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的社会 宿命的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佳音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73-75,共3页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卡夫卡短篇小说《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所揭示的异化的社会现实,及其内心深处对生活、命运的反抗意识,同时分析了作者对宿命抗争的思想。
关键词 弗兰茨·卡夫卡 变形记 异化 潜意识 抗争
下载PDF
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范式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永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8,共8页
余华的小说创作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余华经历了两次创作转型:由抒情转向叙事、从想象/观念世界走向现实/真实世界,两次转型不是告别川端康成和卡夫卡,而是更加贴近两位大师的精神世界。余华的创作转型与整... 余华的小说创作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余华经历了两次创作转型:由抒情转向叙事、从想象/观念世界走向现实/真实世界,两次转型不是告别川端康成和卡夫卡,而是更加贴近两位大师的精神世界。余华的创作转型与整个新时期文学整体审美范式的转变几乎同步进行,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不只是余华一个人的创作现象,而是一种共相,是新时期文学告别感性走向理性、求变创新走向世界的诉求与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卡夫卡 余华 新时期文学 转型
下载PDF
虚拟空间的自我建构:卡夫卡的“变形”美学
3
作者 张红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应用得到普及,深刻影响了个体主观性的操作和调控,从而造就了一批新时代的“变形人”。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法和归纳总结法,重读弗兰茨·卡夫卡的经典小说《变形记》,探讨卡夫卡的“变形人”在现实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应用得到普及,深刻影响了个体主观性的操作和调控,从而造就了一批新时代的“变形人”。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法和归纳总结法,重读弗兰茨·卡夫卡的经典小说《变形记》,探讨卡夫卡的“变形人”在现实人生和虚拟世界交互关系中的生存策略,阐释卡夫卡的变形美学对当代网络空间自我虚拟人格建构的重要思想启示。卡夫卡把现实世界中人类反抗异化的行动融入有限生命的无穷精神诉求中,虚拟世界中个体的自我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如今的人们面临更为复杂多元的生活形态,加上自我建构中诸多社会性和个体性因素的影响,“变形”已然成为普遍的生存状态和抗争模式。人类在现实与虚拟、自由与枷锁之间找寻着在世界中的和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茨·卡夫卡 生存困境 变形 自我建构 虚拟世界
下载PDF
青龙的造访——卡夫卡与道家思想的可能机缘
4
作者 黄中伟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71,共18页
“绿龙的造访”是卡夫卡被忽视的一篇寓言,“绿色的龙”这个形象应是借用自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中“青龙”的翻译,因此这篇寓言可被视为一个中国文本。该寓言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卡夫卡对自己与道家思想遭遇的想象,其中呈现出与庄子“尸居而... “绿龙的造访”是卡夫卡被忽视的一篇寓言,“绿色的龙”这个形象应是借用自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中“青龙”的翻译,因此这篇寓言可被视为一个中国文本。该寓言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卡夫卡对自己与道家思想遭遇的想象,其中呈现出与庄子“尸居而龙见”的“无为”观十分相似的人生境界。卡夫卡曾深入研究卫礼贤以德文翻译的《道德经》《庄子》等道家著作,这或许让他在1917年前后走出了早期思想单纯的消极被动,将道家“无为”思想中更加开阔和宁静的人生姿态融入思考和写作之中,也让他在情感与身体的双重困境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与支持。揭示卡夫卡与道家思想的这种深度关联,或许对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绿龙的造访” 寓言 道家 无为
原文传递
卡夫卡《城堡》中的伪装身份研究
5
作者 朱燕秋 牛小五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城堡》是弗兰兹·卡夫卡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也是理解卡夫卡的关键,小说主人公K.的身份又是理解《城堡》的关键。K.自称是城堡聘请的土地测量员,但K.的这一说法直至小说结尾也没有得到证实。小说中那些自称为助手、信差、村长、老... 《城堡》是弗兰兹·卡夫卡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也是理解卡夫卡的关键,小说主人公K.的身份又是理解《城堡》的关键。K.自称是城堡聘请的土地测量员,但K.的这一说法直至小说结尾也没有得到证实。小说中那些自称为助手、信差、村长、老板娘的村民,他们的身份也存在种种疑点。实际上,K.和这些村民都在撒谎和伪装。他们伪装的身份在谎言中构建,也在谎言中被消解。身份伪装不仅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也折射出“城堡”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堡》 卡夫卡 谎言 隐喻 伪装
下载PDF
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的当代意义及其缘由探析
6
作者 曾艳兵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8-38,共21页
