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1
1
作者 赵艳霞 侯青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2-1042,共11页
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始建于1989年,最初仅有22个。1993—2005年,一直维持在85至88个,经2006和2007年两次扩建达到294个站。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本文是以80多个酸雨观测站有系统观测以来(即近14年)的酸雨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客观统计分析... 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始建于1989年,最初仅有22个。1993—2005年,一直维持在85至88个,经2006和2007年两次扩建达到294个站。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本文是以80多个酸雨观测站有系统观测以来(即近14年)的酸雨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客观统计分析,得出中国酸雨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中国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也存在小范围的酸雨区。从全国来看,酸雨发生范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北方酸雨发生范围扩大明显,南方基本保持不变;而且,酸雨污染重灾区由西南逐步转移至华中和华南中部。就酸雨强度而言,1993—1998年是最强阶段,1999—2002年强度有所降低,2003—2006年酸雨强度重又持续加强,到2006年已达到1993—1998年的平均水平;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北方酸雨强度加强非常明显。对于中国区域降水酸度变化的成因,本文利用中国SO2排放量的变化和大气成分本底站降水化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酸雨 PH值 酸雨频率 SO2 降水化学
下载PDF
北京地区酸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6
2
作者 蒲维维 张小玲 +4 位作者 徐敬 赵秀娟 徐晓峰 董璠 于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472,共9页
利用2003—2008年北京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北京市观象台、昌平站、上甸子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08年降水平均p... 利用2003—2008年北京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北京市观象台、昌平站、上甸子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08年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5.6,且近6年来,降水pH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北京地区夏、秋两季降水平均pH值及K值较春、冬季节低;pH值及K值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强酸雨频率则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偏南气流影响下,降水酸度增强且酸沉降量大,酸雨污染严重;当连续发生逆温状况时,酸雨出现频率增大;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_(2.5)的浓度与降水pH值成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3—2018年全国酸雨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解淑艳 王胜杰 +2 位作者 于洋 刘丽 张凤英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8,共9页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91个城市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其中,2003—2006年有所升高,2006年之后呈降低趋势;酸雨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共减少约97万km2,酸雨发生频率超过5%的面积减少了20.9个百分点;全国酸雨城市比例...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91个城市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其中,2003—2006年有所升高,2006年之后呈降低趋势;酸雨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共减少约97万km2,酸雨发生频率超过5%的面积减少了20.9个百分点;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40.9%,2009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降为21.6%,重酸雨城市比例在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平均酸雨频率为11.7%~25.6%,2006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酸雨频率在50%以上的城市比例较2006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基于174个城市的降水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其离子当量浓度占比为19.4%~32.9%,2003年以来年平均降低0.6个百分点;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下降0.68 t/km^2,硝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降低0.05 t/km^2,全国SO2浓度变化趋势与硫酸根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降水中的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比值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硝酸根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逐渐增加,酸雨类型正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酸雨面积 酸雨频率 酸雨类型 沉降通量 全国
下载PDF
西南地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唐信英 罗磊 张虹娇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年第2期33-36,共4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网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昆明、西藏五省、市、自治区17个酸雨观测站1993—2004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西南地区降水pH值、酸雨频率及降水电导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原、拉萨、甘孜极少出现酸雨;... 利用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网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昆明、西藏五省、市、自治区17个酸雨观测站1993—2004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西南地区降水pH值、酸雨频率及降水电导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原、拉萨、甘孜极少出现酸雨;重庆酸雨频率最高,遵义降水pH均值最小,降水酸性较强;酸雨年际变化有降低趋势;酸雨强度及频率存在明显的月际变化,变化接近U型分布,并且与降水量成正相关。西南地区的酸雨污染仍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酸雨 特征
下载PDF
江西省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建明 邹海波 贺志明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年第2期45-50,共6页
