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支撑 被引量:244
1
作者 李德仁 眭海刚 单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12,502,共8页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使命。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和内容进行了讨论,逐一剖析了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格GIS技术、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多维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空间信息云计算技术等在地理...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使命。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和内容进行了讨论,逐一剖析了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格GIS技术、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多维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空间信息云计算技术等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全面实现地理国情的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遥感 卫星导航 网格gis 地理信息服务 时空数据挖掘 云计算
原文传递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Ⅲ)——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被引量:78
2
作者 刘新安 于贵瑞 +4 位作者 范辽生 李正泉 何洪林 郭学兵 任传友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825,共8页
利用国家气象局722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分析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等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对气温、降水、空气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化,生成国家尺度的1km×1km栅格各种要素气候图180多幅。经检验,平均... 利用国家气象局722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分析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等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对气温、降水、空气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化,生成国家尺度的1km×1km栅格各种要素气候图180多幅。经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为0.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左右,平均风速为0.4m·min-1;而平均相对误差,≥0℃、5℃、10℃、15℃的积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多在5%以下,降水量和饱和差在10%左右;其空间化的精度基本上达到了实用要求。为生态学、地学、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与研究平台。研究表明,空间化误差的时空分布与测点密度、气候要素本身特性等因素有关。一般规律是: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冬季大于夏季,离散的气候要素大于连续的气候要素,极端值大于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空间化 gis 栅格图
下载PDF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红蕾 戚伟 陈昌伟 《陕西电力》 2010年第5期90-93,共4页
智能电网模式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智能电网试点项目——配网调控一体化,阐述了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规划思路及原则,深入分析了目前配网调度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智能电网模式下基于GIS... 智能电网模式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智能电网试点项目——配网调控一体化,阐述了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规划思路及原则,深入分析了目前配网调度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智能电网模式下基于GIS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网调控一体化 gis SCADA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陕西省旬阳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49
4
作者 张桂荣 殷坤龙 +1 位作者 刘传正 唐灿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9-43,共5页
西部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选取中国滑坡重灾区的江汉流域开展灾害危险性... 西部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选取中国滑坡重灾区的江汉流域开展灾害危险性区划应用研究。研究区选在旬阳地区的县城近郊,通过MAPGIS软件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的滑坡灾害分析系统,采用规则网格单元划分方法,运用信息量模型对该区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空间定量预测,并依信息量法的结果编制了该区的危险性预测分区图。为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规划决策、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滑坡 灾害危险性 栅格 信息量模型 空间预测
下载PDF
GIS中基于“栅格技术”的栅格数据矢量化技术 被引量:43
5
作者 章孝灿 潘云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首先对 GIS中的栅格数据矢量化技术进行了概述 ;然后就当前各种矢量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 GIS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技术”的矢量化方法 ,并分别给出了基于单层栅格数据矢量化和匹配的多层栅格数据同时矢量化的实现过程和具体... 首先对 GIS中的栅格数据矢量化技术进行了概述 ;然后就当前各种矢量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 GIS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技术”的矢量化方法 ,并分别给出了基于单层栅格数据矢量化和匹配的多层栅格数据同时矢量化的实现过程和具体算法 ;最后 ,结合水土流失 GIS的具体应用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栅格数据 矢量化 “栅格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流失
下载PDF
东北地区降水与湿度气候资料的栅格化技术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正泉 于贵瑞 +3 位作者 刘新安 范辽生 王秋凤 任传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7,共6页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 ,以东北地区DEM为基础 ,生成坡度、坡向及遮蔽度等小地形因子数据库和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等大地形因子数据库。利用东北地区 1960年~ 1990年 3 0a平均的降水与湿度资料 ,采用趋势面分析、逐步...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 ,以东北地区DEM为基础 ,生成坡度、坡向及遮蔽度等小地形因子数据库和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等大地形因子数据库。利用东北地区 1960年~ 1990年 3 0a平均的降水与湿度资料 ,采用趋势面分析、逐步回归、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小地形订正等方法 ,分区构筑了东北 3省降水和湿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GIS平台建立分辨率为 1km2 的东北地区 4月~ 10月份和全年降水与湿度的GRID格式专题地图 ,所得结果与东北地区实际降水和湿度分布较为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降水 湿度 栅格化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詹小国 王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技术进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过程和方法。首先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了土地利用的分类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中GRID工具进行各类水土流失因素图的空... 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技术进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过程和方法。首先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了土地利用的分类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中GRID工具进行各类水土流失因素图的空间分析 ,估算各县或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强度 ,并计算各种强度下的水土流失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48