与生前几乎默默无闻相比,今天卡夫卡似乎太有名气了。虽然不能说世界已经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但卡夫卡式已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重要特征之一了。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和预言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开拓性、悖谬性以及所涉及... 与生前几乎默默无闻相比,今天卡夫卡似乎太有名气了。虽然不能说世界已经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但卡夫卡式已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重要特征之一了。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和预言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开拓性、悖谬性以及所涉及领域的广阔性,让卡夫卡成为学术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卡夫卡是众多著名作家敬仰且能够公开表示喜欢的作家。阎连科被认为是在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上非常接近于卡夫卡的中国当代作家,他对卡夫卡推崇备至。阎连科指出卡夫卡发明了“零因果”的创作方法,引领着20世纪文学创作的方向。卡夫卡的作品预言了我们共处的这个“卡夫卡式”时代。希利斯·米勒认为,当今时代研究卡夫卡作品和大屠杀小说责无旁贷,卡夫卡笔下那些看似与主线毫无关系的细节描写,实际上是在推迟即将到来的“大屠杀”。卡夫卡的作品是“现代性的反面乌托邦”,在抵制阐释中不断被阐释。卡夫卡的作品也是众多思想家、哲学家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本雅明的卡夫卡阐释和研究,影响了诸多后来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阿伦特将卡夫卡视为针对全部现实的幽默作家和批评家,阿甘本则从语言学出发,结合法哲学探讨分析卡夫卡的著作。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道“门”,向全世界所有的读者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卡夫卡热” 阎连科 希利斯·米勒 瓦尔特·本雅明
下载PDF
卡夫卡《论寓言》及其先驱
7
作者 赵山奎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0,176,共8页
卡夫卡短篇名作《论寓言》既是其文本“寓言性”的展示,也是其写作过程的“寓言性展示”,以及内在于文学世界的“文学—现实”之不确定二元关系这一“寓言式结构”的说明,可视作“元寓言”“最后的寓言”或“关于寓言的寓言”。在这一... 卡夫卡短篇名作《论寓言》既是其文本“寓言性”的展示,也是其写作过程的“寓言性展示”,以及内在于文学世界的“文学—现实”之不确定二元关系这一“寓言式结构”的说明,可视作“元寓言”“最后的寓言”或“关于寓言的寓言”。在这一寓言提供的视野中,寓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转化、彼此依存;文学对现实进行解释与转化以及文学批评对文学文本进行解释与转化之生生不息驱动力,皆来自于这一寓言结构。从比较文学渊源学及语文学角度来看,卡夫卡这一作品及其所包含洞见的“先驱”,可被追溯至古代中国的庄子与古代希腊的欧里庇得斯,由此,内在于古今文学关系之“古—今结构”的寓言性可得到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论寓言》 庄子 欧里庇得斯
下载PDF
孤独的殉道者——析卡夫卡及其《饥饿艺术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彦超 《武警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54-55,共2页
《饥饿艺术家》是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创作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它寓意深刻,描绘了一出弱者奋斗的悲剧——不仅是饥饿艺术家的悲剧,同时也是卡夫卡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孤独 异化
下载PDF
通过父亲写自传——卡夫卡《致父亲》解读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山奎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卡夫卡的《致父亲》是一部以书信形式写成的"寄生性自传"。卡夫卡对自我"起源"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决定了这一作品的深层叙述结构。卡夫卡的叙述在"曾有一次"和"经常"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最... 卡夫卡的《致父亲》是一部以书信形式写成的"寄生性自传"。卡夫卡对自我"起源"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决定了这一作品的深层叙述结构。卡夫卡的叙述在"曾有一次"和"经常"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最终描摹了一幅和父亲"共生"的自我图像,这一图像也隐含着他对自己的文学作品与"父亲"之间关系的深远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致父亲》 自传
原文传递
卡夫卡与西藏——以赫定旅行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山奎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卡夫卡在1920年6月初致密伦娜书信中曾提及自己正在读一本关于西藏的书,9月又说自己正在读一本中国鬼故事书。这两次提及可能指同一本书,即瑞典探险家、作家赫定的西藏探险录《翻越喜马拉雅》。赫定书中的寺庙与村庄、墙与塔、岩石与废... 卡夫卡在1920年6月初致密伦娜书信中曾提及自己正在读一本关于西藏的书,9月又说自己正在读一本中国鬼故事书。这两次提及可能指同一本书,即瑞典探险家、作家赫定的西藏探险录《翻越喜马拉雅》。赫定书中的寺庙与村庄、墙与塔、岩石与废墟和卡夫卡笔下的城堡秘响旁通;和《城堡》中的K一样,赫定既是一个心怀中古骑士梦的“英雄”,也是一个其真实意图令人困惑的“土地测量员”。赫定对石室苦修僧人的想象,为理解卡夫卡的“地洞式写作”提供了西藏背景。卡夫卡书信中的“中国鬼故事”包含了与赫定的隐秘交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卡夫卡笔下的老师回应了赫定关于苦修僧人生活方式的疑问,也试图向密伦娜表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西藏 赫定 《翻越喜马拉雅》
