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柔顺控制的航天器大部件机器人装配技术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瑞钦 张立建 +2 位作者 孟少华 董悫 隆昌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93,共9页
针对航天器大部件装配需求,给出一套基于力/位控制的机器人柔顺装配方法。基于装配界面作用力方向及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方向,实时计算用于力/位控制的笛卡尔坐标系。为避免力控制过程中的机器人抖动,设计了力与机器人速度的“S”型关系曲... 针对航天器大部件装配需求,给出一套基于力/位控制的机器人柔顺装配方法。基于装配界面作用力方向及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方向,实时计算用于力/位控制的笛卡尔坐标系。为避免力控制过程中的机器人抖动,设计了力与机器人速度的“S”型关系曲线。针对自由空间力控制、销钉导向等典型应用需求给出了力/位控制策略。针对机器人负载发生变化情况下的界面分离问题,对机器人在装配不同阶段下负载的质量特性进行预先测量,在界面分离时进行负载质量特性参数的切换,实现对应负载的重力补偿,并采用柔顺控制方法释放待分离界面的作用力,最终实现界面安全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力/位控制方法,在工件安装的各主要过程中,工件可以稳定顺应外部约束,最终安装到位,在界面分离阶段,所述方法可以有效释放界面作用力,实现界面安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控制 工业机器人 力/位控制 重力补偿 航天器
原文传递
一种并联机器人机电耦合多能域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控制及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永泉 王立捷 +2 位作者 刘天旭 张阳 张立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以平面2-DOF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拉格朗日方程和键合图两种方法,建立了该机器人机电耦合多能域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该机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动力学模型线性化的待定系数法,通过该方法,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得到了机电耦... 以平面2-DOF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拉格朗日方程和键合图两种方法,建立了该机器人机电耦合多能域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该机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动力学模型线性化的待定系数法,通过该方法,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得到了机电耦合多能域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化形式,避免了传统的简化方法得到动力学模型线性化形式带来的误差。以五次多项式改进的傅里叶级数优化并联机构末端激励轨迹。搭建了动力学参数辨识试验平台,以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其机电耦合多能域系统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基于试验的辨识研究。所提的辨识策略不仅可以辨识出机器人机构本体的惯性参数与关节摩擦参数而且还可以辨识出电动机和减速机的等效转动惯量以及等效阻尼系数。设计了基于计算力矩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并将辨识出的动力学参数应用到控制策略中,通过试验验证了机电耦合多能域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的实用性与基于计算力矩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参数辨识 动力学 机电耦合系统 力位混合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PID的力/位混合控制机器人自动化叶片磨削加工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洪瑶 李论 +2 位作者 赵吉宾 赵敬川 田凤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50,155,共5页
针对机器人自动化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加工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力/位混合主动力柔顺控制。基于外部固定工具坐标的重力补偿算法解决了叶片重力对接触力求解的影响,根据坐标变换,完成接触力的精确感知。将机器人、工... 针对机器人自动化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加工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力/位混合主动力柔顺控制。基于外部固定工具坐标的重力补偿算法解决了叶片重力对接触力求解的影响,根据坐标变换,完成接触力的精确感知。将机器人、工件和砂带轮简化成弹簧-阻尼二阶系统模型,利用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方法建立系统模型。基于模糊PID的力/位混合力控制策略根据实际接触力与参考力的差值对离线编程轨迹进行在线修正,实现恒力控制。实验表明,相对于经典PID控制,基于模糊PID力/位主动柔顺控制算法可提高系统响应性能,降低稳态误差,改善系统鲁棒性,实现机器人自动化磨削加工过程的主动力柔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力/位混合控制 重力补偿 模糊PID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四段式助力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亚丽 宋遒志 +2 位作者 赵明升 周能兵 刘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22-2730,共9页
外骨骼机器人的助力策略是影响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效率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平地行走模式下的外骨骼机器人,坡地行走模式的助力机器人助力机理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以人体运动特征为切入点,研究坡地行走模式下的关节做功规律,阐述人体关... 外骨骼机器人的助力策略是影响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效率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平地行走模式下的外骨骼机器人,坡地行走模式的助力机器人助力机理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以人体运动特征为切入点,研究坡地行走模式下的关节做功规律,阐述人体关节运动机理,并提出力位混合控制的四段式踝关节外骨骼助力策略。进一步研制柔性踝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并通过关节力矩与代谢试验验证该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助力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坡地行走过程中,外骨骼机器人能够提供人体运动所需7%的关节运动力矩,并能够降低约3.5%的行走代谢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机器人 力位混合控制 四段式助力 坡地行走 摄氧量
