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豆科饲用植物资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国道 罗丽娟 +2 位作者 白昌军 王东劲 郑学勤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全面考察了海南及其周边岛屿,报道了海南豆科饲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记载饲用豆科植物57属211种,并分析其中4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测定其中23种植物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
关键词 海南 豆科饲用植物 评价
下载PDF
湘南红壤丘陵区幼龄果园豆科牧草培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董春华 曾希柏 +2 位作者 文石林 罗尊长 苏以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5-1236,共12页
在幼龄桔园套种了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羽叶决明(Chamaecradta nictitans)、决明86134(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PI 86134)、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和罗顿豆(Lotononis bain... 在幼龄桔园套种了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羽叶决明(Chamaecradta nictitans)、决明86134(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PI 86134)、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和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6个豆科牧草品种,研究了牧草种植后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为果园选择适宜的套种牧草种类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与开展不同耕作处理前的基础样相比,牧草在刈割、保留和翻压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总体得到提升,翻压处理升幅最大,土壤速效钾和pH总体呈下降趋势,翻压处理降幅最小;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升幅最大,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小,其次是圆叶决明翻压处理,羽叶决明翻压处理下土壤p H降幅最小。与裸地处理相比,牧草处理提高了桔子产量和单果重,增加了桔树树高、冠径及春秋梢的个数和长度,其中,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均最高,其次是圆叶决明翻压处理。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牧草生物量最大,归还到土壤中的氮磷也最多,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脲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羽叶决明翻压是一种较好的幼龄果园培肥模式,但在栽培过程中需补充磷肥和钾肥,同时,有必要増施石灰等碱性物质,以防治种植豆科牧草培肥时土壤p H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红壤丘陵区 幼龄果园 豆科牧草 土壤化学特性
下载PDF
春箭筈豌豆新品种“兰箭3号”选育与特性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南志标 王彦荣 +3 位作者 聂斌 李春杰 张卫国 夏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缺少优良豆科牧草的现状,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引进了育种材料,开展了春箭筈豌豆新品种选育。采用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历时12年,育成"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新品种。新品...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缺少优良豆科牧草的现状,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引进了育种材料,开展了春箭筈豌豆新品种选育。采用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历时12年,育成"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新品种。新品种显著的特性是早熟和种子产量高。在海拔3000 m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连续多年的测定表明,平均生育期为100 d,生育期范围为92~106 d,平均种子产量为2023 kg·hm^(-2)。比对照品种333/A生育期短13 d,种子产量高174.9%。新品种牧草产量也较高,平均2769 kg·hm^(-2),与对照品种相近。在陇东黄土高原夏播,作为短期轮作作物,牧草产量达3214 kg·hm^(-2),比对照品种高14.3%。新品种可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也可用作传统农耕区的短期轮作或绿肥作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青藏高原 箭筈豌豆 兰箭3号
下载PDF
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豆科牧草早期建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阎子盟 陈倩 +3 位作者 张玉娟 潘利 黄顶 王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8-183,共6页
为研究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不同品种豆科牧草早期建植情况,试验选择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为研究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不同品种豆科牧草早期建植情况,试验选择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6种豆科牧草在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进行补播,对补播牧草当年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出苗率及存活率最高,分别为60%和92%。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幼苗株高最高,分别为13.34和13.74cm;二者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分别为0.160cm·d-1和0.179cm·d-1;达乌里胡枝子出苗率和存活率最低,分别为6.67%和0%。天然割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其中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早期建植能力最强,其次是小叶锦鸡儿,达乌里胡枝子早期建植能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割草地 补播 豆科牧草 早期建植
下载PDF