8
作者 王家耀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2期10-16,共7页
针对目前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缺乏系统、规律性研究的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前景、技术背景和学科背景;探讨了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GIS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模式的变化,认为开放式GIS思想和组件... 针对目前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缺乏系统、规律性研究的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前景、技术背景和学科背景;探讨了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GIS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模式的变化,认为开放式GIS思想和组件式GIS更适合网络(网格)环境下数据服务和功能的服务分布式特点;提出GIS将向以网络服务(Web service)和网格服务(Grid service)为主要形式的开放式GIS方向发展,论述了基于网络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与数据互操作的基本架构及其特点,指出Grid service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技术途径,强调Web service和Grid service的核心都是服务,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体系结构 开发模式 WEB SERVICE grid SERVICE
下载PDF
中尺度生态评价研究中格网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被引量:41
9
作者 左伟 张桂兰 +2 位作者 万必文 李硕 王桥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在研究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尺度(1∶100000比例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区域尺度、制图尺度、成图视觉效果、数据精度、数据量负荷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格网分析评价单元———即... 在研究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尺度(1∶100000比例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区域尺度、制图尺度、成图视觉效果、数据精度、数据量负荷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格网分析评价单元———即25m×25m的GRID格网单元。研究成果建立起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基本格网评价单元确定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 生态评价 格网空间尺度 gis grid
下载PDF
基于GIS与RS多源空间信息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29
10
作者 麻素挺 汤洁 林年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吉林西部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准确认识和定量评价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源空间信息,结合RS和GIS技术构造以栅格数据为主的数字环境,建立了生... 吉林西部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准确认识和定量评价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源空间信息,结合RS和GIS技术构造以栅格数据为主的数字环境,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级,分级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向西北有逐渐变差的态势,这与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外,评价结果与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客观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RS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栅格 吉林西部
下载PDF
Drought hazard assessment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China 被引量:39
11
作者 HE Bin LV Aifeng +2 位作者 WU Jianjun ZHAO Lin LIU M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235-249,共15页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from 616 rainfall stations and the phenology data of main grain crop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hazard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t a 10 ...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from 616 rainfall stations and the phenology data of main grain crop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hazard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t a 10 km×10 km grid-cell scale using a GIS-based drought hazard assessment model,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3-month 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Drought-prone areas and heavy drought centers were also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hazard in China shows apparent east-west difference, with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being far more hazardous than the western part. High hazard areas are common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Pla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eilongjiang,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Loess Plateau,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Yangtze River Plain, and Yun- nan-Guizhou Plateau. Furthermo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drought hazard were foun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different agricultural zon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HAZAR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grid gis
原文传递
GIS网格体系结构探讨 被引量:27
12
作者 于雷易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就当前WebGIS发展中的空间资源共享问题 ,结合新兴的网格技术 ,从网格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基础网格、空间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 (狭义 )、空间知识网格和空间服务网格在内的GIS网格体系 。
关键词 gis 网格 空间信息网格 空间数据网格 空间知识网格 空间服务网格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徽省气温数据栅格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吴文玉 马晓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267,共5页
在区域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中,需要利用空间插值技术,得到整个区域的气象要素分布。笔者以安徽省79个台站1971—2000年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平均气温为数据源,采用多元回归结合空间插值方法,对气温数据进行栅格化。比较反距离权重法(IDW)、普... 在区域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中,需要利用空间插值技术,得到整个区域的气象要素分布。笔者以安徽省79个台站1971—2000年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平均气温为数据源,采用多元回归结合空间插值方法,对气温数据进行栅格化。比较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立格法(Kriging)和样条函数法(Spline)等3种目前应用广泛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气温要素插值的精度。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MAE的排序为IDW<Kriging<Spline,RMSIE的排序为IDW<Kriging<Spline,总体来看IDW方法优于Kriging和Spline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插值 气温 栅格