下载PDF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力同步协调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晓飞 姚建涛 赵永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40-2149,共10页
为了解决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协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驱动力同步协调控制方法。以冗余驱动并联机构6PUS+UPU为研究对象,推导了该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预定运动轨迹下的机构驱动力协调机理;在力位混合驱动的基础上,提出一... 为了解决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协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驱动力同步协调控制方法。以冗余驱动并联机构6PUS+UPU为研究对象,推导了该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预定运动轨迹下的机构驱动力协调机理;在力位混合驱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驱动力同步协调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协调控制算法。通过仿真与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同步协调 力位混合驱动 冗余驱动 并联机构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力位混合导向的工业机器人顺槽运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俊鑫 陈威 +1 位作者 黄斯凯 吴海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2-719,726,共9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顺槽运动时受到多方向位置与力的混合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力位混合导向策略,并基于阻抗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该策略的力控制回路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双模糊结构对ADRC进行改进,得到一种开关式变论域模糊ADRC... 针对工业机器人顺槽运动时受到多方向位置与力的混合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力位混合导向策略,并基于阻抗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该策略的力控制回路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双模糊结构对ADRC进行改进,得到一种开关式变论域模糊ADRC,以此增强工业机器人在进行力位混合控制时对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后,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性能仿真,并以手机射频线的顺槽装配为例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的控制方法,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备更加良好的力位混合控制性能,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顺槽运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顺槽运动 力位混合控制器 自抗扰控制器 变论域模糊控制
下载PDF
Vex4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力优化及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耀军 张海峰 李秦川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65-74,共10页
并联机构引入冗余驱动可消除机构奇异位型,提高刚度和负载能力。但冗余驱动造成驱动力求解不唯一,可能引起内力对抗,造成能量损耗甚至机构损坏。因此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必须考虑驱动力分配和优化。应用自然正交补(NOC)... 并联机构引入冗余驱动可消除机构奇异位型,提高刚度和负载能力。但冗余驱动造成驱动力求解不唯一,可能引起内力对抗,造成能量损耗甚至机构损坏。因此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必须考虑驱动力分配和优化。应用自然正交补(NOC)法对Vex4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采用右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通过QR分解转置系数矩阵得到最小驱动力优化解。为平衡驱动力并跟踪轨迹,在力位混合即非冗余支链位置控制、冗余支链力(矩)控制基础上,采用动力学差分提出一种位控、力控支链驱动力同步优化方法,设计同步优化力位混合控制器实现轨迹跟踪控制。搭建Vex4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样机开展轨迹跟踪试验,验证了所提优化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驱动 自然正交补 并联机构 同步优化 力位混合控制
原文传递
自适应模糊与CMAC并行的机器人力/位置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立新 李二超 王洪瑞 《控制工程》 CSCD 2006年第1期91-93,共3页
为提高机器人系统对机器人末端操纵器与外界工作环境接触时,其接触刚度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能力,在机器人力/位置混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与CMAC并行控制的机器人力控制器,采用小脑模型神经控制器实现前馈控制,实现被... 为提高机器人系统对机器人末端操纵器与外界工作环境接触时,其接触刚度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能力,在机器人力/位置混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与CMAC并行控制的机器人力控制器,采用小脑模型神经控制器实现前馈控制,实现被控对象的逆动态模型,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实现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且抑制扰动。以平面两关节机器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力跟踪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机械手在其末端操纵器与刚性变化范围较大的外界工作环境接触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机器人的力/位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位置混合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CMAC
