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贡献的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生计资本 生活满意度 甘南高原
原文传递
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感知——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63
2
作者 赵雪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776-6787,共12页
准确的环境感知是合理环境行为的前提,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研究了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感知。结果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生计方式较单一,生计多样化指数仅为1.76,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农户的非农化水平依次提高,但非... 准确的环境感知是合理环境行为的前提,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研究了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感知。结果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生计方式较单一,生计多样化指数仅为1.76,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农户的非农化水平依次提高,但非农活动均以外出打工为主;(2)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的生态关注度、生态保护认知度以及生态变化感知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纯农户、兼业户、非农户的生态关注度、生态恶化感知度依次降低,但生态保护认知度依次增强;3)非农户、兼业户的环保活动参与度强于纯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农户 生计方式 环境感知
下载PDF
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52
3
作者 赵雪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52,共8页
生计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人文因素。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从生活用能与生态足迹出发,研究了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结果发现:①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生活用能总量下降,其中生物质能比重降低,而商品性能源比... 生计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人文因素。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从生活用能与生态足迹出发,研究了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结果发现:①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生活用能总量下降,其中生物质能比重降低,而商品性能源比重增加;②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的人均生态足迹下降,农户对草地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但对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的依赖程度增强;③提高非农化水平及农户受教育程度将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扩大家庭规模、提高富裕水平具有加剧环境影响的作用,但是现有样本数据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农户 生计方式 生活用能 生态足迹
下载PDF
2000—2014年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伟军 赵雪雁 +2 位作者 万文玉 李花 薛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94-2504,共11页
基于2000—2014年MODIS NDVI数据,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结合同期气温、降水数据及物候信息,从不同时空尺度和植被类型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年、月际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2000—2014... 基于2000—2014年MODIS NDVI数据,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结合同期气温、降水数据及物候信息,从不同时空尺度和植被类型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年、月际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2000—2014年年均温和降水均呈波动上升趋势(0.04℃·a^(-1),4.7 mm·a^(-1)),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年均温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近15年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7.5%,其中,森林覆盖度最高(77.8%),高山亚高山草地覆盖度最低(60.3%);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32%·a^(-1)。其中,坡面草地增加趋势显著,为1.04%·a^(-1),平原草地次之,为0.47%·a^(-1),高山亚高山草甸为0.19%·a^(-1),森林仅为0.10%·a^(-1),而沼泽湿地和高山亚高山草地覆盖度呈下降趋势(-0.03%·a^(-1)、-0.06%·a^(-1));从年际变化来看,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均呈不显著正相关(R=0.45,R=0.21);从不同类型植被来看,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平原草地、坡面草地和沼泽湿地覆盖度受气温影响较大,森林覆盖度受降水影响较大;从月际变化来看,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对降水的滞后效应主要表现在植被生长初期和末期,对气温的滞后效应主要表现在关键生长期,且对降水的滞后效应优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植被覆盖度 气温 降水 时滞效应
原文传递
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41
5
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3 位作者 邓振镛 尹东 张秀云 陈昌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3-909,共7页
利用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线性拟合... 利用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线性拟合倾向率在-22.6^-9.6mm/10a之间,降水量递减以秋季降水量递减为主,降水量减少突变点在1980—1990年之间,年际变化主要存在6~7a短周期振荡和15a的长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增温率以冬季最大,气温增高突变点在20世纪70年代。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0a来甘南高原气候趋于暖干化。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水资源存在2~3a、7~8a、20~23a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减少,草地干燥指数上升,导致水资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 干燥指数 甘南高原
下载PDF
生计方式对农户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41
6
作者 赵雪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0-1619,共10页
生计方式变迁对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从而给农村能源与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挑战。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STIRPAT模型与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生计方式对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量及生活... 生计方式变迁对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从而给农村能源与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挑战。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STIRPAT模型与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生计方式对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量及生活能源消费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甘南高原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量显著下降,但它引起的生活能源消费量下降速度低于其自身的变化速度;此外,家庭规模扩大、收入提高将使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量增加;(2)生计方式对农户能源消费模式选择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因素,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选择以商品性能源为主消费模式的概率将增大,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及商品性能源的可得性改善亦会如此,但生物质能源的可得性增强会降低农户选择以商品性能源为主消费模式的概率。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户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农户 生计方式 生活能源消费模式
下载PDF
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建兵 安华银 +3 位作者 汪治桂 王成福 王亚茜 陈洋 《干旱气象》 2013年第1期70-77,共8页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秋季连阴雨在9月各旬均可出现,10月只在上、中旬出现,地理分布上秋季连阴雨出现次数自西向东减少,玛曲、碌曲最多,卓尼、临潭最...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秋季连阴雨在9月各旬均可出现,10月只在上、中旬出现,地理分布上秋季连阴雨出现次数自西向东减少,玛曲、碌曲最多,卓尼、临潭最少。过程降水量在15.0~50.0 mm之间的连阴雨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次数的78.0%;持续时间出现最多的是5~10 d,约占总次数的84.4%。近30 a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呈"V"形分布,1980年代秋季连阴雨次数较多,1990年代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最少,进入21世纪后连阴雨次数开始增多,秋季连阴雨次数的多少对秋季降水量有直接影响。1990年代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次数与秋季降水量的减少是由于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调整所导致的,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个例分析表明,在副高边缘型连阴雨过程中,副高偏强,有利于副高西侧西南气流把孟加拉湾水汽经过高原输送到甘南,对连阴雨天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巴尔喀什湖槽稳定维持,同时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形成东移对纬向环流型连阴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物理量分析表明二者在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区的位置也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秋季连阴雨 气候特征 环流形势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亚茹 赵雪雁 +1 位作者 张钦 雒丽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3-1287,共15页