不同饲草型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生长与品质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姜慧新 王兆凤 +3 位作者 柏杉杉 宋希亮 宋继成 陈为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以6个饲草型豆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株生长指标、饲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观测,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饲草产量与品质表现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牡丹江秣食豆(Glycine max L.Merr.'Mudanjiang',MD)、鲁饲... 以6个饲草型豆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株生长指标、饲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观测,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饲草产量与品质表现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牡丹江秣食豆(Glycine max L.Merr.'Mudanjiang',MD)、鲁饲大豆2号(Glycine max'Lusi NO.2',LD2)和鲁饲大豆3号(Glycine max'Lusi NO.3',LD3)的株高和单株干重较大,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P<0.05)。同时,LD2和LD3的CP含量达到20.2%和20.1%,明显或显著高于除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HWD)之外的其他3个品种(P<0.05)。表明LD2和LD3品种在试验条件下能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试验结果同时显示,6个参试品种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了7.98%和25.57%,全氮提高了13.55%和25.72%。LD3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效果最为显著,但其对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也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型大豆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病害对豆科牧草光合作用、营养成分及根瘤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婷婷 王晓瑜 段廷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病害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可降低牧草产量、影响牧草品质,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从而引致草地早衰和退化,甚至导致家畜中毒,降低家畜生产性能。为此,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对豆科(Le... 病害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可降低牧草产量、影响牧草品质,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从而引致草地早衰和退化,甚至导致家畜中毒,降低家畜生产性能。为此,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对豆科(Leguminosae)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等光合作用、营养成分及其根瘤影响的研究结果。总体上,病原菌侵染会破坏叶片和根瘤的正常结构,降低牧草的光合和固氮能力,植株代谢功能失调和病原菌毒力物质的合成、释放也会改变植株营养成分,同时分析了病害对豆科牧草生理生长、营养成分、根瘤形成和固氮作用的影响机理,以期为今后豆科牧草病害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病害 光合作用 牧草品质 根瘤
下载PDF
三种牧草与冬小麦间作的生态经济效益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毛凯 周寿荣 《中国草地》 CSCD 1993年第4期31-34,37,共5页
利用冬小麦地预留行种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香豌豆(Lathyrus pratensis)和勒岱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Ladino)的试验研究表明,三种牧草与冬小麦间作比带状单作小麦增收优质鲜草10.75~18.40吨/公顷,并使后作玉米产量提... 利用冬小麦地预留行种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香豌豆(Lathyrus pratensis)和勒岱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Ladino)的试验研究表明,三种牧草与冬小麦间作比带状单作小麦增收优质鲜草10.75~18.40吨/公顷,并使后作玉米产量提高2.73~10.26%,获得了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为麦田生态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及“节粮型”畜牧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小麦 间作 生态学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Yield and Uptake of Phosphorus by Wheat and Canola Grown after Two Years of Forage Legume and Annual Crops
8
作者 Rehemuti Miheguli Jeff J. Schoenau Paul G. Jefferso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8年第9期1807-1825,共19页
Annual legumes have been shown to enhance the growth and phosphorus (P) uptake by following rotational crops. However, there is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 of perennial forage legumes included in rotation for a ... Annual legumes have been shown to enhance the growth and phosphorus (P) uptake by following rotational crops. However, there is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 of perennial forage legumes included in rotation for a short duration on yield and P uptake of crops like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and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grown after the forage legume.