下载PDF
基于力觉伺服轨迹规划的磨抛工业机器人曲面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建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1期196-201,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工业机器人磨抛自由曲面时的轨迹跟踪控制技术,设计一种自由曲面磨抛轨迹自动生成方法。生成工件的STL模型,利用Bezier三角曲面拟合方法得到工件的拟合曲面,基于螺旋式磨抛轨迹实现自由曲面轨迹规划;利用等参数法和轨迹偏... 为进一步提升工业机器人磨抛自由曲面时的轨迹跟踪控制技术,设计一种自由曲面磨抛轨迹自动生成方法。生成工件的STL模型,利用Bezier三角曲面拟合方法得到工件的拟合曲面,基于螺旋式磨抛轨迹实现自由曲面轨迹规划;利用等参数法和轨迹偏置的方法生成全部的轨迹,根据曲线路径曲率的变化,自适应调节控制点的间距,避免了曲线偏置时的干涉问题;在工业机器人腕处安装6D力传感器,利用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法对工业机器人进行运动轨迹跟踪控制。通过实验平台测试,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曲面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曲面拟合 轨迹规划 力/位置混合控制 曲面跟踪
下载PDF
振动基柔顺驱动打磨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尤子成 王志刚 郭宇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14,共7页
针对柔顺打磨机器人在移动作业过程中,在基础振动、柔性振动与环境接触力耦合作用下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鲁棒轨迹跟踪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使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法建立柔顺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奇异摄动法将上述系统分为快、慢... 针对柔顺打磨机器人在移动作业过程中,在基础振动、柔性振动与环境接触力耦合作用下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鲁棒轨迹跟踪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使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法建立柔顺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奇异摄动法将上述系统分为快、慢2个时间尺度的子系统。慢变子系统对系统刚性部分采用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其中力控制采用PID控制,位置控制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控制。快变子系统对系统柔性部分采用速度差反馈法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机械臂末端的轨迹跟踪效果较好且打磨力保持稳定,对非线性振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驱动 奇异摄动法 力/位混合控制 神经网络 打磨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LNN与RBF的打磨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
11
作者 杨谦 王志刚 +2 位作者 郭宇飞 江源 郝志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13,31,共8页
针对打磨机器人系统建模时存在的参数不确定和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NN和RBF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将LNN和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相结合,在保证系统能量守恒的前提下,通过学习拉格朗日量,获得打磨机器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同时,采用... 针对打磨机器人系统建模时存在的参数不确定和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NN和RBF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将LNN和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相结合,在保证系统能量守恒的前提下,通过学习拉格朗日量,获得打磨机器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同时,采用力/位混合控制器以满足打磨机器人对末端位置和打磨力的要求,将RBF神经网络控制器作为位置控制器,与PID力控制器相结合,对机械臂进行实时控制。在此基础上,以二自由度打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末端轨迹和打磨力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拉格朗日神经网络可以精确获得打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RBF力/位混合控制方法能实现良好的跟踪和打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磨机器人 拉格朗日神经网络 力/位混合控制 RBF神经网络 不确定参数
下载PDF
面向钢轨磨抛的协作机器人柔顺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益奇 苏圣超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线上无缝钢轨焊接形成的焊瘤经推瘤刀处理后仍会残留凸起瘤疤。为了解决人工磨抛焊瘤过程中存在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机器人的钢轨磨抛方案。首先建立磨抛力、钢轨打磨及UR5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讨... 线上无缝钢轨焊接形成的焊瘤经推瘤刀处理后仍会残留凸起瘤疤。为了解决人工磨抛焊瘤过程中存在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机器人的钢轨磨抛方案。首先建立磨抛力、钢轨打磨及UR5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讨论最佳磨抛方法。针对外力突变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变参数PID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案,并从总体上进行设计控制系统。最后联合仿真提出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ID算法,基于变参数PID的力位混合控制算法能够实现较好的机器人末端打磨力控制与位置跟踪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钢轨 磨抛 力/位混合控制
下载PDF
主动过约束并联机构6PUS+UPU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飞 姚建涛 +2 位作者 张强 顾伟栋 赵永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27-2433,共7页
