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自适应增益限的反Q滤波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固澜 林进 +6 位作者 王熙明 贺振华 曹俊兴 张建军 贺锡雷 林凯 薛雅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25-2535,共11页
地层的Q吸收会造成地震波振幅衰减、相位畸变,分辨率和信噪比明显降低.反Q滤波可消除由于地层Q吸收造成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反Q滤波振幅补偿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并产生很多假象... 地层的Q吸收会造成地震波振幅衰减、相位畸变,分辨率和信噪比明显降低.反Q滤波可消除由于地层Q吸收造成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反Q滤波振幅补偿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并产生很多假象.截止频率法和稳定因子法反Q滤波振幅补偿方法虽可控制数值非稳定性问题,但振幅补偿函数的增益限为一个时不变的常数,且与地震数据动态范围无关,其经常会压制深层地震波的高频成分,反而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因此,本文在研究截止频率法和稳定因子法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数据的动态范围对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益限的反Q滤波振幅补偿方法,其增益限和稳定因子都是时变的,且都自适应于地震数据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试算表明,本文的自适应增益限的反Q滤波方法可恢复地震信号有效频带范围内的能量,且能较好地控制数值非稳定性问题,最终获得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动态范围 自适应 增益限 稳定因子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信噪比的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岩 毛宁波 陈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2,共8页
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考虑了地震记录的有效频带,较好地平衡了有效振幅补偿和无效噪声能量压制。为了更好地压制噪声从而来提高反Q滤波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并结合时频域信噪比,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信噪... 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考虑了地震记录的有效频带,较好地平衡了有效振幅补偿和无效噪声能量压制。为了更好地压制噪声从而来提高反Q滤波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并结合时频域信噪比,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信噪比的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时频域信噪比阈值确定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使反Q滤波的振幅补偿增益限自适应于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对不同时刻的地震记录进行时变增益限振幅补偿。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稳定的反Q滤波方法相比,基于时频域信噪比的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可有效补偿地震信号的振幅能量,同时,可压制有效频带以外的噪声能量,并可提高反Q滤波后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时频域信噪比 自适应增益限 有效频带 高分辨率处理 振幅补偿 噪声压制
下载PDF
基于等效Q值的反Q滤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雪英 裴江云 +2 位作者 张惠瑜 吴鹏 刘心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9,124-125,共7页
为了考察基于等效Q值的反Q滤波方法补偿效果的影响因素,从信噪比、等效Q值精度、调谐频率和门限阈值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噪比越低,稳定性问题越难控制,补偿效果越不好.等效Q值选取偏小,将导致补偿过大;等效Q值选取偏大,将导致补... 为了考察基于等效Q值的反Q滤波方法补偿效果的影响因素,从信噪比、等效Q值精度、调谐频率和门限阈值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噪比越低,稳定性问题越难控制,补偿效果越不好.等效Q值选取偏小,将导致补偿过大;等效Q值选取偏大,将导致补偿不足.选择最高截止频率比选择峰值频率的频散校正效果好,地震波走时更加准确.门限阈值越大,振幅补偿越大,补偿后的振幅越接近无黏性吸收时的振幅,但将增加算法的不稳定.该研究可为在实际资料处理中正确使用反Q滤波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等效Q值 门限阈值 调谐频率 信噪比
下载PDF
Q Absorption Compensation Using Hybrid Method
4
作者 Wang Wenchuang Li Hequ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调查 油气资源
下载PDF
多因素耦合条件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负载惯量比的综合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辉 黄莹 +1 位作者 赵万华 卢秉恒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113,共6页
负载惯量比是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性能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数控机床的高速化、高精度化发展使得负载惯量比的优化选择问题更加突出。这要求设计者能够系统地分析负载惯量比与系统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之提供负载惯量比的精确有效的设... 负载惯量比是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性能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数控机床的高速化、高精度化发展使得负载惯量比的优化选择问题更加突出。这要求设计者能够系统地分析负载惯量比与系统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之提供负载惯量比的精确有效的设计方法。采用双惯量机械系统模型,通过解析分析与数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负载惯量比与能量匹配效率的关系;分析了半闭环与全闭环两种控制结构下负载惯量比与控制增益上限、闭环频率特性以及抗干扰动刚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负载惯量比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为数控机床的设计者提供一种在多因素作用下设计最优负载惯量比的方法,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进给系统 负载惯量比 控制增益上限 抗干扰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