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氧化环境下褐煤氧化产物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波 其鲁 +2 位作者 张敬华 孙小嫚 杨凡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1.2mol/L NaOH溶液中,经程序升温至200℃对褐煤进行氧化反应,反应产物经盐酸酸化处理后,以氯仿、乙酸乙酯(10:1,V/V)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索氏抽提。对抽提所分离的有机物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 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1.2mol/L NaOH溶液中,经程序升温至200℃对褐煤进行氧化反应,反应产物经盐酸酸化处理后,以氯仿、乙酸乙酯(10:1,V/V)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索氏抽提。对抽提所分离的有机物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红外谱图中:3400cm,1500~1600cm^-1,1700cm,1200cm叫等处有吸收,表明组分结构中分别含有-OH、苯环、-C=O、酚羟基。而质谱分析表明:氧化产物中除含有9~18个碳的脂肪羧酸外,还有酚酸,总离子流色谱图中No.4的质谱与邻羟基苯甲酸标准样品谱图的相似度达97%,可以确定其为邻羟基苯甲酸(即水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氧化 气相色谱/质谱 红外光谱 酚酸
下载PDF
青礞石FTIR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圣金 吴德康 +4 位作者 林瑞超 刘训红 傅兴圣 孔庆友 安书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建立青礞石的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并分析比较青礞石炮制前后图谱变化。方法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不同产地和批次10份青礞石样品进行分析,相似度评价以计算共有峰透光率的夹角余弦值获得。结果青礞石样品的指纹图谱相... 目的建立青礞石的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并分析比较青礞石炮制前后图谱变化。方法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不同产地和批次10份青礞石样品进行分析,相似度评价以计算共有峰透光率的夹角余弦值获得。结果青礞石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青礞石炮制后相似度和相关系数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结论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可用于青礞石炮制后的品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礞石 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煤炭絮凝微生物黄孢原毛平革菌光谱及电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东晨 刘志勇 +1 位作者 王涛 张明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5-829,共5页
选择对煤炭具有良好絮凝效果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其成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酸性多糖等具有絮凝作用的组分,不... 选择对煤炭具有良好絮凝效果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其成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酸性多糖等具有絮凝作用的组分,不含蛋白质和核酸成分,絮凝生物大分子具有多孔的线型分子结构,包埋交织,结构较致密,并有较多的吸附位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黄孢原毛平革菌 紫外光谱(UV)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镜(SEM)
下载PDF
SiC_xN_y:H薄膜的FTIR研究
4
作者 郭慧 张伟 +4 位作者 朱景兵 苏诚培 邬建根 王季陶 屈逢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用低温PECVD方法制备出成分连续可交的SiC_xN_y:H薄膜,用FTIR和AES方法分析了薄膜的组分。实验表明FTIR吸收谱可以快速地估计SiC_xN_y:H薄膜中N/N+C的比例,快速灯光退火薄膜的FTIR分析表明用PECVD制作的SiC_xN_y:H薄膜用做硅器件钝化膜... 用低温PECVD方法制备出成分连续可交的SiC_xN_y:H薄膜,用FTIR和AES方法分析了薄膜的组分。实验表明FTIR吸收谱可以快速地估计SiC_xN_y:H薄膜中N/N+C的比例,快速灯光退火薄膜的FTIR分析表明用PECVD制作的SiC_xN_y:H薄膜用做硅器件钝化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xNy:H 薄膜 ftir PECVD
下载PDF
多孔氧化硅薄膜阴极射线谱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沁玉 王德信 +2 位作者 丁可 张菁 王庆瑞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采用近常压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多孔氧化硅薄膜,并在沉积区域加载偏压对薄膜形貌和性质进行调制。扫描电镜显示偏压条件下沉积的薄膜更加蓬松多孔,常温下阴极射线谱表明:增大偏压的占空比,CL谱中发光峰的位置并不... 采用近常压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多孔氧化硅薄膜,并在沉积区域加载偏压对薄膜形貌和性质进行调制。扫描电镜显示偏压条件下沉积的薄膜更加蓬松多孔,常温下阴极射线谱表明:增大偏压的占空比,CL谱中发光峰的位置并不改变,但谱线强度增大。发光峰的位置说明薄膜中的主要成分是Si-O-Si基团,且该种基团以非桥键的形式存在,薄膜中还存在少量的Si-H键,这与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一致。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薄膜中的SiO2是非晶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硅薄膜 阴极射线谱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原文传递
水稻秸杆腐解过程溶解性有机质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倪文海 刘欢 +5 位作者 刘振涛 罗荣 周江敏 陈华林 葛世玫 代静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秸杆不同腐解阶段产生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及其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腐解过程中DOM组成成分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第0~3天,秸杆本身...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秸杆不同腐解阶段产生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及其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腐解过程中DOM组成成分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第0~3天,秸杆本身含有的糖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因微生物繁殖迅速消失;第3~63天,主要是秸杆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的分解阶段,DOM组成中多糖类、烷烃类物质呈现起伏性变化;第63天后,主要是腐殖化阶段,DOM分子结构复杂化。各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且各组分均随腐解延长而发生变化,即多糖类物质减少,芳香族物质增多,分子结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红外光谱 水稻秸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