为了解决主动过约束并联机构驱动协调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以6PUS+UP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运动学分析的基础,利用虚功原理推导了机构整体动力学模型与单分支动力学模型,进而得到机构期望内力;以机构内力... 为了解决主动过约束并联机构驱动协调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以6PUS+UP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运动学分析的基础,利用虚功原理推导了机构整体动力学模型与单分支动力学模型,进而得到机构期望内力;以机构内力和运动精度为控制目标,在力位混合驱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以6PUS+UPU机构样机为对象进行控制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对主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内力的控制精度,改善各分支驱动协调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构运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过约束 力位混合控制 动力学 并联机构
下载PDF
双悬臂截割机器人相对动力学建模与力位混合控制研究
14
作者 刘鹏 周昊晨 +7 位作者 马宏伟 曹现刚 张旭辉 段学超 毛清华 田海波 薛旭升 王川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9,共10页
双悬臂截割机器人可解决传统单臂掘进机在截割大尺寸断面时效率低下的难题,但其与煤岩的动态交互影响控制性能。现有研究以双臂接触同一对象形成运动闭链为前提,无法满足双悬臂截割机器人双臂运动及末端截割头输出力的控制要求。针对该... 双悬臂截割机器人可解决传统单臂掘进机在截割大尺寸断面时效率低下的难题,但其与煤岩的动态交互影响控制性能。现有研究以双臂接触同一对象形成运动闭链为前提,无法满足双悬臂截割机器人双臂运动及末端截割头输出力的控制要求。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相对动力学模型的力位混合控制系统。建立双悬臂截割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机器人的相对雅可比矩阵及虚位移与虚功原理推导出机器人的相对动力学模型,通过单一变量同时描述机器人双臂的运动状态,将机器人双臂独立的动力学模型整合为一个整体。基于机器人的相对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机器人双臂力位混合控制系统,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双悬臂截割工艺较单悬臂截割拥有更大的工作空间,具有一次性实现大断面截割的能力;双悬臂截割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系统能够完成对期望相对位置和期望相对力的同步跟踪,对截割头期望位置跟踪的绝对误差在0.3132 m以内,均方根误差为0.144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双悬臂截割机器人 力位混合控制 相对动力学 相对雅可比矩阵
下载PDF
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机器人充电枪装配寻孔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建明 马益普 胡松达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5,共8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枪装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度环的力位混合控制快速寻孔算法。在位置控制空间,考虑到双目视觉系统初始定位不精准,设计了一种基于梯形速度规划的阿基米德螺线轨迹配合向心力引导的寻孔算法。在控制器响应确定的情况下,...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枪装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度环的力位混合控制快速寻孔算法。在位置控制空间,考虑到双目视觉系统初始定位不精准,设计了一种基于梯形速度规划的阿基米德螺线轨迹配合向心力引导的寻孔算法。在控制器响应确定的情况下,通过速度规划保证了充电枪与充电枪座之间的接触力恒定和运动稳定性;通过引入充电枪座对充电枪指向装配方向的反作用力即向心力,大幅度提升了寻孔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验证了笔者算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 轴孔装配 力位混合控制 轨迹规划 阿基米德螺线
下载PDF
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星星 赵志刚 +1 位作者 苏程 叶佳楠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大惯性、弱刚度,强时变性的复杂系统,并联柔索不但降低了非线性系统的精度,而且增加了控制的难度。为了实现吊运物的高精度平稳运动控制,针对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进行动... 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大惯性、弱刚度,强时变性的复杂系统,并联柔索不但降低了非线性系统的精度,而且增加了控制的难度。为了实现吊运物的高精度平稳运动控制,针对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进行动力学及轨迹跟踪问题研究。首先,根据欠约束系统的特征,在利用闭环矢量和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的误差模型;然后,为了尽快补偿模型误差和外界干扰,通过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对吊运物的轨迹进行跟踪控制;最后,分别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和基于模糊自调整的免疫PID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轨迹跟踪控制,进行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和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多机器人并联协调吊运系统的轨迹跟踪,为以后的实现智能控制和实际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并联协调吊运系统 轨迹跟踪 力-位混合控制
下载PDF
Position/Force Hybrid Control System for High Precision Aligning of Small Gripper to Ring Object 被引量:2
17
作者 Juan Zhang De Xu +1 位作者 Zheng-Tao Zhang Wen-She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13年第4期360-367,共8页