原文传递
《饥饿艺术家》中“看”与“被看”所构筑的二元世界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智慧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少数作品之一。在小说文本中 ,周围的观众构成了“看”的主体世界 ,艺术家构成了“被看”的主体世界 ;通过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构筑 ,作者表现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异化了的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个体对人类...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少数作品之一。在小说文本中 ,周围的观众构成了“看”的主体世界 ,艺术家构成了“被看”的主体世界 ;通过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构筑 ,作者表现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异化了的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个体对人类精神道路的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 短篇小说
下载PDF
侨易视域里的精英个体及其文明体“载像”——以卡内蒂与卡夫卡所表现的“犹太之奥”与“犹太之华”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隽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第1期31-51,共21页
本文以两位奥国作家卡夫卡、卡内蒂为个案,考察日耳曼文学史中的流易现象,即精英个体与文明体侨易之间如何互相作用。首先通过卡夫卡、卡内蒂两人在奥匈帝国的成长生活经历,揭示出奥匈帝国多重文化交错互融的复杂性,同时突出卡内蒂丰富... 本文以两位奥国作家卡夫卡、卡内蒂为个案,考察日耳曼文学史中的流易现象,即精英个体与文明体侨易之间如何互相作用。首先通过卡夫卡、卡内蒂两人在奥匈帝国的成长生活经历,揭示出奥匈帝国多重文化交错互融的复杂性,同时突出卡内蒂丰富的跨文化经验,分析其地理位移的“链性”及“间续”与文化交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作者认为二卡氏借助抽象书本知识的帮助,完成了“中国精神之旅”的变创,形成了“犹太之华”的虚拟想象,并反过来使他们努力追求中国精神的“高简”原则。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考察,作者令人看到精英个体与文明体侨易之间“前者经由后者而规训与成长,后者则通过前者来展现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确认了精英个体的“个体载共”意义,同时展现了奥国、犹太与中国通过精英个体的精神漫游所形成的复杂文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内蒂 卡夫卡 文学史 犹太 侨易学
下载PDF
“被背叛的遗嘱”——从卡夫卡的手稿处置态度看文学档案与共同体表征
13
作者 徐爽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64,共13页
对卡夫卡焚毁自己手稿的“遗嘱”的解读是卡夫卡学界最经典的研究问题之一,但“遗嘱”往往仅被视为卡夫卡式的悖论态度,鲜有研究将其理解为对文学手稿的建制化、档案化保存的拒绝。在共同体视域下,文学档案可被视为一种共同体遗产,卡夫... 对卡夫卡焚毁自己手稿的“遗嘱”的解读是卡夫卡学界最经典的研究问题之一,但“遗嘱”往往仅被视为卡夫卡式的悖论态度,鲜有研究将其理解为对文学手稿的建制化、档案化保存的拒绝。在共同体视域下,文学档案可被视为一种共同体遗产,卡夫卡的拒绝正表明了其一般态度。本文从卡夫卡日记中参观歌德档案馆的记录、对德国文学档案馆发起人威廉·狄尔泰的评述出发,将卡夫卡对待文学手稿建制化保存的态度置于从歌德到狄尔泰的德国文学档案建制化的历史之中,从而揭示卡夫卡如何在对文学档案的拒绝中思考共同体的表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遗嘱 文学档案 共同体
原文传递
论卡夫卡《变形记》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宜华 《新余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虫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叙述风格、叙事结构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卡夫卡 《变形记》 叙事艺术
下载PDF
卡夫卡与流散文学
15
作者 曾艳兵 许小燕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5,148,共10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散文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卡夫卡是一位主要生活在欧洲中心城市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他算不上一位典型的流散作家,因为他并没有切身流散生存经历和体验,他的作品也并没有明确“表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散文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卡夫卡是一位主要生活在欧洲中心城市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他算不上一位典型的流散作家,因为他并没有切身流散生存经历和体验,他的作品也并没有明确“表现个体流散或群体流散生活”,但是,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明显的“流散性”。卡夫卡是一位在流散大潮中出生、生活和成长的作家,这必定影响并塑形了其独一无二的的流散文学风格。从卡夫卡这里我们可以溯源流散文化传统,也可以找到今日蓬勃发展的流散文学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流散文学 流散性 犹太民族 《起程》
原文传递
约瑟之梦:菲德勒对犹太作家的原型定位与出路探讨
16
作者 冯梦珠 《圣经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51-272,共22页