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区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户产生了严重影响,急需寻求有效的适应策略。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1963-2013年气象数据分析甘南高原气候变化趋势,采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区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户产生了严重影响,急需寻求有效的适应策略。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1963-2013年气象数据分析甘南高原气候变化趋势,采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及农户采取的适应策略,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适应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1近50年甘南高原气温呈增加趋势,倾向率为0.23℃/10 a,降水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5.21 mm/10a,63.45%的农户认为气候变化对其生计带来了严重影响;2甘南高原农户的适应策略多样化指数为2.65,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感知、适应效能感知及自我效能感知与适应策略多样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3甘南高原65.30%的农户采取各种组合型策略应对气候变化,尤以采取扩张+调整型组合策略的农户为多,农户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其适应策略选择的最显著因素,社会资本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影响次之,金融资本及气候变化适应效能感知的影响最弱。最后,提出提高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气候变化 适应策略 甘南高原
原文传递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生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31
9
作者 万文玉 赵雪雁 +1 位作者 王伟军 薛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7,190,共10页
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基于入户调查数据,识别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与应对策略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1)健康、教育、就业和自然风... 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基于入户调查数据,识别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与应对策略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1)健康、教育、就业和自然风险已成为当前甘南高原各类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类型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存在差异。(2)自然风险与自然、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教育风险与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就业风险与人力、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健康风险则与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3)"动用储蓄"、"向亲戚朋友借钱"、"减少开支"和"外出打工"是甘南高原农户采取的主要风险应对策略。其中,"动用储蓄"策略主要受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向亲戚朋友借钱"策略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减少开支"策略主要受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影响,而"外出打工"策略主要受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农户 生计风险 生计资本 风险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甘南高原雷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建兵 《干旱气象》 2007年第4期51-55,共5页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自建站到2005年的雷暴资料,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州雷暴多发区位于西南部的玛曲、碌曲到东北部的合作之间;从年际变化看,大部分地方的年雷暴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后,这种下降...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自建站到2005年的雷暴资料,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州雷暴多发区位于西南部的玛曲、碌曲到东北部的合作之间;从年际变化看,大部分地方的年雷暴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后,这种下降趋势更明显,但各地雷暴初终间日数的变化并不明显;夏季雷暴天气出现最多,出现最多的月份是7月,雷暴次数约占全年雷暴次数的20.2%。春末夏初5月下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8月下旬是各月的雷暴高发时段;甘南雷暴1天中的盛发期在12~20时,14~15时是雷暴出现的峰值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雷暴 特征
下载PDF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姚玉璧 邓振镛 +4 位作者 尹东 张秀云 杨金虎 陈昌平 安华银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4-852,共9页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草原湿地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a、15a的周期振荡特征...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草原湿地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a、15a的周期振荡特征。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0年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是草原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滥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草原湿地水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蠕变 草原生态 甘南高原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影响评价——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钦 赵雪雁 +2 位作者 雒丽 王亚茹 薛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1-790,共10页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加剧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脆弱性,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业人口的影响尤为显著。明确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增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减轻...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加剧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脆弱性,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业人口的影响尤为显著。明确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增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的生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南高原为例,建立了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基于539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对甘南高原不同类型农户生计的影响不同,其中,青年户主型农户生计的脆弱性最强,中年户主型农户生计的脆弱性最小;从低收入农户到高收入农户、从低教育水平农户到高教育水平农户、从纯农户到二兼户,其生计脆弱性趋于降低,但从低抚养比农户到高抚养比农户,其生计脆弱性趋于增大;(2)气候变化对甘南高原不同区域农户生计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纯牧区农户生计的脆弱性最强,农区农户生计脆弱性最小;(3)农户生计的脆弱性与农户的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非农化水平及生计多样化水平呈负相关,与家庭抚养比呈正相关。最后,提出了减轻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户 生计 脆弱性 甘南高原
原文传递
甘南高原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赵雪雁 郭芳 +1 位作者 张丽琼 李文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114,共7页
以甘南高原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了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并提出了促进甘南高原农户生计转型的建议.结果发现,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 以甘南高原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了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并提出了促进甘南高原农户生计转型的建议.结果发现,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性,纯牧区农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最弱;农户的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分异,农区农户生计策略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性,半农半牧区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最强,纯牧区次之,农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生计可持续性 农户 甘南高原