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in four soil zones of Saskatchewan, Canada to assess: 1) the effect of two years of forage legume versus annual cereal, oilseed and grain legume on yield and P uptake of wheat and canola grown in the two subsequent years and 2) the effect of the complete four-year rotation on soil P dynamics and P balance. Four different crop sequences (alfalfa-alfalfa, red clover-red clover, barley-pea and barley-flax) employed over the first two years of crop rotation were compared as treatments followed by wheat and canola. Wheat grain yield was improved 32% - 60% by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and red clover (Trifolium pretense L.) rotations at three of the four sites (P = 0.008, P = 0.001, P < 0.0001) compared to annual grains, while grain P uptake was enhanced 38% - 43% by red clover and alfalfa rotation at two sites (P = 0.013, P = 0.033). In the following year, positive yield benefits (55% - 64%) of having two years of alfalfa and red clover were observed at three sites. Four year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with a limited addition of fertilizer P resulted in a negative soil P balance and significant depletion of soil P fertility at all lo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ELD PHOSPHORUS UPTAKE WHEAT CANOLA forage legume Crop ROTATIONS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苜蓿与小麦轮作系统根部入侵真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玉霞 南志标 +4 位作者 李春杰 沈禹颖 高崇岳 W.D.Bellotti 陈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6-494,共9页
以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地区草田轮作系统中苜蓿 (Med icag o sativa)和小麦 (Triticum aestivum)为研究材料 ,分别于 2 0 0 2年两种作物的拔节期 (分枝期 )、开花期、成熟期和幼苗期 (第 3茬分枝期 )取样 ,分离、鉴定了根部入侵真菌 ,测定... 以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地区草田轮作系统中苜蓿 (Med icag o sativa)和小麦 (Triticum aestivum)为研究材料 ,分别于 2 0 0 2年两种作物的拔节期 (分枝期 )、开花期、成熟期和幼苗期 (第 3茬分枝期 )取样 ,分离、鉴定了根部入侵真菌 ,测定了分离所得根部入侵真菌对其寄主作物及另一种轮作作物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在试验区内共分离到 2 7种根部入侵真菌 ,包括自小麦根系分离到 2 6种 ,苜蓿侧根分离到 2 3种 ,其中 2 2种为苜蓿和小麦共同的根部入侵真菌。两种作物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种明显不同 ,苜蓿根部最主要的 5种入侵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尖镰孢 (Fusarium oxysporum) 17.0 %、大孢肉座菌 (Selinia sp.)15.4%、茎点霉 (Phoma medicaginis) 9.5%、腐皮镰孢 (F usarium solani) 6.7%及柱孢 (Cylindrocarp on destructans) 6.6% ;而小麦根部 5种最主要的入侵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黑团孢 (Periconia sp.) 15.0 %、丝葚霉 (Pap ulaspora sp.) 12 .1%、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 5.4%、丝核菌 (Rhizoctonia sp.) 4.0 %及尖镰孢 3 .9% ;总的真菌分离率亦是苜蓿高于小麦。苜蓿与小麦的根段带菌率均有随生长季的延长而增高的特征。在试验条件下 ,参试的苜蓿、小麦根部入侵真菌对苜蓿和小麦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苜蓿 小麦 轮作 根部人侵真菌 致病力 种子 幼苗 植物病害
下载PDF
湖南野生豆类牧草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惠林 高扬 +2 位作者 王朝晖 王云 彭友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52-56,共5页
通过对湖南野生豆类牧草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调查,该地区现有野生豆类牧草92种,隶属31属。其中以决明属Cassin等6种为优势属,以野大豆Glycine soja等6属为优势种,并对6种分布广泛、蕴藏量大且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豆类牧草的生物学特征及其... 通过对湖南野生豆类牧草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调查,该地区现有野生豆类牧草92种,隶属31属。其中以决明属Cassin等6种为优势属,以野大豆Glycine soja等6属为优势种,并对6种分布广泛、蕴藏量大且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豆类牧草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饲用价值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野生豆类牧草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旱作地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11
作者 肖凤 李科 闵继淳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旱作栽培条件下,对29份豆科牧草进行3年(1986~1988年)试验后,筛选出具有抗旱、抗寒和丰产等特性的4种类型优良牧草。 1)割草型牧草:有图牧二号紫花苜蓿、图牧一号杂花苜蓿、石河子杂花苜蓿和麦罗斯红豆草。产量高...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旱作栽培条件下,对29份豆科牧草进行3年(1986~1988年)试验后,筛选出具有抗旱、抗寒和丰产等特性的4种类型优良牧草。 1)割草型牧草:有图牧二号紫花苜蓿、图牧一号杂花苜蓿、石河子杂花苜蓿和麦罗斯红豆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干草产量9326~10476kg/ha,适宜半干旱地区建立割草场利用。 2)放牧型牧草:有白花野豌豆、草原黄芪和谢家沟岩黄芪。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24~26%),耐牧、再生性好,干草产量3975~5400kg/ha,适宜半干旱地区建立放牧草场利用。 3)防风固沙型牧草:胡枝子和山竹岩黄芪,抗旱性强、青绿期长,干草产量4624.5~4900.5kg/ha,宜在干旱沙漠地区作防风固沙兼牧草用。 4)水土保持型牧草:草藤其茎枝多、生长快、覆盖地面大、产量高,干草产量6750kg/ha,宜在水土流失地区作水土保持及牧草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牧草 引种 旱作 栽培
全文增补中
豆科牧草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42
12
作者 JohnFrame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17,共17页