美国犹太批评家菲德勒热衷于神话原型批评,他在文章《梦的主人——非犹太世界里的犹太人》中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犹太作家进行原型定位。他认为《旧约》中约瑟是所有犹太作家的原型,卡夫卡和弗洛伊德是其继任者,他们分别是“做梦者”和“... 美国犹太批评家菲德勒热衷于神话原型批评,他在文章《梦的主人——非犹太世界里的犹太人》中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犹太作家进行原型定位。他认为《旧约》中约瑟是所有犹太作家的原型,卡夫卡和弗洛伊德是其继任者,他们分别是“做梦者”和“解梦者”,共同定义了现代世界中的犹太作家,承担着“犹太梦想”。正如约瑟的“成功”只有父亲的同在,才会带来最终的“幸福”,犹太人只有不忘“父亲”、扎根传统,才能走向未来。菲德勒的文章是一种寓言式阐释,却试图建立古代神话与现代犹太文学意识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 菲德勒 原型 卡夫卡 弗洛伊德
下载PDF
卡夫卡与流动性
17
作者 曾艳兵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卡夫卡是20世纪最富有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特质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创作与时代的流动特征密切相关。他是一个具有非凡独创性的作家,与流动时代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顺乎同一,而是显示出相当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流动的同时,卡夫卡也在追求一... 卡夫卡是20世纪最富有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特质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创作与时代的流动特征密切相关。他是一个具有非凡独创性的作家,与流动时代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顺乎同一,而是显示出相当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流动的同时,卡夫卡也在追求一种静止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方式,这就是“卡夫卡式”悖论,一种滑动的反论:流动与静止相互依存。卡夫卡形象与卡夫卡学也一直在流动、变化、侨易,不可将其固定在一个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流动性 流散 侨易
下载PDF
也论卡夫卡小说的荒诞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宏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评论界一般认为,卡夫卡小说的情节框架是想象的、梦幻的、超现实的,因此实际上他的小说具有“荒诞性”。这类观点没能完全理解“荒诞”这一范畴的内涵。实际上,用“荒诞性”来阐释卡夫卡的小说时,它主要是指称卡夫卡小说所表现的意义被... 评论界一般认为,卡夫卡小说的情节框架是想象的、梦幻的、超现实的,因此实际上他的小说具有“荒诞性”。这类观点没能完全理解“荒诞”这一范畴的内涵。实际上,用“荒诞性”来阐释卡夫卡的小说时,它主要是指称卡夫卡小说所表现的意义被颠倒、正义被颠倒的生存现实之特性。卡夫卡在情节、细节、语词等三个形象层面的构筑中,力图处处展示生存现实的荒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荒诞性 情节 细节 语词
下载PDF
卡夫卡与赫西俄德
19
作者 赵山奎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6,共11页
1917年10月,卡夫卡在写给友人韦尔奇的信中,详细报告了自己的一个梦,其中心是作为文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此梦可谓以梦幻形式呈现出的卡夫卡“文学梦”,对于理解卡夫卡与西方古典文学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赫西俄德《神... 1917年10月,卡夫卡在写给友人韦尔奇的信中,详细报告了自己的一个梦,其中心是作为文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此梦可谓以梦幻形式呈现出的卡夫卡“文学梦”,对于理解卡夫卡与西方古典文学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赫西俄德《神谱》所述与诗神缪斯相遇的“自传故事”,为卡夫卡自称“独特传记作家”及其作品的自传性提供了一个古今之间的理解背景。卡夫卡的《普罗米修斯》是对赫西俄德普罗米修斯故事的“事后思考”,《单身汉的不幸》及《致菲丽斯》则把“最初的女人”所带来的生存处境具体化了。赫西俄德诗中的“希望”是理解卡夫卡式“绝望”必要的思想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赫西俄德 自传故事 希望
原文传递
怎样做父亲与如何做儿子——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与卡夫卡《致父亲》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曾艳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08,共7页
1919年鲁迅与卡夫卡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即父子关系问题。1919年10月,鲁迅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同年11月,远在欧洲奥匈帝国的卡夫卡写了那封著名的长信《致父亲》。如果将鲁迅与卡夫卡的观点和论述进行比较分析,便像是一场蕴含着... 1919年鲁迅与卡夫卡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即父子关系问题。1919年10月,鲁迅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同年11月,远在欧洲奥匈帝国的卡夫卡写了那封著名的长信《致父亲》。如果将鲁迅与卡夫卡的观点和论述进行比较分析,便像是一场蕴含着中西文化不同特质的隔空对话。鲁迅的文章不啻是一篇批判封建伦常的檄文;卡夫卡所写的不过是一篇希望父子和解的家书。鲁迅更关注如何做父亲,卡夫卡则更关注怎样做儿子。鲁迅的文章立论明晰,尽管含义丰富、意蕴无穷;卡夫卡的家书表意含混,观点游移,作者的意图难以捕捉和把握。鲁迅与卡夫卡都是值得我们“久久凝视”的作家,是属于同一时代且“可做同解”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卡夫卡 父亲 儿子 檄文 家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