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为涛
甘卫军
+4 位作者
肖根如
王阅兵
连尉平
梁诗明
张克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7-781,共5页
选取2016-01-21青海门源MS6.4强震发震区域周围200km范围的10个连续GPS观测站和74个流动GPS观测站资料,分析研究2016年门源MS6.4地震之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1)基于10余年GPS资料的速度场计算结果表明,发震区域所处的祁连-海原断裂系具...
选取2016-01-21青海门源MS6.4强震发震区域周围200km范围的10个连续GPS观测站和74个流动GPS观测站资料,分析研究2016年门源MS6.4地震之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1)基于10余年GPS资料的速度场计算结果表明,发震区域所处的祁连-海原断裂系具有显著高于周边区域的地壳应变率和地震矩累积率。在发震区域20km×20km范围内,最大和最小主应变率分别为21.5nanostrain/a(方向NW-SE,拉张)和-46.6nanostrain/a(方向NE-SW,挤压),地震矩累积率达17.4×10^(15) N·m/a。主应变挤压的主轴方向与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相一致。2)基于震前6a连续GPS观测站坐标变化时间序列的计算结果表明,自2010年以来,发震区域的面膨胀值随时间呈"非线性"不断变小的趋势,反映出发震区域一直处于应变的挤压缩减状态,但在震前的2~3个月,面膨胀与最大剪切应变均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反向趋势变化。这些震前的地壳形变异常变化,或许反映了发震区应力-应变积累在接近临界破裂状态时的非线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GPS
地壳形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为涛
甘卫军
肖根如
王阅兵
连尉平
梁诗明
张克亮
机构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7-7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4090)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4063)~~
文摘
选取2016-01-21青海门源MS6.4强震发震区域周围200km范围的10个连续GPS观测站和74个流动GPS观测站资料,分析研究2016年门源MS6.4地震之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1)基于10余年GPS资料的速度场计算结果表明,发震区域所处的祁连-海原断裂系具有显著高于周边区域的地壳应变率和地震矩累积率。在发震区域20km×20km范围内,最大和最小主应变率分别为21.5nanostrain/a(方向NW-SE,拉张)和-46.6nanostrain/a(方向NE-SW,挤压),地震矩累积率达17.4×10^(15) N·m/a。主应变挤压的主轴方向与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相一致。2)基于震前6a连续GPS观测站坐标变化时间序列的计算结果表明,自2010年以来,发震区域的面膨胀值随时间呈"非线性"不断变小的趋势,反映出发震区域一直处于应变的挤压缩减状态,但在震前的2~3个月,面膨胀与最大剪切应变均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反向趋势变化。这些震前的地壳形变异常变化,或许反映了发震区应力-应变积累在接近临界破裂状态时的非线性调整。
关键词
门源地震
GPS
地壳形变
Keywords
Menyuan
earthquake
gpsi
crustal
deforma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
陈为涛
甘卫军
肖根如
王阅兵
连尉平
梁诗明
张克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