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种植密度下兰考矮早八茎蘖叶片内源激素差异及其与分蘖成穗的关系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丽娜
冯伟
+3 位作者
盛坤
朱云集
马冬云
郭天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6-1604,共9页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分蘖II,其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在拔节前期开始加大;叶片内ABA含量表现为分蘖>主茎,其差距开始加大的时期比其他激素晚6~12d。各激素含量在主茎与分蘖间的差距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分蘖衰亡。激素间平衡与分蘖成穗关系更为密切,分蘖叶片中IAA/ABA和ZR/ABA比值低不利于分蘖最终成穗。激素含量比值在分蘖和主茎叶片中出现差距的时间要早于单一激素含量在分蘖与主茎中出现差距。与单个激素含量相比,激素之间的平衡以及分蘖与主茎激素平衡的差距可能与分蘖成穗的关系更为密切。分蘖中IAA/ABA和ZR/ABA比值占主茎中相应比值的比例可使判断成穗蘖和衰亡蘖出现差距的时间提前至二棱末期,比单一激素含量判断提前6~2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大穗型品种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分蘖成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
48
2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3 位作者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36
3
作者
朱云集
郭汝礼
+2 位作者
郭天财
王永华
李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3-788,共6页
通过对黄淮冬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大穗型品种豫麦 6 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 49分蘖消长与内源激素的对应变化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穗型品种体内吲哚乙酸 (IAA )、玉米素核苷 (ZR)和玉米素 (Z)、脱落酸 (ABA)含量变化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分...
通过对黄淮冬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大穗型品种豫麦 6 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 49分蘖消长与内源激素的对应变化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穗型品种体内吲哚乙酸 (IAA )、玉米素核苷 (ZR)和玉米素 (Z)、脱落酸 (ABA)含量变化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分蘖盛期豫麦 6 6 IAA和 ZR+Z的蘖、茎比小于豫麦 49,而 ABA的蘖、茎比相反 ;在分蘖衰亡过程中豫麦 6 6分蘖 、 体内 ZR+Z含量在幼穗分化二棱期下降 ,ABA含量在分蘖衰亡前上升 ,IAA含量变化与分蘖衰亡同步 ,而豫麦 49分蘖 、 体内的 3种激素含量变化与主茎同步。同时 ,豫麦 49分蘖 、 叶龄与主茎保持同步增长 ,其幼穗分化在二棱末期赶上主茎 ,最后成穗 ;豫麦 6 6分蘖 、 叶龄随植株发育与主茎差异在返青 (大约 2月 2 5日 )后拉大 ,幼穗分化速度在二棱期开始减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冬小麦
穗型
分蘖成穗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植密度下兰考矮早八茎蘖叶片内源激素差异及其与分蘖成穗的关系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丽娜
冯伟
盛坤
朱云集
马冬云
郭天财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6-1604,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7)
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MATS)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分蘖II,其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在拔节前期开始加大;叶片内ABA含量表现为分蘖>主茎,其差距开始加大的时期比其他激素晚6~12d。各激素含量在主茎与分蘖间的差距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分蘖衰亡。激素间平衡与分蘖成穗关系更为密切,分蘖叶片中IAA/ABA和ZR/ABA比值低不利于分蘖最终成穗。激素含量比值在分蘖和主茎叶片中出现差距的时间要早于单一激素含量在分蘖与主茎中出现差距。与单个激素含量相比,激素之间的平衡以及分蘖与主茎激素平衡的差距可能与分蘖成穗的关系更为密切。分蘖中IAA/ABA和ZR/ABA比值占主茎中相应比值的比例可使判断成穗蘖和衰亡蘖出现差距的时间提前至二棱末期,比单一激素含量判断提前6~22d。
关键词
冬小麦
大穗型品种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分蘖成穗
Keywords
Winter
wheat
Large
spike
-type
Endogenous
hormones
Hormone
balance
formation
of
spike
in
tiller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
48
2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2004BA520-1108-J905)
农业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项目(05-02-02B)
文摘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Keywords
Wheat
Planting
pattern
tiller
ing
ability
formation
of
spike
from
the
tillers
Yield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36
3
作者
朱云集
郭汝礼
郭天财
王永华
李翔
机构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3-788,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12 2 0 12 30 0 )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通过对黄淮冬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大穗型品种豫麦 6 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 49分蘖消长与内源激素的对应变化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穗型品种体内吲哚乙酸 (IAA )、玉米素核苷 (ZR)和玉米素 (Z)、脱落酸 (ABA)含量变化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分蘖盛期豫麦 6 6 IAA和 ZR+Z的蘖、茎比小于豫麦 49,而 ABA的蘖、茎比相反 ;在分蘖衰亡过程中豫麦 6 6分蘖 、 体内 ZR+Z含量在幼穗分化二棱期下降 ,ABA含量在分蘖衰亡前上升 ,IAA含量变化与分蘖衰亡同步 ,而豫麦 49分蘖 、 体内的 3种激素含量变化与主茎同步。同时 ,豫麦 49分蘖 、 叶龄与主茎保持同步增长 ,其幼穗分化在二棱末期赶上主茎 ,最后成穗 ;豫麦 6 6分蘖 、 叶龄随植株发育与主茎差异在返青 (大约 2月 2 5日 )后拉大 ,幼穗分化速度在二棱期开始减慢 。
关键词
品种
冬小麦
穗型
分蘖成穗
内源激素
Keywords
Winter
wheat
spike
type
formation
of
spike
from
the
tillers
Endogenous
hormones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种植密度下兰考矮早八茎蘖叶片内源激素差异及其与分蘖成穗的关系
徐丽娜
冯伟
盛坤
朱云集
马冬云
郭天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李娜娜
田奇卓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朱云集
郭汝礼
郭天财
王永华
李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