豆科牧草的属间、属内、种间与种内均存在着巨大的遗传变异 ,利用这种变异 ,通过育种与选择 ,已培育出可良好地适应广泛的环境与管理条件的品种 ,遗传操作为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豆科牧草固氮方面 ,对固氮过程、氮向伴生禾草的传... 豆科牧草的属间、属内、种间与种内均存在着巨大的遗传变异 ,利用这种变异 ,通过育种与选择 ,已培育出可良好地适应广泛的环境与管理条件的品种 ,遗传操作为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豆科牧草固氮方面 ,对固氮过程、氮向伴生禾草的传送途径及残余氮对后继农作物的价值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包括施氮、采摘策略和影响混播草地中禾本科 豆科牧草平衡的胁迫等相互作用因素均已给予了阐明。在禾草 /白三叶草草地为基础的家畜生产系统中 ,氮素的损失及其对环境产生的不良作用低于大量施氮的禾草草地系统。与禾草相比 ,豆科牧草无论是用作放牧、青贮或用作干草 ,其物理、化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特性均可增加家畜的嗜食性和自由采食量。由于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可利用营养成分和采食特征 ,在单一豆科牧草或豆科牧草比重较大的禾草 豆科牧草混播草地上采食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家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均优于在禾草草地上采食者。值得注意的是浓缩单宁在动物营养中的有益作用 ,这类单宁存在于诸如百脉根 (Lotuscorniculatus)、红豆草 (Onobrychisviciifolia)和冠状岩黄芪(Hedyscrumcoroharium)等植物中 ,其防止家畜患膨胀病 ,通过使较多的氨态氮到达小肠而提高氮素的利用 ,并减轻绵羊肠道中线虫的作用。显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品种培育 固氮 浓缩单宁 饲用价值 选择性利用
下载PDF
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化感作用的种间差异 被引量:31
13
作者 邬彩霞 沈益新 李志华 《中国草地》 CSCD 2005年第6期39-43,共5页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和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化感抑制作用;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幼叶伸长无显著(p>0.05)影响,但对幼叶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浸提液 化感抑制 发芽 幼苗生长
原文传递
天然草地补播豆科牧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阎子盟 张玉娟 +3 位作者 潘利 唐士明 王堃 黄顶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9期1-7,共7页
目前,中国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地补播是一项重要的草地改良措施。特别是在以禾本科草为主的天然草地上补播豆科牧草,能提高产草量,改善草地群落的营养成分,提高草地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然而此项措施并未有效地运用于实践,补播技术... 目前,中国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地补播是一项重要的草地改良措施。特别是在以禾本科草为主的天然草地上补播豆科牧草,能提高产草量,改善草地群落的营养成分,提高草地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然而此项措施并未有效地运用于实践,补播技术和草地群落稳定性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论述了天然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关于品种选择、补播方式、补播时间等补播技术问题,对补播豆科牧草后天然草地的产草量、牧草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进行阐述分析,并从豆-禾牧草种间竞争和共存角度对补播后草地群落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天然草地补播豆科牧草时应选择适宜的补播技术,并以种间竞争和共存理论为指导来提高补播群落的稳定性,实现草地生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豆科牧草 补播 技术 草地群落
下载PDF
兰州地区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建华 王彦荣 +1 位作者 曾彦军 余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1-38,共8页
通过调查牧草生育期、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育指标 ,对国内外 37份 (豆科 6个种 ,共 12个品种 ;禾本科 14个种 ,共 2 5个品种 )牧草进行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干物质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为 Qingyang紫花苜蓿、Rajah和... 通过调查牧草生育期、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育指标 ,对国内外 37份 (豆科 6个种 ,共 12个品种 ;禾本科 14个种 ,共 2 5个品种 )牧草进行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干物质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为 Qingyang紫花苜蓿、Rajah和 Vesna红三叶、鹰嘴紫云英、鹰嘴豆等 5种 (品种 )牧草。禾本科中表现较好的一年生牧草为大黍草 ,多年生牧草干物质产量自高向低依次为 L aura牛尾草、Gansu和 Amb鸭茅、Gondolin和 Bcho紫羊茅、Bilbo猫尾草、Qinghai牛尾草、Manding苇状羊茅、Gondolin紫羊茅、Gansu猫尾草、狼尾草、布顿大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 牧草 兰州地区 引种试验
下载PDF
豆科牧草对4种农田常见杂草和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瑞龙 张墨溪 +3 位作者 宋圆圆 胡林 苏贻娟 曾任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07-2312,共6页
采用室内生测试验评价了白三叶、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等3种豆科牧草新鲜茎叶的水浸提液对狗牙根、稗草、马唐和牛筋草等4种农田常见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利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豆科牧草的茎叶按不同比例与土混匀后对水稻秧苗... 采用室内生测试验评价了白三叶、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等3种豆科牧草新鲜茎叶的水浸提液对狗牙根、稗草、马唐和牛筋草等4种农田常见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利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豆科牧草的茎叶按不同比例与土混匀后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体豆科牧草茎叶的水浸提液对狗牙根、稗草、马唐和牛筋草等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1 g.mL-1时,毛苕子对稗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3种,抑制率达50.8%;毛苕子对牛筋草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59.9%;白三叶对稗草幼苗茎的抑制率达54.3%。同时将豆科牧草的m(新鲜茎叶)-m(土)为1%和2%时,对水稻的苗高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有促进作用,3%时则抑制了水稻的生长。研究表明:施用适量的豆科牧草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同时可有效控制稻田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化感作用 杂草控制