利用江西省气象部门12个酸雨监测站2007—2011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酸雨污染总体上有缓和趋势。夏半年酸雨污染较轻,其中8月的污染最轻;冬半年酸雨污染较重,其中1月的污染最为严重。整... 利用江西省气象部门12个酸雨监测站2007—2011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酸雨污染总体上有缓和趋势。夏半年酸雨污染较轻,其中8月的污染最轻;冬半年酸雨污染较重,其中1月的污染最为严重。整个江西省都受到酸雨污染的威胁,但污染程度分布不均,江西中西部的吉安、宜春以及东北部的景德镇污染较为严重,江西中东部的鹰潭、上饶以及西部的萍乡污染较轻。通过对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发现,江西省降雨的pH值随降雨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小雨、中雨和大雨的pH值较小,而暴雨和大暴雨的pH值较大。850 hPa层为北风(N)、东北偏北风(NNE)、东北风(NE)或东北偏东风(ENE)(总方向角为348.75°—78.75°)时,南昌降雨pH值较高,东南偏东风(ESE)时南昌降雨的pH值较低;850 hPa层为东风时赣州降雨的pH值较高,北风(N)时赣州降雨的pH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频率 气象条件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id Rain Variation in China During 1993-2006 and Associated Causes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艳霞 侯青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0年第2期239-250,共12页
The acid rai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1989 with 22 stations.From 1993 to 2005,more than 80 stations were included and maintained in the network.In 2006-2007,the nu... The acid rai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1989 with 22 stations.From 1993 to 2005,more than 80 stations were included and maintained in the network.In 2006-2007,the number of stations in the network went up to 294.In consideration of the data continuity,data us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14-yr observations of the 80 stations from 1993 to 2006.Based on the 14-yr observation of acid rain,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cid rain in China dominates in the vast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Limited presence of acid rain is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The 14-yr acid rain data reveal an expanding tendency for acid rain area,with the north of China being a growing zone,and the South China remaining virtually unchanged.The most severely polluted zone of acid rain gradually moves from Southwest China to Central China and the middle part of South China.With regard to the acid intensity of rain,the period of 1993-1998 bears the highest acid intensity;the period of 1999-2002 shows a bit weakening intensity;and in the period of 2003-2006,the acid intensity of rain increases again,basically up to the average acidity of the period of 1993-1998 by the end of 2006.In addition,rain acidity in the north of China increases markedly.As to the causes of the acid rain situation in China,this paper examined the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as well as the rainwater chemicals monitor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acid rain pH value frequency of acid rain sulfur dioxide emission rainwater chemicals
原文传递
南充市近十年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化学组成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先红 舒丽 陈善莉 《四川环境》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依据南充市2003~ 2012年城区降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分析了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离子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这十年,酸雨频率平均为50.4%,2007年降雨量为最高,呈波动递减趋势变化,降水年平均pH值为4.88,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城区... 依据南充市2003~ 2012年城区降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分析了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离子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这十年,酸雨频率平均为50.4%,2007年降雨量为最高,呈波动递减趋势变化,降水年平均pH值为4.88,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城区酸雨频率和降水pH值月均值变化呈现高低交替的波动趋势.城区降水中主要阳离子成分是Ca2+,主要阴离子成分是SO42-和NO3-.(SO42-/NO3-)比值逐年下降,平均比值为7.82,酸雨污染类型仍以硫酸型为主;降水(NH4++ Ca2+)/(SO42-+NO3-)和Ca2+/NH4+比值呈波动性变化,2007年分别达到最高值为6.71和50.27,除2010年比值均较低小于1外,近年来均有增加趋势,表明碱性离子缓冲能力增强了,降水酸度降低,pH值增加,但2007年pH值较低,主要与降雨量有关.综合分析,降水酸度不仅是酸性离子和碱性离子中和作用,也受其他离子浓度和降雨量、风向等气候条件、距离传输以及地形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充市 酸雨 PH值 酸雨频率 降水化学
下载PDF
2006—2010年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允凌 王丛梅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利用2006—2010年南宫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邢台探空资料及天气形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不同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南宫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4.70,酸雨频率大于50%,属于重酸雨区或较重... 利用2006—2010年南宫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邢台探空资料及天气形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不同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南宫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4.70,酸雨频率大于50%,属于重酸雨区或较重酸雨区。降水酸性在夏秋两季较强,而酸雨出现频率则在秋冬两季较大,降水电导率冬季最大。南宫酸雨多出现在主导风向为偏东风或静风及北—西北风;高空天气系统为切变线时,酸雨及强酸雨频率随降水量级增大而增大;酸雨强度随相对湿度和逆温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6—2019年山西省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亚军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利用2006—2019年山西省五台山、大同、太原、长治、侯马5个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不同时间尺度上酸雨次数和频率、降水pH、电导率K值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不同酸度各雨量等级酸雨频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9年山西省酸... 