A position/force hybri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mpedance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to align a small gripper to a special ring object. The visi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microscope vision system is used as the feedba... A position/force hybri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mpedance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to align a small gripper to a special ring object. The visi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microscope vision system is used as the feedback to indicate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ipper and the ring object. Multiple image features of the gripper and the ring object are extracted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positions between them. The end-effector of the gripper is tracked using the extracted features to keep the gripper moving in the field of view. The force information from the force sensor serves as the feedback to ensure that the contact force between the gripper and the ring object is limited in a small safe rang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extraction position/force hybrid control movement control microscope vision micro-assembly.
原文传递
基于绳驱并联机器人系统刚度的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科举 张尚盈 +2 位作者 张继磊 罗诗洋 张博伟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34,共5页
对8绳6自由度绳驱并联机器人进行支撑刚度分析,基于刚度模型进行了力/位混合控制研究。首先,对绳驱并联机器人进行系统描述;接着,根据矢量封闭原理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动平台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静力平衡方程;然后,在操作空间通过刚度... 对8绳6自由度绳驱并联机器人进行支撑刚度分析,基于刚度模型进行了力/位混合控制研究。首先,对绳驱并联机器人进行系统描述;接着,根据矢量封闭原理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动平台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静力平衡方程;然后,在操作空间通过刚度矩阵建立负载变化与位姿变化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支撑刚度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分析了影响支撑刚度的因素。另外,考虑系统刚度、动平台位姿精度和力控制稳定性等因素,综合出力/位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刚度基础上提出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动平台的位姿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刚度模型与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驱并联机器人 支撑刚度 力/位混合控制 动平台 位姿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滑模算法的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志浩 李蔚 +3 位作者 高直 郭毓 马凯辉 林晖 《集成技术》 2023年第3期72-81,共10页
针对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受摩擦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鲁棒滑模算法的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机械臂及物体的动力学方程,构建多机械臂系统模型,并将模糊算法与自适应滑模算法相结合;然后,对不确定因素... 针对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受摩擦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鲁棒滑模算法的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机械臂及物体的动力学方程,构建多机械臂系统模型,并将模糊算法与自适应滑模算法相结合;然后,对不确定因素及未知非线性项进行补偿,利用鲁棒算法对系统可靠性进行提升;最后,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显著提升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和系统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械臂 力/位混合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鲁棒控制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降阶滑模算法的受约束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志浩 李蔚 +1 位作者 高直 郭毓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1-56,共6页
针对多机械臂系统末端受环境约束而产生的力/位混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降阶滑模算法的受约束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方法。通过运用多个坐标系建立受约束多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位置控制、约束力控制以及内力控制引入同一... 针对多机械臂系统末端受环境约束而产生的力/位混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降阶滑模算法的受约束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方法。通过运用多个坐标系建立受约束多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位置控制、约束力控制以及内力控制引入同一控制器中。将自适应滑模算法与降阶方法相结合,对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扰动进行了补偿。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经仿真验证,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和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还能保证约束力误差及内力误差均稳定在极小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械臂 自适应滑模 降阶方法 力/位混合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