下载PDF
新疆北部豆科饲用植物的寄生真菌及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雪薇 袁自清 赵震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70,共7页
本文报导了作者于1991年4月-10月间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及盆地以南等地调查采集的豆科饲用植物寄生真菌约70种,其中12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以及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它们不同程度地分别寄生、危害16... 本文报导了作者于1991年4月-10月间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及盆地以南等地调查采集的豆科饲用植物寄生真菌约70种,其中12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以及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它们不同程度地分别寄生、危害16个属约43种豆科饲用植物。引起白粉病、锈病、霜霉病、各种叶斑病、茎枯、根腐等87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真菌 病害 豆科饲用植物
下载PDF
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与豆科牧草混播的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邵春慧 徐强 +2 位作者 史志强 杜文华 田新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91-2801,共11页
为筛选适合于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Secale cereale L.)与豆科牧草的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及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生产性能的差异,本试验研究了‘甘农2号’小黑麦(‘Gannong No.2’Triticale variety)与3种豆科牧草(‘加拿大’饲用豌豆(‘Canad... 为筛选适合于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Secale cereale L.)与豆科牧草的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及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生产性能的差异,本试验研究了‘甘农2号’小黑麦(‘Gannong No.2’Triticale variety)与3种豆科牧草(‘加拿大’饲用豌豆(‘Canadian’forage peas)、‘青海’箭筈豌豆(‘Qinghai’common vetch)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Lvjian No.1’common vetch))不同比例(100∶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0∶100)混播时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对小黑麦和豆科牧草混播草地的草产量有显著影响;土壤贫瘠条件下,‘甘农2号’小黑麦与‘绿箭1号’箭筈豌豆以50∶5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3.97 t·hm^(-2));土壤肥力状况较好时,‘甘农2号’小黑麦与‘青海’箭筈豌豆以80∶2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6.45 t·hm^(-2))。该研究对于提高夏河农牧交错区禾-豆混播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农牧交错区 小黑麦 豆科牧草 混播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豆科牧草8个品种化感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承芳 翁伯琦 +1 位作者 王义祥 徐国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8期1181-1185,共5页
研究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豆科牧草8个品种[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PI86134、CPI34721、CPI86178、CPI3248、ATF2232、CPI57503和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ATF2217、ATF2219]对禾本科牧草百喜草(Paspalum no... 研究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豆科牧草8个品种[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PI86134、CPI34721、CPI86178、CPI3248、ATF2232、CPI57503和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ATF2217、ATF2219]对禾本科牧草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的化感作用,以确定该8个豆科牧草品种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8个决明属豆科牧草品种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逐渐降低,8个品种开花期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结荚期浸提液的化感促进作用逐渐加强;同一品种,同一生长时期,不同浓度(5%、7.5%和10%)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表现不同;同一生长时期,同一浓度,不同品种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也不同。可见,决明属牧草8个品种的化感作用受浓度、生长时期和品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属 豆科牧草 化感作用 百喜草 筛选
下载PDF
吉林省主要豆科牧草的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倪红伟 祝廷成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16,21,共5页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豆科牧草资源的考察,对吉林省天然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特性进行了阐述和评价。附有豆科主要牧草的分布图、并对豆科主要牧草的营养成分做了分析,为深入地发掘、利用吉林省豆科牧草资...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豆科牧草资源的考察,对吉林省天然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特性进行了阐述和评价。附有豆科主要牧草的分布图、并对豆科主要牧草的营养成分做了分析,为深入地发掘、利用吉林省豆科牧草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牧草 生态 地理分布 饲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