利用2006—2019年山西省五台山、大同、太原、长治、侯马5个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不同时间尺度上酸雨次数和频率、降水pH、电导率K值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不同酸度各雨量等级酸雨频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9年山西省酸雨次数和酸雨频率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pH值范围为5.43—6.49,年平均电导率K值范围为73.4—120μs·cm^(-1);四季中,秋季平均pH最小,为5.70,春季最高,为6.11,电导率K值春季较高;各月相比,9月酸雨pH值最低,为5.58,4月最高,为6.20,月平均酸雨频次和降水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6。各站相比,太原降水年平均pH以及电导率K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酸雨pH值依次为太原(6.90)>长治(5.95)>大同(5.71)>侯马(5.57)>五台山(5.55)。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别较大,小雨(1.0—10.0 mm)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强酸雨和弱酸雨频率分别为54.9%和67.0%,当降水量超过10.0 mm以后强弱酸雨发生的频率均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电导率 酸雨频率
下载PDF
大连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简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丹 于庆凯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9期128-131,共4页
2008年大连市酸雨频率为36.9%,酸雨污染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但硝酸盐对酸雨的贡献相对较高,降水中对酸雨主要起中和作用的离子为钙离子及铵根离子。2003年-2008年来大连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各季节变化看,最高酸雨频率... 2008年大连市酸雨频率为36.9%,酸雨污染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但硝酸盐对酸雨的贡献相对较高,降水中对酸雨主要起中和作用的离子为钙离子及铵根离子。2003年-2008年来大连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各季节变化看,最高酸雨频率主要发生在夏季,降水中(Ca2++NH4+)/(SO4-2+NO3-)呈下降趋势,从而说明虽然大连市局地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对降水酸度产生一定影响,但相比而言,空气中碱性颗粒物的减少,对大连市酸雨频率的升高影响更大;大连市酸雨污染受外来源的远距离输送影响的比例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酸雨频率 硫酸型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远距离输送
下载PDF
东营市酸雨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8
11
作者 靳军 郑丽娜 +1 位作者 宿秋兰 梁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17-11618,11621,共3页
应用东营地面观测站2005年9月~2008年8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东营市的酸雨特征,并讨论了酸雨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41个降水样本中酸雨频率为55.3%,11月最多,达100%,12月最少为25%;酸雨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季>夏季>冬... 应用东营地面观测站2005年9月~2008年8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东营市的酸雨特征,并讨论了酸雨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41个降水样本中酸雨频率为55.3%,11月最多,达100%,12月最少为25%;酸雨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酸雨的年变化趋势基本呈波浪状,但由于资料的年限较短,还需进一步总结订正;酸雨频率与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基本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次序直线上升;农田长期受酸雨危害会影响土壤的pH值,农田土壤酸性与酸雨强度有正相关关系。当酸雨输入超过土壤缓冲能力时,土壤就会呈现酸化,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由于酸雨是使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加强城市排放的严格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土壤,尽量减少土壤的酸性,加强对农田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频率 土壤酸化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何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根据2008一2012 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 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 ... 根据2008一2012 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 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 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 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 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 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酸雨频率 影响因素中图法分类号:X517
下载PDF
山西省酸雨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亚军 吕红玉 +3 位作者 初桂华 张忠效 宋东键 赵海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7-71,120,共6页
酸雨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1994-2012年山西省南部侯马和中部太原;2006-2012年北部五台山、大同、南部长治这5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4-2012年侯马... 酸雨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1994-2012年山西省南部侯马和中部太原;2006-2012年北部五台山、大同、南部长治这5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4-2012年侯马和太原酸雨年平均pH值范围在5.01~6.40,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为-0.310/10 a,尤以南部侯马降低最为明显。在秋季下降最为明显为-0.953/10 a,从10年尺度来看,21世纪前10年与20世纪90年代pH值下降了0.39,山西省酸雨酸性呈上升趋势。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别大,在降水量5~10 mm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当降水量超过15 mm以后酸雨发生的频率就大大减小。酸雨发生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夏季发生的频率最大,降水酸性也最强。酸雨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山西省南部和西北部酸雨比其他地区污染严重,侯马出现的频率最大,为29.94%;大同出现的频率最小,为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下载PDF
2007年海南省酸雨状况及其受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巧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238-243,共6页