下载PDF
甘南高原生物气候资源及其生态农业区划 被引量:20
14
作者 安华银 姚玉璧 +3 位作者 尹东 王润元 陈昌平 张秀云 《干旱气象》 2007年第1期67-72,共6页
通过统计分析甘南高原的光、热、水等要素,研究了区域生物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农业区划,划分了3个类型及6个亚型生态区,提出了发展生态农牧林业及其产业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甘南高原 气候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农业区划
下载PDF
甘南高原“4·15”冰雹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敖泽建 傅朝 +2 位作者 蒋友严 王成福 陈洋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2期27-33,共7页
利用甘南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4年4月15日甘肃省合作市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的雹云特征与甘肃中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出现了弱回波区、回波悬垂、50 d Bz以上强回波伸展到-20℃以上等甘肃中东部地区大冰雹的... 利用甘南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4年4月15日甘肃省合作市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的雹云特征与甘肃中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出现了弱回波区、回波悬垂、50 d Bz以上强回波伸展到-20℃以上等甘肃中东部地区大冰雹的降雹特征,但没有出现大冰雹。垂直液态水含量突增时,可以预示降雹开始,但此次冰雹天气过程开始时,垂直液态水含量仅为5 kg/m^2,远远小于东部地区;随着对流云增强,垂直液态水含量达到15 kg/m^2。强对流附近出现的低空大风速区不一定是低空急流,也可能是对流云的出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冰雹 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甘南高原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安华银 李栋梁 《干旱气象》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甘南高原近40a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证实气温在持续升高,降水量略有减少,并研究了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业生产 气候资源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近40a甘南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建兵 敖泽建 陈洋 《干旱气象》 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
利用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日照时数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近40 a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高原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多东少;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3峰3谷的特征;20世纪70~80年代是甘南高原日照... 利用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日照时数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近40 a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高原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多东少;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3峰3谷的特征;20世纪70~80年代是甘南高原日照时数最少的时期,而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明显增加,进入21世纪后,高原西部日照时数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而东部仍以偏多为主。突变分析表明,甘南高原日照时数的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第1类为出现增大突变,并且仍持续上升的,主要有卓尼、迭部;第2类为出现增大突变,但目前开始减少,主要有夏河、玛曲、舟曲;第3类为未出现突变的,有合作、碌曲、临潭。日照时数的变化与气温、水汽压、云量、降水和风速的变化密切相关,造成甘南高原西部与东部日照时数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和风速的不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影响因子 甘南高原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雒丽 赵雪雁 +2 位作者 王亚茹 张钦 薛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3-605,共13页
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已对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明确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非常关键。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入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度指数,分析... 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已对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明确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非常关键。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入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度指数,分析了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甘南高原农户对气温变化的感知能力强于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并对近期发生的、规模较大、影响较严重的极端天气记忆较深;(2)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及可能性感知较强烈,感知到的适应成本与适应功效也较高,但感知到的自我效能较弱,其气候变化严重性、可能性、适应功效、自我效能及适应成本感知度指数分别为3.76、3.34、3.43、2.85、3.53,且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均最强,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3)气候变化信息、农户的客观适应能力、农户对社会话语的信任度、适应激励均会影响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其中,适应激励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与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均呈正相关,而与风险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呈负相关。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准确度,增强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农户 气候变化 感知 适应
下载PDF
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花 赵雪雁 +1 位作者 王伟军 李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4-813,共10页
开展社会固有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有助于寻求提高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恰当策略。通过构建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在分析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 开展社会固有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有助于寻求提高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恰当策略。通过构建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在分析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呈"梭型"分异,其中,高、中、低脆弱性乡镇分别占18.95%、47.37%、33.68%。②社会固有脆弱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高山峡谷区-山地丘陵区-山原区,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增加;同时,随着少数民族聚居度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升高,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降低。③社会固有脆弱性在空间上呈"北高南低"的不均衡分布,敏感性呈"中间高四周低"的集聚分布,适应能力呈相对均衡的"碎片化"分布。④气温、生育结构、民族结构、住房安全性、社会弱势群体比重、经济条件、信息可得性和参保比例是影响社会固有脆弱性的关键因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适应能力 社会固有脆弱性 甘南高原 高寒生态脆弱区
下载PDF
中国地理学中的甘南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雪雁 李巍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3-759,共17页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领域,开展区域研究需要选择既具全球意义又具区域特色,且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区域。作为"第三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南高原不仅是典型的地理过渡区与生态脆弱区,也是重要的...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领域,开展区域研究需要选择既具全球意义又具区域特色,且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区域。作为"第三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南高原不仅是典型的地理过渡区与生态脆弱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与深度贫困区,因而成为中国地理学开展区域研究的最佳实验区之一。在阐述甘南高原地理学研究价值的基础上,从陆地地表过程与机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适应、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机制、农户生计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资本与区域发展、城镇化与乡村聚落、旅游发展等领域出发,系统梳理了中国地理学中的甘南研究现状,提出新时期应以更综合的多维视角开展甘南研究,重点关注甘南高原地表格局-过程集成研究、人地耦合系统演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可持续生计、新型城镇化、乡村发展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研究 地理学 甘南高原 人地关系 集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