下载PDF
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卓玮 杨国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72,共3页
文中讨论了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原理,详细介绍了高级编程语言与OpenGL结合开发环境下的地形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基于GRIDDEM的应用分析功能的实现,包括等高线、坡度图、通视分析以及淹没分析。为三维地形可视... 文中讨论了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原理,详细介绍了高级编程语言与OpenGL结合开发环境下的地形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基于GRIDDEM的应用分析功能的实现,包括等高线、坡度图、通视分析以及淹没分析。为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实施提出了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三维可视化 3D gis grid DEM OPENGL
下载PDF
基于三维GIS平台的电网数据资产可视化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亚迪 王红杰 +1 位作者 周泓 谭明伦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1-46,共6页
电网具有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电网本身具有天然的地理空间分布特性,电网空间信息的表达,及其与业务数据资产的深度融合及可视化展现,是电网大数据及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电力三维GIS技术,以空间信息表达和多源数据异构融合... 电网具有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电网本身具有天然的地理空间分布特性,电网空间信息的表达,及其与业务数据资产的深度融合及可视化展现,是电网大数据及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电力三维GIS技术,以空间信息表达和多源数据异构融合为特点,能有效的辅助电网建设管理及宏观决策。文章以西南电网数据资产的梳理及可视化展示应用为研究目标,论述了基于三维GIS平台下电网数据资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电网数据资产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工程数字化、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应急调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电网 数据资产 三维gis 智能电网 多源融合 决策应用
下载PDF
基于格网划分的海量DEM数据生成 被引量:20
16
作者 胡金星 吴焕萍 +1 位作者 潘懋 马照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自适应格网划分的分割 -合并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格网线性内插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格网划分的海量DEM数据生成算法 该算法执行效率较高 ,对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较低 。
关键词 格网划分 数字高程模型 DELAUNAY三角剖分 海量DEM数据生成 线性内插
下载PDF
网格计算与Grid GIS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姜永发 闾国年 《测绘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结合当前的网格计算和网格数据库技术,从GIS集成运算与数据共享的角度概括了GridGIS包括应用层、中间件层与资源层三层架构的协同工作体系结构和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对象技术、互操作技术与GML共享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GridGIS服务组... 结合当前的网格计算和网格数据库技术,从GIS集成运算与数据共享的角度概括了GridGIS包括应用层、中间件层与资源层三层架构的协同工作体系结构和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对象技术、互操作技术与GML共享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GridGIS服务组成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网格计算 ORACLE grid gis
下载PDF
基于栅格GIS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提取算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照录 崔继红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6-228,共3页
论述了基于栅格GIS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计算方法和流程,在ARCGIS栅格模块中利用AML开发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的计算程序,并给出了程序核心部分的编码。实际应用表明,计算结果的精度依赖于数据源的精度。
关键词 栅格gis 土壤侵蚀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地形因子 AML
下载PDF
基于格网尺度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与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唐秀美 刘玉 +3 位作者 刘新卫 潘瑜春 吴彦澎 李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53,205,共6页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在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基于格网尺度估算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根据价值分布状况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基于GIS和FRAGSTAS软件,分析了不同分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状况...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在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基于格网尺度估算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根据价值分布状况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基于GIS和FRAGSTAS软件,分析了不同分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状况。结果表明:海淀区格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234.56~207.97万元之间,并呈现明显的从南部到西北部增加的趋势;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差距较大,高值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城市绿地,中值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较大的为耕地和城市绿地,低值区建设用地的面积较大;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较大,从高值区到低值区,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加大。研究结果可以为精细化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参考,并能服务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利用及生态景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 格网 评估
下载PDF
网格GIS的应用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0
20
作者 沈占锋 骆剑承 +3 位作者 蔡少华 郑江 陈秋晓 孙庆辉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57-62,共6页
本文以网格计算在 GIS的应用为主线 ,分析阐述了当前网格计算在 GIS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中间件技术 ,给出了网格 GIS的应用架构 ,并列举了所需的几项关键技术。特别就当前 GIS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根据软件... 本文以网格计算在 GIS的应用为主线 ,分析阐述了当前网格计算在 GIS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中间件技术 ,给出了网格 GIS的应用架构 ,并列举了所需的几项关键技术。特别就当前 GIS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根据软件可重用原理 ,在分析现有网格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指出了基于 GML语言应用 WebService技术的中间件分布式架构是 GIS软件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及解决当前 GIS领域中所存在问题的最佳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gis 中间件技术 GML WEBSERVICE 元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