根据2007年海南省气象局4个酸雨观测站的282个观测数据,对酸雨pH值、酸雨出现频率、K值和酸雨观测降水量进行分析,并与往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海南省天气系统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全省酸雨出现频率为19.8%~28.9%,平均为24.5%... 根据2007年海南省气象局4个酸雨观测站的282个观测数据,对酸雨pH值、酸雨出现频率、K值和酸雨观测降水量进行分析,并与往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海南省天气系统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全省酸雨出现频率为19.8%~28.9%,平均为24.5%;海口、三亚、东方和西沙的酸雨年平均pH值分别为4.96、5.62、5.22和5.30。对酸雨影响最大的是冷空气,其次是低压槽,其中以西路锋消和南海低压槽影响较为明显,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天气系统 PH值 酸雨出现频率 K值
下载PDF
马鞍山市酸雨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立河 澹台继康 蒋海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6,共6页
从马鞍山市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入手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该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原因以及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 ,并结合马鞍山市有关环境资料对该市酸雨发展趋势作了较深的分析 ,也对酸雨污染控制对策作了一定的研究探讨。研... 从马鞍山市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入手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该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原因以及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 ,并结合马鞍山市有关环境资料对该市酸雨发展趋势作了较深的分析 ,也对酸雨污染控制对策作了一定的研究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该市存在酸雨污染问题 ,上半年比下半年污染重 ,主要集中在一中点 ,二氧化硫是影响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 ,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随着经济发展 ,酸雨污染有扩大趋势 ,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市 酸雨污染 频率 PH平均值 分布特征 发展趋势 对策
下载PDF
济宁市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0-84,共5页
根据济宁市酸雨观测站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宁市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济宁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在242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 根据济宁市酸雨观测站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宁市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济宁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在242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本94个,占38.8%;酸雨在秋季出现频率最高,冬、夏两季频率较少,且冬半年要明显高于夏半年;济宁市的酸雨多出现在夜问,非酸性降水多出现在白天,这与夜间混合层高度低有关.分析得出,济宁市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足SO2,其次是NOx,此外还与风向风速、降水量、雾(轻雾)以及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酸雨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6-2020年舟山市区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17
作者 郑婉琳 胡鋆 +1 位作者 黄德志 龚开峥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4期153-155,共3页
基于2016-2020年期间舟山市降水监测数据数据对舟山市降水质量现状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研究表明:从2016至2020年期间,舟山市的酸雨频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降水pH年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季节变化趋势表现为夏季低,春冬季高;降水pH值则相... 基于2016-2020年期间舟山市降水监测数据数据对舟山市降水质量现状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研究表明:从2016至2020年期间,舟山市的酸雨频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降水pH年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季节变化趋势表现为夏季低,春冬季高;降水pH值则相反,夏季高,春冬季低。电导率值范围在25.5~47.2μs·cm^(-1)之间,降水洁净程度较好。降水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当量浓度的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意味着舟山降水致酸因子有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舟山 酸雨频率 变化特征 K值
下载PDF
2012年-2016年乐亭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方坤 高桂芹 +3 位作者 曹晓霞 张洁新 文翔 张红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12期90-94,共5页
利用2012年-2016年乐亭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乐亭酸雨变化特征和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pH值和年酸雨频率呈下降趋势、平均K值呈上升趋势;秋季酸雨程度在四季中最严重,平均pH值为4... 利用2012年-2016年乐亭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乐亭酸雨变化特征和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pH值和年酸雨频率呈下降趋势、平均K值呈上升趋势;秋季酸雨程度在四季中最严重,平均pH值为4.50,酸雨频率为38.4%;月平均pH值和酸雨频率呈现波动;酸雨平均pH值随降水量的增加而下降,酸雨频率随降水量的增加不断上升;月平均风速越大,月平均pH值越大,酸雨频率越小;酸雨发生时地面主导风向为NE、ENE、E,与上游地区燃煤型钢铁企业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近年来昆明关上点降水酸度浅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进 《云南环境科学》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昆明市关上点历年降水均偏酸性 ,且近年来酸雨频次有所增多 ,频率有所增高 ,主要是昆明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关键词 关上点 降水酸度 酸雨 酸雨频率 昆明市 大气污染
下载PDF
近5a江苏省苏南五市酸雨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名淑 施丹平 陈彦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2-107,共6页
统计江苏省苏南地区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5市7个酸雨监测站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酸雨监测资料得到:(1)酸雨发生频率以东山最高,南京最低;2011年最低,2009年最高。强酸雨发生概率以东山最高,溧阳最低;3站同时出现强酸雨的概... 统计江苏省苏南地区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5市7个酸雨监测站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酸雨监测资料得到:(1)酸雨发生频率以东山最高,南京最低;2011年最低,2009年最高。强酸雨发生概率以东山最高,溧阳最低;3站同时出现强酸雨的概率最高,7站同时为强酸雨的仅2009年2月22日1 d。(2)四季均为酸性降水;酸雨强度以东山最强,溧阳最弱。2011年呈弱酸性,其余3 a呈强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苏南 酸雨频率 酸雨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